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重磅策划·三山里的精灵⑤ | 寻“隐者”不遇——罗山豹猫追踪记

重磅策划·三山里的精灵⑤ | 寻“隐者”不遇——罗山豹猫追踪记
2024年02月07日 22:20 新浪新闻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Play Video

  Play

  Current Time 0:00

  Loaded: 0%

  0:00

  Duration -:-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

  Color

  White

  Black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Background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Window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Font Size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300%

  400%

  Text Edge Style

  None

  Raised

  Depressed

  Uniform

  Dropshadow

  Font Family

  Proportional Sans-Serif

  Monospace Sans-Serif

  Proportional Serif

  Monospace Serif

  Casual

  Script

  Small Caps

  Reset restore all settings to the default valuesDone

  Close Modal Dialog

  End of dialog window.

  【精灵档案】

  豹猫,是猫科豹猫属动物,又名狸猫、山猫、钱猫、石虎,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

  【精灵物语】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白天难以寻觅到我们的踪迹,那是因为,山野模特是需要保持神秘感的,走秀纯属孤芳自赏。这一身豹纹装是我最青睐的“美服”,可要想走出迷人“猫步”,矫健的身形和修长的体态也是必不可少。罗山,不仅是我的狩猎宝地,也是我的走秀舞台。

  【精灵故事】

  罗山豹猫,既有豹的矫健,又兼猫的灵巧,它们多在深山密林中活动,或穿梭于林间,或游走在树上,且昼伏夜出、独来独往,很难为人类所邂逅,算得上是山林“隐者”。

  “罗山动物种类丰富,但数量却相对有限。”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新庄集管理站副站长施兴文举例说,巍巍罗山中只生存着30只左右豹猫,这进一步增添了寻踪山林“隐者”的难度。

施兴文等人偶遇的豹猫幼崽。施兴文等人偶遇的豹猫幼崽。

  即便是老资格的罗山护林员,也常常无缘一见豹猫真容。然而,就在今年1月1日,护林员施兴文等人却偶遇3只豹猫幼崽,拍照留证后便予以放生。那一回,他们是在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没走寻常巡护路,在险峻的山崖上才有幸寻得“隐者”。

  在一个晴冷的冬日上午,施兴文带着记者一行向罗山之上进发,重回豹猫发现地,寻踪山林“隐者”。

   在路上

  盘山路绕了一匝又一匝,汽车在离山顶好汉峰不远的位置被施兴文叫停。根据老施手机上的智能巡护终端显示,此地海拔2464.9米,与好汉峰海拔只相差160多米。在这里,一行人弃车步行,沿着陡峭山脊缓慢下行,右侧是青松林,左边是黄草甸,一步步都踩在了南北分界线上——罗山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植被对水分的需求远甚于光照。北坡背阳,土壤潮湿,有利于乔木生长;南坡向阳,土壤干燥,只能生长耐旱的草本植物。

  一路向西,一行人沿着山脊小心翼翼下行,前方视野极为开阔,甚至可以俯瞰到山下乡村。远方的壮美景色,记者却不能多加流连,更要埋头看清山路,小心下脚处——这道山脊不是护林员的固定巡护路线,前方本没有路,只能探路行进。途中,记者掠过的油松、青海云杉、丁香花、虎榛子等纷纭草木,也是一道道绝美近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下行在罗山山脊线上,记者才真切体会到天地之无穷与人类之渺小。

罗山南北坡界限分明。罗山南北坡界限分明。

  据常年走山路的施兴文目测,这道山脊坡度约有60度,陡峭异常,加上脚下碎石遍布,地面雪融后更添湿滑,让行进更显蹒跚。走了不过十分钟,一名记者无奈原路折回——他背携无人机、三脚架等重装,下山时重心不稳,不好把控身体平衡,机器摔了事小,人命折了事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陡峭山路上途经多个悬崖,行人多有眩晕之感,一个个下意识地后仰着身体下山。

  但这样的陡峭山路,对施兴文来说却是“小菜一碟”。行进途中,他还不时查看手机上的智能巡护终端,脚下步速却是不减,还真是“技高人胆大”。一路上,记者们累得气喘吁吁,才勉强跟得上这位50多岁护林员的步伐。

施兴文(前)带领记者寻踪豹猫。施兴文(前)带领记者寻踪豹猫。

  “从外面看,罗山是个螺形山,里面却是星罗棋布,险象环生,大有文章。”施兴文提醒记者,不要仅仅着眼于罗山外观,还要深入罗山褶皱里,才能对这座大山有更为真切的观感。在这些常年行走在峰峦沟壑中的护林员看来,是“不识罗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百变罗山方是真面目。罗山全域封禁20多年,收得了自然修复之功,世人无缘踏足其中,只能遥望个螺形山的大观,难以近距离欣赏山中的多样与变化。

   到现场

  一路上如履薄冰,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北干柴沟——这是“隐者”昔日现身之地。施兴文站在悬崖边上,指点周遭沟壑,向记者还原起人猫偶遇时的动人场景:“是同事郑罗红先发现的,那是一只小豹猫,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在这崖上岩石跟前活动。后来,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两只,一个跑到下面山沟里,也让我们给抱了上来……”

  施兴文从这群豹猫体形大小推测,它们都为一胎所生,只有一两个月大,腿脚尚不矫健,否则根本不给人类“活捉”机会。成年豹猫在山林中如履平地,左冲右突,有着“林间行者”的名头。

护林员偶遇到的豹猫幼崽。护林员偶遇到的豹猫幼崽。

  再朝四周寻觅,护林员们没有找到本应相随的豹猫妈妈,料想其可能隐身在附近山林中,正紧张关注着自己孩子在人类手中的安危。将心比心,护林员们很快就放生了这群豹猫幼崽,继续前行。

  事后,有心的护林员在邂逅地附近的松林中布设了两台红外摄像机,机位架设有平拍、仰拍两个角度,为的就是尽可能抓拍到“隐者”风采。还真有收获,不光记录到那群豹猫幼崽的成长,还抓拍到上次无缘得见的豹猫妈妈。

红外相机抓拍到的豹猫。红外相机抓拍到的豹猫。

  “动物有自己的固定活动区域和行进通道。”施兴文说,这个豹猫家族就常在这片松林跟前活动。说着,他蹲下身子,捏起地上一截黑色粪便,掰开后仔细查看,发现有动物毛发痕迹。这位资深护林员推断说,这疑似是豹猫粪便——豹猫主要以老鼠、兔子、松鼠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这些猎物在周边多有分布。

  “你看,这些鸟兽都是撵水、撵吃的,所谓‘鸟为食亡’。”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副科长蒋建成向记者分析道,“山里雨水好了,草木茂盛了,黄鼠、兔子就多了,豹猫、赤狐也就跟着多了起来,生态链自下而上被优化着。”罗山地处宁夏中部干单带,却生长着野生维管植物72科254属518种、苔藓植物17科27属41种、大型真菌30科43属74种,栖息着野生脊椎动物70科156属229种、无脊椎动物1008种,孕育了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素有“瀚海明珠”“荒漠翡翠”的美誉。

冬日罗山植被依然丰茂。冬日罗山植被依然丰茂。

  山中隐

  从北干柴沟返程,一行人走的是上山路,虽然更费体力,却走得更稳当。返回停车处时,施兴文查看智能巡护终端,上面显示:来回步行11483米,用时2小时零4分。

  “这是我从业20多年来,走过的最难走的采访路。”一名中年记者感叹道,这席话引起其他青年记者的共鸣。打量下自己,再瞅瞅别人:鞋面都被雪泥染黑了,羽绒服上也有荆棘刮痕,一个个显得有些狼狈。

树上游走着的豹猫。树上游走着的豹猫。

  记者一路坎坷,却寻“隐者”不遇,但也不虚此行——走进了豹猫的栖息地,追踪到它的疑似粪便,还原了人猫邂逅现场,欣赏了豹猫林下漫步的影像。这一切,让豹猫的形象在记者脑海中愈加生动起来。

  毕竟是“隐者”,豹猫对人类是“敬而远之”,哪有头回寻踪就碰上的道理?然而,记者从护林员口中和红外相机镜头里可以确定的是,豹猫在罗山中的栖息地范围正在不断扩展,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世人对这位山林“隐者”行踪的不懈追问,记者唯有以此作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宁夏日报记者 杨志挺 杜晓星 见习记者 哈玲 杨玉瑛 实习生 彭斌 马磊  文字/图片/视频

宁夏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