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原标题:[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中原腹地是华夏民族的根, 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回乡寻根, 在新郑市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只要望得见山水,也就记住了乡愁”。 润泽中原的南水供水量已经超过50亿立方米, 极大缓解了河南多地的供需矛盾。 让我们透过郑州这扇窗户,放眼中原大地, 细数一下这座中原腹地的百姓“水事”, 感受南水带给河南的变化。 刘凤梅今年55岁, 出生于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的司赵村, 在她童年的记忆里, 一条叫做潮河的小河在老家村前淙淙流淌, 夏天,她和小伙伴在潮河里嬉闹, 冬天,他们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 这条小河带给他们无尽的欢乐。 据刘凤梅回忆上世纪70年代, “潮河和井水没有一点污染,水量充沛。” 那时田里的地都是湿漉漉的, 用脚跺几下,就出现一个小水坑。 那时的井水很浅很甘甜; 那时的河流清澈而充足。 “那时爸爸是生产队的会计, 看我嘴馋了,便提了鱼叉下河。 不一会儿,便拎着几条鱼儿回来。” 刘凤梅徜徉在过去,一脸的怀念。 刘凤梅出嫁到南营村时, 村民已经开始用压水井, 后来村子集体打机井,水位越来越低。 潮河也变黑了,越来越臭。 等到她的村子南营村征迁搬家时, 潮河已经彻底干涸。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12月15日,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1号 分水口门泵站正式向刘湾水厂供水。 2015年6月1日,郑州白庙水厂正式通水, 实现了郑州主城区南水的全覆盖。 刘凤梅一家喝上了从丹江口水库奔流而来的长江水。 南水到了郑州后,刘凤梅特意带着家人 去看了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一眼望不到边, 江水清澈干净,甚至可以直饮。 回到郑州,她果断地让家里的纯净水下岗, 做饭泡茶全部用自来水。 好水意味着未来幸福生活, 有了南水的有力支撑, 郑州的水系、湖泊、公园等休闲场所都多了起来。 刘凤梅和儿子有空就在天健湖公园健步走, 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好水给了经济发展的底气, 南水让郑州更具生机和活力。 (资料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详情]

新华网 | 2018年06月06日 11:36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进京守护者的24小时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进京守护者的24小时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进京守护者的24小时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图为南水北调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工程人员纪晓辉正在操作使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排水沟清扫设备(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的超级工程,拥有着数不尽的世界第一,开创了多个工程空白——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东中西三条线设计调水量448亿立方米。 世界上供水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受水区15个省市,涉及四大流域315万平方公里。 世界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东中西三条线4350公里。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近5亿人口受益。 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两年搬迁34万人。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 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下部——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 世界规模最大的U形输水渡槽工程——中线湍河渡槽工程 这一伟大工程是被如何守护的呢?近日,千龙网记者采访记录保障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层管理单位——南水北调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的一天,为您揭开工作人员是如何保障这一渠清水永续北上!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漳河北古运河南沙河市段,工程起自邯郸市与邢台市交界处的邓上村村北,止于南沙河南岸。沙河市段设计单元工程总干渠全长14.261km,该设计单元工程主要建筑物共10座,包括大型排洪渡槽1座、左岸排水建筑物7座(其中排水渡槽5座,排水倒虹吸2座)、渠渠交叉渡槽1座、分水闸1座、桥梁16座。沙河管理处综合科、工程科调度科等各科室共21人保障沙河管理处调度运行平稳,全年输水。 8:00 一天的工作从派车开始 王云峰,38岁,河北邯郸人,沙河管理处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 王云峰一天的工作从派车单开始,因为管理处工作区域很大,每天各部门的工作都要首先向办公室提交用车申请,20多人的管理处,6辆车经常都不够用。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众多,包括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协调联络等等。综合性事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王云峰总能事无巨细梳理清晰,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食堂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每天为大家提供营养丰富的菜品和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是全体职工安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王云峰说。 5月16日,司机来综合办找王云峰(右)填写派车单(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填写派车单(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9:00 南水北调“自动化人” 赵树台,32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信息自动化管理人员。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所辖区域内信息自动化调度系统总体运行状态监控及网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监测。包括信息自动化设备、设施的实地巡视、检查;信息自动化维护项目管理,组织开展权限内现场故障处理工作;对信息自动化维修养护项目质量、安全进行监督;信息自动化专项项目现场实施、计量、验收等管理工作;信息自动化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建立信息自动化设备、设施管理台账;信息自动化相关资料的整理、报送、存档;参与信息自动化维修养护计划编制工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一种新设备的投运,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自动化人”都要超前学习掌握。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被电话吵醒、多少个节假日在现场守着设备度过,碰到雷雨季节、冰期输水期间,他都要随时做好深夜从被窝里爬起来的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花了这么大的心血,做到这么高的自动化程度,我要担起这份责任。”赵树台说。 5月16日,赵树台对中线工程光纤专线进行日常检查(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赵树台对中线工程供电专线进行日常检查(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1:00  “保护好这一渠清水” 纪晓辉,从事工程出身的他,在南水北调管理处工作5年多来,为了适应工程从建设期向运行期的职能转变,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历练,现已能够熟练掌握水质监测、绿化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技能。主要负责沙河管理处日常巡查及管理工作、污染源管理工作和水质应急工作。 沙河管理处负责渠道全长18.656公里,且大多为深挖方段,最多的地方有5级马道,绿化维护面积较大,其中草体维护部位为渠道水面以上至防护网外0.5米范围内全部草体。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纪晓辉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标准,各工作单位按要求对作业段进行施肥、浇水、修剪、涂白等日常养护,用制度和实地检查多种工作方式结合,严格保证工作质量。 沙河处深挖方段较多,共计排水沟有100多公里长,工作量大而且作业难度较高,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他动起了工作创新的脑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翻资料,到工厂考察,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自行研究设计了排水沟清扫设备,目前产品已基本定型,开始投入使用。 “工作多了我不怕,怕就怕自己没完成好,艰苦奋斗也好,开拓创新也好,我其实就想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保护好这一渠清水。”纪晓辉说。  5月16日,纪晓辉进行水质监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1:00  异地监督保证客观公正 郭勤军,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监督二队。 郭勤军驻守在河南郑州,专门负责检查京冀渠首地区各管理处运行管理中出现了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会开展专项飞检,对检查出的各项问题,形成书面整改报告,再下发到个管理处,各单位针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检查出问题数量将直接反应各单位运行管理水平。这次来主要是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对防汛设备管理,汛期值班工作部署等进行集中检查。 为了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他们专门设置检查工作关系辖区外的单位分局。异地监督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也造成了长期与家庭的分隔,郭勤军虽然家安在了河南,但工作的地点却是河北北京地区,每次出来都是半个多月,一个月能在家呆着的时间也就三四天。 5月16日,郭勤军(左一)在检查管理处运行管理相关工作(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2:00 南水北调工程的私人医生 王哲恒,25岁,沙河管理安全监测人员。 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沙河段工程总计1205支的各类安全监测仪器,其中外观仪器709支,监测采用自动化及人工采集两种方式,自动化每天采集1次,人工为每月两次,内观仪器496支,采用人工采集,每月1次。 王哲恒采集完成数据后当天录入自动化系统软件,计算物理量,并查看监测物理量过程线图,分析判断有无异常。每次观测完成后当天计算出结果并与上期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需要在第2天上午12点前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监测工作是保证整个建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性的重点环节。 “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及时发现水利建筑工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有利于实现水利建筑工程效益的提高,我们就是工程的私人医生,随时关注它的各项健康指标。”王哲恒说。 5月16日,王哲恒开展内观监测,采集渠道内部监测数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王哲恒从监测设备中读取干渠内传感器监测各项数据信息(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5月16日,王哲恒在渠道防护坡测量工程水平位移数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3:00  科技创新大户 李剑,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副处长,分管运行调度和人力。 除了承担着繁重的管理工作,他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的科技创新大户,仅2017年一年,李剑组织研发的自动防鸟网装置和排水沟清扫装置就通过了国家专利申请,是中线建管局唯一一个荣获两项专利的发明人。关键时刻,李剑总是冲在前面。2016年,南沙河大洪水将该段中间明渠围成一座孤岛,管理处组织李剑等人从高速桥“空投”至中间明渠,第一时间查看了险情。 5月16日,李剑(右)巡查干渠运行维护情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4:00 工程多面手 郭晓东,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工程科。 提到他的工作内容,可以编成相声贯口,他负责工程运行、维修养护、安全生产、防汛与应急、水质保护与环境保护、安全保卫、安全监测等规章制度及标准、规程。总之关于渠道工程上大小事情,大多数都拉不下他,各项工作从制度规范制定,实施巡查管理,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到落实验收考核,郭晓东一一不在话下,多面手的外号应运而生。 5月16日,郭晓冬检查渠道汛期应急响应相关工作准备情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5:00  “南水北调就像我的孩子” 杨明生,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处长、党支部书记,负责沙河管理处全面工作。 作为第一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1987年参加南水北调工程勘测设计工作,2003年12月30日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工作,2015年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运行管理工作。杨明生说,南水北调就像自己的孩子,是看着它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作为一个老南水北调人,杨明生对工程的每一寸渠道,每一座建筑物,每一台设备都非常熟悉。2016年7月19日,沙河地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雨,南沙河经历了20年来最大的一场洪水,杨明生在雨中坚守连续5个日日夜夜,确保了工程安全。在杨明生的带领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市段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杨明生也喜欢把自己的丰富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在南水北调中线第一个创立“问题导向型党支部”,该品牌荣获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学习品牌。 54岁的他,家住石家庄,闺女结婚以后,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而且身体不太好。由于工作原因,杨明生只能每半个月,有时甚至更久回家一天。他最担心的就是妻子和“孩子”——南水北调。他说,“作为一个丈夫,我应该关心妻子;但是,党和人民把这么巨大的‘孩子’托付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看好。” 图为杨明生(中)与干渠执勤干警协商联合开展打击保护范围内沙土盗采事宜(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6:00 保证每一个应急设备随时投入使用 李巍,刚来沙河管理处不久,主要负责管理处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等实物管理和仓库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管理不仅是对其进行清查、盘点、登记、保管;管理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的仓库出入库记录管理;负责定期与相关部门核对资产及物资台账,确保账卡物相符;负责上报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工作,作为防汛等各类应急物资,都需要在日常期间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像头灯,应急车辆等设备都需要定期为他们进行充电,这样才能在紧急时刻保证每一个设备器材都能迅速投入使用。 5月16日,李巍在检查防汛物资仓库(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7:00 绿色守护者 渠道上的绿化维护工人,他们都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沙河管理处渠道沿线的各个村庄,不论寒暑,常年累月,除了恶略天气,基本都在渠道进行绿化维护工作。 沙河处全长18.656KM,且大多为深挖方段,最多的地方有5级马道,绿化维护面积较大,其中草体维护部位为渠道水面以上至防护网外0.5m范围内全部草体,包括闸站场区草体、渠道边坡草体、防护林带草体、截流沟(构造沟)、泥结石路面、排水沟、建筑物表面、防护围网等杂草。草体维护要求标准较高,渠道边坡、防护林带草体常年高度控制在40cm以内,且无高大攀爬类杂草,其他硬化部位要求常年无杂草。沙河处渠段共有乔灌木月5万余棵,需按要求对其施肥、浇水、修剪、涂白等日常养护。 正是在她们的努力下,渠道沿线边坡草体平整如画,沿线树木茁壮生长。她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一渠清水,在这碧波的江水两岸带来了绿色的活力,进一步提升渠道工程形象。她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 5月16日,渠道绿化维护人员在清理干渠两侧防护坡(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8:00 巡渠员的8公里 他们,每天8公里,早中晚要各走一次,无论刮风和烈日,他们就是巡渠员。锤子,望远镜,卡尺组成了“巡渠三宝”。工程隐患排查这项工作非常枯燥,每天看三遍同一片区域,他们有着非同常人的细心和耐心,每一寸渠道出现安全隐患他们都不放过,检查隐患情况,测量隐患各项数据,形成报表及时上报,他们用自己的脚步踩实了渠道的每一寸土地。 图为巡渠员进行日常渠道巡查工作(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8:30 3年安全行车20万公里 刘老续,45岁,河北保定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的司机。 刘老续爱好听评书,尤其喜欢听《隋唐演义》和《朱元璋》,为人幽默风趣,大伙都愿意和他开玩笑,总是亲切的称呼他老刘。每天早上,老刘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认真真的检查一下车辆安全,擦洗擦洗车,所以他的车总是锃光瓦亮的。在三年多的时光里,他创下了20万公里的安全行车里程。夜间公路隐患较多,每天晚上九点到早上九点,刘师傅准时来到横跨渠道的公路桥,定点巡查,如遇到车辆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报告管理处组织应急响应措施。 5月16日,老刘驾车前往横跨渠道的公路桥,准备巡查(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9:00 活动活动筋骨 因为远离城区,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管理处的伙伴们总喜欢一起散散步,打打篮球(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0:00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王澜,32岁,甘肃天水人,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 王澜主要负责党建、工会、法务、信访、宣传和物资采购。晚上,他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七起违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为了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高度融合,沙河管理处党支部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基础上,在每周的夜间学习中都要加上党风廉政教育。 他做了一个自己的工作清单:负责管理处党建与思想政治具体工作。负责管理处党员发展、教育、培训及党费收缴、党员信息统计等工作。负责管理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具体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党员干部违纪事件落实、查处工作。负责管理处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工作。负责管理处内部文化建设。负责法律宣传、信访接待、普法规划;负责配合落实局宣传计划及任务,制定管理处宣传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做好宣传工作总结。负责与地方媒体联络,建立沟通合作关系。负责创建和维护管理处宣传阵地。配合做好舆情监控应急处理。负责管理处影像资料拍摄、收集、整理和留存,以及宣传资料的管理工作。 在沙河管理处,他负责创建的问题导向型学习品牌荣获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学习品牌;负责建立的安全教育互建,覆盖了沿线4个学区12所学校;对每一位来访人员都做到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耐心讲解政策,认真化解矛盾,几年来,凡是经过他接受的上访事件均得到了解决 白天管理处工作紧,任务重,但他们却丝毫没有放松理论学习,晚上吃完饭,管理处组织理论学习会(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5月16日,王澜在会上与大家分享近期中共中央下发的各类文件(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1:00 调度科的救火队员 孟繁浪,34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调度科。 孟繁浪主要负责中控室输水调度和现地闸站运行管理,组织监控辖区内调度运行情况,以及辖区内供电系统、机电金结、自动化系统、消防设备设施的巡查、检修、维护等管理工作。每次调度科的工作遇到什么问题时,孟繁浪总是冲在第一个,常常因一些突发事件,凌晨1点赶到闸站处理问题,保障供水安全。 5月16日,孟繁浪和候树超正在测量南沙河节制闸自动化室蓄电池组的浮充电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习朝,从事输水调度值班工作。 早上8:30同夜班值班人员核实调度数据、检查各类调度软件完成交接班工作,值班期间完成5次调度数据采集和安防远程视频监控巡视工作、1次闸门开度复核和水位数据复核工作、19次日常调度管理系统调度数据审核工作、处理1条远程调度指令、交接班前的工作日志及物品整理打扫工作。 “现阶段沿线受水区生态补水要求进入大流量输水状态,我们将以更饱满的工作激情认真落实好上级安排的输水调度管理工作要求。调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要轮值夜班,辛苦的工作我们没有抱怨,一切为了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输水调度安全。” 5月16日,习朝在输水调度值班(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2:00 每天4次巡视调度设备 邵心杰,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 邵心杰主要负责南沙河节制闸闸站值守工作,他来到闸站园区摄像头电源箱下,检查摄像头安全运行情况,到机房对水情数据及闸门开度复核。读取水尺闸前、闸后水位等调度数据并上报中控室。像这样调度设备巡视,他每天开展要四次。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需要立即报告总调中心和分调中心。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执行和现场先期处置工作,配合其它专业的应急处置工作。 5月16日,邵心杰与同事检查闸站夜间运行情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邵心杰检查闸口水位(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闸口水位(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邵心杰检查闸口水位(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3:00 管理处夜巡 为保证渠道安全,巡查是全天24小时的,图为管理处的夜查巡渠工作(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夜间公路隐患较多,每天晚上九点到早上九点,刘师傅准时来到横跨渠道的公路桥,定点巡查,如遇到车辆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报告管理处组织应急响应措施(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4:00——8:00 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水情信息核实及上报 冯清翠,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 中控室是南水北调输水调度的中枢系统,主要负责辖区内渠道输水调度工作,闸门开度调节、流量控制都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完成。冯清翠的主要工作是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水情信息核实及上报,每2小时进行一次设备巡视,并完成调度指令的执行及反馈,同时对闸孔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系统进行监控并对警情进行分析、处理及上报。中控值班采用36524、“五班两倒”的工作方式,即中控室365天24小时有人值班,白班08:30-18:00,夜班18:00-08:30。冯清翠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调度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调度工作内容多且重,值班人员不仅需要24小时无缝隙值班,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的工作任务,加班变成了一种常态。 图为冯清翠正在进行中控室夜间值班(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5月16日,早上8:30同夜班值班人员核实调度数据、检查各类调度软件完成交接班工作(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交班时,实时更新相关数据(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交班时,实时更新相关数据(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来源:千龙网[详情]

北京时间 | 2018年06月06日 11:29
【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
【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555平方米的大厅里,一个4.8米高、19.2米长、92.2平方米的大屏幕,大厅左右两侧墙壁上还有正在建设的高4米,长14.4米,面积57.6平方米的模拟屏……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 6月4日,央视网记者随“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进入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探寻总长1432公里、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3000人日常工作协调一致、精准运行的奥秘。 水量调度程序化 上百座配套设施“一个声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实时调度数百公里之外的邢台七里河节制闸。(摄\记者徐辉) 据南水北调中线监管局总调度中心工程师周梦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总长1432公里。工程沿线设有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多年平均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惠及豫、冀、京、津。 在调度大厅,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全天24小时,调度值班人员不仅要对全线水情和重点断面进行实时严密监控,并且要根据沿线各地的用水需求,实时调整闸门开度,对渠道水位进行调控,并适时调整对应分水口、退水闸的流量。 中线调水线路长、规模大、沿线无调蓄,运行工况复杂,需利用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平稳输水的目标。 全线按照“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调度。 “统一调度”是指总调中心根据供水计划和全线的水情、工情,统一制定和下达调度指令。“集中控制”是指总调中心利用自动化闸站监控系统集中远程控制闸门。 “分级管理”是指各级调度机构按照自身职责分工开展输水调度工作。 总调中心主要负责调度指令的制定和下发,监视全线重点断面调度数据;分调中心主要负责调度指令上传下达,实时监视辖区内重点断面调度数据;中控室主要负责水情数据的审核上报,调度指令执行情况的核实、组织纠正、反馈,实时监视辖区内参与调度闸站及断面的调度数据。 日常监管自动化 3000人“一个步伐” 通过监控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工作人员可查看沿线所有的实时影像。(摄\记者徐辉)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信息机电中心机电管理处副处长黄伟锋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日常巡查维护工作包括信息机电、安全监测、土建绿化、水质安全等近20个专业,近3000人每日分布在全长1432公里的渠道上。 如何保证巡查维护管理过程“人员一个不漏、问题一个不落、过程一个不少、信息一个不缺”,如何实现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透明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高效管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围绕四“不”和四“化”,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组织开发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巡查维护实时监管系统”,将信息化手段真正实现用于大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在国内已建大型水利工程中尚属首次。 该系统平台采用B/S架构集中部署、多级应用,与GIS技术深度结合,直观展现在岗人员的实时位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巡查人员行走轨迹等。 系统同时与工作流引擎深度融合,打破时空局限对每个问题进行跟踪、责任到人,实现所有审批在线完成;系统可实现人员在岗情况、任务执行情况、问题维护情况等的智能分析,为管理决策与考核提供支持。 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巡查监管系统”可实时掌握中线干线工程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人员在岗情况、发现问题上报-受理-处理-消缺过程的执行情况,并自动生成巡查记录、维护记录、问题缺陷统计等文档,实现“巡检有计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处理可追踪”的透明化、扁平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数字中线”、“智慧中线”的宏图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调度系统自动化 水质水情“一个屏幕”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摄\记者徐辉) 黄伟锋介绍,总调大厅接入的自动化调度系统包括闸站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6套子系统组成,实现自动化输水调度和各项监控功能。 日常调度管理系统自动采集全线水情数据,拟定和发布调度指令,记录调度过程,实现工作痕迹的“可追溯”。 闸站监控系统准确执行闸门调整指令,远程操控闸门。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点水质状态,提前分析研判,严防不合格的水进入千家万户。 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提取建筑物内观监测数据,分析工程运行安全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关键节点和关键部位实施运行状态监视。大屏显示系统清晰显示现地视频、系统运行界面等各类影像。 为了确保自动采集的数据的准确性,每个节制闸每孔闸门的水情数据,包括闸前水位、闸后水位信息每30分钟由现地管理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分调中心,分调中心对上报的数据每1小时再一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总调中心。 总调中心每2小时至少查看一次全线水情,并对全线重点断面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调度人员需要对所有涉水运行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汇总和分析。 目前,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调度人员进一步加强水情工情研判,充分利用闸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尤其是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对影响输水调度安全的各类异常及苗头,调度人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各级输水调度人员高度重视每条警情,按照职责及时做好接消警工作,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核实、早上报、早处置,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6月06日 11:13
南水北调5年向鲁调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济南2500个大明湖水量
南水北调5年向鲁调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济南2500个大明湖水量

  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 央广网北京6月4日消息(记者王晶)4日,记者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获悉,自2013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30.6亿立方米。 “如果按照济南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计算,一期工程调水量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水量。”据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任务,年度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 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长沟泵站 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通知》(水资源函〔2017〕177号),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调水工作于2017年10月19日启动。 2018年5月3日,江苏境内工程完成调水入骆马湖11.71亿立方米,洪泽湖至骆马湖段各梯级泵站停止运行;5月29日,台儿庄泵站完成抽水10.88亿立方米,骆马湖至下级湖段工程停止运行。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泗洪泵站 至此,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顺利完成年度调水任务。本年度调水运行以来,工程运行平稳,经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水质稳定达标。 目前,山东境内工程继续实施向各受水区调水工作,预计下级湖至东平湖调水任务将于6月底完成。 据悉,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调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后到达山东省。[详情]

央广网 | 2018年06月05日 12:02
走进南水北调的“大脑”: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走进南水北调的“大脑”: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北青网讯(记者王程央)“如果说大家之前看到的渡槽、倒虹吸等是南水北调的躯干,那么今天来到的总调中心就是南水北调的大脑。”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形象的介绍。6月4日上午,“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的记者团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近距离感受这个南水北调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 “大脑”指挥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总长1432公里,工程沿线设有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多年平均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而这些全线输水调度指令都由位于北京的总调中心调度大厅发出的。 (图为总调中心的工作人员) 总调大厅内,一排排电脑整齐摆放,输水调度人员正在整洁的工作台前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调度工作。他们需要时刻紧盯水情、工情、汛情、冰情,并对重点断面进行严密监控,还要根据来水需水和水位情况对全线闸门进行统一调度。 按照“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全线输水调度原则,南水北调中线全线输水调度指令均由总调中心制定下发,并利用自动化闸站监控系统实行集中远程控制闸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总调中心作为全线输水调度工作的指挥中枢,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系统配合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沿线调水线路显示屏)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信息机电中心机电管理处副处长黄伟锋向记者介绍了总调大厅接入的自动化调度系统。据悉,这里的自动化调度系统由水量调度系统、闸站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6套子系统组成,实现了自动化输水调度和各项监控功能。其中水量调度系统实时分析现地水情数据,自动生成闸门操作指令;闸站监控系统准确执行闸门调整指令,远程操控闸门;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点水质状态;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提取建筑物内观监测数据,分析工程运行安全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关键部位实施视频监视;大屏显示系统清晰显示现地视频、系统运行界面等各类影像。 有序调度 2016年7月19日至7月21日,中线工程沿线多地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渠首、河南段全线超出设计水位,多处逼近加大水位,河南辉县段峪河暗渠出口裹头受损出险,洪水随时可能入渠,工程防洪形势异常严峻。 危急时刻,从中线建管局局领导到总调中心的员工,都日夜坚守在调度大厅,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应急调度工作中。 为应对强降雨造成的水位普涨,总调中心紧急调减陶岔渠首入渠流量,全线各闸联调,水情数据加密上报,严防水位超限。同时要求黄河以北所有退水闸马上派人值守,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退水准备。经过一晚上不停歇的盯守和应急调度,输水调度人员终于接到了从河南峪河抢险现场传来的消息,峪河裹头险情化险为夷。 运筹帷幄 (图为工作人员演示如何调度) 目前,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调度人员进一步加强水情工情研判,充分利用闸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尤其是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对影响输水调度安全的各类异常及苗头,调度人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各级输水调度人员高度重视每条警情,按照职责及时做好接消警工作,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核实、早上报、早处置,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详情]

北青网 | 2018年06月05日 11:12
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原标题: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水到渠成共发展]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曹梦媛)在南水北调北京段,除却按地理位置划分形成的“京外、城外、水厂外”三道水质监测保障防线外,还有一支由小鱼组成的“专业队伍”。别看他们体积小、不起眼,它们可是承担着保障北京市民用水安全的重任。 6月4日,记者跟随“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媒体团来到北京市大宁调蓄水库,在水质监测间的一台设备中,看到了这些身世不凡的“站岗小鱼”。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的柱型容器 曹梦媛 摄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的王晓雨告诉记者,这台由8个柱型容器连接而成的设备叫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柱型容器中的小鱼叫“青鳉鱼”,体长2厘米左右。当水质发生变化时,小鱼会受到刺激发生躲避行为,游动频率增加。工作人员再通过设备监测运动信号,分析得出水质是否存在毒性等安全隐患。 王晓雨介绍称,选择这些小鱼也是有讲究的,它们也算得上是一个“专业团队”。这些青鳉鱼天生对水体敏感,而上岗的青鳉鱼则需要在纯净水体里培育三代,从而保证其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为了保证监测效果,小鱼们每半个月轮换一次。 图为青鳉鱼 曹梦媛 摄 据了解,利用青鳉鱼对水体综合毒性进行监测,是南水北调办在入城断面设置的生物毒性预警系统。而入京断面则使用的是发光菌来监测综合毒性。若水质异常,发光菌的发光强度会产生变化,从而监测水体的污染程度。王晓雨表示,“两者各有所长,发光菌主要对重金属类污染物较为敏感,青鳉鱼对有机物污染更为敏感。” 事实上,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工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监测站除采用生物毒性预警外,还采取常规理化指标预警监测。后者主要提供对单一指标的水质监测,也可以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效果,判断水质污染物的情况以及污染的程度,这是目前常规水质监测的重点。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王晓雨 曹梦媛 摄 此外,自2008年京石段应急供水以来,按照北京段工程特点,逐步形成了“京外、城外、水厂外”三道水质监测保障防线,在响应断面设置水质监测点及自动监测站,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监测。能快速预警水质问题,及时切断水源,启用备用水源。保证问题水不进京、不进城、不进厂。 据悉,2014年7月,北京市在原水环境监测室的基础上成立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承担北京市南水北调来水的监测、分析和相关工作,确保北京市民能够喝上安全放心的纯净南水。[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06月05日 10:43
南水如何调 全听它指挥
南水如何调 全听它指挥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如何调,全听它指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4日讯(记者 年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总长1432公里,以明渠为主,北京段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暗涵输水。中线调水线路长、规模大、沿线无调蓄,运行工况复杂,需利用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平稳输水的目标。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总调中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工程师周梦表示,按照“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全线输水调度原则,全线输水调度指令均由总调中心制定下发,并利用自动化闸站监控系统实行集中远程控制闸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总调中心作为全线输水调度工作的指挥中枢,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信息机电中心机电管理处副处长黄伟锋表示,自动化调度系统由水量调度系统、闸站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六套子系统组成,实现自动化输水调度和各项监控功能:水量调度系统实时分析现地水情数据,自动生成闸门操作指令;闸站监控系统准确执行闸门调整指令,远程操控闸门;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点水质状态;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提取建筑物内观监测数据,分析工程运行安全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关键部位实施视频监视;大屏显示系统清晰显示现地视频、系统运行界面等各类影像。 图为沿线调水线路显示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据了解,目前,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调度人员进一步加强水情工情研判,充分利用闸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尤其是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对影响输水调度安全的各类异常及苗头,调度人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各级输水调度人员高度重视每条警情,按照职责及时做好接消警工作,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核实、早上报、早处置,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详情]

中国经济网 | 2018年06月04日 17:55
南水北调5年累计向山东输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
南水北调5年累计向山东输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

  原标题:南水北调5年累计向山东输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 图为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 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孙博洋) 4日,记者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获悉,自2013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30.6亿立方米。如果按照济南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计算,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水量。 据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任务,年度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 图为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长沟泵站 据了解,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通知》(水资源函〔2017〕177号),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调水工作于2017年10月19日启动。2018年5月3日,江苏境内工程完成调水入骆马湖11.71亿立方米,洪泽湖至骆马湖段各梯级泵站停止运行;5月29日,台儿庄泵站完成抽水10.88亿立方米,骆马湖至下级湖段工程停止运行。至此,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顺利完成年度调水任务。本年度调水运行以来,工程运行平稳,经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水质稳定达标。 据悉,目前,山东境内工程继续实施向各受水区调水工作,预计下级湖至东平湖调水任务将于6月底完成。 据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调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后到达山东省    [详情]

人民网 | 2018年06月04日 17:54
南水所到水更绿、城更靓、生活更甜美
南水所到水更绿、城更靓、生活更甜美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所到水更绿、城更靓、生活更甜美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静如处子,积聚了巨大力量的丹江口水库库水,从陶岔枢纽工程奔泻而下,如一条巨龙向北疾驰。南水在经过731公里后,从漳河向北进入燕赵大地,滋润着这一方干涸的土地和人民。 5月31日至6月2日,央视网记者随“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深入河北省邢台市、石家庄市、沧州市,深入探寻当地如何保护一渠清水继续北流,以及南水给当地带来的改变。 保一渠清水入京津 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所在,保障南水保质经过邢台、石家庄,是管理处每一个人的责任。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邢台管理处是采访团进入河北的第一站,该机构管理范围从邢台市区西部至内丘与临城交界处,全长47.584公里。 邢台管理处处长苏超介绍,通水四年来,邢台管理处先后经历了冰冻灾害、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考验,摸索出一套系统规范的应对措施。面对一次次考验,应对得力得益于日常规范化的管理。 邢台管理处综合科赵渊飞说:“把每一次的演练都当做险情来处理,真演‘细’不演戏,才能把每一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在邢台管理处,每一名职工的手机上都装载着巡查系统APP,它系统性地将管理人员、巡查人员和维修人员联系在了一起。 巡查人员若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上报问题,后台管理人员看到信息后及时传达给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上报、受理、处理,整个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 据邢台管理处调度科李奕杰介绍,为对辖区设备进行有效检查,邢台管理处创新开展了“动态巡视”。通过对设备进行关闸和开闸操作,检查设备各个部件的动作情况,从而检验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在平时静态巡视时发现不到的故障与缺陷。 据河北省水务集团建管处副处长马建超介绍,石家庄管理处采用分段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明晰责任,化解难点。 石家庄管理处管辖范围内有一座田庄自动水质监测站,通过精密设备取得专业科学的水质相关数据,同时每天两次在沿线固定采样点对水质进行监测,辅以定期的漂浮物打捞等现场工作,多层次全方位保证了供水质量。 南水所到绿了一座座城 昔日干涸断流的滹沱河重现“滹沱花海”美景(摄\记者徐辉) 南水所经过的城市,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域景观随处可见。 6月1日,国际儿童节。石家庄市民郭大伟带着儿子再次来到滹沱河游玩。“这里河里有清水,岸边有鲜花,温度都比市里低几度,孩子们愿意来玩。”而在几年前,滹沱河还是一个“大沙坑”。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滹沱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河道内黄沙裸露,“母亲河”变成一条干枯河道,成了石家庄市北部主要的沙尘污染源。 滹沱河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李克伦介绍,为改善滹沱河的生态环境,石家庄从2007年开始着手整治。 治理滹沱河,补水是关键。 李克伦介绍,现在每年南水北调工程为滹沱河补水2到3次,占到了总补水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良好的水环境带来了生态的改变,滹沱河两岸温度调节在4℃度左右,湿度调节超过20%。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改善滹沱河用水共计10次,总补水量近3000万立方米。目前,南水每年为滹沱河供水700万立方米,已成为滹沱河的重要水源地。 除了为滹沱补水,南水北调工程还多次向七里河、滏阳河等大小河流生态补水,为河北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河北省水务集团建管处副处长马建超说:“河北省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建成通水,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从根本上改善了受水区水资源状况和水生态环境。”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河北省境内已经形成了一条465公里长、几十米宽的绿色长廊、清水走廊,增加了1条人工河,形成了1条生态景观带。 喝上长江水生活越来越甜美 河北多地百姓告别高氟水、苦咸水喝上了长江水(摄\记者徐辉)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优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7年2月28日,石家庄主城区的居民喝上了甘甜的长江水。 据石家庄东北水厂副厂长李立芳介绍,长江水进入水厂后经过反应沉淀池、混合池、网格反应池、平流沉淀池等工艺达到饮用水标准。目前,石家庄市南水供应范围已达市政供水管网的七成以上。 长江水对石家庄市民来说是水质的改善,而对沧州人民来说则是翻天覆地的健康“洗牌”。 河北省沧州市境内地下水每升水含氟量1.8—2.7毫克,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不超过1.0的标准。 人体摄入过量的氟会对骨骼、牙齿、神经系统、肌肉等造成危害。氟斑牙成为很多沧州人的明显特征。沧州市切换长江水后每升水含氟量0.28毫克。 回忆起几十年来饮用水的变迁,泊头市四营乡灌河村赵志轩打开了话匣子。“五六十年代喝砖井水,‘一根扁担两个梢,一年四季往家挑’。八十年代喝地下自来水,苦涩、高氟,很多人得了氟斑牙。去年喝上甘甜的长江水,日子越来越甜美。” 据了解,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覆盖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7个设区市、92个县(市区),为城乡居民提供的优质水源,将彻底改变部分地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和其他有害物质地下水的现状。 预计到2020年,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人口将达到2570万人,届时全省将有3000多万人喝上优质长江水。[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6月04日 17:53
长江水进入天津3年多 近千万市民受益
长江水进入天津3年多 近千万市民受益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长江水进入天津3年多 近千万市民受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天津外环河出口闸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天津因河而起,因河而兴。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一度面临水资源短缺,水质难以保证的境遇。2014年12月27日,长江水引入天津,如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已成为天津市主要饮用水源。 6月3日,“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天津,实地感受南水北调工程为天津城市、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周日,天津市红桥区龙禧园的刘丽娜在家烧上一壶自来水,周日的闲暇时光从一杯茶开始。刘丽娜出生于黑龙江,10岁时来到天津生活。“以前烧水用的水壶三四个月就一层水垢,烧出来的水显得有些浑浊。现在好多了,水壶一年清理一次足够了,泡出来的茶味道也更好了。”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江市南分公司泵站管理所技术负责人孙喆介绍,目前和刘丽娜一样,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静海区以及滨海新区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用上引江水,供水区域覆盖14个行政区、1200平方公里,约910万市民从中受益,全市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供水格局,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战略性突破、达到新水平。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崔海涛介绍,为管好南水北调工程,用好来之不易的引江水,天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整合过程,为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法制建设上,天津市划定了天津干线水源保护区范围,出台了配套工程管理办法,并在《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里明确要求实行包括引江在内的引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结合运行管理工作实际,陆续制定了涵盖巡视巡查、安全生产、项目日常管养维护等各个方面的19项专项管理制度,编制完善了工程抢险、安全度汛和突发事件处置等3项应急专项预案及防控制度,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 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坚持做好工程日常维修维护,保证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确保投入运行的配套工程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安全输水保证率达100%。重点做好专项维修工程建设管理,确保专项维修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工作人员在“三岔口”打捞河里的漂浮物(摄\记者徐辉) 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肩负着从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取水后将水送至各大水厂,让老百姓喝上甘甜的丹江水的使命。引江供水系统3年多来整体运行平稳、水质良好,累计收水25.73亿立方米,水质常规监测24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 长江水给天津市带来的还有城市水环境的改变,中心城区环境水质明显好转,4条一级河道共8个监测断面全部优于V类水,实现100%达标。 同时,长江水进津加快了天津市地下水压采进程,2015、2016两年累计压采地下水4757万立方米,2016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76亿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中明确的“天津2020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11亿立方米”的目标。[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6月04日 17:52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原标题:[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中原腹地是华夏民族的根, 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回乡寻根, 在新郑市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只要望得见山水,也就记住了乡愁”。 润泽中原的南水供水量已经超过50亿立方米, 极大缓解了河南多地的供需矛盾。 让我们透过郑州这扇窗户,放眼中原大地, 细数一下这座中原腹地的百姓“水事”, 感受南水带给河南的变化。 刘凤梅今年55岁, 出生于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的司赵村, 在她童年的记忆里, 一条叫做潮河的小河在老家村前淙淙流淌, 夏天,她和小伙伴在潮河里嬉闹, 冬天,他们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 这条小河带给他们无尽的欢乐。 据刘凤梅回忆上世纪70年代, “潮河和井水没有一点污染,水量充沛。” 那时田里的地都是湿漉漉的, 用脚跺几下,就出现一个小水坑。 那时的井水很浅很甘甜; 那时的河流清澈而充足。 “那时爸爸是生产队的会计, 看我嘴馋了,便提了鱼叉下河。 不一会儿,便拎着几条鱼儿回来。” 刘凤梅徜徉在过去,一脸的怀念。 刘凤梅出嫁到南营村时, 村民已经开始用压水井, 后来村子集体打机井,水位越来越低。 潮河也变黑了,越来越臭。 等到她的村子南营村征迁搬家时, 潮河已经彻底干涸。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12月15日,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1号 分水口门泵站正式向刘湾水厂供水。 2015年6月1日,郑州白庙水厂正式通水, 实现了郑州主城区南水的全覆盖。 刘凤梅一家喝上了从丹江口水库奔流而来的长江水。 南水到了郑州后,刘凤梅特意带着家人 去看了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一眼望不到边, 江水清澈干净,甚至可以直饮。 回到郑州,她果断地让家里的纯净水下岗, 做饭泡茶全部用自来水。 好水意味着未来幸福生活, 有了南水的有力支撑, 郑州的水系、湖泊、公园等休闲场所都多了起来。 刘凤梅和儿子有空就在天健湖公园健步走, 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好水给了经济发展的底气, 南水让郑州更具生机和活力。 (资料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详情]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进京守护者的24小时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进京守护者的24小时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进京守护者的24小时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图为南水北调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工程人员纪晓辉正在操作使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排水沟清扫设备(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的超级工程,拥有着数不尽的世界第一,开创了多个工程空白——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东中西三条线设计调水量448亿立方米。 世界上供水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受水区15个省市,涉及四大流域315万平方公里。 世界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东中西三条线4350公里。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近5亿人口受益。 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两年搬迁34万人。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 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下部——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 世界规模最大的U形输水渡槽工程——中线湍河渡槽工程 这一伟大工程是被如何守护的呢?近日,千龙网记者采访记录保障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层管理单位——南水北调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的一天,为您揭开工作人员是如何保障这一渠清水永续北上!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漳河北古运河南沙河市段,工程起自邯郸市与邢台市交界处的邓上村村北,止于南沙河南岸。沙河市段设计单元工程总干渠全长14.261km,该设计单元工程主要建筑物共10座,包括大型排洪渡槽1座、左岸排水建筑物7座(其中排水渡槽5座,排水倒虹吸2座)、渠渠交叉渡槽1座、分水闸1座、桥梁16座。沙河管理处综合科、工程科调度科等各科室共21人保障沙河管理处调度运行平稳,全年输水。 8:00 一天的工作从派车开始 王云峰,38岁,河北邯郸人,沙河管理处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 王云峰一天的工作从派车单开始,因为管理处工作区域很大,每天各部门的工作都要首先向办公室提交用车申请,20多人的管理处,6辆车经常都不够用。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众多,包括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协调联络等等。综合性事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王云峰总能事无巨细梳理清晰,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食堂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每天为大家提供营养丰富的菜品和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是全体职工安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王云峰说。 5月16日,司机来综合办找王云峰(右)填写派车单(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填写派车单(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9:00 南水北调“自动化人” 赵树台,32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信息自动化管理人员。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所辖区域内信息自动化调度系统总体运行状态监控及网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监测。包括信息自动化设备、设施的实地巡视、检查;信息自动化维护项目管理,组织开展权限内现场故障处理工作;对信息自动化维修养护项目质量、安全进行监督;信息自动化专项项目现场实施、计量、验收等管理工作;信息自动化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建立信息自动化设备、设施管理台账;信息自动化相关资料的整理、报送、存档;参与信息自动化维修养护计划编制工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一种新设备的投运,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自动化人”都要超前学习掌握。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被电话吵醒、多少个节假日在现场守着设备度过,碰到雷雨季节、冰期输水期间,他都要随时做好深夜从被窝里爬起来的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花了这么大的心血,做到这么高的自动化程度,我要担起这份责任。”赵树台说。 5月16日,赵树台对中线工程光纤专线进行日常检查(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赵树台对中线工程供电专线进行日常检查(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1:00  “保护好这一渠清水” 纪晓辉,从事工程出身的他,在南水北调管理处工作5年多来,为了适应工程从建设期向运行期的职能转变,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历练,现已能够熟练掌握水质监测、绿化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技能。主要负责沙河管理处日常巡查及管理工作、污染源管理工作和水质应急工作。 沙河管理处负责渠道全长18.656公里,且大多为深挖方段,最多的地方有5级马道,绿化维护面积较大,其中草体维护部位为渠道水面以上至防护网外0.5米范围内全部草体。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纪晓辉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标准,各工作单位按要求对作业段进行施肥、浇水、修剪、涂白等日常养护,用制度和实地检查多种工作方式结合,严格保证工作质量。 沙河处深挖方段较多,共计排水沟有100多公里长,工作量大而且作业难度较高,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他动起了工作创新的脑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翻资料,到工厂考察,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自行研究设计了排水沟清扫设备,目前产品已基本定型,开始投入使用。 “工作多了我不怕,怕就怕自己没完成好,艰苦奋斗也好,开拓创新也好,我其实就想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保护好这一渠清水。”纪晓辉说。  5月16日,纪晓辉进行水质监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1:00  异地监督保证客观公正 郭勤军,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监督二队。 郭勤军驻守在河南郑州,专门负责检查京冀渠首地区各管理处运行管理中出现了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会开展专项飞检,对检查出的各项问题,形成书面整改报告,再下发到个管理处,各单位针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检查出问题数量将直接反应各单位运行管理水平。这次来主要是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对防汛设备管理,汛期值班工作部署等进行集中检查。 为了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他们专门设置检查工作关系辖区外的单位分局。异地监督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也造成了长期与家庭的分隔,郭勤军虽然家安在了河南,但工作的地点却是河北北京地区,每次出来都是半个多月,一个月能在家呆着的时间也就三四天。 5月16日,郭勤军(左一)在检查管理处运行管理相关工作(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2:00 南水北调工程的私人医生 王哲恒,25岁,沙河管理安全监测人员。 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沙河段工程总计1205支的各类安全监测仪器,其中外观仪器709支,监测采用自动化及人工采集两种方式,自动化每天采集1次,人工为每月两次,内观仪器496支,采用人工采集,每月1次。 王哲恒采集完成数据后当天录入自动化系统软件,计算物理量,并查看监测物理量过程线图,分析判断有无异常。每次观测完成后当天计算出结果并与上期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需要在第2天上午12点前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监测工作是保证整个建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性的重点环节。 “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及时发现水利建筑工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有利于实现水利建筑工程效益的提高,我们就是工程的私人医生,随时关注它的各项健康指标。”王哲恒说。 5月16日,王哲恒开展内观监测,采集渠道内部监测数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王哲恒从监测设备中读取干渠内传感器监测各项数据信息(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5月16日,王哲恒在渠道防护坡测量工程水平位移数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3:00  科技创新大户 李剑,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副处长,分管运行调度和人力。 除了承担着繁重的管理工作,他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的科技创新大户,仅2017年一年,李剑组织研发的自动防鸟网装置和排水沟清扫装置就通过了国家专利申请,是中线建管局唯一一个荣获两项专利的发明人。关键时刻,李剑总是冲在前面。2016年,南沙河大洪水将该段中间明渠围成一座孤岛,管理处组织李剑等人从高速桥“空投”至中间明渠,第一时间查看了险情。 5月16日,李剑(右)巡查干渠运行维护情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4:00 工程多面手 郭晓东,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工程科。 提到他的工作内容,可以编成相声贯口,他负责工程运行、维修养护、安全生产、防汛与应急、水质保护与环境保护、安全保卫、安全监测等规章制度及标准、规程。总之关于渠道工程上大小事情,大多数都拉不下他,各项工作从制度规范制定,实施巡查管理,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到落实验收考核,郭晓东一一不在话下,多面手的外号应运而生。 5月16日,郭晓冬检查渠道汛期应急响应相关工作准备情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5:00  “南水北调就像我的孩子” 杨明生,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处长、党支部书记,负责沙河管理处全面工作。 作为第一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1987年参加南水北调工程勘测设计工作,2003年12月30日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工作,2015年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运行管理工作。杨明生说,南水北调就像自己的孩子,是看着它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作为一个老南水北调人,杨明生对工程的每一寸渠道,每一座建筑物,每一台设备都非常熟悉。2016年7月19日,沙河地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雨,南沙河经历了20年来最大的一场洪水,杨明生在雨中坚守连续5个日日夜夜,确保了工程安全。在杨明生的带领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市段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杨明生也喜欢把自己的丰富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在南水北调中线第一个创立“问题导向型党支部”,该品牌荣获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学习品牌。 54岁的他,家住石家庄,闺女结婚以后,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而且身体不太好。由于工作原因,杨明生只能每半个月,有时甚至更久回家一天。他最担心的就是妻子和“孩子”——南水北调。他说,“作为一个丈夫,我应该关心妻子;但是,党和人民把这么巨大的‘孩子’托付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看好。” 图为杨明生(中)与干渠执勤干警协商联合开展打击保护范围内沙土盗采事宜(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6:00 保证每一个应急设备随时投入使用 李巍,刚来沙河管理处不久,主要负责管理处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等实物管理和仓库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管理不仅是对其进行清查、盘点、登记、保管;管理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的仓库出入库记录管理;负责定期与相关部门核对资产及物资台账,确保账卡物相符;负责上报固定资产、物资材料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工作,作为防汛等各类应急物资,都需要在日常期间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像头灯,应急车辆等设备都需要定期为他们进行充电,这样才能在紧急时刻保证每一个设备器材都能迅速投入使用。 5月16日,李巍在检查防汛物资仓库(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7:00 绿色守护者 渠道上的绿化维护工人,他们都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沙河管理处渠道沿线的各个村庄,不论寒暑,常年累月,除了恶略天气,基本都在渠道进行绿化维护工作。 沙河处全长18.656KM,且大多为深挖方段,最多的地方有5级马道,绿化维护面积较大,其中草体维护部位为渠道水面以上至防护网外0.5m范围内全部草体,包括闸站场区草体、渠道边坡草体、防护林带草体、截流沟(构造沟)、泥结石路面、排水沟、建筑物表面、防护围网等杂草。草体维护要求标准较高,渠道边坡、防护林带草体常年高度控制在40cm以内,且无高大攀爬类杂草,其他硬化部位要求常年无杂草。沙河处渠段共有乔灌木月5万余棵,需按要求对其施肥、浇水、修剪、涂白等日常养护。 正是在她们的努力下,渠道沿线边坡草体平整如画,沿线树木茁壮生长。她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一渠清水,在这碧波的江水两岸带来了绿色的活力,进一步提升渠道工程形象。她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 5月16日,渠道绿化维护人员在清理干渠两侧防护坡(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8:00 巡渠员的8公里 他们,每天8公里,早中晚要各走一次,无论刮风和烈日,他们就是巡渠员。锤子,望远镜,卡尺组成了“巡渠三宝”。工程隐患排查这项工作非常枯燥,每天看三遍同一片区域,他们有着非同常人的细心和耐心,每一寸渠道出现安全隐患他们都不放过,检查隐患情况,测量隐患各项数据,形成报表及时上报,他们用自己的脚步踩实了渠道的每一寸土地。 图为巡渠员进行日常渠道巡查工作(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8:30 3年安全行车20万公里 刘老续,45岁,河北保定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的司机。 刘老续爱好听评书,尤其喜欢听《隋唐演义》和《朱元璋》,为人幽默风趣,大伙都愿意和他开玩笑,总是亲切的称呼他老刘。每天早上,老刘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认真真的检查一下车辆安全,擦洗擦洗车,所以他的车总是锃光瓦亮的。在三年多的时光里,他创下了20万公里的安全行车里程。夜间公路隐患较多,每天晚上九点到早上九点,刘师傅准时来到横跨渠道的公路桥,定点巡查,如遇到车辆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报告管理处组织应急响应措施。 5月16日,老刘驾车前往横跨渠道的公路桥,准备巡查(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19:00 活动活动筋骨 因为远离城区,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管理处的伙伴们总喜欢一起散散步,打打篮球(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0:00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王澜,32岁,甘肃天水人,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 王澜主要负责党建、工会、法务、信访、宣传和物资采购。晚上,他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七起违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为了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高度融合,沙河管理处党支部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基础上,在每周的夜间学习中都要加上党风廉政教育。 他做了一个自己的工作清单:负责管理处党建与思想政治具体工作。负责管理处党员发展、教育、培训及党费收缴、党员信息统计等工作。负责管理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具体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党员干部违纪事件落实、查处工作。负责管理处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工作。负责管理处内部文化建设。负责法律宣传、信访接待、普法规划;负责配合落实局宣传计划及任务,制定管理处宣传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做好宣传工作总结。负责与地方媒体联络,建立沟通合作关系。负责创建和维护管理处宣传阵地。配合做好舆情监控应急处理。负责管理处影像资料拍摄、收集、整理和留存,以及宣传资料的管理工作。 在沙河管理处,他负责创建的问题导向型学习品牌荣获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学习品牌;负责建立的安全教育互建,覆盖了沿线4个学区12所学校;对每一位来访人员都做到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耐心讲解政策,认真化解矛盾,几年来,凡是经过他接受的上访事件均得到了解决 白天管理处工作紧,任务重,但他们却丝毫没有放松理论学习,晚上吃完饭,管理处组织理论学习会(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5月16日,王澜在会上与大家分享近期中共中央下发的各类文件(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1:00 调度科的救火队员 孟繁浪,34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沙河管理处调度科。 孟繁浪主要负责中控室输水调度和现地闸站运行管理,组织监控辖区内调度运行情况,以及辖区内供电系统、机电金结、自动化系统、消防设备设施的巡查、检修、维护等管理工作。每次调度科的工作遇到什么问题时,孟繁浪总是冲在第一个,常常因一些突发事件,凌晨1点赶到闸站处理问题,保障供水安全。 5月16日,孟繁浪和候树超正在测量南沙河节制闸自动化室蓄电池组的浮充电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习朝,从事输水调度值班工作。 早上8:30同夜班值班人员核实调度数据、检查各类调度软件完成交接班工作,值班期间完成5次调度数据采集和安防远程视频监控巡视工作、1次闸门开度复核和水位数据复核工作、19次日常调度管理系统调度数据审核工作、处理1条远程调度指令、交接班前的工作日志及物品整理打扫工作。 “现阶段沿线受水区生态补水要求进入大流量输水状态,我们将以更饱满的工作激情认真落实好上级安排的输水调度管理工作要求。调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要轮值夜班,辛苦的工作我们没有抱怨,一切为了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输水调度安全。” 5月16日,习朝在输水调度值班(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2:00 每天4次巡视调度设备 邵心杰,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 邵心杰主要负责南沙河节制闸闸站值守工作,他来到闸站园区摄像头电源箱下,检查摄像头安全运行情况,到机房对水情数据及闸门开度复核。读取水尺闸前、闸后水位等调度数据并上报中控室。像这样调度设备巡视,他每天开展要四次。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需要立即报告总调中心和分调中心。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执行和现场先期处置工作,配合其它专业的应急处置工作。 5月16日,邵心杰与同事检查闸站夜间运行情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邵心杰检查闸口水位(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闸口水位(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邵心杰检查闸口水位(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3:00 管理处夜巡 为保证渠道安全,巡查是全天24小时的,图为管理处的夜查巡渠工作(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夜间公路隐患较多,每天晚上九点到早上九点,刘师傅准时来到横跨渠道的公路桥,定点巡查,如遇到车辆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报告管理处组织应急响应措施(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24:00——8:00 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水情信息核实及上报 冯清翠,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沙河管理处。 中控室是南水北调输水调度的中枢系统,主要负责辖区内渠道输水调度工作,闸门开度调节、流量控制都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完成。冯清翠的主要工作是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水情信息核实及上报,每2小时进行一次设备巡视,并完成调度指令的执行及反馈,同时对闸孔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系统进行监控并对警情进行分析、处理及上报。中控值班采用36524、“五班两倒”的工作方式,即中控室365天24小时有人值班,白班08:30-18:00,夜班18:00-08:30。冯清翠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调度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调度工作内容多且重,值班人员不仅需要24小时无缝隙值班,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的工作任务,加班变成了一种常态。 图为冯清翠正在进行中控室夜间值班(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5月16日,早上8:30同夜班值班人员核实调度数据、检查各类调度软件完成交接班工作(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交班时,实时更新相关数据(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图为交班时,实时更新相关数据(5月16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来源:千龙网[详情]

【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
【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555平方米的大厅里,一个4.8米高、19.2米长、92.2平方米的大屏幕,大厅左右两侧墙壁上还有正在建设的高4米,长14.4米,面积57.6平方米的模拟屏……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智慧大脑”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 6月4日,央视网记者随“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进入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探寻总长1432公里、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3000人日常工作协调一致、精准运行的奥秘。 水量调度程序化 上百座配套设施“一个声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实时调度数百公里之外的邢台七里河节制闸。(摄\记者徐辉) 据南水北调中线监管局总调度中心工程师周梦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总长1432公里。工程沿线设有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多年平均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惠及豫、冀、京、津。 在调度大厅,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全天24小时,调度值班人员不仅要对全线水情和重点断面进行实时严密监控,并且要根据沿线各地的用水需求,实时调整闸门开度,对渠道水位进行调控,并适时调整对应分水口、退水闸的流量。 中线调水线路长、规模大、沿线无调蓄,运行工况复杂,需利用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平稳输水的目标。 全线按照“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调度。 “统一调度”是指总调中心根据供水计划和全线的水情、工情,统一制定和下达调度指令。“集中控制”是指总调中心利用自动化闸站监控系统集中远程控制闸门。 “分级管理”是指各级调度机构按照自身职责分工开展输水调度工作。 总调中心主要负责调度指令的制定和下发,监视全线重点断面调度数据;分调中心主要负责调度指令上传下达,实时监视辖区内重点断面调度数据;中控室主要负责水情数据的审核上报,调度指令执行情况的核实、组织纠正、反馈,实时监视辖区内参与调度闸站及断面的调度数据。 日常监管自动化 3000人“一个步伐” 通过监控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工作人员可查看沿线所有的实时影像。(摄\记者徐辉)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信息机电中心机电管理处副处长黄伟锋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日常巡查维护工作包括信息机电、安全监测、土建绿化、水质安全等近20个专业,近3000人每日分布在全长1432公里的渠道上。 如何保证巡查维护管理过程“人员一个不漏、问题一个不落、过程一个不少、信息一个不缺”,如何实现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透明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高效管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围绕四“不”和四“化”,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组织开发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巡查维护实时监管系统”,将信息化手段真正实现用于大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在国内已建大型水利工程中尚属首次。 该系统平台采用B/S架构集中部署、多级应用,与GIS技术深度结合,直观展现在岗人员的实时位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巡查人员行走轨迹等。 系统同时与工作流引擎深度融合,打破时空局限对每个问题进行跟踪、责任到人,实现所有审批在线完成;系统可实现人员在岗情况、任务执行情况、问题维护情况等的智能分析,为管理决策与考核提供支持。 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巡查监管系统”可实时掌握中线干线工程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人员在岗情况、发现问题上报-受理-处理-消缺过程的执行情况,并自动生成巡查记录、维护记录、问题缺陷统计等文档,实现“巡检有计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处理可追踪”的透明化、扁平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数字中线”、“智慧中线”的宏图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调度系统自动化 水质水情“一个屏幕”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摄\记者徐辉) 黄伟锋介绍,总调大厅接入的自动化调度系统包括闸站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6套子系统组成,实现自动化输水调度和各项监控功能。 日常调度管理系统自动采集全线水情数据,拟定和发布调度指令,记录调度过程,实现工作痕迹的“可追溯”。 闸站监控系统准确执行闸门调整指令,远程操控闸门。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点水质状态,提前分析研判,严防不合格的水进入千家万户。 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提取建筑物内观监测数据,分析工程运行安全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关键节点和关键部位实施运行状态监视。大屏显示系统清晰显示现地视频、系统运行界面等各类影像。 为了确保自动采集的数据的准确性,每个节制闸每孔闸门的水情数据,包括闸前水位、闸后水位信息每30分钟由现地管理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分调中心,分调中心对上报的数据每1小时再一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总调中心。 总调中心每2小时至少查看一次全线水情,并对全线重点断面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调度人员需要对所有涉水运行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汇总和分析。 目前,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调度人员进一步加强水情工情研判,充分利用闸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尤其是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对影响输水调度安全的各类异常及苗头,调度人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各级输水调度人员高度重视每条警情,按照职责及时做好接消警工作,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核实、早上报、早处置,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详情]

南水北调5年向鲁调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济南2500个大明湖水量
南水北调5年向鲁调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济南2500个大明湖水量

  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 央广网北京6月4日消息(记者王晶)4日,记者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获悉,自2013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30.6亿立方米。 “如果按照济南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计算,一期工程调水量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水量。”据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任务,年度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 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长沟泵站 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通知》(水资源函〔2017〕177号),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调水工作于2017年10月19日启动。 2018年5月3日,江苏境内工程完成调水入骆马湖11.71亿立方米,洪泽湖至骆马湖段各梯级泵站停止运行;5月29日,台儿庄泵站完成抽水10.88亿立方米,骆马湖至下级湖段工程停止运行。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泗洪泵站 至此,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顺利完成年度调水任务。本年度调水运行以来,工程运行平稳,经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水质稳定达标。 目前,山东境内工程继续实施向各受水区调水工作,预计下级湖至东平湖调水任务将于6月底完成。 据悉,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调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后到达山东省。[详情]

走进南水北调的“大脑”: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走进南水北调的“大脑”: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北青网讯(记者王程央)“如果说大家之前看到的渡槽、倒虹吸等是南水北调的躯干,那么今天来到的总调中心就是南水北调的大脑。”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形象的介绍。6月4日上午,“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的记者团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近距离感受这个南水北调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调度大厅) “大脑”指挥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总长1432公里,工程沿线设有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多年平均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而这些全线输水调度指令都由位于北京的总调中心调度大厅发出的。 (图为总调中心的工作人员) 总调大厅内,一排排电脑整齐摆放,输水调度人员正在整洁的工作台前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调度工作。他们需要时刻紧盯水情、工情、汛情、冰情,并对重点断面进行严密监控,还要根据来水需水和水位情况对全线闸门进行统一调度。 按照“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全线输水调度原则,南水北调中线全线输水调度指令均由总调中心制定下发,并利用自动化闸站监控系统实行集中远程控制闸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总调中心作为全线输水调度工作的指挥中枢,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系统配合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沿线调水线路显示屏)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信息机电中心机电管理处副处长黄伟锋向记者介绍了总调大厅接入的自动化调度系统。据悉,这里的自动化调度系统由水量调度系统、闸站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6套子系统组成,实现了自动化输水调度和各项监控功能。其中水量调度系统实时分析现地水情数据,自动生成闸门操作指令;闸站监控系统准确执行闸门调整指令,远程操控闸门;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点水质状态;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提取建筑物内观监测数据,分析工程运行安全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关键部位实施视频监视;大屏显示系统清晰显示现地视频、系统运行界面等各类影像。 有序调度 2016年7月19日至7月21日,中线工程沿线多地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渠首、河南段全线超出设计水位,多处逼近加大水位,河南辉县段峪河暗渠出口裹头受损出险,洪水随时可能入渠,工程防洪形势异常严峻。 危急时刻,从中线建管局局领导到总调中心的员工,都日夜坚守在调度大厅,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应急调度工作中。 为应对强降雨造成的水位普涨,总调中心紧急调减陶岔渠首入渠流量,全线各闸联调,水情数据加密上报,严防水位超限。同时要求黄河以北所有退水闸马上派人值守,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退水准备。经过一晚上不停歇的盯守和应急调度,输水调度人员终于接到了从河南峪河抢险现场传来的消息,峪河裹头险情化险为夷。 运筹帷幄 (图为工作人员演示如何调度) 目前,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调度人员进一步加强水情工情研判,充分利用闸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尤其是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对影响输水调度安全的各类异常及苗头,调度人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各级输水调度人员高度重视每条警情,按照职责及时做好接消警工作,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核实、早上报、早处置,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详情]

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原标题: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水到渠成共发展]小鱼“站岗” 为进京南水水质保驾护航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曹梦媛)在南水北调北京段,除却按地理位置划分形成的“京外、城外、水厂外”三道水质监测保障防线外,还有一支由小鱼组成的“专业队伍”。别看他们体积小、不起眼,它们可是承担着保障北京市民用水安全的重任。 6月4日,记者跟随“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媒体团来到北京市大宁调蓄水库,在水质监测间的一台设备中,看到了这些身世不凡的“站岗小鱼”。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的柱型容器 曹梦媛 摄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的王晓雨告诉记者,这台由8个柱型容器连接而成的设备叫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柱型容器中的小鱼叫“青鳉鱼”,体长2厘米左右。当水质发生变化时,小鱼会受到刺激发生躲避行为,游动频率增加。工作人员再通过设备监测运动信号,分析得出水质是否存在毒性等安全隐患。 王晓雨介绍称,选择这些小鱼也是有讲究的,它们也算得上是一个“专业团队”。这些青鳉鱼天生对水体敏感,而上岗的青鳉鱼则需要在纯净水体里培育三代,从而保证其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为了保证监测效果,小鱼们每半个月轮换一次。 图为青鳉鱼 曹梦媛 摄 据了解,利用青鳉鱼对水体综合毒性进行监测,是南水北调办在入城断面设置的生物毒性预警系统。而入京断面则使用的是发光菌来监测综合毒性。若水质异常,发光菌的发光强度会产生变化,从而监测水体的污染程度。王晓雨表示,“两者各有所长,发光菌主要对重金属类污染物较为敏感,青鳉鱼对有机物污染更为敏感。” 事实上,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工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监测站除采用生物毒性预警外,还采取常规理化指标预警监测。后者主要提供对单一指标的水质监测,也可以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效果,判断水质污染物的情况以及污染的程度,这是目前常规水质监测的重点。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王晓雨 曹梦媛 摄 此外,自2008年京石段应急供水以来,按照北京段工程特点,逐步形成了“京外、城外、水厂外”三道水质监测保障防线,在响应断面设置水质监测点及自动监测站,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监测。能快速预警水质问题,及时切断水源,启用备用水源。保证问题水不进京、不进城、不进厂。 据悉,2014年7月,北京市在原水环境监测室的基础上成立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承担北京市南水北调来水的监测、分析和相关工作,确保北京市民能够喝上安全放心的纯净南水。[详情]

南水如何调 全听它指挥
南水如何调 全听它指挥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如何调,全听它指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4日讯(记者 年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总长1432公里,以明渠为主,北京段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暗涵输水。中线调水线路长、规模大、沿线无调蓄,运行工况复杂,需利用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平稳输水的目标。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总调中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工程师周梦表示,按照“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全线输水调度原则,全线输水调度指令均由总调中心制定下发,并利用自动化闸站监控系统实行集中远程控制闸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总调中心作为全线输水调度工作的指挥中枢,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信息机电中心机电管理处副处长黄伟锋表示,自动化调度系统由水量调度系统、闸站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六套子系统组成,实现自动化输水调度和各项监控功能:水量调度系统实时分析现地水情数据,自动生成闸门操作指令;闸站监控系统准确执行闸门调整指令,远程操控闸门;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点水质状态;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提取建筑物内观监测数据,分析工程运行安全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关键部位实施视频监视;大屏显示系统清晰显示现地视频、系统运行界面等各类影像。 图为沿线调水线路显示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据了解,目前,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调度人员进一步加强水情工情研判,充分利用闸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尤其是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对影响输水调度安全的各类异常及苗头,调度人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各级输水调度人员高度重视每条警情,按照职责及时做好接消警工作,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核实、早上报、早处置,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详情]

南水北调5年累计向山东输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
南水北调5年累计向山东输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

  原标题:南水北调5年累计向山东输水超30亿立方米 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 图为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 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孙博洋) 4日,记者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获悉,自2013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30.6亿立方米。如果按照济南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计算,相当于2500个大明湖水量。 据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任务,年度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 图为南水北段东线工程山东段长沟泵站 据了解,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通知》(水资源函〔2017〕177号),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调水工作于2017年10月19日启动。2018年5月3日,江苏境内工程完成调水入骆马湖11.71亿立方米,洪泽湖至骆马湖段各梯级泵站停止运行;5月29日,台儿庄泵站完成抽水10.88亿立方米,骆马湖至下级湖段工程停止运行。至此,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向山东省调水10.88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22%,顺利完成年度调水任务。本年度调水运行以来,工程运行平稳,经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水质稳定达标。 据悉,目前,山东境内工程继续实施向各受水区调水工作,预计下级湖至东平湖调水任务将于6月底完成。 据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调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后到达山东省    [详情]

南水所到水更绿、城更靓、生活更甜美
南水所到水更绿、城更靓、生活更甜美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所到水更绿、城更靓、生活更甜美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静如处子,积聚了巨大力量的丹江口水库库水,从陶岔枢纽工程奔泻而下,如一条巨龙向北疾驰。南水在经过731公里后,从漳河向北进入燕赵大地,滋润着这一方干涸的土地和人民。 5月31日至6月2日,央视网记者随“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深入河北省邢台市、石家庄市、沧州市,深入探寻当地如何保护一渠清水继续北流,以及南水给当地带来的改变。 保一渠清水入京津 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所在,保障南水保质经过邢台、石家庄,是管理处每一个人的责任。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邢台管理处是采访团进入河北的第一站,该机构管理范围从邢台市区西部至内丘与临城交界处,全长47.584公里。 邢台管理处处长苏超介绍,通水四年来,邢台管理处先后经历了冰冻灾害、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考验,摸索出一套系统规范的应对措施。面对一次次考验,应对得力得益于日常规范化的管理。 邢台管理处综合科赵渊飞说:“把每一次的演练都当做险情来处理,真演‘细’不演戏,才能把每一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在邢台管理处,每一名职工的手机上都装载着巡查系统APP,它系统性地将管理人员、巡查人员和维修人员联系在了一起。 巡查人员若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上报问题,后台管理人员看到信息后及时传达给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上报、受理、处理,整个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 据邢台管理处调度科李奕杰介绍,为对辖区设备进行有效检查,邢台管理处创新开展了“动态巡视”。通过对设备进行关闸和开闸操作,检查设备各个部件的动作情况,从而检验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在平时静态巡视时发现不到的故障与缺陷。 据河北省水务集团建管处副处长马建超介绍,石家庄管理处采用分段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明晰责任,化解难点。 石家庄管理处管辖范围内有一座田庄自动水质监测站,通过精密设备取得专业科学的水质相关数据,同时每天两次在沿线固定采样点对水质进行监测,辅以定期的漂浮物打捞等现场工作,多层次全方位保证了供水质量。 南水所到绿了一座座城 昔日干涸断流的滹沱河重现“滹沱花海”美景(摄\记者徐辉) 南水所经过的城市,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域景观随处可见。 6月1日,国际儿童节。石家庄市民郭大伟带着儿子再次来到滹沱河游玩。“这里河里有清水,岸边有鲜花,温度都比市里低几度,孩子们愿意来玩。”而在几年前,滹沱河还是一个“大沙坑”。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滹沱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河道内黄沙裸露,“母亲河”变成一条干枯河道,成了石家庄市北部主要的沙尘污染源。 滹沱河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李克伦介绍,为改善滹沱河的生态环境,石家庄从2007年开始着手整治。 治理滹沱河,补水是关键。 李克伦介绍,现在每年南水北调工程为滹沱河补水2到3次,占到了总补水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良好的水环境带来了生态的改变,滹沱河两岸温度调节在4℃度左右,湿度调节超过20%。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改善滹沱河用水共计10次,总补水量近3000万立方米。目前,南水每年为滹沱河供水700万立方米,已成为滹沱河的重要水源地。 除了为滹沱补水,南水北调工程还多次向七里河、滏阳河等大小河流生态补水,为河北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河北省水务集团建管处副处长马建超说:“河北省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建成通水,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从根本上改善了受水区水资源状况和水生态环境。”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河北省境内已经形成了一条465公里长、几十米宽的绿色长廊、清水走廊,增加了1条人工河,形成了1条生态景观带。 喝上长江水生活越来越甜美 河北多地百姓告别高氟水、苦咸水喝上了长江水(摄\记者徐辉)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优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7年2月28日,石家庄主城区的居民喝上了甘甜的长江水。 据石家庄东北水厂副厂长李立芳介绍,长江水进入水厂后经过反应沉淀池、混合池、网格反应池、平流沉淀池等工艺达到饮用水标准。目前,石家庄市南水供应范围已达市政供水管网的七成以上。 长江水对石家庄市民来说是水质的改善,而对沧州人民来说则是翻天覆地的健康“洗牌”。 河北省沧州市境内地下水每升水含氟量1.8—2.7毫克,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不超过1.0的标准。 人体摄入过量的氟会对骨骼、牙齿、神经系统、肌肉等造成危害。氟斑牙成为很多沧州人的明显特征。沧州市切换长江水后每升水含氟量0.28毫克。 回忆起几十年来饮用水的变迁,泊头市四营乡灌河村赵志轩打开了话匣子。“五六十年代喝砖井水,‘一根扁担两个梢,一年四季往家挑’。八十年代喝地下自来水,苦涩、高氟,很多人得了氟斑牙。去年喝上甘甜的长江水,日子越来越甜美。” 据了解,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覆盖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7个设区市、92个县(市区),为城乡居民提供的优质水源,将彻底改变部分地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和其他有害物质地下水的现状。 预计到2020年,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人口将达到2570万人,届时全省将有3000多万人喝上优质长江水。[详情]

长江水进入天津3年多 近千万市民受益
长江水进入天津3年多 近千万市民受益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长江水进入天津3年多 近千万市民受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天津外环河出口闸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天津因河而起,因河而兴。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一度面临水资源短缺,水质难以保证的境遇。2014年12月27日,长江水引入天津,如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已成为天津市主要饮用水源。 6月3日,“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天津,实地感受南水北调工程为天津城市、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周日,天津市红桥区龙禧园的刘丽娜在家烧上一壶自来水,周日的闲暇时光从一杯茶开始。刘丽娜出生于黑龙江,10岁时来到天津生活。“以前烧水用的水壶三四个月就一层水垢,烧出来的水显得有些浑浊。现在好多了,水壶一年清理一次足够了,泡出来的茶味道也更好了。”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江市南分公司泵站管理所技术负责人孙喆介绍,目前和刘丽娜一样,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静海区以及滨海新区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用上引江水,供水区域覆盖14个行政区、1200平方公里,约910万市民从中受益,全市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供水格局,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战略性突破、达到新水平。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崔海涛介绍,为管好南水北调工程,用好来之不易的引江水,天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整合过程,为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法制建设上,天津市划定了天津干线水源保护区范围,出台了配套工程管理办法,并在《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里明确要求实行包括引江在内的引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结合运行管理工作实际,陆续制定了涵盖巡视巡查、安全生产、项目日常管养维护等各个方面的19项专项管理制度,编制完善了工程抢险、安全度汛和突发事件处置等3项应急专项预案及防控制度,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 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坚持做好工程日常维修维护,保证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确保投入运行的配套工程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安全输水保证率达100%。重点做好专项维修工程建设管理,确保专项维修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工作人员在“三岔口”打捞河里的漂浮物(摄\记者徐辉) 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肩负着从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取水后将水送至各大水厂,让老百姓喝上甘甜的丹江水的使命。引江供水系统3年多来整体运行平稳、水质良好,累计收水25.73亿立方米,水质常规监测24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 长江水给天津市带来的还有城市水环境的改变,中心城区环境水质明显好转,4条一级河道共8个监测断面全部优于V类水,实现100%达标。 同时,长江水进津加快了天津市地下水压采进程,2015、2016两年累计压采地下水4757万立方米,2016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76亿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中明确的“天津2020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11亿立方米”的目标。[详情]

“南水”北上四年 水源地居民端上“绿饭碗”
“南水”北上四年 水源地居民端上“绿饭碗”

  央广网南阳6月1日消息(记者王晶)“又喝到家乡水了。”拧开水龙头,雪白的水花很快跃出,作为一个喝汉江水长大的陕西人,每次李飞在北京家中饮水时总有股说不出的甘甜惬意。 千里跋涉的进京江水中,七成用于自来水厂供水,超1100万人收益,而水源的起点则在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要想喝到这捧丹江水,并不容易,需途径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期间跨越700多条河流,而中线工程向北送水的“水龙头”——渠首,就在河南南阳。 可以说,进京的“南水”,与南阳这个城市息息相关。 有人形象的把南阳比做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井口”,蜿蜒的主干渠将南阳和京津冀地区紧紧连接起来。“清水北上”四年间,为南阳带来了哪些改变?水源地南阳的“绿色”转型又带来哪些思考?与受水区“联姻,水到渠成”该如何实现共同发展?近日,南阳市副市长孙昊哲就此接受了央广记者专访。 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南阳市政府副市长孙昊哲接受记者采访  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谈生态 水源地居民端上“绿饭碗” “以前,淅川县渠首大坝附近有一处位于村里的港口,风大一些,水库就好比一望无际的大海,白浪翻滚。“很多人难以想象,河南人也有以打渔为生的。”刚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调任至南阳市不久的孙昊哲,坐在一家扶贫项目产业园里,向记者回忆着这个渔民村的往昔。 但如今,距离这个小港口不远处的渠首水源保护区内,以前水面密集的养鱼网箱已不复存在,代之出现的是碧波荡漾的水面,其周围也竖起了绿色保护网,设置了多条生态带,将水源与外界隔离。而孙昊哲口中提及的港口也早已实施封闭式管理。 改变发生在三年前。为了保护干渠内的水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其库区周边设有一条铁律,如今众人皆知,有树不能伐、有鱼不能捕、有矿不能开、有畜不能养。可在孙昊哲看来,这里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也因此戴上“紧箍”。 对于附近的居民来说,保护好了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又会涌现出另一个新的问题。 “如果农民无法从事这些产业,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淅川百姓,如何实现脱贫?”孙昊哲谈到,既要将污染危险降到最低,也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出水口”的张河村为例。这里曾是有名的辣椒村,红火时,曾带动周边发展鲜椒种植20多万亩。然而,由于这里是核心水源区,种辣椒施农药化肥会造成丹江水氮磷超标。因此,2013年村里开始发展软籽石榴种植,一来能保持水土,二来结的果子能卖钱,最为关键是不用施化肥农药 。 “水质是1,其他产业为0,如果水质好,其他产业会越来越好。”孙昊哲介绍称,目前已有67家企业入驻淅川,投资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等生态农业,30多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据粗略统计,现在的淅川县已有6.5万农民捧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而这些,都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不开。 眼下,在南阳,茶叶、金银花、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带逐渐崛起,“在保水质的同时,南阳市也应得到更多受水区的帮扶,从而更快地实现脱贫,”孙昊哲告诉记者,北方人民作为直接受益者,在经济等很多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但供水地的经济、生态发展仍是目前亟待关注的问题。 谈“反哺” 对口协作、帮扶“双城记” 孙昊哲其实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南阳市政府副市长,另一个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他觉得,对口协作南水北调工程给包括南阳在内的沿线各地搭建了一个桥梁、一个平台。“在此过程中还是要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去体现协作。”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南阳市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早已与北京市确定对口协作关系,“良缘”由此而始。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提出受水区与水源区对口协作等政策。 不久前,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成立,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南部,依托北京中关村的优势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孙昊哲介绍说:“目前基地已入驻26家企业,有12家是从北京迁过来的,不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软件公司。” 本土企业“走出去”,南阳的企业也在“走进”北京中关村。 目前,南阳的二机石油集团、防爆研究所、华泰建材、金冠电气、宜和城保等5家企业已在中关村设立研发分中心和销售分部,孙昊哲举例称,金冠电气公司借助华北电力大学平台研制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设备,已投入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阳市还借助中关村的工作体系和创新网络,主动与北京市的专业园区、中关村的专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和园区开发企业亲密接触,积极推介南阳,广泛收集信息,迅速反馈意见。 “目前,我们结合双方的优势,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提升转型的承接,加快科技成果转换,也向北京引智引技,”孙昊哲表示。 2012年,北京市出资5000万元,加快水源地产业结构调整。此后,每年拿出上亿元,支持南阳发展,如今已成为“常态”。但其实,对南阳而言,“对口协作”不单单是“对口支援”。 如果从对口协作这个角度来说,引资,首先是最大的诉求。“目前由北京的国有企业对南阳进行组团投资的生态产业园,正在探讨过程中,这也是协作发展的一个新模式。”而孙昊哲提到的生态产业园,位于淅川县丹阳村的渠首附近,为保护水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只能发展生态产业。可生态发展要求非常高,当地不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没有足够实力。 “我们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拿出资源,让企业能够盈利。但首先还是要先满足产业本身的需求,其次,找到一种双方共同发展的利益结合点。” 此外,孙昊哲还介绍,近些年国家层面一直提倡的京宛合作,对南阳的扶持力度很大,从资金、项目到人才、医疗,覆盖多个方面。他认为,北京和南阳应是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保南阳的水质就是保北京的水质,促进南阳发展也是促进北京的发展。 谈人才引进 产业领军人才最高支持一亿元 肩负“护水”与“发展”双重任的水源地,靠什么实现共同发展,引擎究竟在哪?孙昊哲直言,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而面对眼下始于去年春天的“抢人大战”,南阳也没有缺席,出台多项政策招揽人才。 “对两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其他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今年2月初,南阳市向全国的人才精英开始抛出“橄榄枝”,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以下简称“诸葛英才计划”)。 孙昊哲向央广网记者介绍道,以上细则其中包括:高校毕业生也能享受三年政府补贴;对来南阳市创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优先入驻创新创业平台,初次创业可给予5000元创业(开业)补贴并根据项目吸纳就业能力、科技含量、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等因素,给予2万元至15万元资金扶持。 政策出台三个月后,南阳市还于天津成立的南阳首家驻外人才工作站——打开了南阳在京津冀地区招引高层次人才的新局面。 一个地处盆地的内陆城市,缘何重磅出击招才纳智?在孙昊哲看来,推进“人才大战”新政,是要真正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为水源地建设提供“智力引擎”。但他同时也认为,城市间的人才引进,与当地的产业是有关联的,要形成共鸣,南阳的人才吸引政策也要与本地的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你光出政策不行,得先让他们先来了解、感受,这儿是不是适合自己长久发展的平台,这也正是眼下南阳市吸引人才创业就业坚持的根本理念。” 他向记者举例说,比如,北京市对南阳的部分教育支援项目,有关高校在合力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南阳”的项目,也就是硕士、博士团可以先来到南阳市“考察”,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南水北调精神,同时基础薄弱有巨大上升空间的南阳,也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创业的机会。 截至目前,这场人才争夺“大战”已经蔓延至20多个城市,且“招数”仍在不断加码升级中,孙昊哲谈到:“对于吸引来的人才,我们不能总和他们谈社会贡献,要先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人才自愿留在这儿。” 他反复强调说,集聚优质人力资源也好,优化城市人才和人口结构也罢,绝非一日之功,仅仅抛出吸引人才的福利政策是不够的,包括南阳在内的各城市还应在人才创业就业的环境上多下功夫。[详情]

探访世界第一的沙河渡槽:一渠清水如何从“天”而过
探访世界第一的沙河渡槽:一渠清水如何从“天”而过

  央广网平顶山5月30日消息(记者王晶)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 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往东南三十公里,鲁山县境内有世界第一之称的沙河渡槽。渡槽实际上就是走水的高架桥,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经鲁山县时发生地势骤降,且遇当地沙河、大郎河、将相河三条大河的阻拦,南水要想北调,就要建设渡槽。 记者于昨日登上渡槽水闸向远望去,此时的沙河渡槽若一条长龙横卧于此,“驮”着从丹江口水库涌来的清水向北进。“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站在水闸附近的半山腰处往下看,用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这句话来形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规模大、技术复杂的这项控制性工程,再贴切不过。 图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 沙河渡槽现“飞渠引水”  不漏一滴水 被誉为“世界第一渡槽”的沙河渡槽,距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大坝200余公里,工程起点为沙河南至黄河南段起点,位于鲁山县薛寨村北,终点为鲁山坡流槽出口50米处,与鲁山北段设计单元相接。 目前正值丰水期,水流较急,记者眼前的渠水深度超7米。“沙河渡槽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向沙河以北地区的输供水任务。沙河渡槽设计水量为每秒320立方米,设计水位为6.7米,南北调中线鲁山管理处信息机电处工程师张鹏告诉记者,整个中线工程有21个渡槽,他身后的沙河渡槽不仅是中线规模最大的渡槽,也创造了世界综合规模之最。 施工于2009年,通水于2014年。渡槽的修建是为了与沙河、大郎河等地方水系隔离,保障丹江口水质清澈干净,记者现场所见,干渠内的水在梁式渡槽的传输下,分为四股向下游流去,但却无法看到渡槽全貌,只可见到一条外观为灰色且宽阔的“立交桥”架在地势低洼的沙河之上。 该渠段总长11.963公里,其中明渠长2.888公里,因地势不同,“南水”在此处途径的三条水域,采取的渡槽方式也不尽相同。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的一张设计图纸上看到,沙河渡槽上有四条“U”形的槽渠,沙河和大郎河之上采取梁式渡槽的方法,沙河至大郎河、大郎河至鲁山坡段则采用箱式渡槽的方法。(注:梁式渡槽:输水槽身支承于槽墩或排架上,其本身在纵向起梁作用的槽式渠系交叉建筑物,是渡槽建设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型式。) 沙河渡槽观景区 摄 央广网记者王晶 其中,沙河梁式槽身采用U型双向预应力结构,可以说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据介绍,梁氏渡槽在沙河渡槽工程中有47块,228榀,每榀30米长,规格为9.2米乘9.4米,流量可达到每秒320立方米。 “梁河预制梁式渡槽重达1300吨,其大吨位提槽机、运槽车、架槽机配套、流水线作业的施工工艺研究对国际、国内高速铁路、客运铁路及大规模桥梁机械一体施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据张鹏介绍,梁氏渡槽的提、运、架机械一体化施工在国际同领域内尚属空前。 为何规模世界第一  难度最大 眼前的渡槽好比一段“天河”,悬空横跨在沙河之上。但渡槽工程数见不鲜,沙河渡槽为何被称为世界之最?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现场向南水北调河南分局鲁山管理处副处长瞿行亮求解。 “沙河渡槽总长9050米,长度世界排名第一,最大过流量380立方米每秒,排名世界第四;并行输水槽数4槽,排名世界第一。”他还告诉记者,它也是世界最重的吊装渡槽,单槽起吊重量1200吨;又是世界首座实现“槽上运槽”的渡槽,同时是世界最大的涵洞式渡槽,以及单槽最宽的落地渡槽。 这些多个“世界第一”,填补了国内外水利行业大流量渡槽设计及施工的技术空白。然而,众所周知,除了规模世界第一,沙河渡槽也是中线工程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沙河观景区 摄 央广网记者王晶 架设难度大,是摆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人员面前最头疼的问题。“渡槽充水到7.4米时,每榀水的重量是1700吨,加上渡槽一共有2900吨,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重量,渡槽又是薄壁设计,非常考验水运行的安全性。”瞿行亮向记者介绍说,其槽身为u型结构,最大高度达9.6米,远大于一般桥梁的箱梁高度,且因槽身为薄壁结构,架设时采用“槽上运槽”方法,架设难度极大。 “在修建悬空渡槽时,架桥机的高度达到了35米,相当于12层楼的高度,所以施工中的难度和要求是较高。”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渗漏,瞿行亮说,沙河渡槽的槽身还设有橡胶止水带,浇筑过程保证了连续作业,即一次浇筑成型,避免出现施工缝,所以沙河渡槽到现在都没有出现渗水的情况。 对于在修建悬空渡槽时的场景,施工人员路明旭也至今记得。“之前没有搞过这样的工程,这个渡槽工程在世界上也没有先例,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此前,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那时他和工友们只能一点一点摸索,做第一榀渡槽时,耗费了40天的时间,反复实验、修改,最终成功了。后来熟练了,一个月我们做了14榀渡槽…… 路明旭身后的河水蜿蜒向北延伸而去。行至两道出水闸口处,记者还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其门帘是铁制的,瞿行亮解释说,这种材质的选定是为了防鸟的。“因水中有鱼,节制闸上方的空间,正是鸟类筑巢的最佳场所,可这又会影响闸口的安全,因此专门设计了这道铁帘。”[详情]

扎牢过滤器 用好体检仪 鼓起钱袋子
扎牢过滤器 用好体检仪 鼓起钱袋子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扎牢过滤器,用好体检仪,鼓起钱袋子 一渠清水永续北流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千里调水,成败在水质。丹江口水库作为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承担着向京津冀豫供水的重任,是上亿人的“大水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00余公里,要保证渠内任何断面的水质达标,扎牢“过滤器”、做好水质体检,就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 “三区三带”扎牢入库“过滤器” 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省。南阳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南阳库区面积占丹江口水库面积的近一半,中线长渠自南阳淅川的陶岔枢纽引水北上。 淅川县渔牧场与丹江口水库有着25公里长的迎水面。陈洪亮是渔牧场一名护林员,他和同事的任务是对辖区进行巡逻,保证丹江口水库水体不受污染。“我们老家的水送往北京,我们很自豪,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污染。” 为保证入库水质达标,日夜守护一湖清水的远不止陈洪亮。 据河南省南阳市委副书记王智慧介绍,为了保障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达标,南阳市在市域2.6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坚守1490万亩耕地红线、1630万亩林地绿线、400万亩水域湿地蓝线,构建“三区三带”(伏牛山地生态区、桐柏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沿白河生态涵养带和沿淮河生态保育带)生态建设格局。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表示,这几年,淅川县坚持产业生态化,关停了350多家污染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成立于2010年10月,主要职责是管理库区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监督监测和库区的水质监督监测、污染预警监测、生态保护监测和机动巡检监测等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分析员陈延彬介绍,他们日常负责监测的指标达到109项,以检测指标最差的一项作为丹江口水库水质标准。“从中心成立至今,我监测的水样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一直保持在II水质,有时能够达到I类。” 一渠好水永续北流的奥秘 陶岔枢纽工程(摄\记者徐辉) 陶岔枢纽工程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龙头”,一湖清水从此处奔流北去,绵延1400余公里,其中,仅明渠段就长达1196公里。 明渠越多,水质越容易受到污染,如何保证丹江口水库的清水流淌千余公里而保持水质,这考验着南水北调人。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主任尚宇鸣向记者讲述了一渠清水永续北流的奥秘。 立体交叉、电子围栏、水源保护区,确立了中线工程三道防线;1个水质中心、4个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加强了中线工程日常监测网络;应急预案、处置手册、应急演练,规范了中线工程应急管理体系;创新应用、生态构建、智慧中线,提升了中线工程水质保护能力。 尚宇鸣介绍,明渠段1196公里的总干渠被设计成全线封闭立交形式。渡槽、倒虹吸、左岸排水等手段,让中线工程与外界河流形成了立体交叉,互不影响。 在总干渠两侧电子围栏范围外,设置生态带、水源保护区,竖起绿色保护网。目前,中线京津豫境内生态带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建成近700公里、20万亩。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摄\记者徐辉) 抽排倒虹吸积水、清理淤泥污物、实施防渗处置……一个左排倒虹吸工程,需要各管理处开展多项措施,就为了防止倒虹吸内积水渗入渠道,影响水质。 1238座跨渠桥梁,设计建造了封闭跨渠桥梁排水管、设集油池、设保护坎,在桥面竖起温馨提示牌,留下联络方式……避免了交通事故影响工程水质的主要污染风险。 围栏范围外,水源保护区内的管理,沿线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承担起了污染防范职责。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明确了2020年前在南水北调水源和沿线211个县市区、2.28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污染连片综合整治。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风险源台账被纳入环保部门污染源管理体系。 尚宇鸣介绍,为全面掌握总干渠水质状况,中线建管局在全线打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水质监测体系。“1个中心、4个基本点、13个站、30个面”,从点到线到面,让水质监测网络化、立体化起来。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中线建管局已具备地表水109项全指标监测的能力。 生态产业化鼓起农民钱袋子 金银花、软籽石榴种植,带领当地百姓走上富裕路(摄\记者徐辉) 为保护一湖清水,南水北调沿线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通过富农产业,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卢捍卫表示,保护好一渠清水,短期靠关、停、并、转,但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靠转型发展。 卢捍卫介绍,作为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为确保一渠清水送京津和水源地农民致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金银花种植业。 2012年,九重镇与淅川福森药业集团合作,利用北京对口支援协作项目资金,率先在唐王桥村建设了金银花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运作。 唐王桥村村民王宏亚,在基地承包了七十亩金银花,负责剪枝、除草和采摘金银花。“我雇了十四五个工人,每年有四个多月在地里干活,每年收入万八千元。” 福森药业集团提出了5年内确保发展金银花种植1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的目标。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每亩金银花的年收益在6000—10000元,参与劳动的农民每年可挣4000元左右。“在季节性用工高峰日用工均在1万人以上,我们中午管饭,而且管住、管接送。”[详情]

核心技术不“化缘” 穿黄工程了解一下
核心技术不“化缘” 穿黄工程了解一下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核心技术不“化缘” 穿黄工程了解一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河南荥阳5月30日讯(记者 年巍)核心技术依靠化缘要不来。丹江水自渠首而出,一路自流向北,而黄河成为阻挡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中国智慧”解决了这样的难题。如今,在郑州花园口西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开凿出了两条4250米长的隧道,南来的汉江水由此穿越黄河北上。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于2012年 “穿黄不通,千里无功”已成笑谈。图为南来的汉江水由此穿越黄河北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处长韦国虎表示,作为最具技术难度的单项工程之一,穿黄工程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穿黄隧洞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功不可没,其开创了我国的数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进行隧洞施工,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 据了解,穿黄隧洞外衬为预制混凝土管片,盾构掘进的同时,完成管片安装。内衬为有粘结环向预应力锚索现浇混凝土,内外衬之间为弹性防排水垫层,分隔内外渗水,具有防水和排水功能,使得内外衬能够分别单独承受内水和外水压力。这种新型结构布置型式,国内外均无应用的先例。因穿黄工程的特殊复杂性和地质条件等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竖井涌水、管片拼装、盾构刀盘具修复等一系列特殊难题。参建各方紧密团结、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展。 图为在地面40米下的穿黄隧洞里,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于2012年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郑州市上街区新建小学60名四年级学生,开展第四期研学活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目前,两条穿黄隧洞全部贯通运行。穿黄隧洞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来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应用于工程,为节省投资、提升技术水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同类地质条件下大型输水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详情]

揭秘“南水”进京 如何经过层层“体检”流入千家万户
揭秘“南水”进京 如何经过层层“体检”流入千家万户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进京 如何经过层层“体检”流入千家万户 央广网南阳5月30日消息(记者王晶)“这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的,还有些甜。”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村民张从贵指向眼前湍急的水流告诉记者说,这就是被称之为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此开闸引水。随后,记者登上大坝,看到南侧水流喷涌而出,顺渠北上。桥下的这汪清水将穿越南阳后沿途经平顶山、许昌等地,后进入河北省过北拒马河,奔赴北京境内流入团城湖。 渠首 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但眼前白浪翻腾的水质究竟如何?流入京津冀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的丹江水是否如肉眼所见的那般干净?“清水北上”四年间,向北方输水144亿立方米,昼夜奔腾的水流又是如何经过层层“体检”流入千家万户?近日,央广网记者跟随南水北调中线相关工作人员,一路自南往北实地走访,带你一探究竟。 防 将“大水缸”与“污”隔绝 5月29日,站在渠首大坝上向下眺望,蜿蜒的渠道两侧绿树环绕。 记者到达渠首后,在大堤处遇到一位身材削瘦、面庞黝黑的独臂老人,他叫李进群,只要看见垃圾,便会躬下腰,用火钳夹起。上前问其原因,老人的回答很直接,“防止乱丢的垃圾流入水源地内,流向北京的水,脏了,就没法喝了。” 与李进群一样,对于水源地保护的这笔账,天天与水打交道的南阳管理处水质专员何康也算得很清楚。“中线的水就像是我们自家的水缸,这天天要喝的水,怎能不保护?”所以,一旦发现威胁渠道水质的污染源,何康和他的同事们就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他向记者讲道,前一阵,一处距离渠道外侧约100米的养猪场,把废水直排入截流沟,渠道附近臭气熏天。 “巡查人员发现后,马上与蒲山镇有关部门协调。”何康说,他们反复封堵了三次,最后彻底关停了养猪场。但仅仅局限在清除外界污染源,治标不治本,是无法满足水质保护需要的。 立体交叉、电子围栏、水源保护区,中线工程确立的三道防线。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主任尚宇鸣告诉记者,“在中线工程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很多复杂因素对于总干渠内水源的影响。”他举例说,比如明渠段1196公里的总干渠,被设计成全线封闭立交形式。通过渡槽、倒虹吸、左岸排水等手段,让中线工程与外界河流形成了立体交叉,这样可以互不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在前往渠首的路上,车子每行驶一段路程,记者总会见到道路两侧立有关于水质保护的温馨提示牌,及在水源保护区竖起的绿色保护网。而在其他沿线干渠两侧的电子围栏范围外,也已设置多条生态带,将水源与外界隔离。记者从南阳市政府了解到,目前,中线河南境内生态带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建成近700公里、20万亩。 毫无疑问,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如何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保证中线输水干线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非一日之功。进京的丹江水之所以澄清干净,除了生态涵养、设置三道防线外,还有人为的截污。 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南阳先后关停企业800多家,关闭、取缔、搬迁的养殖户也达到1000余家,取缔了5万多个养鱼网箱。 除此之外,南阳市还划定了干渠两侧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严格水资源保护区新上项目审批先后否定了73个大中型项目选址方案,终止了62个大中型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了干渠沿线水质安全。 查 24小时监测 109项“体检”保水质 对于河流来说,水质能达到地表Ⅱ类水非常不容易。在距离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不远处,坐落着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会对库区的水质进行不间断地监测、预警、巡查。 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逾144亿立方米,5300万人受益,但从此处流向京津等地的水质究竟是否完全达标?记者于5月29日上午来到在这里寻找答案。 一条长廊,将该中心的核心检测区间隔出十几间实验室,里面的检测设备在紧张地运行着。陈延彬正在和同事对库区水质进行跟踪监测。“109项监测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属于二类标准,整个水质就是二类标准。”他告诉央广网记者,为了保证库清水净,渠首周围实施了100多个小流域治理项目,其他产业也朝着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成立于2010年10月的这个中心的职能并不少,主要负责突发性事件有关环境应急调查监测和污染处置、监督管理库区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监督、污染预警等。 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在陈延彬的隔壁实验室内,90后实验人员曹震正在监测水样中的有机物相关数据。“我们每月采样一次,流程时长需要三天。”曹震告诉记者,对抽样水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水质异常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上报,按照流程处理。“月初检测地表水时工作最紧张,不同项目要使用不用的试剂,每个点位的采样都需要进行精准地确认。”他说,从中心成立至今,监测的水样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 其实,对于中线工程的水质,早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便做了具体规划:保证库区及入渠水体水质严格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那么,除了建立监测应急中心外,中线工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水质? 1个水质中心、4个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是记者从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主任尚宇鸣口中得到的答案。“这些都是在加强中线工程日常监测网络。”他提到,这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实现自动采样、自动监测、自动传输,监测参数自动上传到水质系统平台。 随即,从陶岔渠首入渠口顺流行至约900余米,记者来到陶岔水质自动监测站,这里是南水进入总干渠流经的第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也是全线监测参数最多的一个站。一位监测站的水质专员,手持数据仪表正忙着对抽样水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经检测水质呈弱碱性,达到一类水标准。 “监测频次每天4次,24小时不间断,每6小时监测一次。如遇突发情况,还会适当增加频次。”据尚宇鸣介绍,这里的监测水质基本指标32项、半挥发性微量有毒有机物32项,以及生物毒性等共89项参数,是目前国内自动监测站监测指标最高的。 监测后,参数数据校核还要经过自动化监测站工作人员初校、管理处水质专员校核,再提交给各分局的水质监测中心,各分局水质监测中心对辖区所有监测参数综合比对复核后,再提交给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 记者从上述监测应急中心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水质持续改善,水中含氮量下降幅度超过三成。目前丹江口水库各水质断面监测结果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 新 高科技“热”起来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而在如今的智能化新时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水质保障方面,更要依托于科技创新。 去年,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明确了2020年前在南水北调水源和沿线211个县市区、2.28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污染连片综合整治。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风险源台账被纳入环保部门污染源管理体系。 以上规划提出的水源保护区的治理,离不开先进科技设备对水质的精准监测。在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记者看到,这里配备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多样,其中监测车2台,监测船2艘,均具备监测饮用水源水质109项指标因子、50余项应急因子及水生生物毒性的能力。 “这样一来,在环库区及河流入库处建成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个水质监测浮标站,实现了对库区及上游丹江河、老鹳河、淇河等入库河流水质的16项监测因子全天实时监测监控。”这里的工作人员陈海燕告诉记者,这些设备具备与国家及受水区沿线省、市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功能,为国家调水决策及豫、鄂、陕三省相关部门水污染联防联控、应急响应等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沙河渡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南水北调工程有多项技术领先世界。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沙河渡槽为例,“湍河渡槽施工工艺先进、技术含量高,在国内首次引入造槽机‘原位现浇’技术,结构设计新颖,施工工艺和设备制造史无前例。”南水北调中线鲁山管理处信息机电处工程师张鹏告诉记者,造槽机研发被国家列入“十二五”技术装备重点攻关项目,也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这几年,中线建管局也一直在打造“智慧”中线。记者了解到,此前该局已引入约4300万元的国家科研资金,开展2017年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预警与业务化管理平台”课题申报工作。尚宇鸣向记者透露,“目前我们还正在准备地把水利工程运行与生态研究结合起来,试图将‘输水线’开始成为‘生态线’。”[详情]

这项1亿人受益的工程背后 有哪些动人故事?
这项1亿人受益的工程背后 有哪些动人故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条解渴北方的“生命线”。如此浩大的历史性工程,有哪些重要建设项目?饮水思源,清甜长江水北送背后,有哪些攻坚克难、令人敬畏的时代精神?南水北调工程又给沿线各地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实惠?传播君将在9天时间里跟随网媒采风团,持续为您报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月28日,“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和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综合司、建设管理司联合主办,京津冀豫四省市网信办和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承办。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说出了一句日后改变中国水利版图的话。 从伟大构想到变成现实,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 南水北调的一泓清水过江都、出陶岔、穿黄河,一路奔涌向北,编织起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大水网。如此浩大的历史性工程,不仅创造了无数的世界之最,更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辛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南水北调工程自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累计输水170多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方输水143.8亿立方米,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直接惠及人口5300万人。 为深度挖掘、立体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经济民生、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多方面内容,34家网络媒体和行业媒体组成的媒体采风团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出发,途经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探访南水北调沙河渡槽、穿黄工程、滹沱河倒虹吸、天津市外环河出口、总调中心、团城湖等节点工程和工程水源区保护生态环境成果,以及沿线省市优化水资源配置、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成果。 真实记录巨变:挖掘工程动人故事 “干这些活儿没有报酬,全凭自愿。”今年70岁的李进群48年前因伤失去右臂,开始在南水北调进京水源起点陶岔渠首以捡垃圾为生; 登上位于河南南阳陶岔村的渠首大坝,看到南侧清流喷涌而出,顺渠北上。此处的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源头,桥下的一渠清水通过这里流向京津; 2010年以来,淅川县委、政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金银花种植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扶持和发展,改变了以前农户种地施化肥农药污染南水北调工程水源的农业模式; …… 启动仪式结束后,网媒记者迅速投入采访,文字、图片、航拍、视频、短视频、直播、VR等多种形式的报道新鲜出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何将一池清水输送到北方?如何保障水质不被污染?如何影响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新华网的潘子荻将报道视角放在挖掘工程沿线的动人故事上。 千龙网的宋鹏飞则最想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期间建设者进行维护的点点滴滴,“希望通过平实的报道凸显他们为工程平稳运行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9天时间里,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件件精彩的故事,将通过网媒人的报道,被更多人获知。正如大河网总经理高亢在启动仪式上所言,我们将深入基层一线去观察、交流、聆听,通过镜头和文字,借助各种媒体平台,用鲜活生动的故事、喜闻乐见的形式,真实记录一渠清水为百姓带来的巨变。 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详情]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为北方输水超144亿立方米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为北方输水超144亿立方米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为北方输水超144亿立方米 图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 人民网河南平顶山5月29日电(记者孙博洋) 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了解到,截止5月29日上午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贡向北方地区输水144.17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累计分水量50.05亿立方米。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数据显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截止2018年5月29日8时,共为北方地区输水144.17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累计分水量50.05亿立方米,河北累计分水量23.17亿立方米,天津累计分水量27.45亿立方米,北京累计分水量34.79亿立方米。 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建管局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以来,河南受益人口超过1800万人。同时,河南省还积极利用丹江口水库防洪腾库容的机会,通过总干渠退水闸和配套工程管道,向沿线城市进行战略储备水资源。 据悉,河南正规划建设一批扩大供水工程,最大限度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让南水造福更多人民群众。[详情]

水到渠成共发展:有了这样的超级工程北京才能喝上一泓清水
水到渠成共发展:有了这样的超级工程北京才能喝上一泓清水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有了这样的超级工程北京才能喝上一泓清水 人民网平顶山5月30日电(记者孙博洋) 29日,“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河南平顶山,实地探访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重点工程——沙河渡槽,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大、战线长、涉及领域多,且是涵盖大坝、水库、渠道、大型渡槽、隧洞等工程的超大型项目集群。其中,位于河南平顶山的沙河渡槽工程就是一个缩影。图为沙河渡槽(人民网记者孙博洋摄) [详情]

水到渠成共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为移民新村的小康路保驾护航
水到渠成共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为移民新村的小康路保驾护航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为移民新村的小康路保驾护航   图为马湾新村成排的新居和在运动器械上玩耍的儿童 人民网平顶山5月30日电(记者孙博洋) “南水北调,难在移民”,这是南水北调工作人员以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工作人员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何做好移民工作,让移民在新的居住地安居乐业,过上更好的生活,成为当地政府最牵肠挂肚的事。 5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综合司、建设管理司主办的“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进了河南平顶山,实地探访了一个名叫马湾新村的移民村。 马湾新村位于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县城的东北部,距离县城2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村,由淅川县马湾、王沟、马沟3个村共388户1672名群众搬迁至此,目前拥有耕地面积1826亩。“丹江移民自强传家久,郏县乡亲厚德继世长”,从丹江口移民搬迁至郏县的那一刻起,移民的吃苦奉献精神便在这个“新村”的土地上生了根发了芽。 据了解,迁入6年来,群众安居乐业,生态旅游、绿色餐饮、光伏产业、花卉苗木、反季节蔬菜种植等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建成“三园两基地”,2017年村集体收入61万元。马湾新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2016年底被省移民办批准为生态旅游试点示范村。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屡见不鲜。郏县在河南全省率先探索出“互联网+医疗健康”郏县模式,而马湾新村的村民们也成了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 图为便携式家庭医生签约一体机正在演示 在马湾新村的村卫生室里,记者看到了能为群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便携式家庭医生签约一体机。村民们可以通过村卫生室的远程问诊系统,直接与白庙乡医院、县中医院相应科室的专科医生进行实时在线问诊,由专科医生给予用药指导或治疗方案;遇到病情较为复杂的情况,该系统还可以申请市级医院的专家进行四方会诊,真正实现群众看病家门口,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路。 图为健康体检车为村民进行体检 据了解,郏县还在县中医院建成了郏县互联网医联体中心,全县14家乡镇卫生院和377个村卫生室配备了远程问诊设备,14家乡镇卫生院和101个村卫生室配备了18导联心电图机,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和60个贫困村全覆盖。据悉,该县还投资1236万元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置了一台健康体检车,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以来,累计下村服务群众9282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全县各级远程问诊5.4万人次、远程会诊1.5万人次,为7278名群众进行了远程心电诊断服务。 记者在平顶山市了解到,平顶山市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重要安置区之一,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分试点、一批、二批共搬迁安置淅川县盛湾镇马川村、马山根、宋湾、河扒、马湾、姚营、马沟、王沟7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移民1824户7448人,分别安置在郏县、宝丰县、鲁山县、舞钢市5个移民安置点(6个移民村),调整生产用地9899亩,建设用地面积957亩,建设移民房屋1842套,每户宅基地面积167㎡ ,投资总计51109万元,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49866万元,有关税费1243万元。 据了解,市移民安置点都选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的地方。据了解,移民搬迁后,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移民村经济快速发展,移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收入由搬迁前的不足3000元2017年已增加到万元以上,移民安居乐业。[详情]

【水到渠成共发展】为了让京津冀豫的人民喝上放心水 他们这样做
【水到渠成共发展】为了让京津冀豫的人民喝上放心水 他们这样做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为了让京津冀豫的人民喝上放心水,他们这样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河南淅川5月29日讯 千里长渠起渠首。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源头,渠首位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保护好源头活水,让京津冀豫的人民喝上放心水,水源地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成果来之不易。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渠首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龙头”渠首陶岔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南阳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南阳库区面积占丹江口水库面积的近一半,中线长渠自南阳淅川的陶岔枢纽引水北上。 河南省南阳市委副书记王智慧表示,为了保一库清水,南阳市在市域2.6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坚守1490万亩耕地红线、1630万亩林地绿线、400万亩水域湿地蓝线,突出抓好山区、平原、城市绿化,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森林、湿地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扩大生态空间,构建“三区三带”(伏牛山地生态区、桐柏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沿白河生态涵养带和沿淮河生态保育带)生态建设格局。 保护好一渠清水,短期靠关、停、并、转,但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靠转型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产业生态化,关停了350多家污染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另一个是生态产业化,通过富农产业,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表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实现实时监测 保障水质安全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的分析员监测水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水质决定南水北调工程成败。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成立于2010年10月,主要职责是管理库区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监督监测和库区的水质监督监测、污染预警监测、生态保护监测和机动巡检监测等工作。 “我日常负责水样中的有机物的监测工作。每月操作一次,流程需要三天时间。从中心成立至今,我监测的水样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员尹延震表示,如果出现水质异常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上报,严格按照流程处理。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线共设置30个水质固定监测断面。通过断面监测,可及时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总干渠入渠水质变化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突发水质应急事件的预警与防治,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水质监测信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用心守护渠首 清水永续北送 图为“守护渠首民间第一人”李进群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伟大的事业凝聚伟大的精神。 今年70岁的李进群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农民。48年前,他风华正茂,在修建渠首闸的工地上痛失右臂;48年来,他每天坚守在渠首打扫卫生、捡垃圾、看护树木。他被称为“守护渠首民间第一人”。 “我的愿望就是活到老,干到老。”谈到渠首附近环境的变化,老人家感慨良多,“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渠首开闸送水之前,我每天要捡好几桶垃圾,现在连半桶都捡不到了!” 今年14岁的张晓茹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一名初中生。别看她小小年纪,却已经成为“渠首环保小卫士”。2014年冬,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她组织成立了12人的德育“环保社团”。她还在空闲时间当起了义务宣讲员,给游客讲修建大坝的历史,讲移民搬迁的故事。 张晓茹表示,“家里人很支持我这么做。我觉得爱水、惜水、节水、护水,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一起保水质,共同护运行。(年巍)[详情]

34家网络媒体聚焦南水北调工程 探寻一江清水永续北流的秘密
34家网络媒体聚焦南水北调工程 探寻一江清水永续北流的秘密

  原标题:[水到渠成共发展]34家网络媒体聚焦南水北调工程 探寻一江清水永续北流的秘密 启动仪式现场。(徐辉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5月28日,“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启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34家网络媒体和行业媒体组成的媒体采风团,将在为期9天的活动中,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出发,途经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探寻一江清水永续北流的奥秘。 据了解,本次媒体集体采访将探访南水北调沙河渡槽、穿黄工程、滹沱河倒虹吸、天津市外环河出口、总调中心、团城湖等节点工程和工程水源区保护生态环境成果,以及沿线省市优化水资源配置、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成果。 活动期间,这些网络媒体将开设“水到渠成共发展”专题栏目,采用文字、图片、航拍、视频、短视频、直播、VR、H5等多种形式,深度挖掘、立体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经济民生、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多方面内容,紧密结合南水北调这一国家工程、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建设,宣传沿线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 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累计输水170多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大大缓解了北方极度缺水的局面。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方输水143.8亿立方米,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直接惠及人口5300万人。随着配套管网的建成投运,受水规模逐步增加,供水效益日益扩大。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和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综合司、建设管理司联合主办,京津冀豫四省市网信办和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承办。[详情]

扬州:南水北调第一站 岸边花海如梦幻
扬州:南水北调第一站 岸边花海如梦幻

  原标题:【美丽中国长江行】扬州:南水北调第一站,岸边花海如梦幻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裴睿 杨民仆) 5月15日,扬子晚报网记者跟随“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扬州,分别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江营水源地、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马可波罗花世界、万福大桥等几个景区,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岸边绿荫覆盖,鲜花盛开,如同梦幻,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丽画卷。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和效益为远东之最 江都水利枢纽抽水站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61年12月挥开了第一锹土。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历时16年,这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一站。工程由4座电力抽水站、12座水闸、2座船闸及配套工程组成,是一个具有灌溉、排捞、泄洪、通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    如果说引江站体是一个能令江水倒流的巨人,是壮美的,那簇拥这壮美站体的则是另一番秀美的景色。进入站区,沿人行道两旁植有龙柏、雪松、银杏。路旁高大的雪松,盘旋曲折的虬枝,厚厚实实的针叶,庄重雍容。河岸,垂柳与桃树间植成行。    江都水利枢纽旅游区是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占地160公顷,工程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其中扬州江都抽水站规模和效益为远东之最。4座庞大的抽水机站,由西向东,呈“一”字形巍然矗立。那相当于10层楼高的灰白色建筑与绿树、碧波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伫立在站体之巅,凭栏远眺。南面,万里长江,波涛滚滚;北面,高楼林立,纵横的大街车水马龙,一片繁华;东西两侧,滔滔汩汩的通扬运河、芒稻河,如白色的莽带飘落在百里田畴。 俯瞰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三江营江汊水域:常有江豚出没 随后,记者来到长江三江营水源地,三江营在江都区东南大江北岸,地处扬子江、小夹江、太平江的汇合之处,是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取水口,因清朝在这里驻有一个水兵营叫三江营而得名。    三江营踞长江之要冲,扼准河之门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上海吴淞口、南通狼山、江阴要塞、镇江象山并列为长江五大江防要塞。在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鸦片战争长江战、“紫石英”号事件等战役。    如今,江都区加大了对三江营流域的保护,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和江都海事处常态化开展了守护江豚等活动。目前,三江营江汊水域,常有江豚出没。 三江营水域经常有江豚出没  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鱼塘变荷塘 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 扬州,缘水而兴。廖家沟,是城市的主要取水口,也是扬州的母亲河。在设计中,水是串起一颗颗珍珠的银线,廖家沟公园就是一条长长的滨水绿色廊道。水域面积的比重占到了50%向上,过去杂乱的鱼塘经过整治变成了如今诗情画意的荷塘。    因为生态环境良好,连珍稀的“水凤凰”也前来安家。公园原汁原味的保留了植物保护区——消落带,作为中央公园的滨水景观工程,设计尊重现有高差,局部利用高差营造野趣自然的特色台地景观,并以保护消落带现有生境为总体原则,原生植物持续生长,消消落落,生生不息。    为何叫城市中央公园呢?一方面是保存了最生态的自然河流,令一方面是这里即将建设连淮扬镇高铁站,是最繁荣的交通商业中心。连淮扬镇高铁站不同于国内的其他高铁站,它是参照日本京都站打造的一个集“高铁站、主城区中部交通枢纽、廖家沟公园管理服务中心、江广融合地带商业综合体”四位一体的综合中心。高铁站目前已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通车,作为京沪第二通道,高铁开通后,到上海1小时,北京4小时。 马可波罗花世界:构建梦幻般的花之国度 马可波罗花世界 马可波罗花世界坐落于扬州市廖家沟公园自在岛最南端,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传奇旅程为灵感,以“花卉+文化”为主题,再现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构建梦幻般的花之国度。乐园占地800亩,投资约12亿人民币,包含七大特色主题花园,五大花卉奇迹,魔幻东游之旅,挑战勇敢者游戏,环球美食之旅,将一场永不落幕的世界花博盛会与马可•波罗奇幻历险之旅完美融合,创新演绎,力求为游客带来最极致的花卉娱乐体验。    马可波罗花世界带来中国规模最大的艺术花海、世界面积最大的花毯、荷兰大师笔下的梦幻花丘以及来自奥斯卡团队的创意花雕。乐园外利用老厂房改造建成马可波罗大街,街内包括马可波罗5D秀剧场、童话花房、魔法芳香体验馆、环球美食广场。乐园入口设立有文昌花雕,用鲜花设计建造扬州的标志性建筑文昌阁。    相传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扬州做过三年的父母官,景区以他的旅行足迹为线索将花世界分为三大区域,东方区-中东区-欧洲区。 万福大桥:如同扬州“眼睛” 万福大桥 万福大桥位于万福闸以南240米,跨越廖家沟,是连接扬州主城区和江都城区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与“七河八岛”生态片区有机融合的重要景观。桥梁为混凝土梁自锚式悬索桥,是国内首座双层自锚式悬索桥,桥长664米,主跨188米,总体风格为楼台亭阁,底座似城塔,上有体现扬州古建园林风格的楼阁,塔高90米,游客可乘坐电梯登上塔楼观光。同时,大桥为双层桥,上层行车,下层走人。 万福大桥就像扬州的“眼睛”一般,是俯瞰扬州古代文化、现代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的制高点,登上这一制高点,南面“两江”(长江和夹江)、北面“两湖”(邵伯湖和高邮湖)、中间“两河”(淮河和大运河)、南北两边的“两园”(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和“七河八岛”)、一个江淮生态大走廊将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还可以眺望到“两个老城”(江都老城和扬州古城),以及一纵一横的“两个高铁”(连淮扬镇高铁和宁启铁路)、“两个新城”(广陵新城和生态科技新城),古今辉映,相得益彰。[详情]

南水北调工程首次给白洋淀补水 计划补水一亿立方
南水北调工程首次给白洋淀补水 计划补水一亿立方

  原标题:南水北调工程首次给白洋淀补水 计划补水一亿立方米 6月底完成任务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来自长江水域的第一湾清水已经从雄安新区容城县汇入白洋淀。 这里是位于河北省易县的瀑河退水闸,在这里,南水北调的长江水通过水闸,以每秒12立方米的流量下泄,再经过100多公里的水路到达白洋淀。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易县管理处 主任工程师 曹瑞峰:给白洋淀生态补水,今年这是第一次。瀑河退水闸是从4月16号开始放水,现在累计补水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方(立方米),这个水是从丹江口水库,通过南水北调干渠,通过一千多公里输送到达咱们这里的。 为了保证入淀水质,易县境内的水质监测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自动检测入淀水质。近期补水的水质一直都稳定在一类水范围内。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正通过易县的瀑河、北易水两个退水闸向白洋淀补水,计划补水一亿立方米,到6月底完成任务。 在容城县留通村河段记者看到,来自南水北调干渠的水已经通过南拒马河汇入了白洋淀。 根据《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白洋淀水位要保持在6.5-7米。春季白洋淀蒸发量大,渗透量也大。近日,保定市也决定,利用王快、西大洋两大水库为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 保定市水利局局长 张海波:王快、西大洋水库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计划出水4300万方,白洋淀收水2800万方。相当于两个西湖的出水量。 此次南水北调工程和保定水库联合向白洋淀补水,有助于白洋淀在枯水期保持较高水位和较大水域面积,能有效改善白洋淀的水生态环境。[详情]

天津:推进市内配套工程让南水北调发挥更大综合效益
天津:推进市内配套工程让南水北调发挥更大综合效益

  新华社天津4月6日电(记者韦慧)记者从2018年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天津市正全力推进市内配套工程,扩大输水覆盖面,让南水北调发挥更大综合效益。 据介绍,天津市2017年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工程建设投资7.46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3%,其中,引江向尔王庄水库供水联通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具备通水条件,向北部除蓟州区外的原引滦入津工程覆盖地区输送引江水2.82亿立方米,实现了引江、引滦双水源互通;北塘水库维修加固工程按计划完工,水库恢复蓄水运行安全条件,存蓄引江水3383万立方米,为滨海新区做好了水源储备。 记者了解到,往天津宁河区、滨海新区汉沽的供水管线工程(宁汉供水工程)累计完成管道安装25公里。各在建工程项目已验单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天津将基本建成王庆坨水库,完成宁汉供水工程和武清供水工程建设。市内配套工程的不断加速,将有效扩大输水覆盖面,让南水北调发挥更大综合效益。[详情]

视频推荐

2018年05月05日 12:17|播放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