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在说一条鱼的时候,我们是在说什么?先放下锅、也别拿筷子,别探讨怎么做好吃的问题。事实上当你知道,你吃的每一条鱼,都可能是在咀嚼一位被奴役渔工的血和泪时,你还想再下咽吗?
美联社有一组记者,在2014至2016年间,跟踪报道了泰国捕鱼行业的惊人内幕:有一些泰国渔业公司在缅甸、柬埔寨、老挝等贫穷的邻国,采用连蒙带骗乃至绑架的手段将当地的壮劳力带到船上贩卖至印尼,之后强迫他们出海打渔。这些被奴役的渔工每天被强迫工作20个小时以上,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而如果被打死就直接抛尸大海,没人管也根本无人知晓。这些渔工用生命捕捞的鱼,会被售至世界各地的餐桌上,他们的遭遇已长达几十年之久,所以你敢想象这么多年,你吃过多少沾满渔奴血泪的鱼吗?


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身上沾着的可能不只血和泪,让我们再把目光看向鱼类生存环境的恶劣变化。有成千上万的鱼还没来得及见世面,就已死在备受污染的“家”。今年初,中国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国土资源报告》显示,我国有近十分之一的地表水已失去水体使用功能;地下水质量也有61.5%达到较差或极差级别。废水排放是水环境受污染主要来源之一,其中药企排放的废水还会含有大量抗生素,人们会因吃鱼而“嗑药”。此外,近年来水产养殖者多采用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投饵的养殖模式,这也导致水质恶化状况日趋严重。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有些鱼没有粘上血泪,也躲过了毒水,却碰上了爱下药的水产养殖者。这些养殖者最怕鱼生病,最怕水不“干净”,看着池塘如死水般沉寂,他们的内心就惶恐不已、按捺不住,赶紧投药保鱼。于是杀菌剂、消毒剂、抗生素就一齐上阵,下药时一些养殖者也根本不考虑药物超标、残留的问题,“一年七八次的鱼药使用,一次就得撒下去30多箱”,有水产养殖者如是说。
水产专家表示,鱼类用药都有残留限量,例如可治疗烂鳃病、赤皮病的恩诺星沙如果超标,会使人呕吐、腹痛、腹泻,损害泌尿系统。还有一些禁药,如对活鱼防病有“奇效”孔雀石绿是使人致癌致畸的。诸如此类的药品,在养殖户的大肆兽药投放中,也是屡屡被检测出超标或违禁使用。


如果你在家做糖醋鱼,突然闻到煤油烧烤的味道,那是因为鱼贩为了在运输途中保证鱼的成活率,丧心病狂地在水中加了煤油或柴油,让鱼因无氧而“活蹦乱跳”,增强生命力。

水产养殖业有关水污染、滥用兽药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难道国家就没有什么条令和措施来制止、预防吗?答案是有,而且相关的禁令并不少、各类指标数字也不低。在水污染方面,我国的《水产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第二章有关养殖用水的第六条细则规定: “养殖水体水质不符合养殖用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经处理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停止养殖活动。”在水产品兽药使用方面,农业部公告的最新禁用兽药大全显示,有超过125种兽药被禁止用在食品动物身上,其中被禁止用在水产品渔药使用的有32种。要求多、标准高,国家级和各省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也时常开展,但污染及质量问题引发的鱼类死亡悲剧和人吃鱼中毒的事件仍时有曝光,是否说明管理指标里的各种数字并没有起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