库布其治沙模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
经济日报 | 2018年09月06日 08:17
库布其治沙的思考:“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
库布其治沙的思考:“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

  原标题:“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评论员观察)——库布其治沙的思考(上) 只有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才能激发治沙动力、积累治沙财力,实现可持续治沙 “大风刮一晚上,沙子就把房门堵住了,得跳窗出去”“那时候交通不便,生病了也去不了医院,每家都会备止痛片,不管得了什么病,就吃止痛片”……在库布其采访,问起当地村民曾经的生活,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风沙、饥饿、穷困,几乎是当地人儿时共同的记忆。这样的苦日子,和眼前所见片片铺展的绿色、笔直宽阔的公路、安全敞亮的新居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治沙,就没有现在的好光景”,居民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关键。 历史上的库布其并非千里沙漠。据《诗经》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其就出现了朔方古城。此后千百年间,因过度放垦开荒,再加上干冷多风的气候,才逐渐变成不毛之地。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是造成库布其“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而近几十年来,从“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到把“五荒地”划拨到户、鼓励农牧民种树种草;从启动类型多样的生态保护工程,到实施生态移民、禁牧休牧……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库布其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终于实现了好转。 绿染大漠,人进沙退。几十年治沙,库布其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如今成了人人抢着治理的“金窝窝”。向沙要绿、向绿要地、向天要水、向光要电……从“谈沙色变”到对沙“情有独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正在上演一场沙里淘金、绿富同兴的生态大戏。 荒漠化之所以被称作“地球的癌症”,一方面是因为它直接吞噬土地这个人类的生存之基,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生态难民”;另一方面,更在于防沙治沙是难题,“治理沙漠,就像把钱扔进无底洞”。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让治沙屡屡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反过来看,只有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才能激发治沙动力、积累治沙财力,实现可持续治沙。其中,生态是基础,经济是动力,民生是保障。正所谓“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 如今在库布其,曾被沙漠围困的牧民有了新身份:将荒沙闲地租给企业,成为产业股东;组建民工联队跟随企业种树,成为种植工人;到沙漠生态企业中工作,成为产业工人……每一种新身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道查噶图牧民新村的孟克达来,就有好几种身份,全家一年收入30多万元,成了沙漠里的“金领”。库布其治沙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亿利集团,组建起232个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带动周边1303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增收又增绿,治沙又治穷”,库布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防沙治沙之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感慨:“在库布其,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作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 库布其的巨变令人振奋,“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更发人深思。放眼全国,因生态环境释放发展红利、用绿色钥匙打开致富之门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在陕西延安,种树能手张莲莲带动全村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让村子由绿变美、群众因树而富;在浙江丽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居全省第一。这些地区的实践,对于那些饱受生态环境之苦而愁眉不展、守着绿水青山的“金饭碗”却依然受穷的地区,具有重大启示意义。改变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就能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同频共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连获“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的库布其治沙带头人王文彪看来,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永远的价值追求。将大漠黄沙转变为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库布其还将书写新的绿色传奇,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张凡)[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5日 04:08
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原标题:[探秘库布其]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边已形成绿色长廊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库布其沙漠,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四十年前,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如今,已难见黄沙漫天飞的景象,反倒是绿意盎然。 这是库布其人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创造的奇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在沙漠中书写了绿色传奇,让其变身多彩库布其。 第一代:沙海孤岛中守望家园 如今的官井村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是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风口,房前屋后总堆着积沙,曾饱受风沙之害。 30年前,在官井村西北角,长着一颗柳树,这是全村唯一的树。当大风刮起,村庄就变得昏天暗地。 不通水电、没有路,很多沙漠腹地的村庄、定居点就像沙海中的孤岛一样。 沙进人退,逼得不少人背井离乡。为了生计,1986年,官井村村民高林树决定承包800亩荒沙种树。 和高林树一样,1983年从部队退伍的白音道尔计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开始了与沙漠“斗争”的生活。 1988年,刚到杭锦旗盐场(亿利集团前身)上任的王文彪,发现18平方公里的盐湖已被黄沙覆盖,生产设备被埋了将近一半,更麻烦的是,每年亏损500万元,已处于破产边缘,导致这一切的关键是沙漠对盐场的不断吞噬。为了盐场职工的生计,王文彪决定治沙,组建起一支由27人组成的林工队,从离盐场最近的沙漠开始了植树固沙,拿起铁锹,背上树苗,冲在一线,挡住沙漠的“侵略”,保住盐场资源和生产…… 他们都是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望者,不服输,总想改变沙进人退的局面,他们的治沙精神,也在后人心中扎了根。 第二代:创新治沙模式 向沙漠要效益 亿利集团种树之初,按照每天30元的标准支付给参与种植行动的农牧民。 一段时间后,亿利集团发现,这调动了大家参与种植与治沙的积极性,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少农牧民既没有合格的种植技术,也不对种植的结果负责,树种了但活得不多,这样的模式无法长治久安。亿利集团推出了更市场化的新办法:“承包制”,由亿利提供技术支持,以2000元一亩的价格集中连片将沙地承包给种植者,设定85%存活率的考核目标,分三期3年付款与考核,存活率不达标者将扣除相应的款项。 这种改变,很快扭转了局面,既大大提高了种植的存活率,也让种植成为农牧民的专业和职业。 仅此一项,便让几千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拥有了一支超过5000人的专业种植治沙队伍。 敖特更花、高毛虎等一大批人成为亿利集团治沙民工联队队长,他们扎根沙漠,守护家园。 敖特更花说,参与治沙前全家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如今每年光是种树治沙的收入,已有十几万元。 治沙,如果没有效益,显然不会长久。亿利集团发明的甘草平移种植法,不仅治沙面积扩大了整整10倍,而且拉动了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 第三代:科技治沙 打造库布其治沙模式 “90后”治沙人李相儒 如今,在库布其沙漠,沙漠中不仅仅有了绿色,更建起了温室大棚、果蔬基地、光伏发电基地等,有人通过种树治沙走上了小康路;有人吃上了旅游饭;有人发展起了养殖业,有人甚至将树种到了雪域高原上…… 这背后,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2013年,“90后”李相儒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亿利集团,成为新一代治沙人。作为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植物所所长,李相儒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实验室中研究各类种质资源。 在库布其种质资源库,李相儒和同事通过引种驯化扩繁等科技手段,结合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实际经验,保护和培育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种质资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利用种质资源库的研发优势,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输出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西藏那曲等地区。 如今在库布其,科技治沙越来越重要,李相儒说,像他这样的“90后”在团队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果说第一代治沙人,是在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护者,第二代治沙人则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创新实践,向沙漠要效益,让沙漠逐渐变成了绿洲,第三代治沙人,为库布其沙漠增添了更多色彩。未来,他们还将继续用他们的生存策略,让沙海转变有更多可能性。[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8月13日 17:30
治沙“黑科技”
治沙“黑科技”

  原标题:治沙“黑科技” 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如今已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发扬首创精神,勇于探索,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沙障技术在中国沙漠治理、交通线建设和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世界赞誉为凝聚中国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详情]

新华社 | 2018年08月13日 09:58
中国第七大沙漠引关注 学界点赞“库布其模式”
中国第七大沙漠引关注 学界点赞“库布其模式”

  原标题:中国第七大沙漠引关注 学界点赞“库布其模式” 图为研讨会现场。贾新星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12日电 (记者 赵永厚 李爱平)12日,库布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独贵塔拉镇举行,参会的全国各地学界人士纷纷点赞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黄沙漫漫、环境恶劣。如今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库布其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座被成功综合治理的沙漠。近期随着中央15家媒体的密集报道,这里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图为研讨会发言人王文彪。贾新星 摄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不光要在中国宣传,还要在世界宣传,不光在老百姓层面宣传,还要对投资者宣传。沙漠生态修复需要投资者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宣传技术的可行性。 “深化改革,让库布其治沙不仅在技术上可复制,而且在商业上也变得可复制,这个可复制不仅是在中国可行,也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马骏表示,未来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上,官方应考虑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际低成本资金。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郭建宁点赞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库布其模式的一个核心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欠账太多,但最近我到库布其沙漠的七星湖景区却眼前一亮。” 图为研讨会发言人韩庆祥。贾新星 摄 郭建宁表示,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经验,树起了生态文明的旗帜,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这在全国树立了标杆。他建议加强库布其文化的建设,打造库布其文艺、文学、影视精品,加强库布其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感染力。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认为,自主创新是库布其模式的坚实基础,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仅十八大以来就自主创新了200多项治沙专利。这一点值得肯定。 韩庆祥说:“可复制性是库布其模式拓宽的发展空间,库布其模式不仅应该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还应该在全世界推广,为全人类共享。” 库布其治沙企业家、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深有感触地说:“我的根在杭锦旗,魂在库布其,对家乡最好的回报,就是不仅要把库布其建设好,还要把库布其治沙的经验、技术、模式、理念带到西部沙区,与‘一带一路’沿线、与全世界共享。” 内蒙古杭锦旗副旗长贾巴特尔表示,亿利资源集团作为杭锦旗的本土企业,从一个弱小企业发展到全国知名集团,并向世界提供了治沙扶贫的“中国方案”,是杭锦旗的骄傲。亿利集团在库布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治理沙漠,推动光伏扶贫、治沙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就业创业扶贫,让杭锦旗广大沙区群众受益,这是了不起的事。[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08月12日 20:47
10秒种一棵树?库布其治沙“利器”了解一下
10秒种一棵树?库布其治沙“利器”了解一下

  原标题:[探秘库布其]10秒种一棵树? 库布其治沙“利器”了解一下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其。30年来,经过亿利集团和当地农牧民坚持不懈地治理,库布其沙漠的沙尘天气由1988年的50多次减少到了2016年的1次,年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长到400多毫米,生物种类增长到530多种,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3%…… 库布其治沙背后,治沙人尝试探索出了很多妙招和“利器”,光是如何固沙,如何将树种活,他们就花了不少心思,而这些也是库布其治理的秘诀之一。 10秒种一棵树 微创气流法植树,十秒栽完一株苗。 传统植树需要挖大坑,这种方法容易破坏土壤生态,而微创气流法植树技术,不但不破坏土壤,还能大大提高治沙效率、提升植物成活率、减少了治沙投资。 在库布其沙漠,目前最常用的气流法是以常水压为动力,在沙地冲出深1米左右的孔洞,将苗条插入孔内,使苗条与沙土层紧密结合,挖坑、栽树、浇水三步骤一次性完成,栽一棵苗木仅需10秒钟,成活率达90%以上。 如果沙漠深处没有水源怎么办?还有升级版的螺旋钻法:用微动力带动螺旋钻打孔,然后插入苗条,再夯实沙土,10秒可种下一棵树,成活率达65%以上。 亿利集团库布其沙漠生态事业部技术员田旺介绍,这种方法有四大好处,一是减少土壤扰动,对生态破坏性小,可保证植树墒情;二是提高劳动效率,过去人工挖坑植树2分钟种一株,微创植树只需10秒钟,效率提高12倍;三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15%左右提高到90%以上;四是彻底取代先做沙障后造林的方式,每亩可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 2009年开始运用微创造林技术,亿利集团已经在库布其沙漠推广应用150余万亩,其中2013年在科尔沁沙地应用4.2万亩。 用大数据种树?这个可以有 迎风坡种树后沙丘更加平缓,右边的标尺显示沙丘低洼处增加了3米多。 在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吉树看来,沙漠中种树也得讲究方法,不能蛮干,要观察风向、风力等。 在库布其沙漠,亿利集团经过若干年对沙漠风向条件的大数据分析,借助沙漠风向特点,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3/4处以下植树造林,通过乔、灌、草科学搭配种植,在沙丘的下部挡住来风,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沙丘底部,使流动沙丘高度逐步下降,以达到削峰填谷、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目的。 2009年至今,亿利集团利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在库布其沙漠造林面积合计30多万亩(200多平方公里),治理区沙丘高度平均下降了1/3左右。 将甘草横着种治沙面积扩大10倍 在平缓地带,机械化种植甘草。 如果将甘草正常种植,一棵甘草的治沙面积大概是0.1平方米,但如果将甘草横着种下去,一棵甘草的治沙面积就是1平方米,可以扩大整整10倍。 作为一种药材,甘草不仅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而且固氮量大,改良土壤效果明显,还能做成药品、食品等,拉动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亿利集团自创的甘草平移技术,不仅绿化了沙漠,修复了土地,还建起了甘草产业链,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 沙漠、沼泽地树难种就用飞播造林技术 库布其设有专门的飞播机场,在流动沙丘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地面处理、分播、复播、重播的方式进行飞播造林。 田旺介绍,飞播造林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 大型机械造林的成本;增加了种子的附着力,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重点解决了在广袤沙漠和沼泽地人难进、树难种、种树贵等难题。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完成科研攻关,计划大范围推广。 草方格的升级版 近处是传统的草方格,远处白色的则是用新技术铺设的沙障。 按照传统的方法,要在沙漠里种树,首先得固沙,沙障就很重要了。 你可能见过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不过这种可降解的沙障估计就没见过了。 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同传统沙障相比,其铺设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运量降低20~60倍,障体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 经过近十年在我国北方多个地点的实地铺设验证,都取得了显著的防风固沙效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 从上世纪到现在,库布其沙漠变绿洲的背后,凝聚着了一代代治沙人的智慧。为了将树种活,治沙人们探索方法,不断实践,将这些办法最终变成了治沙的“利器”。[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8月10日 10:01
库布其的呼唤:挑战如何变机遇?
库布其的呼唤:挑战如何变机遇?

  央广网鄂尔多斯8月10日消息(记者金建军 郑颖 宝音)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荒漠化每年让10亿人口深受其害。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连年持续缩减。从风沙之源到绿色家园,库布其沙漠华丽转身,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中国经验”。请听系列报道《库布其的呼唤》第五篇:《挑战如何变机遇?》。 2018-8-10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水位比较低的地方,用螺旋种植…… 这个夏天,库布其治沙民工联队队长张喜旺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外地,推广治沙技术。下午,张喜旺将启程去甘肃腾格里沙漠,查看库布其防沙植物梭梭在那里的生长情况。 张喜旺:去甘肃那边做梭梭的验收。 记者:种了多少? 张喜旺:种了5000来亩。 杭锦旗“阿木古龙”沙产业基地治理后,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7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三千公里以外的新疆阿拉尔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亿利南疆阿拉尔生态项目公司总经理武祥正带着同事们管护防沙植物,如今,这里已经有3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 武祥:我们当时就引进了18个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治沙品种,成功了11种。到了什么地方,根据当地的环境的特点、气候条件,需要不停的做一些调整。 推广到各地的不只是治沙品种和技术,还有库布其的治沙理念和模式。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院主席沙法特·卡卡赫尔说,“库布其治沙创造了奇迹,这个成功源于中国政府在改善生态的同时,还帮助沙区人民脱贫致富。”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首席专家杨文斌认为,这一思路,其他地区可复制。 杨文斌:库布其模式一个是政府主导,企业牧民参与。第二个融资治沙。第三个,沙漠公园也把周围的老百姓带的这么富。 新时代,库布其模式在不断地丰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杨文斌分析,最核心的瓶颈是水,搞治沙要算水账,用最少的水保证生态安全。此外,在库布其急需执行新的《国家造林技术规程》。 杨文斌:打井开发农田搞治沙的模式,要慎重再慎重了。(按照新规)现在是不同树种(造林密度)差异很大了,最低的降到每亩20多株。我们这个地方是一个疏灌区,我们不可能建成森林。 内蒙古杭锦旗在黄河凌汛期向沙漠引水,让水患变水利,沙地变湿地,是沙漠治理新模式(7月23日摄)。(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如何保住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制度层面如何进一步探索创新?库布其人正在尝试将挑战变为机遇。 杭锦旗副旗长贾巴特尔:我们还要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加力,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刻把握生态建设与人民群众福祉的内在联系,实现沙产业规模与资源承载力的完美结合。 2017年,联合国环境署在鄂尔多斯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修复与财富创造商业模式》报告。这是联合国首次用科学量化的评价结果肯定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同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库布其模式获得各国代表肯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希望中国库布其治沙能造福世界更多的荒漠化地区。 莫妮卡·巴布:库布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带来了一种新的绿色经济模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多是荒漠化的危害,而在中国库布其看到更多的是行动。 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从艰苦治沙到绿富同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库布其徐徐展开。防治全球荒漠化,如何共同面对?库布其在呼唤,呼唤更多的“中国智慧”,呼唤更好的“中国方案”。[详情]

央广网 | 2018年08月10日 07:00
库布其治沙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样本
库布其治沙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样本

  原标题:库布其治沙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样本 梁江涛 生态环境研究员 一度死寂的沙海,如今绿进沙退,生机勃发,“库布其”声名远扬。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库布其治沙成果是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例证,十八大的召开给亿利治沙吃了定心丸,“我们觉得更有底气了。”(8月7日人民日报) 库布其治沙百折不挠,创造绿色奇迹令世人瞩目。当地的农民说:“这几年,树多了,沙尘暴少了。没有治沙,就没有现在的好光景。”绿富同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经典样本。 那么,到底是什么洪荒之力在创造神奇?库布其治沙的历程,见证了党委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发挥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还有当地企业、社会组织与农牧民等各方力量踊跃参与,涌现出众多的“治沙愚公”与治沙标兵、沙漠造林人、林业生态建设标兵等治沙榜样。曾经令人生畏的沙海,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回望治沙之路,一个事实突显在我们的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使得库布其治沙明显提速,不毛之地亮出“绿色名片”。 这一切,都验证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绿色经济发展思路出发,破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中国方案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创新。雄辩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文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大战略。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大胆实践和尝试,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也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示范和经验。 不仅如此,中国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尤为重要。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许多备受荒漠化困扰的土地带来绿色希望。库布其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已被引入中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县市,累计治沙100多万亩。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已经为中国其他沙漠地区,带来真金白银。这对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库布其治沙模式点亮了国际社会的眼睛,治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它不仅来自当代中国人对历史规律、未来走向的精准洞察,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己所欲之,必有当施”的生动体现与绝好诠释。[详情]

中国网 | 2018年08月10日 06:59
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原标题: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9日电  题: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刘诗平、任会斌 羊柴和花棒绽放着鲜艳的红花,沙柳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一丛丛沙蒿青翠欲滴,一棵棵杨树枝繁叶茂…… 很难想象,这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夏日景象。这些挡风固沙、坚韧生长的绿色“精灵”——乔木、灌木和蒿草,是拖住流沙、把“不毛之地”变成片片绿洲的主角,是库布其人绿富同兴的根本。 “挡风固沙,乔、灌、草可谓各领风骚。”亿利集团沙漠生态事业部技术员李云杰说。 沙蒿耐干旱,是当地最常见的沙生草本植物。过去治沙,往往先种沙蒿固沙。沙柳、羊柴和花棒等灌木是固沙的先锋树种,杨树和柳树则是常用的固沙乔木。它们各有所长,都是挡风固沙的“高手”。 库布其治沙人探索出迎风坡造林技术:在沙丘迎风坡2/3以下的区域密植花棒、沙柳等灌木和蒿草,固住沙丘腰部,让风吹顶部的沙子;杨树等乔木树苗高,栽在背风坡后的洼地里,不怕沙埋。这样,可以实现树长沙低、削峰填谷,3-5年后沙丘高度可明显降低。 “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或乔灌草结合,适地适树,借风治沙,这就是迎风坡造林技术的奥妙。”李云杰说。 草本植物方面,沙蒿和沙打旺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沙蒿不是牧草,经济价值不大,主要发挥其顽强生命力下的固沙能力;沙打旺是优质牧草,可以大面积飞播;一年生草本植物沙米,繁殖速度快,也可以防风固沙。 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灌木多搭配种植。“这里面大有学问。”伊泰北牧公司总经理郭京飞说,花棒、羊柴、梭梭是竖生根,地上高两三米,地下根则有一二十米深。相比之下,沙柳横生根多,搭配在一起,互相不争水,根系还能形成立体固沙网络。 1997年以来,以沙柳林为主,伊泰北牧公司以工程化方式营造了56万亩碳汇林。记者在库布其沙漠西南部的项目区看到,一行行沙柳伸向沙漠腹地,杨树、榆树散布其间,一丛丛白刺、甘草和沙蒿盘踞在沙堆上,郁郁葱葱。 库布其人正是摸透了这些绿色“精灵”的“脾气”,几十年如一日,使库布其沙漠3200多平方公里的黄沙披上了绿装。 披上绿装,只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第一步。绿富同兴,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才是治沙的最终目标。 沙柳、柠条、甘草、沙棘、梭梭等治沙先锋植物,耐旱、耐寒、耐盐碱,既有超强的固沙能力,又有多种经济价值,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绿富同兴”的目标功不可没。 沙生植物甘草既能固沙、改良土质,也是药材。目前,仅杭锦旗的人工甘草种植面积,就达近百万亩,带动了大批农牧民增收致富。 61岁的白音道尔计是沙漠腹地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的牧民,他家种植了7000亩甘草,每隔5年采挖一次,每次能收入四五十万元。谈起甘草种植,白音道尔计由衷地感叹:“现在的生活真是没得说。” 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每隔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会越长越旺,不平茬反而会枯死。这种“平茬复壮”的特性,可源源不断地为灌木饲料、人造板、生物质发电等林沙企业提供原料,从而带动沙区百姓增收致富。 库布其沙漠南缘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现有沙柳林12万亩。2013年,周玉小等5名村民牵头,组织65户村民注册成立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销售沙柳苗和枝条,今年春季仅出售沙柳苗就收入120多万元,年底沙柳枝切片站投入使用后,收入将成倍增长。 “沙柳成了大伙儿的‘铁杆庄稼’。”种了2400多亩沙柳的官井村村民李军说,今年春天卖苗条收入有2万多元。同时,他和妻子为其他村民砍沙柳,40天挣了8000元。 周玉小告诉记者,质量好的沙柳嫩枝作苗条,老枝条用于打沙障,或者切片出售给人造板工厂。合作社成员每年平均获得沙柳收入近2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中药饮片和成药、发酵饲料、灌木人造板、沙棘饮料……这些固沙‘先锋’一身是宝。有了它们,不仅绿染黄沙,绿富同兴也有了坚实基础。”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说。[详情]

新华网 | 2018年08月09日 14:49
探秘库布其:牧民新村靠沙吃沙 搬出一片新天地
探秘库布其:牧民新村靠沙吃沙 搬出一片新天地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整齐的街道,宽阔的道路,沿街开着牧家乐,院内搭好了蒙古包,很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车……这里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旅游旺季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十年前,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村民们无法想象的。 在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沿街开了很多牧家乐。 被沙漠围住的日子并不好过。村民孟克达来一家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养的少了维持不了生活,养得多了草原受不了。到上世纪末,大刀图柴登的生态曾恶化到了人类不宜生存的地步。 沙漠深处保留的一处牧民旧居,还有游客来参观。 2006年,杭锦旗党委、政府为效解决库布其沙漠腹地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等问题,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家4A级景区——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三产带动优势,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500亩的集中居住区,并配套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将分散在沙漠腹地的2个自然村36户牧民搬迁至此,鼓励农牧民转租沙漠、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进行生态修复和集约化种养殖。 孟克达来所在的大刀图柴登整体生态移民,牧民们搬进了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原来居住的地方实行禁牧,腾出4万亩草地和沙化地进行生态自然恢复。 孟克达来说,现在的生活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因为靠近七星湖景区,牧民新村里的不少人开始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移居过来后,孟克达来家也办了牧家乐,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人。 随着牧家乐越来越火爆,孟克达来家养的羊根本不愁销路。“羊基本是供应牧家乐,只有牛需要对外出售,”孟克达来说,开始时,年收入7万多元,后来就远不止这个数了。 再后来,孟克达来还买了两辆装载机,在亿利集团的治沙工程上干活,收入也不少。如今,他家每年的收入已超过20万元。“现在的生活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40岁的斯仁巴布搬到牧民新村后放弃了放牧,去到景区里帮别人开冲沙车,开始对沙漠旅游有了初步的了解。到2009年,他和妻子也开起了牧家乐,随后又和孟克达来等5个伙伴共同组建了越野车队,为游客提供自驾服务,如今家里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对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的人来说,很多人和孟克达来和斯仁巴布一样,搬来牧民新村的同时,也告别了牧民身份,从事起其他职业:有的当起了产业股东,将闲置的“荒沙闲地”转租给企业或入股企业,参与到沙漠治理和改造中,取得固定收入;有的当起了种植工人,组建民工联队跟随企业种树、种草和中药材;有的开起了牧家乐,发展民宿或牧马、拉骆驼等;有的当起了新型牧民,立足七星湖景区成立养殖合作社,为景区及游客提供优质肉、蛋、奶等;有的则当起了产业工人,进入企业参与到沙漠健康药业等生态产业中。 今年3月份,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成立了库布棋营沙旅游公司,共有28名村民入股,村里成立了骆驼队、马队,配置了汽艇,还设立了蒙古大炮等当地颇具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态保障,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的村民在放弃了传统放牧生活之后,在大漠深处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上了靠沙吃沙的“生态饭”。[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8月09日 14:21
库布其治沙模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
库布其治沙模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

  原标题:库布其治沙模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近5年来的创新发展,库布其治沙模式书写了防沙治沙的绿色传奇。 库布其沙漠治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沙区群众生存、生产、生活的根本性转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起以生态为底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沙漠绿色经济循环体系;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实现了立体化、系统化治沙;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来之不易的沙漠生态治理成果;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实现了多元化共同治理沙漠;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世界共同分享沙漠治理的经验。 几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与沙区企业、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库布其沙漠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巨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等众力齐发的结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库布其治沙模式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取得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显著成绩,展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在科学理念指导下和谐共生并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样板。 库布其治沙模式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党的领导是绿色发展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组织和领导广大企业、人民群众同风沙进行不懈斗争,一届接着一届干,这为库布其治沙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坚强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全区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这几年的治沙面积,相当于前20年治沙面积的总和。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生态文明建设就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认知革命是绿色发展的逻辑前提 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涉及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对待自然,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修复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实践证明,必须进行一场认知革命,以生态文明思维对待自然、保护修复生态,才能使沙漠治理变被动为主动,持续进行。 (三)自主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是支撑。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防护的措施,而且要依靠科技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科技要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必须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减排技术、污染处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关键技术,最终实现生态化生产。例如,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亿利集团持续推进微创植树技术、甘草种植技术等,掌握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为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生态经济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生态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系统。生态经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强调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应走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少、群众得到实惠多的发展之路。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 (五)合力共治是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是践行者、推动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的改善使全社会普遍受益,生态的恶化则使全社会普遍受害。因此,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建共享。库布其治沙模式拥有的生机活力,来自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等所形成的治沙合力。市场化治沙,是库布其治沙成功的关键。如今,在亿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已有80多家企业投身于治沙和沙产业开发之中,推动沙漠产业蓬勃发展。合力治沙也孕育出了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等可贵精神。 总的来看,近年来库布其沙漠治理卓有成效的深层次背景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当前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不断满足人民需要、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党的宗旨和使命所在。 库布其治沙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立足于人类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和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基于建设美丽中国,可以说,库布其治沙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库布其治沙模式验证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库布其治沙模式遵循人与自然的辩证法,对如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库布其治沙模式走出了一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路子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环境治理是一种系统工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库布其治沙模式为在实践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新路。它用实践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必将推动经济发展。 (三)库布其治沙模式有利于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前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认知不到位、缺乏技术创新、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等有关。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由被动走向主动,必须发挥技术创新的基础作用,必须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推进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库布其治沙模式在上述方面都作出了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四)库布其治沙模式有利于破解治理生态环境的难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环境容量和能源消耗,但又不能走传统老路。一方面,中国一定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中国应当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贡献在于: 一是破解治理生态环境信心不足的难题。沙漠治理信心不足,首要是由于认知不到位、技术创新缺失,见不到沙漠治理成效。库布其治沙模式通过认知革命和技术自主创新,打破了“沙漠不可治理”的坚冰,为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破解治理生态环境动力不足的难题。生态环境保护动力不足,主要源于处理不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库布其治沙模式找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好路子,赢得了各方的支持。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充分发挥了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主体的作用,形成了绿色发展的合力。这种“共治共享”的合力机制,对于破解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是破解治理生态环境能力不足的难题。治理生态环境能力不足,与认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社会支持不力有关。库布其治沙模式实现了认知革命、技术自主创新和共治共享,具备了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因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生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经济既是全球化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库布其治沙模式发扬光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并借此讲好中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故事,传播中国环保“好声音”。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将以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还将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执笔:韩庆祥 黄相怀)[详情]

库布其治沙的思考:“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
库布其治沙的思考:“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

  原标题:“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评论员观察)——库布其治沙的思考(上) 只有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才能激发治沙动力、积累治沙财力,实现可持续治沙 “大风刮一晚上,沙子就把房门堵住了,得跳窗出去”“那时候交通不便,生病了也去不了医院,每家都会备止痛片,不管得了什么病,就吃止痛片”……在库布其采访,问起当地村民曾经的生活,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风沙、饥饿、穷困,几乎是当地人儿时共同的记忆。这样的苦日子,和眼前所见片片铺展的绿色、笔直宽阔的公路、安全敞亮的新居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治沙,就没有现在的好光景”,居民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关键。 历史上的库布其并非千里沙漠。据《诗经》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其就出现了朔方古城。此后千百年间,因过度放垦开荒,再加上干冷多风的气候,才逐渐变成不毛之地。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是造成库布其“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而近几十年来,从“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到把“五荒地”划拨到户、鼓励农牧民种树种草;从启动类型多样的生态保护工程,到实施生态移民、禁牧休牧……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库布其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终于实现了好转。 绿染大漠,人进沙退。几十年治沙,库布其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如今成了人人抢着治理的“金窝窝”。向沙要绿、向绿要地、向天要水、向光要电……从“谈沙色变”到对沙“情有独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正在上演一场沙里淘金、绿富同兴的生态大戏。 荒漠化之所以被称作“地球的癌症”,一方面是因为它直接吞噬土地这个人类的生存之基,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生态难民”;另一方面,更在于防沙治沙是难题,“治理沙漠,就像把钱扔进无底洞”。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让治沙屡屡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反过来看,只有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才能激发治沙动力、积累治沙财力,实现可持续治沙。其中,生态是基础,经济是动力,民生是保障。正所谓“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 如今在库布其,曾被沙漠围困的牧民有了新身份:将荒沙闲地租给企业,成为产业股东;组建民工联队跟随企业种树,成为种植工人;到沙漠生态企业中工作,成为产业工人……每一种新身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道查噶图牧民新村的孟克达来,就有好几种身份,全家一年收入30多万元,成了沙漠里的“金领”。库布其治沙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亿利集团,组建起232个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带动周边1303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增收又增绿,治沙又治穷”,库布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防沙治沙之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感慨:“在库布其,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作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 库布其的巨变令人振奋,“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更发人深思。放眼全国,因生态环境释放发展红利、用绿色钥匙打开致富之门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在陕西延安,种树能手张莲莲带动全村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让村子由绿变美、群众因树而富;在浙江丽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居全省第一。这些地区的实践,对于那些饱受生态环境之苦而愁眉不展、守着绿水青山的“金饭碗”却依然受穷的地区,具有重大启示意义。改变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就能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同频共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连获“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的库布其治沙带头人王文彪看来,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永远的价值追求。将大漠黄沙转变为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库布其还将书写新的绿色传奇,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张凡)[详情]

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原标题:[探秘库布其]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边已形成绿色长廊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库布其沙漠,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四十年前,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如今,已难见黄沙漫天飞的景象,反倒是绿意盎然。 这是库布其人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创造的奇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在沙漠中书写了绿色传奇,让其变身多彩库布其。 第一代:沙海孤岛中守望家园 如今的官井村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是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风口,房前屋后总堆着积沙,曾饱受风沙之害。 30年前,在官井村西北角,长着一颗柳树,这是全村唯一的树。当大风刮起,村庄就变得昏天暗地。 不通水电、没有路,很多沙漠腹地的村庄、定居点就像沙海中的孤岛一样。 沙进人退,逼得不少人背井离乡。为了生计,1986年,官井村村民高林树决定承包800亩荒沙种树。 和高林树一样,1983年从部队退伍的白音道尔计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开始了与沙漠“斗争”的生活。 1988年,刚到杭锦旗盐场(亿利集团前身)上任的王文彪,发现18平方公里的盐湖已被黄沙覆盖,生产设备被埋了将近一半,更麻烦的是,每年亏损500万元,已处于破产边缘,导致这一切的关键是沙漠对盐场的不断吞噬。为了盐场职工的生计,王文彪决定治沙,组建起一支由27人组成的林工队,从离盐场最近的沙漠开始了植树固沙,拿起铁锹,背上树苗,冲在一线,挡住沙漠的“侵略”,保住盐场资源和生产…… 他们都是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望者,不服输,总想改变沙进人退的局面,他们的治沙精神,也在后人心中扎了根。 第二代:创新治沙模式 向沙漠要效益 亿利集团种树之初,按照每天30元的标准支付给参与种植行动的农牧民。 一段时间后,亿利集团发现,这调动了大家参与种植与治沙的积极性,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少农牧民既没有合格的种植技术,也不对种植的结果负责,树种了但活得不多,这样的模式无法长治久安。亿利集团推出了更市场化的新办法:“承包制”,由亿利提供技术支持,以2000元一亩的价格集中连片将沙地承包给种植者,设定85%存活率的考核目标,分三期3年付款与考核,存活率不达标者将扣除相应的款项。 这种改变,很快扭转了局面,既大大提高了种植的存活率,也让种植成为农牧民的专业和职业。 仅此一项,便让几千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拥有了一支超过5000人的专业种植治沙队伍。 敖特更花、高毛虎等一大批人成为亿利集团治沙民工联队队长,他们扎根沙漠,守护家园。 敖特更花说,参与治沙前全家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如今每年光是种树治沙的收入,已有十几万元。 治沙,如果没有效益,显然不会长久。亿利集团发明的甘草平移种植法,不仅治沙面积扩大了整整10倍,而且拉动了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 第三代:科技治沙 打造库布其治沙模式 “90后”治沙人李相儒 如今,在库布其沙漠,沙漠中不仅仅有了绿色,更建起了温室大棚、果蔬基地、光伏发电基地等,有人通过种树治沙走上了小康路;有人吃上了旅游饭;有人发展起了养殖业,有人甚至将树种到了雪域高原上…… 这背后,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2013年,“90后”李相儒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亿利集团,成为新一代治沙人。作为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植物所所长,李相儒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实验室中研究各类种质资源。 在库布其种质资源库,李相儒和同事通过引种驯化扩繁等科技手段,结合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实际经验,保护和培育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种质资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利用种质资源库的研发优势,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输出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西藏那曲等地区。 如今在库布其,科技治沙越来越重要,李相儒说,像他这样的“90后”在团队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果说第一代治沙人,是在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护者,第二代治沙人则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创新实践,向沙漠要效益,让沙漠逐渐变成了绿洲,第三代治沙人,为库布其沙漠增添了更多色彩。未来,他们还将继续用他们的生存策略,让沙海转变有更多可能性。[详情]

治沙“黑科技”
治沙“黑科技”

  原标题:治沙“黑科技” 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如今已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发扬首创精神,勇于探索,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沙障技术在中国沙漠治理、交通线建设和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世界赞誉为凝聚中国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详情]

中国第七大沙漠引关注 学界点赞“库布其模式”
中国第七大沙漠引关注 学界点赞“库布其模式”

  原标题:中国第七大沙漠引关注 学界点赞“库布其模式” 图为研讨会现场。贾新星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12日电 (记者 赵永厚 李爱平)12日,库布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独贵塔拉镇举行,参会的全国各地学界人士纷纷点赞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黄沙漫漫、环境恶劣。如今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库布其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座被成功综合治理的沙漠。近期随着中央15家媒体的密集报道,这里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图为研讨会发言人王文彪。贾新星 摄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不光要在中国宣传,还要在世界宣传,不光在老百姓层面宣传,还要对投资者宣传。沙漠生态修复需要投资者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宣传技术的可行性。 “深化改革,让库布其治沙不仅在技术上可复制,而且在商业上也变得可复制,这个可复制不仅是在中国可行,也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马骏表示,未来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上,官方应考虑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际低成本资金。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郭建宁点赞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库布其模式的一个核心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欠账太多,但最近我到库布其沙漠的七星湖景区却眼前一亮。” 图为研讨会发言人韩庆祥。贾新星 摄 郭建宁表示,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经验,树起了生态文明的旗帜,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这在全国树立了标杆。他建议加强库布其文化的建设,打造库布其文艺、文学、影视精品,加强库布其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感染力。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认为,自主创新是库布其模式的坚实基础,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仅十八大以来就自主创新了200多项治沙专利。这一点值得肯定。 韩庆祥说:“可复制性是库布其模式拓宽的发展空间,库布其模式不仅应该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还应该在全世界推广,为全人类共享。” 库布其治沙企业家、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深有感触地说:“我的根在杭锦旗,魂在库布其,对家乡最好的回报,就是不仅要把库布其建设好,还要把库布其治沙的经验、技术、模式、理念带到西部沙区,与‘一带一路’沿线、与全世界共享。” 内蒙古杭锦旗副旗长贾巴特尔表示,亿利资源集团作为杭锦旗的本土企业,从一个弱小企业发展到全国知名集团,并向世界提供了治沙扶贫的“中国方案”,是杭锦旗的骄傲。亿利集团在库布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治理沙漠,推动光伏扶贫、治沙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就业创业扶贫,让杭锦旗广大沙区群众受益,这是了不起的事。[详情]

10秒种一棵树?库布其治沙“利器”了解一下
10秒种一棵树?库布其治沙“利器”了解一下

  原标题:[探秘库布其]10秒种一棵树? 库布其治沙“利器”了解一下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其。30年来,经过亿利集团和当地农牧民坚持不懈地治理,库布其沙漠的沙尘天气由1988年的50多次减少到了2016年的1次,年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长到400多毫米,生物种类增长到530多种,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3%…… 库布其治沙背后,治沙人尝试探索出了很多妙招和“利器”,光是如何固沙,如何将树种活,他们就花了不少心思,而这些也是库布其治理的秘诀之一。 10秒种一棵树 微创气流法植树,十秒栽完一株苗。 传统植树需要挖大坑,这种方法容易破坏土壤生态,而微创气流法植树技术,不但不破坏土壤,还能大大提高治沙效率、提升植物成活率、减少了治沙投资。 在库布其沙漠,目前最常用的气流法是以常水压为动力,在沙地冲出深1米左右的孔洞,将苗条插入孔内,使苗条与沙土层紧密结合,挖坑、栽树、浇水三步骤一次性完成,栽一棵苗木仅需10秒钟,成活率达90%以上。 如果沙漠深处没有水源怎么办?还有升级版的螺旋钻法:用微动力带动螺旋钻打孔,然后插入苗条,再夯实沙土,10秒可种下一棵树,成活率达65%以上。 亿利集团库布其沙漠生态事业部技术员田旺介绍,这种方法有四大好处,一是减少土壤扰动,对生态破坏性小,可保证植树墒情;二是提高劳动效率,过去人工挖坑植树2分钟种一株,微创植树只需10秒钟,效率提高12倍;三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15%左右提高到90%以上;四是彻底取代先做沙障后造林的方式,每亩可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 2009年开始运用微创造林技术,亿利集团已经在库布其沙漠推广应用150余万亩,其中2013年在科尔沁沙地应用4.2万亩。 用大数据种树?这个可以有 迎风坡种树后沙丘更加平缓,右边的标尺显示沙丘低洼处增加了3米多。 在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吉树看来,沙漠中种树也得讲究方法,不能蛮干,要观察风向、风力等。 在库布其沙漠,亿利集团经过若干年对沙漠风向条件的大数据分析,借助沙漠风向特点,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3/4处以下植树造林,通过乔、灌、草科学搭配种植,在沙丘的下部挡住来风,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沙丘底部,使流动沙丘高度逐步下降,以达到削峰填谷、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目的。 2009年至今,亿利集团利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在库布其沙漠造林面积合计30多万亩(200多平方公里),治理区沙丘高度平均下降了1/3左右。 将甘草横着种治沙面积扩大10倍 在平缓地带,机械化种植甘草。 如果将甘草正常种植,一棵甘草的治沙面积大概是0.1平方米,但如果将甘草横着种下去,一棵甘草的治沙面积就是1平方米,可以扩大整整10倍。 作为一种药材,甘草不仅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而且固氮量大,改良土壤效果明显,还能做成药品、食品等,拉动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亿利集团自创的甘草平移技术,不仅绿化了沙漠,修复了土地,还建起了甘草产业链,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 沙漠、沼泽地树难种就用飞播造林技术 库布其设有专门的飞播机场,在流动沙丘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地面处理、分播、复播、重播的方式进行飞播造林。 田旺介绍,飞播造林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 大型机械造林的成本;增加了种子的附着力,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重点解决了在广袤沙漠和沼泽地人难进、树难种、种树贵等难题。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完成科研攻关,计划大范围推广。 草方格的升级版 近处是传统的草方格,远处白色的则是用新技术铺设的沙障。 按照传统的方法,要在沙漠里种树,首先得固沙,沙障就很重要了。 你可能见过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不过这种可降解的沙障估计就没见过了。 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同传统沙障相比,其铺设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运量降低20~60倍,障体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 经过近十年在我国北方多个地点的实地铺设验证,都取得了显著的防风固沙效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 从上世纪到现在,库布其沙漠变绿洲的背后,凝聚着了一代代治沙人的智慧。为了将树种活,治沙人们探索方法,不断实践,将这些办法最终变成了治沙的“利器”。[详情]

库布其的呼唤:挑战如何变机遇?
库布其的呼唤:挑战如何变机遇?

  央广网鄂尔多斯8月10日消息(记者金建军 郑颖 宝音)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荒漠化每年让10亿人口深受其害。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连年持续缩减。从风沙之源到绿色家园,库布其沙漠华丽转身,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中国经验”。请听系列报道《库布其的呼唤》第五篇:《挑战如何变机遇?》。 2018-8-10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水位比较低的地方,用螺旋种植…… 这个夏天,库布其治沙民工联队队长张喜旺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外地,推广治沙技术。下午,张喜旺将启程去甘肃腾格里沙漠,查看库布其防沙植物梭梭在那里的生长情况。 张喜旺:去甘肃那边做梭梭的验收。 记者:种了多少? 张喜旺:种了5000来亩。 杭锦旗“阿木古龙”沙产业基地治理后,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7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三千公里以外的新疆阿拉尔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亿利南疆阿拉尔生态项目公司总经理武祥正带着同事们管护防沙植物,如今,这里已经有3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 武祥:我们当时就引进了18个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治沙品种,成功了11种。到了什么地方,根据当地的环境的特点、气候条件,需要不停的做一些调整。 推广到各地的不只是治沙品种和技术,还有库布其的治沙理念和模式。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院主席沙法特·卡卡赫尔说,“库布其治沙创造了奇迹,这个成功源于中国政府在改善生态的同时,还帮助沙区人民脱贫致富。”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首席专家杨文斌认为,这一思路,其他地区可复制。 杨文斌:库布其模式一个是政府主导,企业牧民参与。第二个融资治沙。第三个,沙漠公园也把周围的老百姓带的这么富。 新时代,库布其模式在不断地丰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杨文斌分析,最核心的瓶颈是水,搞治沙要算水账,用最少的水保证生态安全。此外,在库布其急需执行新的《国家造林技术规程》。 杨文斌:打井开发农田搞治沙的模式,要慎重再慎重了。(按照新规)现在是不同树种(造林密度)差异很大了,最低的降到每亩20多株。我们这个地方是一个疏灌区,我们不可能建成森林。 内蒙古杭锦旗在黄河凌汛期向沙漠引水,让水患变水利,沙地变湿地,是沙漠治理新模式(7月23日摄)。(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如何保住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制度层面如何进一步探索创新?库布其人正在尝试将挑战变为机遇。 杭锦旗副旗长贾巴特尔:我们还要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加力,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刻把握生态建设与人民群众福祉的内在联系,实现沙产业规模与资源承载力的完美结合。 2017年,联合国环境署在鄂尔多斯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修复与财富创造商业模式》报告。这是联合国首次用科学量化的评价结果肯定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同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库布其模式获得各国代表肯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希望中国库布其治沙能造福世界更多的荒漠化地区。 莫妮卡·巴布:库布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带来了一种新的绿色经济模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多是荒漠化的危害,而在中国库布其看到更多的是行动。 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从艰苦治沙到绿富同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库布其徐徐展开。防治全球荒漠化,如何共同面对?库布其在呼唤,呼唤更多的“中国智慧”,呼唤更好的“中国方案”。[详情]

库布其治沙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样本
库布其治沙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样本

  原标题:库布其治沙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样本 梁江涛 生态环境研究员 一度死寂的沙海,如今绿进沙退,生机勃发,“库布其”声名远扬。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库布其治沙成果是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例证,十八大的召开给亿利治沙吃了定心丸,“我们觉得更有底气了。”(8月7日人民日报) 库布其治沙百折不挠,创造绿色奇迹令世人瞩目。当地的农民说:“这几年,树多了,沙尘暴少了。没有治沙,就没有现在的好光景。”绿富同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经典样本。 那么,到底是什么洪荒之力在创造神奇?库布其治沙的历程,见证了党委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发挥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还有当地企业、社会组织与农牧民等各方力量踊跃参与,涌现出众多的“治沙愚公”与治沙标兵、沙漠造林人、林业生态建设标兵等治沙榜样。曾经令人生畏的沙海,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回望治沙之路,一个事实突显在我们的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使得库布其治沙明显提速,不毛之地亮出“绿色名片”。 这一切,都验证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绿色经济发展思路出发,破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中国方案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创新。雄辩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文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大战略。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大胆实践和尝试,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也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示范和经验。 不仅如此,中国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尤为重要。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许多备受荒漠化困扰的土地带来绿色希望。库布其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已被引入中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县市,累计治沙100多万亩。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已经为中国其他沙漠地区,带来真金白银。这对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库布其治沙模式点亮了国际社会的眼睛,治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它不仅来自当代中国人对历史规律、未来走向的精准洞察,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己所欲之,必有当施”的生动体现与绝好诠释。[详情]

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原标题: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9日电  题:库布其:防风固沙有妙招 绿色“精灵”开财源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刘诗平、任会斌 羊柴和花棒绽放着鲜艳的红花,沙柳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一丛丛沙蒿青翠欲滴,一棵棵杨树枝繁叶茂…… 很难想象,这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夏日景象。这些挡风固沙、坚韧生长的绿色“精灵”——乔木、灌木和蒿草,是拖住流沙、把“不毛之地”变成片片绿洲的主角,是库布其人绿富同兴的根本。 “挡风固沙,乔、灌、草可谓各领风骚。”亿利集团沙漠生态事业部技术员李云杰说。 沙蒿耐干旱,是当地最常见的沙生草本植物。过去治沙,往往先种沙蒿固沙。沙柳、羊柴和花棒等灌木是固沙的先锋树种,杨树和柳树则是常用的固沙乔木。它们各有所长,都是挡风固沙的“高手”。 库布其治沙人探索出迎风坡造林技术:在沙丘迎风坡2/3以下的区域密植花棒、沙柳等灌木和蒿草,固住沙丘腰部,让风吹顶部的沙子;杨树等乔木树苗高,栽在背风坡后的洼地里,不怕沙埋。这样,可以实现树长沙低、削峰填谷,3-5年后沙丘高度可明显降低。 “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或乔灌草结合,适地适树,借风治沙,这就是迎风坡造林技术的奥妙。”李云杰说。 草本植物方面,沙蒿和沙打旺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沙蒿不是牧草,经济价值不大,主要发挥其顽强生命力下的固沙能力;沙打旺是优质牧草,可以大面积飞播;一年生草本植物沙米,繁殖速度快,也可以防风固沙。 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灌木多搭配种植。“这里面大有学问。”伊泰北牧公司总经理郭京飞说,花棒、羊柴、梭梭是竖生根,地上高两三米,地下根则有一二十米深。相比之下,沙柳横生根多,搭配在一起,互相不争水,根系还能形成立体固沙网络。 1997年以来,以沙柳林为主,伊泰北牧公司以工程化方式营造了56万亩碳汇林。记者在库布其沙漠西南部的项目区看到,一行行沙柳伸向沙漠腹地,杨树、榆树散布其间,一丛丛白刺、甘草和沙蒿盘踞在沙堆上,郁郁葱葱。 库布其人正是摸透了这些绿色“精灵”的“脾气”,几十年如一日,使库布其沙漠3200多平方公里的黄沙披上了绿装。 披上绿装,只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第一步。绿富同兴,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才是治沙的最终目标。 沙柳、柠条、甘草、沙棘、梭梭等治沙先锋植物,耐旱、耐寒、耐盐碱,既有超强的固沙能力,又有多种经济价值,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绿富同兴”的目标功不可没。 沙生植物甘草既能固沙、改良土质,也是药材。目前,仅杭锦旗的人工甘草种植面积,就达近百万亩,带动了大批农牧民增收致富。 61岁的白音道尔计是沙漠腹地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的牧民,他家种植了7000亩甘草,每隔5年采挖一次,每次能收入四五十万元。谈起甘草种植,白音道尔计由衷地感叹:“现在的生活真是没得说。” 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每隔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会越长越旺,不平茬反而会枯死。这种“平茬复壮”的特性,可源源不断地为灌木饲料、人造板、生物质发电等林沙企业提供原料,从而带动沙区百姓增收致富。 库布其沙漠南缘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现有沙柳林12万亩。2013年,周玉小等5名村民牵头,组织65户村民注册成立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销售沙柳苗和枝条,今年春季仅出售沙柳苗就收入120多万元,年底沙柳枝切片站投入使用后,收入将成倍增长。 “沙柳成了大伙儿的‘铁杆庄稼’。”种了2400多亩沙柳的官井村村民李军说,今年春天卖苗条收入有2万多元。同时,他和妻子为其他村民砍沙柳,40天挣了8000元。 周玉小告诉记者,质量好的沙柳嫩枝作苗条,老枝条用于打沙障,或者切片出售给人造板工厂。合作社成员每年平均获得沙柳收入近2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中药饮片和成药、发酵饲料、灌木人造板、沙棘饮料……这些固沙‘先锋’一身是宝。有了它们,不仅绿染黄沙,绿富同兴也有了坚实基础。”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说。[详情]

探秘库布其:牧民新村靠沙吃沙 搬出一片新天地
探秘库布其:牧民新村靠沙吃沙 搬出一片新天地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整齐的街道,宽阔的道路,沿街开着牧家乐,院内搭好了蒙古包,很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车……这里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旅游旺季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十年前,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村民们无法想象的。 在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沿街开了很多牧家乐。 被沙漠围住的日子并不好过。村民孟克达来一家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养的少了维持不了生活,养得多了草原受不了。到上世纪末,大刀图柴登的生态曾恶化到了人类不宜生存的地步。 沙漠深处保留的一处牧民旧居,还有游客来参观。 2006年,杭锦旗党委、政府为效解决库布其沙漠腹地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等问题,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家4A级景区——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三产带动优势,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500亩的集中居住区,并配套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将分散在沙漠腹地的2个自然村36户牧民搬迁至此,鼓励农牧民转租沙漠、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进行生态修复和集约化种养殖。 孟克达来所在的大刀图柴登整体生态移民,牧民们搬进了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原来居住的地方实行禁牧,腾出4万亩草地和沙化地进行生态自然恢复。 孟克达来说,现在的生活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因为靠近七星湖景区,牧民新村里的不少人开始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移居过来后,孟克达来家也办了牧家乐,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人。 随着牧家乐越来越火爆,孟克达来家养的羊根本不愁销路。“羊基本是供应牧家乐,只有牛需要对外出售,”孟克达来说,开始时,年收入7万多元,后来就远不止这个数了。 再后来,孟克达来还买了两辆装载机,在亿利集团的治沙工程上干活,收入也不少。如今,他家每年的收入已超过20万元。“现在的生活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40岁的斯仁巴布搬到牧民新村后放弃了放牧,去到景区里帮别人开冲沙车,开始对沙漠旅游有了初步的了解。到2009年,他和妻子也开起了牧家乐,随后又和孟克达来等5个伙伴共同组建了越野车队,为游客提供自驾服务,如今家里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对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的人来说,很多人和孟克达来和斯仁巴布一样,搬来牧民新村的同时,也告别了牧民身份,从事起其他职业:有的当起了产业股东,将闲置的“荒沙闲地”转租给企业或入股企业,参与到沙漠治理和改造中,取得固定收入;有的当起了种植工人,组建民工联队跟随企业种树、种草和中药材;有的开起了牧家乐,发展民宿或牧马、拉骆驼等;有的当起了新型牧民,立足七星湖景区成立养殖合作社,为景区及游客提供优质肉、蛋、奶等;有的则当起了产业工人,进入企业参与到沙漠健康药业等生态产业中。 今年3月份,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成立了库布棋营沙旅游公司,共有28名村民入股,村里成立了骆驼队、马队,配置了汽艇,还设立了蒙古大炮等当地颇具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态保障,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的村民在放弃了传统放牧生活之后,在大漠深处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上了靠沙吃沙的“生态饭”。[详情]

点沙成金 生态治理成为致富新起点
点沙成金 生态治理成为致富新起点

  原标题:点沙成金 生态治理成为致富新起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库布其治沙,在曾经的死亡之海上,书写着绿色的传奇。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的同时,库布其人还以市场的眼光和产业发展的思路,治沙又治穷,增绿又增收,在荒漠化治理中寻找点沙成金的致富新起点。 在库布其沙漠的腹地,这一大片绿色,就是白音道尔计的家。20多年来,白音道尔计在这里治沙绿化,他的9000亩草场水草丰美。但是采访中我们发现,偌大的草场,白音道尔计却只养了两百来只羊。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牧民 白音道尔计:原来在这儿放的是700至800多(只羊),放了几年,我这草场,就逐步退化成沙漠。 治沙治了20多年,不大量养羊,收入太低,活不下去;养多了羊,吃光了草,还是活不下去。牧民们多年来在治沙与放牧的矛盾中反复折腾。当地党委政府认识到生态治理不能光靠农牧民家庭为主,而要撬动市场的力量,从生态产业求生路。 三年前库布其建起了全国首个沙漠“林光互补”示范项目——亿利生态光伏电站。 光伏板上,电站每年并网发电就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投资者有回报。光伏板下,农牧民种植干草,清洗光伏板都有收入,还能给自家养鹅。 亿利生态光伏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王四堂:我们把鹅棚舍里的粪便拉到沙地里,没有浪费的东西,因为沙漠土地没有营养,鹅粪加在土地里,多次循环,种什么都解决了问题。 第一年这里治沙改土2万亩,带动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亿利生态光伏电站民工联队队长 张向前:跟我媳妇刚成家的时候,种的葵花一年卖700块钱,700块钱两个人还舍不得花,两个人把700块钱你数了他数,得数好几遍。现在好多了,现在的收入是好多个700(块钱)了。 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库布其由单纯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共进的治沙战略明显提速。以库布其当地企业亿利集团为龙头,东达集团、伊泰集团、鄂尔多斯集团等全国80多家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光伏、生态旅游等治沙产业。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年的2258元增长到去年的16729元,增幅超过6倍。 2013年年底,联合国首次颁发“全球治沙领导者奖”。中国唯一的获奖者,就来自库布其。 亿利集团董事长 王文彪:颁奖词一念出来,我一听,我很激动。今天这个奖励不仅是奖给库布其,更重要的是奖给你的国家。中国治理沙漠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影响世界。 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超过100万人次。来自联合国的财富报告印证着中国人民在沙漠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丰硕成果。[详情]

当库布其与黄河相遇 绿色奇迹让牧民重返昔日家园
当库布其与黄河相遇 绿色奇迹让牧民重返昔日家园

  原标题:[探秘库布其]当库布其与黄河相遇 绿色奇迹让牧民重返昔日家园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十多年前,因为条件艰苦,他们不得已搬离沙漠中的家。如今,他们逆向而行,回到家乡养起了牛,搭起了蒙古包,还开起了牧家乐。这一切都源于库布其沙漠的特殊治理方式——引入黄河凌水。 黄河水与库布其沙漠“相遇”后发生的绿色“奇迹” 搬离沙漠 乌兰纳日一家过去居住的房屋 牧民乌兰纳日记得很清楚,过去,沙漠里只生活着几户人家:爷爷家、姥爷家和自己家。想串门,就得做好走远路的准备。出行不是步行,就是骑骆驼,很不方便。 家里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后通了电,才有了电视。“那时候,不能天天看电视,只能选择单号或者双号看。”乌兰纳日回忆。 兄弟姐妹六人上学也是异常艰难,作为家里的老大,乌兰纳日10多岁才踏进校门。 当地人开玩笑说,这里一年只刮一场风,从春天刮到冬天。草场受风沙肆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很多时候得到临近的农村去购买玉米秸秆喂牲口。草场质量不好,牛羊长的不理想,就很难卖出去。 不得已,乌兰纳日家搬到了几十公里以外的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 昔日家乡变“水乡” 昔日家乡大变样 搬到巴音温都尔嘎查以后,交通方便了,水电通了,有了耕地,但乌兰纳日发现,习惯放牧的他们,对种地并不擅长。 于是她们一家还是选择养羊,弟弟那仁满达胡一家则选择继续养牛,生活逐渐变好。 2014年,他们曾经居住的家乡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黄河从杭锦旗过境是249公里,每年要经历流凌封冻和开河流凌两个过程,凌汛期长达120天,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亿立方米左右。在大量的水资源白白浪费的同时,比邻黄河的库布其沙漠却又因为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支撑,湖泊萎缩,绿洲沙化,面临着生态保护的重重难题。 2013年,一份《杭锦旗库布其沙漠重点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决定引水治沙,变水害为水利:在黄河凌汛高水位时将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水面,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双赢目的。 从2016年至2018年,经过几次分凌,沙漠里形成了面积11.3平方公里的水面,36平方公里的保护湿地,沙水相连的生态自然格局形成。 乌兰纳日(中)、那仁满达胡(右)和宝德斯三姐弟在湖区旁拍照留念 引水后项目区周边水资源涵养量也同时增加,2016年项目区周边种植了14平方公里的树,成活率超过90%,如今已形成林地。 返回家乡 养“野牛”开牧家乐 项目区生态得到恢复后,乌兰纳日说,很难相信昔日的家乡也变得这么美。 家乡不仅变美了,原来的牧民们还成了生态恢复后的受益者。 牧民那仁满达胡开始发展“野牛”养殖。“野牛”即野化的、原生态生长的牛,2013年前以前,那仁满达胡养着200多头黄牛,受生态环境限制,规模无法扩大,养三年才能长到200多斤。如今,有了水的沙漠变成了好牧场,开春把牛放出去,等秋冬的时候收回来,就能长到300多斤,一头牛能多卖4000多元。 如今,那仁满达胡养了600多头牛,同时还帮姐姐乌兰纳日和弟弟代养着200多头。他在自己长大的地方,搭起了蒙古包,开起了牧家乐,因为这里不仅生态变好了,路也即将修通,到沙漠深处来玩的游客也多了起来。2017年,他家的年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今年,他计划再搭一座蒙古包外,把自己小时候居住过的老房子进行改造,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并计划发展螃蟹养殖。[详情]

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 矗立在大漠的无形丰碑
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 矗立在大漠的无形丰碑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3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8日电 题: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矗立在大漠的无形丰碑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刘诗平、任会斌 盛夏的库布其,黄绿相宜,一片片治沙林、一个个人工绿洲如“金镶玉翠”,在烈日下闪耀着生命之光。 一条新修的双向四车道穿沙公路,纵贯南北,像一条黑色的长龙伸向远方。无人知晓这是库布其沙漠里的第几条公路,而众人皆知往西几公里一条窄旧的公路是第一条穿沙公路。 “谁也忘不了第一条穿沙公路!”正在为新公路做扫尾工作的工人门肯巴雅尔说,“没有它,沙漠里的老百姓走不出去,脱不了贫,库布其生态也不会有这么大变化。” 48岁的门肯巴雅尔是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牧民,20年前,他曾参加了修建第一条穿沙公路的治沙大会战。 库布其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侧,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横跨内蒙古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等旗区,为我国第七大、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沙起库布其,数小时后即可扬落千里之外的京畿。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黄沙滚滚漫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这首歌谣,唱出了库布其沙漠曾经的苦痛与忧伤。由于大漠阻隔,一些村庄、牧点,几成与世隔绝的孤岛,牧民去趟镇上,步行、骑骆驼,要走两三天。有的孕妇难产,死在了前往医院的路上。许多人因困苦而背井离乡。 旗里唯一的工业企业亿利集团的前身杭锦旗盐场,距最近的火车站不到70公里,却被大漠阻道,外运产品需绕行300多公里,吨盐运输成本增加几十元,企业经营十分艰难。 为解决沙区群众、企业“行路难”,保生存、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杭锦旗决定修建一条穿沙公路。这是库布其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能不能修?10名勘测设计人员和1名记者在无数人期待的目光中,赶着毛驴闯进了大漠。头顶烈日,脚踏热沙,忍饥挨饿,高温使摄像机都停止了工作……29天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大漠,提交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6月16日,穿沙公路破土动工。人声鼎沸,机声隆隆,不知沉睡了几千年的库布其沙漠苏醒了。边修路边治沙,杭锦旗组织了7次万人治沙大会战,以保护新修的公路不被流沙掩埋。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上万人组成治沙大军,扛树苗、铡柳条、平沙丘、打沙障……工地上人山人海,骡马嘶鸣,号子声、马达声、刀锹声,响彻云霄。沙地上,搭起露天大食堂,20多人一口锅,铁锹当铲,沙坑作灶,沙子卷进锅里,半饭半沙,人们笑称为“沙拌饭”。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卧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回忆起当年大会战的场景,人们依然心潮澎湃。 修路缺钱,全旗干部群众、企业纷纷解囊,群众十元、几十元,干部几十元、几百元,共捐款400多万元。 历时3年,杭锦旗人在沙漠中打通了第一条贯通南北、畅通内外、长115公里的公路,它南起杭锦旗政府所在地锡尼镇,北抵乌拉特前旗乌拉山火车站,称锡乌公路或S215线。 公路在延伸,绿色在铺展,大漠深处崛起了一道“绿色长廊”。修路与治沙、治穷联结成一体,“死亡之海”由此变成了“希望之海”。 没有奋斗,哪来的波澜壮阔?杭锦旗人为之付出了无尽的艰辛,付出了无数的血泪与汗水,但收获的何止是一条摆脱贫穷落后的“有形”的路?何止是一座生态财富的“金山银山”?一个熠熠发光的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已然成为泽被后世的最大财富。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牧民乌日更达赖,是穿沙公路修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当年的大会战,让他学会了技术、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体悟了精神,回到家乡后,开始大面积承包荒沙治沙造林,20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8万亩治理区如今草长莺飞,年收入近20万元。他也因治沙被评为全国劳模。 “穿沙公路,改变了我的生活。”51岁的乌日更达赖说,如果不修穿沙路,生态又不治理,全家人只能背井离乡。 像乌日更达赖一样,受益者岂止百千万。陈浒,当年的达拉特旗蓿亥图乡乡长,看到“邻居”杭锦旗如火如荼地修建起穿沙路,同样为库布其沙漠所困的他心想“为什么人家能修,我们就不能修”!1998年,达拉特旗蓿亥图乡举全乡之力修起了一条30公里长的穿沙公路,第二年沙区牧民人均收入为此增加了1000多元,群众欢欣鼓舞。 “如果没有当年杭锦旗穿沙公路的榜样力量,我们也不会有自己的壮举。”今年60岁的陈浒说,“它就是库布其人的指路明灯,几十年过去了,它还在我们的心里发亮发光。” 今天,锡乌公路上车来车往,公路两侧,极目远望,绿色无边。今年底,已超期服役10年的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将被新修的穿沙公路所取代,新公路比旧公路缩短40余公里。 但是,精神不灭,它已犹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大漠上。[详情]

库布其奇迹的绿色启示:百折不挠 绿富同兴
库布其奇迹的绿色启示:百折不挠 绿富同兴

  原标题:百折不挠 绿富同兴——库布其奇迹的绿色启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 孙嘉靖 “难以想象,在库布其沙漠竟然长着如此洁白的睡莲。”端详着手中的标本夹,王黎元不住感慨。 王黎元,在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教了33年植物学,退休后来到库布其继续从事他热爱的沙漠植物研究。“白睡莲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是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这极有可能是鄂尔多斯高原上仅存的一个睡莲种群。”王黎元说。 曾经,随风满地烟尘飞,平沙莽莽黄入天。如今,公路延伸,绿色铺展,大漠深处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守护湿地湖泊 清朗的夜,很多“驴友”把镜头对准了库布其的夜空。“天上北斗七星,地上沙湖七星”,在这片中国最美沙漠观星地,大道图湖、天鹅湖、爱情湖、月亮神湖、珍珠湖、神海湖和太阳神湖等7个湖泊,如星辰散落,诗意流淌。 水,是茫茫大漠的眼睛。这双纯净眼睛的背后,藏着太多动人的故事。 沙漠北端有一处沙海共存的生态奇观。从空中俯瞰,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的绿色岛屿星罗棋布。水道蜿蜒,水草丰美,候鸟在芦苇荡中筑巢觅食,生气勃勃。 “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垠的荒漠,现在已经形成了36平方公里的湿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说。 杭锦旗是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全长249公里,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杭锦旗流过。由于气候因素,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的河流封冻期,河段极易因冰坝阻塞而水位过高,出现洪水等自然危害。然而,距离黄河咫尺之遥的库布其沙漠,却在很长时期因缺水而沙尘滚滚、草木凋零。 变水患为水利。2015年开始,库布其人修建了38公里的引水渠、17公里的围堤,水域蓄水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2016年引水1298万立方米、2017年引水2260万立方米、2018年引水1500万立方米,一片绿洲横空出世。 “只要在每年3月黄河凌期引水一次,湿地就可以保持一整年较大水面。许多芦苇、红柳无人栽种都成片生长。”望着如海的芦苇荡,刘海全说,“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沙漠里的湿地湖泊。” 压不倒打不垮 7月23日的库布其,细雨霏霏。 亿利东方学校女子足球队的16位队员正在球场上训练。在雨水中奔跑的刘雅妮充满自信,她接过体育老师吉仁尼格的传球,一脚抽射破门,欢呼声即刻涌来。 东方学校的建设历程充满艰辛。一边是黄河洪涝,一边是沙漠缺水,这里的学校饱受磨难。2008年3月,黄河独贵塔拉镇奎素段发生洪灾,10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洪水冲垮了独贵塔拉镇中心小学的两栋教学楼,距离不远的独贵塔拉中学校舍成了危房。 坍塌的教室、东倒西歪的桌椅,水中飘散的书本——这一切让时任镇小语文教师的韩文明十分心痛。 信心没有被冲垮。当地政府和亿利集团共同出资,新建了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亿利东方学校,独贵塔拉镇中心小学和独贵塔拉中学合并迁入新校。2009年7月8日举行了新校奠基仪式。 “在新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全自治区范围招聘名师,现在学校在岗的104名教师中,5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88人拥有本科学历。”校长冯云田说,师资水平直接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2010年9月新校园落成,目前有819名学生在这里读书,其中超过700人来自牧区。网络中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形体练功房和理化生实验室一应俱全。 “旧校舍被冲毁的那年,我在中心小学读四年级,现在已经快大三了。”白洁说,当时搬进新校时,看到平房变成楼房,煤渣跑道变成塑胶操场,心里一下子明亮起来,“现在我在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学习。”说起未来,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有韧劲也有创新 张吉树,被称为库布其的“沙漠医生”。2000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的他辞去在大兴安岭的林业工作,进入亿利集团库布其生态项目部。 每天早上5点出发,张吉树带上两瓶水和饼子,在烈日下的沙漠一干就是一天,累了就躺在沙地上歇一歇。“国家支持治沙,我们就要坚持下去,技术对于治沙太重要了。”张吉树说。 在张吉树团队发明的“微创手术”系列种树法推广下,两人合力即可在10秒左右种好一棵树,成活率达90%。 20年来,张吉树团队申请了10余个治沙专利。目前,他们还在研究一种新的低成本治沙法,2017年已经在腾格里沙漠取得成效。他们的治沙经验已经走出库布其,走出国门,用于中亚地区的沙漠治理,将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沿着“一带一路”向世界传播。 “这么多年了,林场的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我都很清楚。”从年富力强的小伙到年近花甲的老人,白土梁林场铜盖护林站的护林员田青云被亲切地誉为“护绿愚公”。他与4000多亩林木相依相伴37年,守护了库布其沙漠与九曲黄河间的绿色屏障。 “我离不开这里的每一片绿色。”66岁的治沙专家韩美飞说。25年前,他放弃教师职业,加入库布其治沙事业。早已到退休年龄的他,依然为生态建设默默奉献力量,在植绿护绿的技术上力求更多突破。 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恩格贝的农业技术员刘雪芹,多年守护着达拉特旗最负盛名的生态示范园。她播种籽苗,浇灌汗水,收获的不只是品类丰富的果蔬,更是沙漠绿洲中万千农牧民的致富希望。 “风沙变成了风景,黄沙变成了黄金。”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库布其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在治理沙漠的基础上,培育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大产业。如今,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在西藏、青海等生态脆弱地区也成功落地。 从荒漠到绿洲——大漠奇迹的背后有愚公的韧劲,也有创新的勇气。这是库布其人治沙的精神内涵,是永续发展的点睛之笔,也是一个国家追求绿色梦想的动人篇章。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科学治沙 支撑绿色成长
科学治沙 支撑绿色成长

  原标题:科学治沙,支撑绿色成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报道之三 在库布其用虹吸种植法植树。本报记者 吴 勇摄 在一幅标明库布其沙漠区位的地图上,整个沙区轮廓看上去像一只长脖子巨兽,紧贴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的内侧。为了驯服这只“巨兽”,鄂尔多斯人民奋斗了几十年。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防沙治沙,光有信心有决心、不怕苦不怕累还不行,政府、企业、农牧民和社会人士多方合力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防治。 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以及科学系统的治理模式与治沙技术,库布其人在沙漠治理中走过弯路,局部地区曾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几十年来与风沙斗智斗勇,广大治沙人逐渐摸清了沙漠的脾性。如今,鄂尔多斯人民找到了一条战略合理、战术有效、技术先进的科学治沙之路,筑起绿色生态屏障,牢牢缚住了库布其沙漠这只“巨兽”。 总体规划,统领地区发展和建设大局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放牧生活,草越吃越少,羊越养越瘦,最后放牧变成‘放沙’,生活几乎维持不下去。”谈起过去,世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孟克达来很无奈。 与孟克达来家一样,原来散居在库布其沙漠西部的36户牧民,由于黄沙阻隔,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生态差,生活苦。牧民们一年只能外出一两趟,孩子上不了学,生病了只能硬扛。 2006年,当地实行整体生态移民,孟克达来和其他牧户一同搬进了位于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对原居住地的4万亩草地和沙化地禁牧,让其休养生息、自然恢复。 2007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实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三区规划”政策。 按照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在优化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在限制开发区适度发展农牧业经济,坚决禁止过度开发;将库布其沙漠腹地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划为禁止开发区,区域内农牧民全部转移、进城进镇,从事二三产业,这一区域逐步退出农牧业生产,依靠自然力量恢复生态。 “我们根据库布其沙漠沙化的土地类型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一方面配合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在生态严重退化、不具备农牧业生产条件的区域,实施人口集中转移、退耕、禁牧、封育等措施,增强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韩玉飞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建设乔、灌、草结合的锁边林带,形成生物阻隔带,阻止沙漠北侵黄河和向南扩展。” 在库布其坚持治沙30年的亿利集团也按照全市总体规划,提出了系统的治沙规划。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介绍:“我们采用机械化与人工种植相结合的措施,加上自然修复,使库布其沙漠形成绿洲,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新的完整生态系统。” “对于沙漠治理,要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鄂尔多斯对于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多在沙漠外围和道路两侧进行,对于沙漠腹地则以保护为主,总体上是符合防沙治沙科学理念的。通过科学的保护和治理,构筑防沙治沙体系,防止沙漠扩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治沙办总工程师屠志方如此评价。 “目前,库布其沙漠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实践证明‘三区规划’符合主体功能区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地区自然规律和生态恢复的要求,鄂尔多斯市将继续严格按照‘三区规划’的要求进行发展和建设。”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石艳杰表示。 如今,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孟克达来一家搞起了沙漠旅游餐饮,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现在沙漠是宝不是害,是‘金沙银沙’,人们抢着要。”孟克达来说。 精准施策,筑起有效的防风固沙体系 站在库布其沙漠中段达拉特旗银肯敖包上,极目远眺,沙区新景尽收眼底。画面中间地带,金黄色的沙丘绵延起伏,脚下和远方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植被,将沙漠牢牢锁住。 达拉特旗被南北近20公里宽的沙海一分为二,锁边林带阻止了沙漠扩张,保护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秉持科学防治的理念,鄂尔多斯人从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原则: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南围北堵中切割”是其中一项治理措施。 “库布其沙漠呈东西狭长分布,为防止沙漠肆意蔓延,我们在沙漠南北边缘地带营建起长200多公里,南北宽3—5公里的乔、灌、草与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体系。”韩玉飞介绍。 记者驱车来到库布其沙漠的第一条穿沙公路。19年前,当这条凝聚着杭锦旗干部群众3年多心血的“大漠奇迹”全线贯通时,人们绝不会想到它带来的生态效益会如此巨大。今天,这条115公里长的公路,如一柄利剑将沙漠拦腰斩断,公路两侧生长着团团簇簇的沙柳、柠条等植物,绿色还在向沙漠深处不断延伸。 杭锦旗林业局副局长高永杰说,当初人们希望依靠这条公路打通致富的道路,没想到它还带来全新的治沙思路。治理库布其沙漠的“中切割”,就是依托10条大的季节性河流和修建穿沙公路,将沙漠切割成块状进行分区治理。在季节性河流两岸营造护堤林、护岸林、阻沙林带,在沙漠区域内修建多条穿沙公路,公路两侧设置沙障、人工植树种草等,建成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遏制沙漠扩展。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则选择较为开阔、水土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和湖库周边地下水位较浅、有利于植物成活生长的区域,采取“点缀治理”的方式,开展人工造林种草,建设沙漠绿岛、绿洲,逐步扩大沙漠治理面积,减少风沙危害。 步入杭锦旗呼和木独镇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重点治理区,眼前是一片片大小不一的水面,芦苇丛生,草木葱郁,夏花烂漫,令人流连忘返。4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漠。 2015年,杭锦旗实施把黄河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工程,让凌水成为甘霖,让沙地变为湿地,形成了沙水共存的独特美景。 “黄河流经杭锦旗249公里,每到春季开河时,堤坝内水多为患,堤坝外干涸缺水。”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介绍,“我们邀请权威部门专家进行实地勘察论证,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决定引水治沙。” 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总工程师樊文彪说,在库布其沙漠和杭锦淖尔分凌蓄滞洪区建设两个调蓄水水源地,连通黄河,实现水资源互补。同时在沿黄灌区新建一条总排干沟,将沿黄地区多余地下水通过排水网络工程,全部排入分凌蓄滞洪区水源地。 如今,绿水绕沙漠,生态美如画,5000多万立方米的黄河凌汛水滋润着干涸沙漠,形成11平方公里的水面,治理沙漠36平方公里,种植的14平方公里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创新技术,植绿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在独贵塔拉镇那日沙种植示范点,亿利集团的技术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几种植绿治沙专利技术。 亿利治沙专家韩美飞常年在外治沙,皮肤被晒得有些黑。他问记者:“你猜现在种一株沙柳需要多长时间?” 见记者有些疑惑,他用手势比了一个大写的“十”。“10分钟?”“不,是10秒钟!”韩美飞笑着说。 只见一名技术人员将一根长长的硬水管插入沙丘,水压立刻在沙地上冲出了一个深约1米的细小孔洞,在拔出水管的同时,他立刻将一株沙柳插入孔洞,栽植完毕。几个环节一气呵成,只要10秒钟。 “这种方法叫微创气流植树法。过去种树要先用铁锹挖出一个大坑,再放树苗、浇水,种一棵树得十几分钟,种完以后将干土填回去,树苗吸收不到充足水分,费时费力又费水,成活率还低。”韩美飞说,采用气流植树法,减少了土壤扰动,对生态破坏性小,可保证土壤墒情,栽植一棵苗木时间短,一次最多消耗3升水,成活率也由过去的20%左右提升到80%以上,同时一亩地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 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副院长张立欣告诉记者,微创气流植树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便于取水的地区,辅以水肥一体化,能够大幅提升苗木成活率。而对于地下水位较深的区域,通常采用螺旋钻法,利用螺旋钻打出深约1.2米的小孔,插入苗条,通过湿沙层的水分,保持墒情。这种方法栽植一棵苗木也只需10秒,成活率达到65%以上,能解决沙漠里种树水源不足的问题。 甘草,被当地人称为“甜根根”。这几年,不少农牧民“种下甜根根,拔掉穷根根”。现在,新的甘草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亿利集团的种植基地。怎么种?但见一台拖拉机拉着犁具前行,犁具上坐着4名工人,他们迅速将手中的甘草苗横着放进刚翻开的沙沟,拖拉机继续前进,犁具又把沙子覆盖在沙沟上…… “这是我们摸索出来的甘草平移种植技术。甘草是名贵药材,适合在沙漠里生长,固氮作用很大,改土效果明显。”张立欣说,“甘草一般是竖着长的。一棵甘草竖着长,治沙面积只有0.1平方米;横着长,治沙面积能达到1平方米。甘草收获后,能做成药品、食品,形成产业链,助力脱贫。” 69岁的陈宁布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一处高低起伏的沙丘,沙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沙柳、花棒和杨柴等沙生植物。“因为沙丘是移动的,过去老辈们在沙丘上什么都种不活,现在靠新办法居然种成了,真是厉害啊!”老人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陈宁布说的办法,就是风向数据植树法。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王林和介绍,经过对沙漠风向条件的大数据分析,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3/4处以下,通过乔、灌、草科学搭配种植,在沙丘下部挡住来风,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后一座沙丘的底部,“风吹、树挡、沙降”,使流动沙丘高度逐步下降,达到削峰填谷、拉平沙丘的目的。自2009年至今,亿利集团用这一办法造林,面积达30多万亩,沙丘高度平均下降了1/3左右。 治沙不停,创新不止。在库布其沙漠治理的长期实践中,以亿利集团为代表的治沙龙头企业,还探索创新了许多办法与技术,苦咸水治理与综合利用、飞播与无人机治沙、原位土壤修复、光伏提水灌溉、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一系列成果被推广应用,沙漠得绿色,企业得利润,农牧民得实惠。 沙漠治理应该选用什么树种?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说:“治沙要采用适地适树原则,低密度覆盖治沙,尽量选取乡土树种,乔、灌、草结合,增加植被多样性,提升固沙效果,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荒则荒。”按照这一原则,亿利集团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为扩大治沙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学的治沙理念、规划、方法和技术成果,极大提高了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的效率和质量,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了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传统方法到工业化治理的转变,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生态治理和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一整套科学解决方案。[详情]

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漫漫黄沙变金沙
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漫漫黄沙变金沙

  原标题:[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漫漫黄沙变金沙 经过生态修复,今天的库布其,沙患变成了沙利,风沙变成了风景,黄沙变成了金沙。 栽树就能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在库布其,农牧民都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你肯干,栽树就能致富。 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有一个栽树栽成百万富翁的故事。杭锦淖尔新村58岁的高毛虎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汉。一家4口只有20亩盐碱地,收成还不够糊口。2000年,高毛虎开始为亿利集团种树,因肯吃苦、爱学习,很快就成为治沙能手。短短3年,他赚了5万多元,一家人摆脱了贫困。 2004年,亿利集团将生态种植工程实行市场化承包,高毛虎抓住机会组建了自己的治沙民工联队,严格按承包合同的标准和要求,选购优质种苗,优化工序,种植任务年年验收率达标,收入节节攀升。党的十八大以后,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到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沙区,高毛虎带着他上百人的民工联队,也跟着亿利集团走出了库布其沙漠,先后在河北坝上、西藏山南等地种树治沙。如今,高毛虎年收入超过25万元,生活越过越滋润。 在库布其沙漠,这样的治沙民工联队有70多支,像高毛虎这样靠栽树致富的普通农牧民数不胜数。 “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治沙与治贫结合起来,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植树造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等渠道,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实现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库布其沙区地方政府和企业累计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万个,带动农牧民脱贫超过10万人,沙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 产业蓬勃兴起 沙漠生态修复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单靠政府显然不行,必须吸引企业一起干。而企业必须在治沙中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才可以生存,治沙事业才能可持续。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也是一种耐干旱的沙漠植物。甘草根瘤能增加沙土氮肥含量,对沙地和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增肥作用。不足之处是,甘草竖着长,一棵甘草只能绿化0.1平方米沙漠。10多年前,亿利集团研发出“平移栽培法”,将甘草苗横卧着埋在沙地里,迫使它横向生长,1棵甘草就能绿化1平方米沙漠,绿化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突破后,亿利集团和农牧民签订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亿利集团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三到户”,农牧民负责提供沙漠土地和种植管护;甘草3年后长成,由亿利集团回购,加工成甘草片、甘草良咽、甘草新苷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实现了一举四得:绿化了沙漠,壮大了甘草产业,修复了土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牛俊雁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立足于解决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鄂尔多斯市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保护了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了生产力。在亿利、伊泰、东达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库布其沙漠出现了农牧民争着承包治理沙地和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的喜人局面。 目前,鄂尔多斯全市沙柳、柠条、杨柴、沙棘等林沙产业年总产值达45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沙区变成景区 库布其沙漠本身就是一座生态旅游资源的宝库,过去由于大漠阻断交通,库布其旅游资源始终难以开发。 1999年冬,经过杭锦旗全体人民近3年的苦干,被誉为“黄金通道”“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终于通车。这条被宽阔的防护林严密遮护的通衢大道,穿越库布其沙漠50多公里,与110国道、109国道及京兰线相通。 路通了,沙漠生态旅游宝藏可以开发了。库布其人一边治沙,一边摸索着发展旅游业。38岁的孟克达来就是依靠沙漠生态旅游富裕起来的无数牧民中的一位。 孟克达来以前住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大刀图柴登,2006年被整体生态移民到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移居牧民新村后,孟克达来和妻子办起“牧家乐”,接待沙漠旅游者。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多人。2017年,他一家挣了30多万元。 如今,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天南海北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形成了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一大批知名沙漠生态旅游品牌。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 沙漠变绿洲,黄沙变金沙,库布其正持续创造着人间生态奇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详情]

库布其:绿色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告白
库布其:绿色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告白

   库布其:绿色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告白 奇迹常常诞生在令人绝望的地方。 库布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曾经是没有风景的荒漠,这里曾经是令人心痛的故乡。当地流传着的民谣诉说着他们几近绝望的心情:“沙上屋顶住不成,十年种田九年空,家家户户逃外村,黄沙漫漫无人踪。” 然而,有一群人,他们要在百分之二百不可能的地方创造生命奇迹:她是坚持治沙20年,被誉为“沙漠玫瑰”的敖特更花;他是在荒漠中坚守20年,率先采用水气种植法、螺旋钻种植法的杭锦旗牧民高毛虎;他是不愿再让娃娃受伤害的乌兰木独村村民张向前;他是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 站在树荫下的敖特更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光彩:“看到光了,看到一线的光了!”;高毛虎和妻子贺改兰向记者演示了一种新型的“水气种树法”之后,不无自豪地说:“看到这片绿色,再苦再累也值得”;杭锦旗道图嘎查亿利新村的孟克达作为治沙的受益者深感喜悦:“风沙变风景,沙子变金子了!我们年收入上40万了,翻了20倍”;而亿利集团则在生态产业链的规划上有更长远的期待:要在政策支持下,找到一种将新能源、草牧业结合起来的新产业…… 这就是库布其,这块需要奇迹也诞生奇迹的土地背后最生动的故事,这就是被概括为“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如今,库布其沙漠区域的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奇迹。 “库布其是个奇迹,它令人不可思议”,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的赞叹澎湃起库布其人更强烈的治沙热情。“我现在已经栽过几万亩树了,接下来,我还想栽它10万亩树,再不让那些娃娃受伤害了”,鄂尔多斯乌兰木独村民工联队队长张向前的雄心正是许多库布其人的雄心。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 “库布其”在蒙语中意为“弓上的弦”,如今,库布其沙漠的治沙经验已成“弦上的箭”,这支箭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社会推崇和效仿的中国样本。 来源:北京时间[详情]

库布其: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库布其: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原标题:库布其:一个美丽的传奇 库布其穿沙公路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电 (记者刘发为)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这是库布其沙漠的沙漠治理成绩单。经过多年艰苦治理,库布其1/3的沙漠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 在库布其沙漠,只需10秒就能种下一棵树,而且成活率超过90%。这短短10秒钟的背后,是库布其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走出的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探索出了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用产业拉动防沙治沙,在生态产业链上做文章,从“谈沙色变”到对沙“情有独钟”,库布其上演了一场沙里淘金、绿富同兴的生态大戏。 亿利集团打造的“平台+插头”的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嘎查长敖特更花,从2007年开始,与嘎查农牧民一道组成植树民工联队参与亿利集团植树造林工作,11年来累计绿化沙漠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成活率均在95%以上,带动嘎查农牧民治沙致富。 从死亡之海到绿色屏障,库布其沙漠的华丽转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因库布其治沙而萌生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在2013年9月召开的第十一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通过决议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作为实现防治荒漠化公约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将其作为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探索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的模式。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仅在浑善达克、腾格里等各大沙漠和全国各大沙区成功落地,而且已经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模式,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详情]

库布其治沙密码:与沙漠共舞
库布其治沙密码:与沙漠共舞

  原标题:库布其治沙密码:与沙漠共舞 盛夏季节,库布其沙漠腹地,水草丰美、飞鸟起舞、蛙声一片,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绿意盎然大森林”的美好图景。 远处,亿利生态光伏基地,整齐的发电板一望无际、板下养殖风生水起、甘草产业织起绿色长廊……现在的库布其,赤地变绿地,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这里不仅有最新的治沙技术,还处处展现人与自然平衡的艺术。 科学理性地摸透沙漠的脾气秉性,把沙漠当成朋友,与沙漠共舞;政府、企业、农牧民、社会多元参与,库布其在治沙中找到了绿富同兴的利益平衡点。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库布其熔炼出一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成功模式,生动实践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新思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库布其,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横卧在黄河“几”字形臂弯里。 20世纪以来,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着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沙区百姓深受其扰。 如何变沙害为沙利,能否换一种思维治沙?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库布其,这个生命共同体还多了一个“沙”—— 修路、种树、护树,人们在播绿中起早贪黑、摸爬滚打;斗沙、固沙、用沙,人们对沙漠的认识在变化、在更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库布其绿色发展的能量在汇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从20世纪50年代的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到60年代的种树、种草、保护基本农田;从70年代的退耕还林还牧,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到80年代的“三种五小”即种树、种草、种柠条,建设小水利、小流域、小草库伦、小经济园林、小农机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一系列措施折射出治沙护绿的新思维,为库布其治沙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坚持绿色发展,是关于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把问题当机遇,把沙漠当财富,库布其在变迁中处处体现出发展的辩证法。 在达拉特旗银肯塔拉沙漠治理区的山丘上,直径43米的敖包耸立,四周由沙柳、柠条、羊柴、樟子松组成的沙漠绿洲生机盎然。“现在路通了,绿多了,环境多好。”银肯塔拉景区负责人李布和说。 从风沙漫漫到绿染大漠,李布和口中的沙漠换了天;从零敲碎打的小范围治理到系统化大规模治理,人们对沙漠的理解变了样。如今,由敖包区、接待区、响沙区、放步区、治理区5个区域组成的银肯塔拉景区,成为全国各地游客体验沙漠风情的好去处。 绿色已成为库布其的底色。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库布其沙漠治理总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 在水生态治理区,水道沿着沟壑蜿蜒,水鸟翱翔天际,野鸭、牛羊慵懒栖息。水岸边,随风摇曳的芦苇、沙蒿、蒲黄,舒展的绿色灌满眼底。 “用黄河的凌水治沙,水从沙里走一趟,就像下过雨一样,在沙漠边缘形成一个自然绿化带。”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说。 “草多了,牛更肥了。”看着沙漠的巨变,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农牧民那仁满达胡喜在心上。如今,他家的牛群由50头增加到600头,他经营的3个蒙古包一次能接待游客七八十人。“沿黄公路10月通车后,客人一定会越来越多。”除了发展牧家乐,那仁满达胡还筹划在水生态区的湿地中开发水产养殖。 如诗如画的天地间,人们编织着多彩致富梦。 新科技: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种不活杨树种柳树,种不活树这个地方就不好住。”口口传唱的民谣,道出了在沙漠种树的艰难。 “以前种树太难了,辛辛苦苦种上,最多也只能活一半。看着没有成活的苗苗,心里很难受。”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老支书陈宁布回忆。 整体性治理沙漠,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几十年来,库布其人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区域防治相结合,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从点片治沙到系统化治理,从传统植树到微创植树,从人工种植到无人机种植,从简单的种甘草到甘草平移技术的成功运用,库布其人探索出一套成熟科学的治沙方案。 “正是因为摆脱了单一粗放的治沙理念,坚持科学治沙精准治沙,库布其才破解了‘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取得了从生命禁区到沙漠绿洲的历史性巨变。”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指出。 在那日沙生态修复中心,“近自然造林”几个大字清晰地印在展示沙丘上,绿色标尺上的沙丘高度,已经比1988年降低了一半。 “通过大数据平台测量判断风沙运动规律,通过规律计算迎风坡的最佳植树位置,借助大自然的风力和迎风坡植被覆盖,形成削峰填谷的效果,让沙漠绿起来,沙丘低下去,实现风吹、树挡、沙降的目标。根据沙丘形状在每个沙丘设立5至6个风蚀桩,将人工测量的年风蚀量不断发送到大数据平台进行长期监测,为日后的沙漠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亿利沙漠研究院副院长张立欣介绍。 在亿利沙漠生态科技中心组培室,脱毒马铃薯、蒙古莸、中天玫瑰、四合木、半日花等沙漠植物在培养基中茁壮成长。5年多来,科技人员已先后培育成功沙漠植物40多种。“这里的植物一个月就可以繁殖一代,别看它们现在生活在温室里,未来都能在沙漠生态修复中大显身手。”亿利沙漠研究院研发工程师苏建英说。 在库布其,不仅有亿利沙漠研究院,还有旱地节水现代农业、智慧生态大数据等一批世界先进的示范中心,并建成了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我们已经搜集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相关资料,入库种质资源238种,并对优质的种质资源进行应用开发和推广输出。库布其引种到南疆18种植物,成功11种;那曲高原科研项目越冬成活率70%以上的物种中有一半是从库布其引种的。”张立欣说。 这些治沙之本、治沙利器,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留下了宝贵财富。 新模式:四轮驱动实现多元共赢 经验告诉我们,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建设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建设是“竭泽而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选择? 库布其的回答是,都选。 在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看来,防沙治沙不能仅停留在沙进人退或人进沙退的机械层面,必须找到人与沙的最佳平衡点,路径就是“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模式。 “种下甜根根,拔掉穷根根。”甜根根,就是能固沙并改良土质的药材甘草。 “这儿原来连草都不长,都是沙丘,我们把沙子推平种上甘草,土壤改良效果特别明显。3到5年后,这片土地就能种瓜果蔬菜了。”在阿木古龙沙产业基地,顺着杭锦旗扶贫办副主任白新田手指的方向,一片郁郁葱葱的沙漠绿地里,哈密瓜、西瓜、西红柿、胡萝卜等瓜果蔬菜旺盛生长。 在政府支持性政策引导下,亿利、伊泰、东达等各类企业产业化投资,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 有了政策支持、产业化投资,治沙还离不开农牧民的积极参与。 亿利治沙民工联队队长张喜旺是一位治沙能人。他带着30多名农民,通过招投标参与治沙项目。从最初只栽杨树苗到现在种植多种沙漠经济作物,多年经验使张喜旺成了沙植专家。“带着大家脱贫真带劲儿,现在大家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一年能赚个七八万元。”张喜旺信心满满。 在库布其沙漠,活跃着232支这样的治沙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他们带动周边1300多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业务蓬勃发展,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5万元。尝到甜头的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受益者。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库布其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打造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人们看到了沙漠中蕴藏的发展潜力、致富希望。(记者 李慧 张颖天 高平)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
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

  原标题: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由凌汛期的黄河水汇聚而成的湿地在日光照射下显示出绚丽多彩的颜色(6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6日电  题: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柴海亮、刘诗平、任会斌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改革涌春潮 奋斗缚“黄龙” 改革开放,激发了库布其人空前的治沙热情,淬炼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改革创新的“库布其精神”。它犹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大地上。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中,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飞播造林(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古老歌谣,唱出了库布其沙漠的忧伤。 库布其沙漠横跨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5个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上海市大小。 杭锦旗道图嘎查,是沙漠北缘的小村庄,沙丘重重包围,房前屋后积沙成堆,羊顺着沙堆上了房;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牧民去趟镇上,步行、骑骆驼,要走两三天…… 无边大漠里,一个个村庄、一个个牧民点,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滚滚黄沙吞噬了农田草场,掩埋庭院村庄,侵害着家园。 一些人背井离乡,有的村庄人口出走大半。 保卫田园,保卫村庄,保卫母亲河,一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治沙战斗,在库布其沙漠打响! 这是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发电综合示范地(8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虞东升 摄) 20世纪50年代初,当地政府设立第一批治沙站、国营林场,沿着沙漠边缘营造锁边林。 没有车、没有路、没有水井……杭锦旗什拉召治沙站的第一批治沙工人陈宝荣,和20多名工友背着窝头、咸菜和水,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 10年后,18岁的贾尚付接过了继父陈宝荣的铁锹,担起第二代治沙人的使命。1985年,贾尚付的儿子贾文义也走进什拉召治沙站。 一次,下起大雨,父子俩抢雨播树籽,贾文义在前面牵马,贾尚付在后面扶耧车,雨淋得眼睛睁不开,劳累困乏,贾文义几次被马拽倒在沙地上。 艰苦奋斗,接力传递,久久为功,什拉召治沙站播下5万亩绿林。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到库布其,农田牧场分包到户。鄂尔多斯市在全国较早推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造林新政,广大农牧民、企业承包沙地造林的热情被空前激发。 几十万农牧民拎起铁锹,扛着树苗,背着水桶,挺进广袤沙海,打响了一场治理沙漠的战争。 1978年,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库布其沙漠成为主战场。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7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高林树,达拉特旗官井村第一个承包沙地造林的人。1986年,他以一亩两毛钱的价格承包荒沙800亩,赶着驴车走了3天,用3只羊从80多公里外换回一车沙柳苗条。 高林树带着3个儿子吃住在沙漠里,冒严寒,战酷暑,20多年摸爬滚打,让5000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贫穷的官井村人纷纷行动起来,一茬种不活再种一茬,一块治完再治一块,硬生生把沙漠腹地的19万亩明沙变成绿洲。 1997年,杭锦旗决定修建一条穿沙公路,吹响了治理库布其沙漠阵地战的号角。 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数万人组成治沙大军,筑路基、挖树坑、栽苗条;号子声、马达声、铡苗条声,工地上人山人海,驼马嘶鸣。 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大地,人们头顶烈日,脚踩五六十摄氏度的热沙。20多人一口锅,铁锹当铲,沙坑作灶,大风吹来,沙子卷进锅里,饭半生半熟、半饭半沙,人们笑称为“沙拌饭”。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人们回想起当年大会战的场景,依然心绪难平,激动不已。 修路缺钱,全旗干部群众和企业纷纷解囊,群众十元几十元,干部几十元数百元,共捐款400多万元。 在库布其沙漠中的白土梁林场沙棘林内,林场管理员邓胜利展示沙棘树剪枝育苗技术(8月1日摄)。当地通过种植沙棘,既解决了荒漠化问题,又帮助农牧民增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亿利集团的前身杭锦旗盐场位于库布其沙漠南缘,是旗里唯一的工业企业,距最近的火车站不到70公里,却被大漠挡道,外运产品需绕路350公里,每吨盐的运输成本增加几十元,连年亏损。 为了生存和发展,盐场职工全员参与修路植树,出工出资,担重担、冲在前。 历时3年,全旗10余万干部群众组织7次万人大会战,打通第一条纵贯南北、长达115公里的穿沙公路。 公路在延伸,绿色在铺展,大漠深处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路打通了,困难踩在脚下。库布其人从此突破了心灵羁绊,树立起敢想敢干、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沙漠治理进入新阶段,呈现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向远沙大沙“硬骨头”挺进,向绿色高质高效转变,把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政策千钧力 群众勇探索 党和政府主导,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库布其探索出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群众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性支撑的库布其治沙模式。 工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木古龙产业园区为蔬菜除草(8月1日摄)。该地示范发展沙漠节水现代农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人类与荒漠化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传统方式治沙,规模小、力量散、见效慢,库布其沙漠治理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1998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进入点面结合、遍地开花的新时期。 近20年,国家在杭锦旗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5亿元,占总投入80%;在达拉特旗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过13亿元,占总投入70%以上,全面改善了当地生态面貌。 在达拉特旗,有8条流经库布其沙漠的季节性河槽,当地俗称“孔兑”。每年夏秋季,雨水裹挟着上亿吨的泥沙涌入黄河。 第二大孔兑罕台川流域,运用世行贷款、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资金,20多年持续治理,裸露的地表披上绿装。其他孔兑也像罕台川一样,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奠定了治沙工程的坚实基础,坚定了人们治沙的信心。 达拉特旗农民李布和弟兄3人,早年因沙害远走他乡。新世纪初,当地政府出台治沙扶持政策,事业有成的三兄弟又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家乡,投资4亿多元,在银肯塔拉承包沙地10万亩,治沙发展生态旅游。 三兄弟一度被乡亲们称为“傻子”,李布和却信心十足:“政府给我们投了六七千万元,有了这个垫底,我坚信一定能成功。” 今天,4万多亩沙漠完成了治理,银肯塔拉生态景区远近闻名,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在库布其沙漠中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獭兔标准化养殖示范中心,工作人员展示刚出生不久的獭兔幼崽(8月1日摄)。风水梁原名“风干圪梁”,曾经风沙肆虐,人烟稀少。如今,在政府主导下,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将林、草、沙三业结合,打造农工贸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招拍挂沙地经营权……鄂尔多斯市出台的一系列生态政策,吸引了大批企业和群众参与,如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规模1年胜过初期10年。 1988年5月,王文彪走马上任杭锦旗盐场场长,当乘坐的吉普车走到盐场附近时,却陷在了沙窝子里,前去欢迎的队伍变成了“抬车队”。 沙害深深刺痛了王文彪的心。他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治沙林工队,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取5元钱治沙。 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文彪,30年倾心治沙。身为董事长,他带领亿利集团与当地政府、农牧民携手,把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库布其企业治沙的“领头羊”,本人也荣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和“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东达、嘉烨、绿远、西蒙等一大批企业也纷纷投身治沙事业,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 在沙漠南缘干旱区,飞播灌木密植造林;北缘,依托有水的立地条件种植乔木锁边林;中部依托穿沙公路、孔兑,营造护路林、护堤林;腹地的丘间低地和地下水位较浅的区域,建设绿岛、绿洲。 群众在治沙中展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亿利集团等企业总结发明了容器苗、大坑深栽、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种植、水气种植法等治沙“黑科技”。 水气种植法——一米多长的水枪竖插进沙里,水流冲孔、插苗、浇水、回填一次完成。 甘草平移种植法——用机械化作业,变甘草竖植为横植。相比传统的竖植技术,单株甘草固沙面积可达1平方米,提高了10倍,还减少了采挖对沙地植被的扰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化、产业化治沙成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新潮流。 近年来,伊泰集团以整体规划、划片招标、统一施工、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治沙,营造碳汇林56万亩。最多的一次,5000多人同时作业,一年共造林18万亩。 政府主导、群众主战、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汇聚起治理沙漠的磅礴力量。 沙窝变“金窝” 绿富同兴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沙、扶贫、产业发展,库布其人走出一条三轮联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筑起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昭示着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展览馆保存的20世纪90年代杭锦旗人民修建“锡乌”穿沙公路的照片(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几场雨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图古日格嘎查草天相接,碧空如洗,呈现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草多树多,日子才更好过。”乌日更达赖对生态改善后的新生活,十分惬意。 曾经饱尝沙害之苦,这位51岁的“生态卫士”,20多年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忍饥渴战病痛。 有一年除夕,他到外地拉苗条,回家的路上拖拉机坏了。前不靠村,后不着店,他又渴又饿,咕咚咕咚地喝拖拉机水箱里的水,等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0点多。 艰辛的付出终获回报,8万亩沙地披上绿装,养畜加上禁牧、公益林等政策补贴,一年收入20多万元。 生态改善,早年离开家乡的农牧民,纷纷举家回迁。 1992年,道图嘎查七社的王连斌流着辛酸的泪水,背井离乡。2014年,他和老伴喜气洋洋,返回了魂牵梦绕的家乡,住进政府助建的3间新瓦房。村舍林木环绕,绿意盎然,王连斌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生态兴,百业兴。祖祖辈辈为沙所困、因沙致贫的库布其人,大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游客在库布其沙漠中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景区的沙地上荡秋千(7月31日摄)。依托库布其沙漠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多年生态建设的成果,当地建成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等生态旅游景区。近十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达拉特旗官井村是有名的“穷沙窝子”,每个村民都吃过草籽面窝头。如今,沙地变成了良田。去年以来,两家企业看中这里的发展前景,投资2亿多元,养殖奶牛5000多头。2013年,村民们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销售沙柳苗条,去年收入12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2万元,成了小康村。 2012年以来,杭锦旗有近3万人口脱贫,全旗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不到30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6万元。2018年7月,一举摘掉贫困县帽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不断探索“点沙成金”、绿富同兴的奥秘。 库布其沙漠东北边缘的风水梁,曾是起伏的沙海,53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一户人家。2005年,东达集团在这里推沙丘,打深井,栽树木,建工厂。如今,绿树萦绕,成为“生态小镇”。 用沙柳等枝干生产人造板,下脚料种食用菌;用柠条等灌木枝叶生产饲料,养殖獭兔;用獭兔屠宰下脚料饲养狐狸、貂,下游发展起肉食、皮草加工项目。目前,风水梁进驻企业30余家,直接吸纳1000多名农牧民就业,带动3000多养殖户。 治沙,用沙,把沙地变宝地。 61岁的白音道尔计是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的牧民,他家种植了7000亩甘草,每隔5年采挖一次,每次能收入四五十万元。“现在的生活真是没得说。”白音道尔计说。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了黄沙,兴了产业,富了百姓,库布其人在茫茫沙海里书写着绿富同兴的故事。 人沙和谐奏新曲 “中国智慧”成典范 从为沙所困到艰苦治沙,再到富美田园,库布其铺展出一幅绿富同兴、人沙和谐的美好画卷,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季节性河槽母花沟(8月1日摄)。通过“截伏流”等工程的实施,河槽周边已披上了绿装。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挺拔的杨树,苍翠的松树,粗壮的沙枣,郁郁葱葱的草木随风起伏,绿涛般涌向沙海深处。生态治理区内沃野千里,阡陌纵横,鸟语花香,绿洲与沙海交相辉映,农舍与城镇珠璧交错。 库布其沙漠治理创造了人间奇迹,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 沙漠过去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输入泥沙1.6亿吨。如今,输入的泥沙减少八成。沙尘天气从每年几十次减少到零星数次,降雨量呈逐年增多之势。许多绝迹多年的动植物,又出现在库布其沙漠。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生态理念在库布其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00年,鄂尔多斯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以草定畜政策,彻底解决边治理边破坏的困扰。 达拉特白土梁林场,职工们种了30余年共4000多亩“工资田”,从今秋起将全部退耕还林。“中央重视生态建设,林业迎来了新的春天。”白土梁林场的老场长赵永强说。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地(8月1日摄)。“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目前该太阳能发电项目治沙面积达到了13.3平方公里,每年发电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库布其人在沙漠资源利用上大做文章。 昔日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银肯塔拉……一个个旅游景区在沙漠中崛起壮大。 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也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并认为“值得世界借鉴”。 “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将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去年6月,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库布其沙漠治理考察后说。[详情]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形成合力 推动绿富同兴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形成合力 推动绿富同兴

  原标题:形成合力,推动绿富同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报道之二 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发电综合示范地。虞东升摄(新华社发)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福源泉生态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无边的沙地长满了沙柳、杨柴等多种灌木。去年冬天平过茬的沙柳,又顶出一人高的嫩枝,青绿的沙柳枝条随风摇曳。一簇簇沙柳林间的空地上,玉米、南瓜、西瓜等作物长势喜人。拨开枝蔓,沙地上碧绿的西瓜已接近排球大小。 道路一旁,工人正把刚平茬的沙柳枝条装上货车。东达蒙古王集团党委副书记秦飞告诉记者,这些沙柳的嫩枝将直接做成饲料,粗枝则会送往鄂尔多斯东达林沙产业公司,这家全国首家沙柳刨花板厂正加足马力生产。“我们生产的板材不使用任何黏合剂,板材完全靠热压技术成型,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建材,供不应求。”他说。 一场透雨,些许微风。盛夏来到库布其沙漠,迎接人们的是和风、树荫、碧草、瓜果呈现的红娇绿软。印象中咄咄逼人的狂躁沙漠,也能展现温婉随和的翩翩风度,令人始料未及。 库布其的变化让许多人惊叹。秘诀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人在库布其治沙过程中敢为人先,锐意改革,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 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凝聚起治沙的强大力量 “儿时留给我的记忆只有两个,饥饿和风沙。”从小生长在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的李布和说,这里地处库布其沙漠北缘,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乡亲们无可奈何,“那个时候沙子动不动就把农田推了,房前房后的沙丘经常拱上屋顶,人被沙子欺负得没办法。为了生存下去,只能跟沙漠抗争,可是同浩瀚的沙漠相比,人的力量太薄弱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区百姓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艰难生活,“春天种了一坡,秋天收了一车,打了一笸箩煮了一锅,吃了一顿剩的不多。”许多上了年纪的达拉特旗人仍然记得这首顺口溜。那时,屡屡出现沙进人退、背井离乡的“生态移民”。李布和也一度为生活所迫,外出挣钱养家。 面对脆弱、恶劣的生态环境,鄂尔多斯历届党委、政府一直聚焦治沙,接连出台政策措施。 ——20世纪50年代提出“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提出“种树种草基本田”,70年代提出“逐步退耕还林还牧,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1978年,在自治区率先推行“草畜双承包”的生产责任制建设,推动了草原生态保护。 ——80年代初,把“五荒地”(荒山、荒滩、荒沙、荒沟、荒坡)划拨到户,鼓励种树种草,谁种谁有,允许继承。实施“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以个体为主”的造林方针,出现了千家万户抢治荒沙植树造林的可喜局面。 ——1998年至2000年,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治沙工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日元贷款项目、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工程。 ——2001年到2010年,鄂尔多斯将改善生态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考虑,实施了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人口布局、生产方式、种养结构、生态建设、资金使用“六大调整”。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编制《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将库布其沙漠腹地等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划为禁止发展区;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出台“立草为业、舍饲精养、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政策。 这一时期,“五荒”治理由以农牧民家庭为主,向企业、公司大规模开发建设转变,亿利集团、东达集团、伊泰集团、鄂尔多斯集团、通九集团、神华集团等80多家企业,纷纷进入库布其防沙治沙。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认定亿利沙漠生态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为市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着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政府工作突出生态优先,厚植绿水青山新优势。 在发展沙产业、生态移民、禁牧休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和群众直接支持,有效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领域聚集,实现了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由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向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综合防治转变,由单纯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共进转变。 企业产业化投资,治沙成为可持续的事业 还是那个李布和,现在的身份是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在外闯荡、事业有成的他回到家乡。当时,正值市里大力开展林业产业经济建设,先后有多家企业开始转型,走上生态建设之路。李布和想到,展旦召苏木紧邻响沙湾旅游景区,沙漠旅游资源是一张现成的名片,合理利用沙漠资源发展旅游肯定是一条好路子。凭借旅游收入,进一步反哺生态建设,能实现“旅游+生态”的良性循环。 2007年,李布和兄弟三人承包下银肯塔拉7万亩沙地,踏上治沙植绿征程。12年累计投入近4亿元,原本寸草不生的银肯塔拉,绿洲扩展至4万亩,沙漠景区人气持续高涨。 黄沙依旧,但被沙障和植被锁住的沙丘已无法发威,游客可以安心享受沙漠游的乐趣。如今,银肯塔拉沙漠绿洲自然生态旅游区在旺季时,每天游客接待量超过3000人次。 达拉特旗的风水梁,曾是一片沙海,没有人家。2005年,东达集团在此建了一座扶贫小镇,为农牧民免费提供住房、獭兔饲舍,订单回收出栏獭兔。农牧民不承担经营风险,还可以将土地租给企业,种植沙柳等沙生植物。 2010年,因病致贫的盐店村村民徐锁小也来到风水梁,养殖了2000只獭兔,再给企业打点零工,现在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他家撂荒的土地也由企业承包,种满了沙柳、沙蒿、杨柴等植物。 东达集团董事长赵永亮介绍,沙漠上长出的沙柳嫩枝是上好的牛羊兔饲料,粗枝干是造纸和生产刨花板的上等原料,兔皮、兔肉等进行深加工,变为服装、食品,形成一个产业链。通过这一链条,沙漠变绿,企业获利,农牧民增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有了。 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是土生土长的杭锦旗人。1988年,他到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盐场当场长。那时风沙肆虐,不治沙,风沙就会吞噬盐湖和企业。他决定从每吨盐的收益中拿出5元钱来治沙。这一治,就是30年。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治沙的投资模式是“公益与产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30年里,亿利集团公益性投资33亿元,产业性投资380亿元,获得政府补贴7900万元。回过头看,第一个十年纯属“输血”,就是从主业利润中每年拿出10%—20%来治沙;第二个十年是“输血+造血”;第三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完全是“造血”,走上了“治理效果经得起看,经济账经得起算”的良性循环道路。 回顾30年治沙历程,王文彪感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亿利库布其治沙面积相当于此前20年治理面积的总和。库布其治沙30年取得了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有290多项都是这几年取得的。库布其今天蓬勃发展的重大生态产业项目,都是这几年上马的。库布其防沙治沙经验走进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沙区,走进‘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都是这几年实现的。” 亿利在生态改善基础上,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绿化了一片片沙漠,培育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等六大产业。产业蓬勃发展,义利平衡兼顾。亿利集团每年整个沙漠产业销售收入有100多亿元,主要来自医药、旅游、光伏、工业、肥料、饲料等,利润在8%到10%。 除了亿利、东达,沙漠生态产业还有伊泰百万亩碳汇林工程、绿远梭梭嫁接肉苁蓉、天骄沙棘饮料、高原杏仁露、源丰生物质热电、同圆工业治沙项目、响沙集团的5A级旅游景区……在中央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各项支持性政策引导下,各类企业进行产业化投资,积极参与规模化治沙,科学开发林沙资源,带动库布其沙区从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 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沙漠绿起来百姓富起来 沙漠治理是一项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企业产业化投资,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治沙,还需要大量劳动者。企业要用工,农牧民想增收致富,利益有相通之处。 库布其治沙几十年,通过党委政府政策引导和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利益联结机制,广大农牧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治沙致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吴直花曾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的贫困户,原来承包的9亩土地沙化严重,每年种地辛辛苦苦,却赚不了钱。目前,她在亿利集团阿木古龙健康产业示范园务工,负责养护甘草,每天工资200元。她还承包了亿利30亩沙地种甘草,只负责种植管护,亿利所属公司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这样,吴直花一年能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亿利集团通过租地到户、包种到户、用工到户的模式,带动沙区广大农牧民治沙致富。许多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新身份,生活质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伊泰集团吸纳农牧民参与治沙,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伊泰大力营造碳汇造林工程,为周边农牧民无偿提供大量的各类树苗,农牧民种碳汇林,有一部分收入。由于造林区域内树木已达到国家林业部门的补偿标准,2013年农牧民有了“林权证”及林业补贴收入。随着伊泰集团碳汇造林项目进一步推进以及周边生态环境改善,沙漠腹地的农牧民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有了可靠保障。 随着治沙产业蓬勃发展,沙区不少农牧民投身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服务业,有的家庭年收入10多万元。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吸引大量农牧民子女大学毕业后返乡就业创业,外出务工的农牧民也纷纷回到家乡,有营生做、有钱赚。 7月的库布其沙漠腹地,天晴时总是骄阳似火。在杭锦旗穿沙公路经过的独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62岁的牧民白音道尔计给记者讲起他的治沙故事。 1983年,白音道尔计从部队退伍,看到家乡鼓励牧民治沙,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沙日召治沙。他在自家近9000亩草场上种植沙枣、柠条、杨柴等沙地植物,还种植了大量甘草。经过艰苦努力,曾经退化的草场变绿了,明沙不见了,生态改善了。如今,他养着400多只羊,卖羊羔、羊绒、羊毛,有一笔收入。卖柠条、沙柳,又有一笔收入。再加上休牧补贴和公益林补贴,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生长了4年的甘草,成为他家的“绿色银行”。不过,只有在最需要钱以及甘草行情好的时候,他才会去挖甘草。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韩玉飞深有感触地说,沙区百姓和治沙企业是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企业通过产业化投资受益,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治沙中寻找商机,发展生态产业。农牧民市场化参与,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入,更坚定了治沙的决心。 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石艳杰认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经验,就是党委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三方合力,同时科学施策,实现了生态、产业、民生平衡发展。 漫漫黄沙,不治,它是害,治了,它是利;不治,它是沙子,治好了,它是金子。在库布其的沙海中,人们摸爬滚打几十年,找到了变害为利的办法,风沙不再肆虐,沙漠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绿富同兴,成为库布其发展的生动写照。(记者 吴勇 张枨 寇江泽)[详情]

航拍丨从不毛之地到绿色屏障的库布其沙漠
航拍丨从不毛之地到绿色屏障的库布其沙漠

  原标题:航拍丨从不毛之地到绿色屏障的库布其沙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海拔高度1000~1400米,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东西长36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沙漠。 库布其沙漠东部属于干旱草原地带,黑赖沟以西部分处于荒漠草原地带;沙漠腹部地区寸草不生、荒无人烟,风蚀沙埋十分严重,被喻为生命禁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 库布其沙漠流动沙丘占整个沙漠面积的65%,沙丘形态单一,中西部多为格状沙丘及沙丘链,仅在边缘地区有新月型沙丘、沙丘链;沙丘高度一般为10~40米,少数可达50~60米。库布其沙漠年平均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由400毫米递减至192毫米以下。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逐步提出“禁止开荒”,治理沙害。库布其沙漠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科学治沙方法,创新治沙技术,并进行大规模推广。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沙区各族干部群众,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库布其沙漠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 从不毛之地到绿色屏障,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仅在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等各大沙漠,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河北、吉林等全国各大沙区成功落地,而且已经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模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编辑 郭华 宋鑫玥  实习编辑 杜淼)[详情]

漠上花开 这是最动人的奇迹
漠上花开 这是最动人的奇迹

  原标题:燃情视频!漠上花开,这是最动人的奇迹 漠上花开 库布其, 我国第七大沙漠, 这里曾经黄沙漫天、寸草难生, 被称作“死亡之海”。 近30年来, 沙区人民守望相助、百折不挠 科学创新、绿富同兴, 将漫漫黄沙变为“经济绿洲”, 守住了自己的家园, 也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 漠上花开, 人间天堂。 在祖国北疆, “库布其精神”代代相传, “绿色中国梦”正变现实! 经济日报评论员:一项伟大的生态奇迹 经过生态修复,昔日不毛之地的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已提升到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奇迹! 这项奇迹是库布其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可敬精神的结晶。一代代库布其人坚守家园,团结一致,积极防沙治沙,共同建设家乡,共同创造了美好生活。 这项奇迹是库布其人始终保持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不断追逐绿色梦想的胜利。不论是被誉为“黄金通道”的穿沙公路的成功修建,还是本土治沙企业取得的骄人业绩,都凸显了库布其人不畏艰难、艰苦创业、团结奋斗、誓将沙漠变绿洲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他们面对恶劣自然条件不放弃,努力克服生态环境难题,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步往前推,始终立足实际、尊重规律,坚持科学治沙精准治沙,破解了“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在一次次与沙漠的抗争中夺取胜利,实现了从“生命禁区”到“沙漠绿洲”的历史性巨变。 这项奇迹离不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库布其沙漠修复水平的可持续提升,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功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了库布其人生态产业化治沙的信心和决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库布其人深刻把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增进福祉的内在联系,正确对待绿和富的关系,积极探索治沙与致富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努力,库布其沙漠治理带动了产业发展,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脱贫致富,沙漠负资产变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资产,广大农牧民共享到了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 库布其生态奇迹是可敬精神的奇迹,是伟大实践的奇迹![详情]

库布其:当绿色成为一种信仰
库布其:当绿色成为一种信仰

  原标题:库布其:当绿色成为一种信仰 当绿色成为一种信仰——库布其治沙模式的精神力量之源 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记者 周梦爽摄/光明图片 7月2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腹地。沙柳、柠条、梭梭,叶片碧绿如洗。一簇簇绿叶连起来,海一般浩瀚。 登高远眺,南北两侧的绿色“长城”,犹如两只有力的大手,攥紧黄沙,直插大漠。东西长262公里、南北宽70多公里、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几个数字,让库布其沙漠在脑海中延展开来。 40年前,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人们深受其害、深知其苦。 与生俱来的倔强和坚韧,造就了库布其人不服输的劲头。 他们是家园的守望者。库布其人用坚守,抵抗住风沙的侵袭,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他们是创新的实践者。库布其人用智慧,让沙漠从负担变机遇,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他们是神奇的绘画家。库布其人用双手,让三分之一的黄沙披上绿装,在茫茫大漠绘就了一幅灵动清澈的绿水青山图。 沙漠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近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当今艰苦卓绝的治沙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化为库布其人的行动自觉。苍凉的大漠,绿色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浸润到库布其人的血脉中。 相依相存、不离不弃的深切守望—— 守住沙漠、守卫绿洲,不把沙漠当包袱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南的一座山头上,一棵千年油松傲然挺立。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一树翠针,铮铮若铁。 这棵高原的“活化石”,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库布其的沧桑巨变。 库布其,蒙语意为“胜利在握的弓弦”。700里黄河,宛如弓背,巍巍阴山,横亘东西。黄河龙脊与阴山之险,勾勒出这块被山带河的宝地,赋予了库布其龙盘虎踞的自然禀赋。 2000年前,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生息着北狄、匈奴等草原民族,成群的牛羊和驰骋的骏马,映射出茫茫草原狩猎和游牧文化,诞生了惊艳世界的鄂尔多斯风格草原文明; 200年前,这里连年放牧开荒,丰美的草原嬗变为苍凉的荒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歌渐渐淹没于茫茫风沙之中; 40年前,库布其生存条件恶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十几万百姓饱受风沙之苦,沦为蓬头垢面的生态难民。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白天屋里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春不出门,出门就活埋人……”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村民布仁巴雅尔的这句顺口溜,就是昔日沙区的真实生活写照—— 小时候,常常一觉醒来,房子就被沙埋了,沿着沙楞子,孩子们就爬上了屋顶的瓦片片; 沙漠里没有路,骑骆驼到最近的镇上购物,来回一趟要6天,一次得置办半年的生活用品; 盖房子,要用羊从沙漠外驮砖进来,年复一年。即使宽裕一点的人家,用骆驼搬运砖石,盖起一座像样的房子也要3年之久; 没有医院,生了病只能用罐头瓶烤火拔罐儿,发烧了用针扎破手指放放血,再用热水捂一捂。 “不治沙就没活路”“拼死也要跟沙漠斗一斗”“风沙是厉害,可我们也不怕,无论如何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一条活路”。面对黄沙的欺凌,库布其人骨子里倔强的基因在觉醒。 黄沙吹到家门口,吹到了屋楞上,种树播绿就从家门口开始。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村民高林树年近花甲,跟眼前这方沙地已经斗争了28个年头。“我父亲就种树。我们弟兄3个,我叫高林树,老二叫高树林,老三叫高雨树。老人说,你可得栽树,树长大了就可以固沙。”朴素的愿望,支撑着高林树向沙漠宣战。 没有苗条,他拿自家的5只羊换回树种苗条;没有路,他肩挑背扛把苗条一捆一捆背进去。“马车、牛车、勒勒车、双六轮、大解放……”拉苗条的交通工具在换代,治沙的信念却始终如一。 高林树领着一家人冒着严寒酷暑治沙,承包的荒沙面积越来越大,茫茫沙海里已播下5000亩绿洲。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加入包地治沙的行列。如今的官井村,林地面积增加到19万多亩,绿林萦绕、庄稼成行的美景重现眼前。 树和绿,是茫茫大漠中的图腾。像守望生命一样,沙漠中的居民守望着自己的家园。 “小时候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搬走这座沙漠,让沙漠变成绿洲;另一个是不再挨饿。”扎根库布其治沙30年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在我眼中,沙漠就是财富。” 守住沙漠、守卫绿洲,不把沙漠当包袱。从被动治沙到主动治沙,从为了生存到为了发展,库布其人对绿色的渴求在升腾,对家园的守望在沉淀。 在这份渴求和守望中,树活了,沙绿了,人富了,库布其的沙疙瘩变成了金疙瘩。 “库布其人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守住美好田园,守好精神家园,守护绿水青山,让沙漠成为人类的朋友,共谋、共建、共创、共赢、共享一个无愧于历史的绿色时代。”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说,库布其的治沙奇迹,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应对全球重大生态问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库布其三分之一的沙区得到治理,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沙漠腹地里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沙柳,正在见证历史、见证奇迹。 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 渴不死、饿不死,给点阳光就活得好好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适合中原,适合江南,可不适合沙漠。在沙漠走过万遍,风沙依然让一切了无痕迹。修路,在库布其似乎遥不可及。然而,鄂尔多斯杭锦旗人却不信这个邪。 面对沙魔,杭锦旗人意识到,要智取不要蛮干。他们的路径,就是“化整为零”“南围、北堵、中切割”“以路划区,各个击破”。 1997年,杭锦旗决定修建一条穿沙公路,实现对库布其沙漠的切割。 “天当被子地做床,黄沙拌饭可口香。”杭锦旗人带着铺盖卷,啃着干烙饼,就进了大漠。水喝完了,拿起铁锹在沙漠的湿地就地挖水喝。“水都是红褐色的,澄一澄就喝,再不行就盖上一块毛巾滤一下。别看那水脏,喝起来可甜着嘞!”亿利治沙专家韩美飞回忆。 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然而肆虐千年的沙漠,可不把这种气势放在眼里。一夜之间,黄沙就把刚铺好的路基埋住,一天的血汗白流了。 “要修路,更要护路!”用沙柳编成网格,再在网格里种树。公路两侧,150万亩护路林带穿沙而起。 在穿沙精神感召下,杭锦旗的干部职工放弃休息,扛起铁锹;亿利集团的职工离开车间,扑向黄沙;各嘎查的农牧民放下牧牛鞭,背上草籽树苗。三年寒暑,七次会战。1999年10月8日,穿沙公路三级油路全线贯通。 穿过漫漫黄沙,库布其从此找到一条治沙新路。 这是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生态恢复建设之路。 一场全民总动员的治沙持久战在鄂尔多斯打响,号角声响彻大地。在“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的政策激励下,农牧民纷纷争沙抢沙承包治理,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涌现出“拄棍老汉”杜占明、“治沙愚公”乌冬巴图、“护绿使者”田青云等一批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这是一条企业产业化经营,地方兴业、生态增效的沙漠绿色经济之路。 “我们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等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牛俊雁介绍。 这是一条科技持续化创新,因地制宜、合理推进的科学治沙之路。 在黄河沿岸建立一条240多公里的锁边林,锁住风沙;再向沙漠大规模进军,通过在沙漠里修筑多条公路,以路划区,分而治之;沿路通电、通水、扎网格,种树、种草、种药材,把沙漠化整为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茫茫大漠渐趋染上绿的色彩。 苗条、苗树,说到树,库布其人喜欢用“苗”这个字。在他们心中,呵护绿色犹如呵护襁褓中的婴儿。 为了把树种活,库布其人煞费苦心,也绕了不少弯子。 “一开始我们用锹挖种树;后来把沙丘推平了,在上面种树;之后又用网格打沙障种树,还用过空瓶插柳的方法来节水保活……”王文彪说,他们甚至不惜花费2700万元从美国引种小叶杨树,但很快就因不适应环境而大面积死亡。 反复错,反复试,最终耐旱灌木沙柳、柠条、花棒、羊柴、甘草、紫花苜蓿等被选为固沙治沙的“当家花旦”。 树种选定了,怎么种,又成了大问题。 “最初,我们觉得在沙漠里种树是个笑话,风吹没了再来栽,白天种晚上浇,劳心费力。”亿利治沙生态民工联队长高毛虎说,一亩地种30多苗树,打网格就要1000多元,成活率只有20%。 在大漠里种树,剩下的水舍不得喝,都用来浇树。不经意间,一个改变沙漠种植的大发明,水冲植树法诞生了:用水管的水压在沙地冲出1米深的细孔,将树苗插入孔内,挖坑、栽树、浇水三步骤一次性完成,整个过程仅需10秒。 这个发明比锹挖植树效率提高了60多倍,更可贵的是,成活率超过了90%。 各种治沙妙招层出不穷:气流法、水冲法、螺旋钻法、甘草平移技术、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大数据无人机造林……科技支撑下,库布其的沙丘变得温柔起来,绿洲一天天长大。 “我们就像沙柳,渴不死、饿不死,给点阳光就活得好好的。”治沙能人张喜旺说。 7月25日,雨后初霁,碧空万里,穿沙公路一侧的沙丘上,绿植组成的5个大字“绿色中国梦”傲然矗立。背后的库布其,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的0.8%、16.2%增加到2016年的15.7%、53%,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周边的人工林、飞播林、网格沙障和绿草铺展开的油绿画卷,平静诉说着库布其的生态巨变。 绿富同兴、共治共享的中国智慧—— 库布其模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盛夏,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绿茵如织。公园北大门,“朔方古郡”几个大字遒劲有力。公园中心的七星湖,宛如仙女依大漠而栖。 在这里,库布其有着她的静谧和安详。宽厚胸怀里,演绎了游牧文明的壮丽诗篇;耕耘稼穑中,描绘了农耕文明的绚丽画卷。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库布其迎来了全世界的瞩目。 “绿了一片沙漠,兴了一片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共治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库布其治沙模式中,动人而清晰。 走进孟克达来位于沙漠牧民新村的牧家乐“大漠人家”,时尚的沙发、鲜艳的茶几,现代气息扑面而来;桌上的特色餐、墙上的马头琴,古朴韵味蕴涵其中。 从单一的农牧民,到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老板、新式农牧民,孟克达来不仅身份多了,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1200亩确权林地、100亩甘草、100多头牛,有自己的马队、驼队、汽艇、冲浪车搞旅游。”孟克达来脸上洋溢着安逸和富足。 变征服沙漠为善待沙漠,库布其模式用新理念演绎着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站在库布其国际沙漠产业园举目远眺,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连绵不断。这些迎着阳光转动的太阳花,点燃了农牧民发展沙漠光热产业、板下养殖产业的致富梦想。 150公里外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雪白的莲花酒店,像沙漠中的精灵,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由七星湖、响沙湾、银肯塔拉等沙漠生态旅游项目领航,库布其沙区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绿色转型升级。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 点沙成金,染绿成富,库布其的大漠里奏响了新的变奏曲。 从“沙进人退无躲藏”到“人沙对峙互不让”,再到“人进沙退变模样”,最终到“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库布其人把局部生存环境放到长远发展大格局中考量,理性选择与创新方法汇聚起崭新力量。 “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中,库布其模式展现着启迪人类、昭示未来的中国智慧。 库布其模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跟随高毛虎的水冲枪,库布其模式已走向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青藏高原等中国西部几大荒漠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 已经举办了6届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让库布其成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的焦点。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评价指出:库布其模式是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今天,库布其这片神奇的沙漠,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社会的中国绿色名片。 执着坚守、不懈治理,库布其治沙人探索实践出的成功且可持续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在为我国生态建设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亦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带去希望。 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治沙专业人士来到库布其,探寻这里的治沙密码。“无论任何地方、任何国家的人来到库布其,我们都会把做法和经验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让库布其模式为人类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王文彪说。 这是库布其人的宏伟胸怀,也是库布其人的使命担当。(记者 李慧 张春丽 高平) 大漠里写就绿色史诗 40年,曾经的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化作今天的绿草如茵、树影婆娑,库布其沙漠的生态巨变,写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绿色史诗。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10多年净减少,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库布其的变迁,是中国荒漠化防治最直观的注脚,是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精彩篇章。这片土地的巨变,值得被历史的眼光细致打量。 库布其的绿色史诗,昂扬着奋斗精神。库布其沙漠,是千百年来无序开垦放牧所导致的生态困境。面对沉重的历史欠账,库布其人以无畏的精神劈开了一条奇崛险难的治沙之路。几代库布其人风餐露宿、筚路蓝缕,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造就了生态奇迹,历史性地扭转了库布其的生态面貌。库布其人种下的是树,立起的是精神。 库布其的绿色史诗,充满着创新智慧。库布其人从种树选种的尝试,到科技手段的引入,再到体制机制的创新,蹚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同步的新路,探索出了“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的库布其模式。库布其人尊重规律、创新不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给出了生动诠释,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实现路径。 库布其的绿色史诗,昭示着光明远景。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国际社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为世界上其他荒漠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库布其成为全球首个被联合国和国际社会认可的沙漠治理中国方案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案例。 库布其治沙人在恶劣条件下,实现了自然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必将会为当前广袤国土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一股精气神;这一段艰辛之路也警醒我们,生态环境毁之易、守之难,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们付出万千心血,美丽中国的目标依然高悬于前方。 库布其的绿色,传递历史的底气,鼓舞未来的信心。(光明日报评论员)[详情]

书写防沙治沙的绿色传奇
书写防沙治沙的绿色传奇

  原标题:书写防沙治沙的绿色传奇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与贫困,库布其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位于黄河“几”字弯之南的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是“如烟黄沙遮蔽日,生机绿木断绝地”。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当地群众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巨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走向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沿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绿色希望,向世界提供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经验。 库布其治沙之所以成功,在于它践行了一种理念。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几十年来,库布其治沙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绿起来”也“富起来”,库布其治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更加坚定,成效更加显著。库布其治沙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亿利集团这几年的治沙面积,相当于前20年治沙面积的总和;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有290多项都是这几年取得的;许多重大生态产业项目,都是这几年启动的。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全社会力量,生态文明建设就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库布其治沙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模式。世界范围看,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是普遍性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库布其治沙,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之路。 库布其治沙的成功,在于它激发了一种活力。在沙漠边缘生活的人们选择以何种方式发展经济,决定了治沙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人们说库布其治沙,“治理效果经得起看,经济账经得起算”。市场化治沙,是库布其治沙成功的关键。没有市场化,企业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发挥;没有产业化,也不可能把沙漠治理持续下去。正是市场化,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等老大难问题,让“沙患变成沙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变成黄金”。如今,在亿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已有80多家企业投身于治沙和沙产业开发之中,推动沙漠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治沙技术推陈出新,迎来防沙治沙动力澎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人民日报评论员)[详情]

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大漠深处的绿色传奇
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大漠深处的绿色传奇

  原标题:大漠深处的绿色传奇——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上) 右上图 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库布其沙漠年降水量由过去不足100毫米增加到300毫米以上,地下水位显著提升,沙漠开始变绿洲。本报记者 黄俊毅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奔腾的黄河穿过青铜峡,直趋阴山,复折向南,画出巨大的“几”字。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就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的怀抱里。盛夏时节,记者来到大漠深处,探访库布其生态修复情况。 种树修路战流沙 历史上,库布其也曾是绿洲。千百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肆意破坏,到了近代,库布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沙漠。 从小就生活在库布其沙漠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的格什朝格图记得,以前这里遍地黄沙。大风扬起流沙,形成上百米高的沙墙,铺天盖地而来。一夜过后,沙子就埋了门窗,顺着沙丘能走上自家屋顶。大门推不开,只能先从窗户跳出去,铲去厚厚的流沙,挖出通道。刚结婚时,为了盖房子,他牵着骆驼去20公里外驮砖,整整驮了半个月。 库布其治沙领军人物、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忆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饥饿和沙尘暴。根治沙害,已经是库布其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1988年5月,在县政府办公室任职的王文彪,去库布其沙漠深处的杭锦旗盐场当场长。此时,盐场正面临生存危机——流沙正加速吞噬盐湖,产品因路况差运不出去。第一次进入沙漠腹地,王文彪骑的是骆驼,整整走了两天。上任伊始,他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每卖一吨盐,要拿出5元钱来治沙。 “让沙漠变成绿洲,是我小时候的梦想。”谈及选择盐场和治沙的动机,王文彪如是说。 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更是几十万库布其人的共同梦想。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鄂尔多斯就提出“禁止开荒”,60年代号召“种树、种草、保护基本农田”,70年代提出“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牧”,80年代大力倡导种树、种草、种柠条。 鄂尔多斯市伊旗霍洛林场护林员贾道尔吉记得,1985年政府组织“栽树大会战”,他们在哈拉沙作业区种树,树苗要靠人力背几十里沙路送来。贾道尔吉一次背六七捆沙柳,有60多公斤重,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因穿鞋会陷进沙中,只能赤脚行走。烈日下,沙漠地表高达60摄氏度,烫得他钻心疼。久而久之,脚底长出厚厚的老茧,反倒感觉不怎么烫了。 如果多吃点苦,能种活树也行。王文彪记得,全场员工夜以继日挖沙坑、种树苗、浇水,谁知一场沙暴过后,费尽千辛万苦种下的树苗,不是被风连根拔起,就是被流沙掩埋。大家绞尽脑汁,又想出用沙柳枝“打方格”固沙的办法。树苗护住了,成活率却很低,种几十棵树难活一棵。 最难的是路。没有路,人难进沙漠,产品运不出去。王文彪千方百计筹到7500万元修建穿沙公路。谁知路基刚铺好,一夜之间又被流沙埋了。推了埋,埋了又推,忙了几个月,钱快花光了,路却没踪影。没办法,只能先种树,一边建防护林,一边修路。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到1999年10月,这条全长65公里的沙漠柏油路终于通车了!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治沙拼搏中,杭锦旗小盐场也壮大成亿利资源集团。 自1997年10月起,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在3年内组织了5次治沙大会战,全民踊跃上阵。每次有近万人参战,人们日夜守在沙窝里,硬生生扎出2453万公顷的沙障,栽下几百万棵树。 探索治沙新方案 治沙需要苦干,更需要巧干,顺应自然,讲究科学。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真正爬大坡、大提升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 库布其人提出一套成熟的治沙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实行“南围北堵中切割”战术。在如何科学植树保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库布其人也坚持不断创新,新发明层出不穷。 比如植树,以前都是挖大坑,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破坏沙漠生态,就像人做手术一样,切那么大的刀口,对人身体的损害很大,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微创手术。如今库布其植树用的就是微创技术。 “以前,最优秀的林业工人几分钟都挖不完一个树坑。现在用亿利集团发明的气流微创植树法,单人10秒钟可以很轻松地种下一棵树。”亿利库布其沙漠生态事业部专家韩美飞自豪地说。 经济日报记者在库布其沙地植树现场看到,一位小伙子左手拿着一根沙柳枝,右手将铁头水管轻轻插进沙里。瞬间,水流就在沙地上冲出1米来深的小洞。他将柳枝插入洞内,树就栽完了。挖坑、栽树、浇水一次性完成,用时不到10秒钟,成活率超过90%。 没水的地方怎么办?那就螺旋钻打孔。沙漠表层虽然干旱,深层也有地下水,这方法成活率也能达到65%。 还有植树枪法——把植树枪的枪头插入地下一定深度,然后把容器苗放入枪口,容器苗顺着枪管滑到地下,再拔出植树枪,踩实沙土即可。 亿利集团根据沙漠地质特点研发的微创植树技术,解决了四大问题:一是减少土壤扰动,对生态破坏性小,可保证植树墒情;二是将植树效率提高了十几倍;三是将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90%以上;四是不需扎沙障,每亩可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 在库布其沙漠治理实践中,以亿利集团为代表的治沙龙头企业探索创新了微创植树、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栽种、苦咸水治理与综合利用、光伏提水灌溉、原位土壤修复、大数据和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研发了沙柳、柠条、杨柴、花棒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培育出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旱地节水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生态大数据示范中心、智慧生态光伏示范中心,并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建了“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亿利库布其治沙超过2000平方公里。亿利治沙30年共取得了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其中290多项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取得的。库布其模式走进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各大沙区,走进城市,走进‘一带一路’,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的。”王文彪说。 如今,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治沙技术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河北等地成功复制,而且已向沙特、蒙古等“一带一路”国家推广,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详情]

鄂尔多斯:追求“绿富同兴” 用产业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进程
鄂尔多斯:追求“绿富同兴” 用产业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进程

  原标题:鄂尔多斯:追求“绿富同兴”用产业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进程 20多年前沙逼人退,鄂尔多斯开始了治沙的艰难探索;20多年后黄沙不再肆虐,鄂尔多斯人追求“绿富同兴”,用产业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进程。通过治沙的生动实践,鄂尔多斯为世界提供了治沙的“中国经验”。 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造林播种 全民治沙 遏制生态整体恶化经过20多年艰苦不懈的治理,鄂尔多斯市有效控制了沙漠扩展趋势。提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穿沙公路,内蒙古几乎无人不晓。这条全长115公里的黑色油路,从杭锦旗锡尼镇出发,犹如一把利剑,径直插入库布其沙漠腹地,硬生生将沙漠拦腰“劈断”。“从1997年到1999年,三度寒暑,七次会战,这条路是杭锦旗13万人的汗水凝成的。”正值穿沙公路修建20周年,回想起当年杭锦旗万人空巷齐修路的往事,杭锦旗林业局副局长蒋有则感慨万千。上世纪90年代,杭锦旗一穷二白,数万农牧民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受尽了沙漠的欺负。“白天屋里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夏不出门,出门就活埋人……”一段人人知晓的顺口溜,道出了在沙漠中生活的艰难。“那个时候,骑着骆驼到旗里办事,来回100多公里要走6天,沙漠里的居民大约有3万人从来没见过汽车。我1993年来这里治沙,1995年亲眼见到两名孕妇因难产送不出去,死在了半路。”蒋有则说,当时,全旗仅有的一家企业——杭锦旗盐场也坐落在沙漠深处,产品运输需要绕路300公里。“下乡考察没有路,推土机前面推,车队在后面跟着走,第二天一场风,刚推出来的路就吹没了。旗里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通。”杭锦旗一位干部回忆说:“可是太艰难了,当时杭锦旗每年财政收入只有4000万,修路要花1.14亿元,全旗上下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没钱怎么办?全旗职工捐!在平均月工资只有300元的情况下,普通职工每年捐款50元,科级干部150元,县级干部300元。没人怎么办?全体人员上!每年两次万人大会战,所有公职人员和沿线农牧民集体出动。经过3年的努力,公路贯通,公路两旁也织起绵延100多公里的沙障。至此,盐场每年运输节省1500万元运费,杭锦旗年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许多农牧民第一次走出沙漠,见到了城市。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植树造林 更大的收获是沿线的老百姓通过修路学会了治沙,一片片绿色沿着公路两侧向沙漠深处蔓延。如今,驾车行驶在穿沙公路,昔日的沙障网格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几公里宽的绿色植被。为了生存全民治沙,杭锦旗是鄂尔多斯市的一个缩影。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北有库布其沙漠,南有毛乌素沙地,东部为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波状高原硬梁区,年均降水量仅为150至350毫米,蒸发量却达到2000至3000毫米。全市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184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90.7%;沙化土地总面积810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2.1%。经过20多年的不懈治理,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3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较2000年提高14.5个百分点。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580.8万亩;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42.7万亩,流沙面积由1715万亩减少到1028.2万亩。目前,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25%,沙漠扩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毛乌素沙地沙害基本消失。 银肯塔拉防沙治沙区沙柳沙障 科学治理 沙漠里长出“金种子”创新实践一直是鄂尔多斯人向困难挑战的精神。通过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推广应用,沙漠焕发勃勃生机。在库布其沙漠的腹地,有一个“种质资源库”。这里有20多名工作人员,学历最低的也是硕士研究生。很多人第一次来到种质资源库参观,会以为是把种子误写成种质了,实际上种质是指有繁殖能力的植物。走进资源库种苗实验室,瓶瓶罐罐里面都是培育好的幼苗,草莓、黄瓜、西红柿、土豆、甘草、肉苁蓉……这些植物的种苗,对于库布其沙漠的居民来说,就是用科技孕育出来的致富金种子。乌审旗乌兰陶勒盖治沙站,站长苏雅拉巴雅尔站在沙丘顶端的凉亭里,指着满目的苍翠说,面前这片3万亩的林子,十几年前都是流动沙丘,每年以5米左右的速度向南推进。现在,樟子松、柳树、杨树的成活率都能达到85%以上,归根结底还是科技在治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回建的万亩绿化灌木 苏雅拉巴雅尔在沙坡上用手拨开松软的干沙,就露出了潮湿的土壤。“你看,沙子下面不到10厘米就有水分,说明这里的生态已经明显好转了。”他说。20多年前,在沙漠种菜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儿。满眼都是黄沙,一根草都活不下来,还能种菜?经过科学治理,现在大片的沙漠已经变成良田。沙漠是怎么变成良田的?靠的是科学治沙:种树治沙时,选择主要种植甘草等豆科类,经年累积,豆科植物形成的“生物固氮”效应,使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这被专家称为“沙漠奇迹”。从最初植树种甘草开始,鄂尔多斯人不停地摸索、改良技术。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5队村民尚有福用一根长长的硬水管插入沙丘,水流将沙子冲出六七十厘米深的细长孔洞,拔出水管的同时,他迅速将一根树苗插入孔洞,十几秒钟,一棵树就栽植完了。“这是我们发明的水冲法种树,过去种树首先要打大的沙障,一亩就要1000多元,有的地方要达到3000元,但水冲法不用沙障就能把树种好,打沙障环节省了,就节省了大笔的资金。”他说。这几天,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牧民苏栓海的有机田里产出了新鲜的瓜果蔬菜。30年前,这里的可用草场不足整个草场面积的5%,饿得站不起来的羊被沙子活埋,他的妻子只能坐在沙丘上绝望地落泪……如今,苍翠的绿色完全“占领”草场,这位68岁的牧民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大坑整地、坐水栽植、容器苗、覆膜造林、施保水剂、蘸生根粉、低压水冲造林……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广泛推广应用,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焕发生机。通过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提高,沙尘天气由治理前的每年70多次,减少到目前的每年5至6次。降雨量逐步增加,100多种野生动植物重现沙漠,生物多样性正在恢复。 七星湖美景 治沙致富 成为农牧民奔小康的“加油站”50万农牧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至今增加了5倍。鄂尔多斯黄沙染绿,但绿色远没有为当地治沙画上句号。如何发展沙产业,使沙区人民脱贫致富?鄂尔多斯人为治沙赋予了新的内涵。2005年,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东达生态扶贫小镇建成。东达蒙古王集团免费提供住房,免费提供獭兔饲舍,订单回收出栏獭兔,而农牧民不承担经营风险,还可以将土地租给企业种植沙柳等沙生植物、恢复生态。“我那20多亩地,说是耕地,其实都是靠天吃饭的沙地,种啥啥不长。”2010年从盐店村搬入生态小镇的徐锁小说,一场车祸让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走投无路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搬到这里饲养獭兔。老徐没想到的是,养了将近2000只兔子,再给企业打点零工,当年他就收入了10万元。今年,56岁的老徐考了驾照,他和妻子合计着,今年买个客货两用车,再扩大点养殖规模……达拉特旗东达福源泉30万亩生态示范基地,今年2月份平茬的沙柳又顶出了2米多高的嫩枝。基地内,50多个树种、20多种农作物让昔日的沙地没有了半点沙漠的影子。“我们已经实现了生态、产业两个循环。”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说:“沙柳三五年必须平茬,细枝柳条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两倍,是上好的牛羊兔饲料,粗枝干是造纸和生产刨花板的上等原料,这是生态循环;出栏的兔皮、兔肉等再进行深加工,直到服装、食品等产品终端,这是产业循环。”经过10年的建设,风水梁园区已经入住3103户,6000多人从事养殖。按照目前每只獭兔18—25元的平均利润计算,户均年收入5万—8万元。为了满足獭兔饲料和刨花板厂、造纸厂的原料需求,东达蒙古王集团又在库布其沙漠开发了300万亩沙地种植沙柳,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民的1200万亩沙地。项目区内,沙漠染绿,3个旗县的约12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在锡尼镇,送儿子来参军的牧民乌日根达来说,2000年之前,他家的1.5万亩草场,有植被的还不到1000亩,30只羊都填不饱肚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他的草场已经全部种满了林草。植被起来了,200只羊和60头牛养得膘肥体壮。林间种植的甘草、苁蓉等药材年年丰收,此外,每年还能拿到10万多元的公益林补贴。说起收入,乌日根达来有些“含蓄”,但路旁一辆价格50多万元的越野车,显露出他殷实的家境。统计显示,鄂尔多斯市约50万农牧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2453元增加到2016年的15480元。绿色并没有为当地治沙画上句号,而是成了农牧民致富的起点。杭锦旗穿沙公路旁,林业局护林员奇巴特尔和妻子石凤英住在这里,看护着穿沙公路旁的林地。“过去这里只有黄沙,根本不需要护林,如今环境好了,百姓依靠绿色过上了好日子,护林自然成了重要的工作。”他说。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闭幕,这次会议取得了五项重要成果。一是通过了公约2018—2030年战略框架,明确了实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战略途径、步骤和监测指标;二是112个国家承诺加入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自愿目标设定进程,将确定目标并开展行动;三是通过了《鄂尔多斯宣言》。强调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调动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妇女和青年参与的重要性;四是发布了《全球防治荒漠化青年倡议》,发布了可持续土地管理商业论坛宣言,通过了民间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的决议;五是通过了与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防治密切相关的干旱政策倡议、沙尘暴政策框架倡议。据了解,《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国作为东道国,还启动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召开了全球防治荒漠化青年论坛和中国科技治沙、防治荒漠化、民间组织在行动、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等多个边会,举办了防治荒漠化成就展、现场考察、纪念林植树等活动。鄂尔多斯生态治理成为“中国经验”走向世界。(图片均由鄂尔多斯市林业局提供)[详情]

库布其:风沙变风景 沙子变金子
库布其:风沙变风景 沙子变金子

  原标题:库布其:风沙变风景 沙子变金子 如今的林场 播种 沙障治沙效果 牧民新生活 灌溉设备工作场景 牧民新村 ⒈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 夏天的库布其,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汽车穿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公路上,放眼望去,两边皆是绿色,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湖景。然而,别忘了这里是库布其沙漠。三十多年前传唱的民谣,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在东沿河地区和库布其南部沙区的“行路难”:“梁外下雨沿河晴,毛补拉洪水活杀人。想把亲亲往梁外搬,就怕出不了孔兑川。摩托车上捎亲亲,没小心跌进冰窟窿……”现在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穿沙公路,其实并不容易。有人统计过,如果把穿沙公路栽的沙柳一节一节接起来,能绕地球几十圈。 在库布其,穿沙公路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生活在这里的人,这些年亲眼见证了库布其沙漠的改变,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库布其啊库布其,进去丢不了命也得剥一层皮!”听到之前在当地流传甚广的一句话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库布其沙漠曾经的“威力”。 提起过去的沙漠,当地牧民的思绪都会有一丝停顿,语气也会沉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刮大风,第二天早晨起来,只一晚上的功夫,奶奶辛辛苦苦种的小麦就被风沙填埋了。”展旦召嘎查牧民李布和手指着现在已经充满绿色的地方说:“现在你们看到有树了,以前这里全都是一片片沙漠。这种生存条件,怎么叫人活下去?” 据牧民回忆,那时候,在沙漠里穿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是沙漠里没有路,容易迷失方向,更危险的是,一旦刮起风沙,能见度不过几米,更看不清方向。“那就是死亡之海啊,我们恨死沙漠了,看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被沙漠侵蚀,那种感觉太难受了。”这是当地牧民多年前共同的心声。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多的当地牧民参加到种树的行列中。“种树很不容易,那时候我父亲和一帮人去种树,有很多人干着干着就不干了,有一半人在中途就退出了。种的树不容易成活,也看不到未来。”牧民孟克达来回忆说。 “但现在真的不一样了。以前我特别恨沙漠,如今我已经爱上沙漠了。沙漠里有了绿色,雨水也变多了,能下雨,沙漠里就什么都好了。”孟克达来如今在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经营一家牧家乐,还经营有沙漠旅游的游玩项目,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大大改善。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地方。“现在有很多人羡慕我们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沙漠。”言语间,孟克达来喜笑颜开。 最可怕的不是沙漠,而是人们对沙漠带来的危害的恐惧;同样,最让人高兴的不只是沙漠中出现了绿色,而是这片绿色已在当地牧民心中生根发芽。有了绿色,便有了生活的希望。 ⒉外村人愿意嫁来了 今年68岁的陈宁故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的一名牧民,也是第一代治沙人。说起最初治沙时候的生活状况,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那时候,没有路,没有钱,小孩子也上不起学。最怕的是家里人生病,因为离医院很远,很多生病的人没能挺过从沙漠到县城的那段漫长路。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止痛片和注射器,不管生了什么病,自己来注射止疼的药物。”陈宁故边说边望向远方,“以前我们穿的鞋的鞋底都很厚,要不然很容易被沙子烫伤脚,在沙里走得久了,很明显会觉得呼吸困难。那时候因为有沙漠的阻隔,跟外界的联系很少,出去一次,要用骆驼囤半年的东西回来。” 达拉特旗官井村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周玉小说起之前的生活,也感慨颇深:“那时候我们官井村的地名,不是叫壕就是梁,因为都是沙漠,没有标志,为了能分清楚,就根据不同地方沙漠的形状来命名,比如倒插裤衩壕之类的名字。刚种树的时候,有个地方叫一苗树壕,你们可以想象,我们对树的期待有多深。如今,我们有了杨树壕、公益林地、沙柳基地等地名,再也不用苦于叫不出一个地方的名字了。” 不仅如此,治沙给官井村的改变还有很多。以前,村里的光棍很多,一听是官井村,大家都知道那里是沙漠,没人愿意嫁过来。如今,很多外村人想嫁到这里来。 斯仁巴布曾经是道图嘎查的贫困户,家里条件十分艰苦。如今,参与到当地沙漠旅游的项目当中,也成为了股东。说起治沙给他带来的改变,他说:“以前都处于与外界相对封闭的状态,家里穷不说,也不愿与人打交道。如今,每年能接待很多游客,不仅赚的钱多了,也愿意跟不同的人多交流了。”同村的孟克达来笑着说:“斯仁巴布都能做得这么好,十分不容易,说起沙漠改变后给大家带来的好处,真的是太多了。” 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让当地牧民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从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都能感受到沙漠的改变给他们生活所带来的希望。“以前盖房子的时候,最多计划住10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风沙就会把房子掩埋,如今,盖房子的时候能规划到40年了,再也不用担心房子被沙子掩埋了。”陈宁故的开心溢于言表。 ⒊治沙与致富并行 荒漠化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同时也需要旷日持久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来指引,很难实现治沙的可持续化。换句话说,只是单纯的治沙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相应的发展模式。 这些年,在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逆向拉动了沙漠治理。参与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培育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年生产人造板2.6万立方米,生物质发电3.1亿千瓦时,杏仁露、海红酒、沙棘等饮品3.5万吨,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 “以前,我们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治沙上面,只知道要栽更多的树,后来发现,治沙一定要与致富相结合才行。”国有白土梁林场场长王双喜说起自己的工作,如数家珍,“最初我们林场的土地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因为属于国有,即使经济效益不好,也不让别人接触。现在,我们大家都觉得,绿地资源应该为社会所共享,只要能服务于老百姓,就应该转变思想。”如今,国有白土梁林场引入社会资本,借鸡下蛋,让企业出钱承包相应的土地,企业可以收获相应的果实,林场也能有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沙漠曾经令人生畏,如今响沙湾旅游景区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2017年,景区接待游客86万人次,收入1.8亿元,解决就业1200人,其中包括当地200多名农牧民。 相邻的银肯塔拉、中部地区的恩格贝、西部的七星湖……库布其沙漠中建起6个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了沙漠越野、亲近动物、生态文化、大漠星空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近十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 孟克达来是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第一个开牧家乐的人,如今又带动身边的一群人成立了旅游公司。“政府每隔一段时间会组织我们出去学习,看看好的旅游景区是怎么搞旅游服务的,回来也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我们能一起把村里的沙漠旅游做得更好。”的确,在道图嘎查,以前的通讯十分闭塞,如今,这里的旅游服务项目一样可以在手机上搜到,互联网营销也走进了传统的牧民家中。 这些思想的转变,背后正是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的逐步展现。 本报记者 刘发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06日 第 12 版)[详情]

百折不挠 创造绿色奇迹
百折不挠 创造绿色奇迹

  原标题:百折不挠,创造绿色奇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持续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杭锦旗沿穿沙公路两侧栽种绿色植被、修复生态。本报记者 吴 勇摄 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与河套平原交界地带,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盘踞于此。 库布其,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奔腾不息的黄河似弓,横亘东西、绵延360多公里的沙漠如弦。 库布其沙漠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直线距离仅有800公里左右。这里曾经生态恶化,寸草不生,沙尘肆虐,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今夏,记者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探访,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幅画面:印象中黄沙漫漫的大漠图景始终未曾遇到,反倒是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花棒、沙柳、柠条,让人忘却了自己置身于沙漠之中。7月下旬,几场大雨过后,沙漠腹地蓄出大大小小的水洼,水中耸立的株株灌木看似水草一般,不时还有飞鸟掠过。“本以为这儿到处是沙漠,不承想却像到了湿地。”有人说道。 近年来,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雨水和游客数量都在不断增多。眼下正是旅游旺季,众多游人在这里流连忘返,沙漠中的莲花酒店、七星湖酒店一房难求。 一度死寂的沙海,如今绿进沙退,生机勃发,“库布其”声名远扬。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世界瞩目的这个绿色奇迹,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从“一苗树”到19万亩林 久久为功,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海充满生机活力 库布其沙漠,地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三地。近千余年间,由于无节制的放垦开荒,加之干冷多风的气候,库布其变成不毛之地,荒无人烟。 新中国成立之时,库布其沙漠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库布其穷、库布其苦,库布其孩子无书读;沙漠里进、沙漠里出,没水没电没出路”,这是当地流传的民谣。那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就在库布其沙漠南缘。提起幼时的风沙天气,54岁的高二云至今心有余悸:“记忆里小时候到处都是沙子。大风刮一晚上,沙子就把房门堵住了,得跳窗出去。沙子有时甚至把房子埋了,顺着沙丘一路走,能走上房顶。” 官井村曾经有另一个名字——“一苗树壕”,因为以前偌大的村子,只有一棵柳树成活。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一苗树壕”,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市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激发了社会各界巨大的治沙动力。 1986年,高二云的父亲高林树带着妻儿老小,赶着二饼饼牛车,一头扎进库布其沙漠,开始治沙造林。遭遇无数挫折失败和冷嘲热讽,高林树没有低头,默默耕耘,一次栽不活,下次接着栽。一棵,两棵,三棵……树终于成了林,一家人种活了近千亩树苗。林下套种草料,放羊,高家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村民们纷纷包地治沙。如今,官井村全村33万亩土地,种树19.2万亩,“一苗树”发展到一大片林。一丛丛的沙柳、柠条,牢牢锁住了沙丘。“我们这儿低的地方叫壕,高的地方叫梁。以前的裤衩壕、一苗树壕,现在都有了更‘绿’的新名字:沙柳壕、柠条梁、公益林基地等。”曾任官井村村支书的周玉小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顶着风沙不回头,盯着绿色加油干,库布其人就像大漠中的骆驼一样坚韧皮实。 登上杭锦旗第一条穿沙公路旁的防火瞭望塔,四下远望,只见公路两侧的沙地,被沙生植物覆盖起来。这条全长115公里的黑色柏油路,从杭锦旗锡尼镇出发,犹如一把利剑,直插库布其沙漠腹地,硬生生将沙漠拦腰劈断。 沙海筑路,谈何容易!现已退休的原杭锦旗交通局局长白富华,是当年的筑路人。修路前,他曾带领技术人员进入沙漠勘测设计。“一个月的测绘,足足丢了几十个水壶。为啥?水壶放在测绘过的路线,刚走100多米,就被沙子埋了。”白富华说。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就是当时的工地生活。施工人员用推土机在沙窝里推一个1米多深的沟,搭上防雨布,就是住的地方了。工地上的水桶和锅盖,晚上经常被大风吹得哐哐当当,第二天得跑老远才能找回。 从1997年到1999年,三度寒暑,七次会战,13万杭锦旗人的汗水,凝结成了一条纵贯沙漠南北的柏油路。 如果没有植被压沙护路,一场风就能把路面埋得踪迹全无。必须种树固沙!杭锦旗人在公路两侧扎出2000多万公顷沙障,栽下几百万株树。 如今,驾车行驶在这条穿沙公路,昔日的沙障网格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几公里宽的绿色植被。老百姓通过修路学会了治沙,一片片绿色沿着公路两侧向沙漠深处铺展。 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有序开展。 鄂尔多斯人在库布其沙漠南北缘栽下锁边林带,建起了东西长200多公里、南北宽3—5公里的绿色防风固沙体系,乔、灌、草结合,带、网、片相连。同时,依托十大季节性河流,修建多条穿沙公路,将沙漠切割成块状,分区治理,建成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阻止沙漠扩张蔓延。 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库布其治沙明显提速。党委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发挥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伊泰、东达等企业、社会组织、农牧民等各方力量踊跃参与,涌现出“治沙愚公”乌冬巴图、国有林场治沙标兵王双喜、全国劳模乌日更达赖、沙漠造林人张喜旺、林业生态建设标兵莫日根道尔计等先进个人。曾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海,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吃不饱饭到“百万元户” 绿富同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加 达拉特旗银肯敖包,库布其沙漠最高点。站在上面,举目四顾,人们真切地看到沙漠黄龙已被降服,安然卧于大地之上。 库布其的植被在增加。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增加到2016年的15.7%、53%,生物种类大幅增加。以往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库布其的流沙在减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监测结果表明,库布其区域流动沙地面积从1986年的9207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49%),减少到2015年的4620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25%)。半固定、固定沙地面积明显增加。 库布其的风沙在变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对典型沙尘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库布其沙漠植被恢复,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积极影响。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随着沙漠生态的修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参与库布其治沙造林及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达到80多家,逐步打造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沙漠治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说:“多年来,亿利、伊泰、东达等一批企业在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积极开展库布其沙漠治理,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牵头,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库布其治沙闪耀世界的秘诀。”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亿利生态光伏发电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区。深蓝色的光伏板连绵不断,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蔚为壮观。“嘎嘎、嘎嘎……”数千只鹅在光伏板下觅食,很是热闹。 亿利治沙光伏电站站长田俊廷告诉记者,这些光伏板不仅充分利用沙漠丰富的日照资源发电,而且遮光挡风,减少沙区水分蒸发。地下种植了生物固氮先锋——甘草,不断增加沙地肥力。光伏板间,养殖牛、羊、鹅等。这一项目规划实施1GW(吉瓦),目前已建成并网发电310MW(兆瓦),治沙面积2万亩,每年发电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周边贫困户转租沙地或以沙地入股,通过养殖、清洗光伏电板等,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独贵塔拉镇隆茂营村贫困户杨志强在光伏电站养了不少鹅,加上种玉米的收入,生活逐渐滋润起来,他估计今年家里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沙漠变绿了,日子变美了,人的精气神也变好了!”杨志强说。 农牧民是“沙魔”的受害者,也是治沙的参与者、受益者。 59岁的高毛虎是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扶贫新村村民,以前因为穷,他得了个外号“高要饭”。2004年,亿利集团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牵头组建治沙民工联队,承包生态种植工程,高毛虎积极响应。依托亿利集团微创气流植树法等先进技术和模式,他承包的生态工程从几十亩、几百亩,逐步发展到上千亩。到今年,高毛虎和他的民工联队在库布其沙漠累计承包种植工程10万亩,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高毛虎说:“这几年,树多了,沙尘暴少了。没有治沙,就没有现在的好光景。” 在库布其沙漠,活跃着232支这样的亿利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元。 杭锦淖尔扶贫新村是杭锦旗政府和亿利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扶贫项目。政府和企业分别给每户补贴5万元,修建了标准为40平方米的安置新居,超过40平方米的部分由牧民自己承担。以往散居在沙漠里的牧民过上了安稳的定居生活,投身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 在村里采访时,记者遇上瓢泼大雨。村民闫河宽邀请我们去家里避雨。新家窗明几净,室内空间不大,电视、沙发、茶几等居家必备的电器和家具应有尽有。“交上2万多元钱,就能住进这样60平方米的新家。以前哪能想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闫河宽兴奋地说。 闫河宽曾经为生计发愁,这几年他家里种了70亩玉米,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就跟着亿利治沙民工联队外出打工。“种树、种草、种药材,一天将近200块钱,可不少呢。”他算了算,自己去年打工挣了三四万元,总收入七八万元,今年也不会差。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会上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带动10万多人脱贫致富。 “‘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这四轮驱动模式,是库布其沙漠治理成功的关键。”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表示,“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治沙孕育出来的‘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发扬光大,为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作出新贡献。” 从不毛之地到“绿色名片” 走向世界,治理模式为全球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一个样本 西藏那曲,跟库布其相距遥远,但有一个共同点:绿树稀缺。 平均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冻土层厚、氧气稀薄,那曲以前一直没有种活过一棵树。春天种下,冬天就会冻死。2016年11月,亿利集团承担了那曲高寒区植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目前,500亩实验林越冬情况比较乐观,去年种植的7万多棵树,成活了5万多棵,那曲高原上终于出现了一片林。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许多备受荒漠化困扰的土地带来绿色希望。 库布其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已被引入我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县市,累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张北坝上地区治沙100多万亩。 杭锦旗吉日嘎郎图镇永胜村农民张见林,是一支亿利治沙民工联队的队长。他带着民工联队,不仅在库布其沙漠东奔西跑,而且远赴塔克拉玛干沙漠,参加亿利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合作的治沙、治盐碱科研攻关示范项目。“那里沙地盐碱成分高,水质差,种树难活,让人揪心。”张见林说。 第一年种下的树,只活了一半,大半年的心血和汗水,有一半白扔到沙子里。张见林和队员们不服输,他们仔细观察,渐渐发现把带根的苗子在水里泡过,再种到沙里,成活率能提高到80%。苦心人,天不负。如今,民工联队种下的树,成活率越来越高。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调研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0万人因居住地荒漠化而被迫迁徙。卓有成效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中国拿出的一个神奇“药方”。 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成为第四届库布其世界沙漠论坛主办方,联合国授予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全球治沙领导者奖”;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认定,“库布其沙漠生态财富创造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道路;2017年,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王文彪“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2018年4月,中国首次担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主席国。 “库布其沙漠30年的治理是一个奇迹。”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创造共同发展的新机遇,如何沿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帮助更多国家防治荒漠化、以治沙带动致富,世界期待着库布其模式做出更大贡献。 “库布其治沙的成功在于,不仅让沙漠绿起来,还让当地居民富起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说,“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生态商业模式,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土地退化修复的可持续发展。这可供非洲、中东、拉美等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借鉴,我们已经组织了许多国家的代表去中国学习。” 库布其治沙,成为中国一张亮眼的“绿色名片”。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和模式正在中东、中亚一些荒漠化严重的国家落地生根,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经验。 “30年不改初心、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库布其治沙成果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例证。记得2010年左右,随着亿利治沙规模扩大,经济账和生态账的平衡与取舍成了难题。正在亿利爬大坡、过大坎的时候,党的十八大召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我们治沙吃了定心丸,我们觉得更有底气了。”王文彪说,“库布其经验和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扎实推动治沙和脱贫事业的发展。” 黄河奔涌,黄沙安卧。以往,从库布其这个“弓上的弦”射出去的,是肆虐多地的风沙之箭。今天,风沙之箭变成绿色之箭,逼退“沙魔”,造福四方。[详情]

这是一首“平凡之路”库布其版MV 这里有沙海变绿洲的奇美画面
这是一首“平凡之路”库布其版MV 这里有沙海变绿洲的奇美画面

   (北京时间记者 高晰 续武 祝天一 报道)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的它是死亡之海,如今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它成为了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四十年的时间里,无数治沙人用青春和汗水共同铸就“库布其精神”——她治沙二十载,被誉“沙漠玫瑰”;他扛起树苗钻进沙漠,让万亩沙海变成了绿洲;他是第一条穿沙公路的建设者、见证者,造福了子孙后代……还有更多的人为库布其治沙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库布其人,他们都秉承 “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继续前行。 [详情]

视频新闻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