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李敬方(北京团市委少年部副部长)
“北京少年西部行”活动部分成员
主持:朱煦
责编:王玲
(音板)
主持人朱煦: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谈话节目《午间一小时》,我是主持人朱煦。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总是令很多家长发愁,孩子谁来看?中午饭谁来做?该给他报个什么学习班或者出外旅游谁来陪同?等等。因为孩子年龄小,这些事真是挺难办。虽然现在社会上的夏令营比前几年多了,但是其中鱼龙混杂也使家长选择起来非常困难。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在今年暑假的第一天,北京就有几十位小同学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他们去哪儿了呢?听说分了三个方向,现在小朋友就坐在我身边,谁能告诉我分别去了哪儿了?
学生1:我们去的是陕北延安。
朱:据说你们这个小团队有个名字叫什么?
学生1:红色之旅。
朱:你们呢?
学生2:我们去的是湖北宜昌,我们队叫建设之旅。
朱:为什么要去宜昌呢?
学生2:去看三峡大坝。
朱:你们呢?
学生3:内蒙古的集宁大草原。
朱:你们这个团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3:自然之旅。
朱:这三个团去了一个星期,今天把他们当中的十几位同学请到我们节目当中,他们刚才已经给我讲了很多他们的所见所闻,呆会儿就请这些小同学给我们讲讲他们的故事。有些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来到我们的演播间,咱们是不是一块儿欢迎爸爸妈妈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掌声)
(音板:今年暑假,在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少工委、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少年报社的组织下,60名天真活泼的北京少年分别踏上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之旅,通往三峡重点工程的建设之旅,通往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之旅,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午间一小时》今日话题——《北京少年西部行》)
朱:今天团市委少年部的副部长李敬方也来到我们的节目,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目的,当初是怎么想起来要选择这样三条线路或者说选择这么大的孩子来搞这个活动?
李:当时在考虑这次活动的时候,我们几家主办单位有几点想法,一个是孩子平时上学很紧张,这样也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让同学们走出去,特别是到西部去看一看,我们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嘛,我们考虑的路线分三个,一个叫红色之旅,去看看革命圣地延安,一个到内蒙古大草原看一看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风光,再有就是去宜昌,看一看我们国家的重点工程三峡大坝的建设情况,让大家感受感受西部的变化。第二个考虑就是说我们组织这帮孩子出去不是像社会上的夏令营纯粹去玩,我们考虑主要是对大家教育的过程,因为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11、12岁的孩子,这样等到北京举办2008奥运会的时候,这些孩子们都在20岁左右,正是在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时候,他们可能都是奥运会各个场馆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可能就代表了首都青年向世界展示新北京新奥运的魅力,展示我们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青年一代的良好精神风貌,从这方面考虑我想通过组织这次活动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从小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第三个考虑就是东西部的少年手拉手,这个活动搞了很多年了,效果也比较好,我们在座的孩子是北京80万少先队员的代表,他们都是“东西部少年手拉手”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平时给西部的少年捐一些书、捐一些款、捐一些学习用具等等的东西,我们想把这些孩子们带到西部去看一看,和西部的孩子见一面,通过实际的见面交流更加促进东西部少年的认识和了解,增进友谊。
朱:听了咱们部长的介绍,小同学们参加这次活动实际还是有很多的任务背在身上的,要走很远,要去看很多地方,并且看完之后可能要想一想。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就想听听这么重一个任务,在你们出发前都做了什么准备呢?在今天来的同学当中出这么远的门,而且自己一个人出去都是第一回吗?
众:不是。
众:是。
朱:有说是有说不是的,说不是的同学你去过哪儿呢?
李骏蔚:我的名字叫李骏蔚,是北京市宣武区炭儿胡同小学五一班的学生,我去过澳大利亚悉尼。
朱:去得很远,是去看奥运会吗?
李:不是,因为澳大利亚悉尼刚刚举办过一次奥运会,当时爸爸说新一届奥运会非常环保,我们去吸取一些环保经验。
朱:你去考察了一下?
李:对。
朱:还有同学走到哪儿了?
学生4:我去的是日本,是北京少年报组织的活动,去日本了解一下他们在环保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
朱:剩下好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出门吧,家里放心吗?
众:放心。
朱:你是来自哪个学校?
何田田:丰台区芳星园一小。
朱:几年级几班的?
何:四年级一班。
朱:叫什么名字?
何:何田田。
朱:这是你第一次出去吗?
何:嗯。
朱:那你有没有想过爸爸妈妈害怕不害怕?
何:不害怕。
朱:你做了些什么准备呢?
何:我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内蒙古的资料,再从百科全书里了解一些我们要去的地方的情况。
朱:你在踏上火车之前知道集宁是在北京的哪个方向吗?
何:不知道。
朱:集宁是内蒙古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有同学要补充你了。
杨益:我叫杨益,在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上学,今年过了暑假该上六年级了,集宁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一个行政中心。
朱:你做了什么准备呢?
杨:我就是把行李装好了之后……
朱:都装了什么?
杨:就装衣服和采访要用的东西,带了点药品怕出了什么事没药,又多带了一个手电。
朱:还带了手机?
杨:是。
朱:为什么带手机,为了发稿子吗?
杨:不是,跟家里联络,没有手机没办法联络。
朱:联络说什么呢?
杨:就说到了哪儿到了哪儿,如果有什么事情也跟家里说一下。
朱:就光说这些?呆会儿我再问你吧。还有同学告诉我你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5:我看了一些光盘,比如《巍巍昆仑》、《西安事变》。
朱:因为你去的是延安吧?
学生5:对,我还看了一些书,比如陕西风光,陕西一些民俗采风之类的书籍。
朱:你们平时出去春游都做什么准备工作?
众:带吃的。
朱:这回这个准备工作没做啊。
众:带吃的怕坏了。
朱:那就一点都不带?
众:什么都没带。
朱:我不信。
众:真的。
朱:这回真的没带零食?
众:真的没带。
朱:那火车上呢?除了发的饭和水就一点零食都不吃?
众:没有。
(音板:一群快乐的北京少年走进西部,了解西部,在那儿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您继续收听《午间一小时》——《北京少年西部行》)
朱:刚才大家告诉我这一次出去确确实实跟春游不一样,第一不多带零食,第二不少的同学事先上网查资料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我想你们一进入参观或者采访行动的时候一定就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看哪位采访的内容和你的感受最精彩,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举手说,咱们一个队先出一个人好不好?
杜悦:我是延庆县第二小学五年级七班的学生,我叫杜悦。我们去看了西安的大雁塔,因为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我们去那儿的时候导游阿姨说,我给你们说一个事情你们别失望,大雁塔歪了,当时大家都非常惊奇,大雁塔非常高,看上去非常宏伟,所以,大家非常不相信。
朱:你看出它歪了吗?
杜:我事先听人说大雁塔歪了我也不相信,我就事先准备了一个小绳,上面栓了小珠子,我到那儿的时候就那么一比,大雁塔还真歪了。
朱:还带着科学仪器实地测量了一下。你问为什么了吗?
杜:那个阿姨说,因为西安市缺水,人们在大雁塔附近毫无约束的乱开水井,水资源一破坏,地基不好了,大雁塔就慢慢歪了,虽然现在西安市政府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把大雁塔附近所有的水井都封闭了,但是大雁塔再也恢复不过来了。
朱:是吗?想点办法不行?
杜:办法倒也有,但是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水井封闭了。
朱:你没跟他们说下回你去的时候还要拿你那小绳小珠子再量一量,跟他说了吗?
杜:没有,忘了。
骆玲玉:我叫骆玲玉,是海淀区实验小学的学生,我们去了辉腾锡勒草原,在那儿我们觉得天和白云还挺好的,但是那儿的草大部分都枯黄了,因为干旱缺水的原因致使我们没有去旅游景点黄花沟,往年那里黄花遍地,可是今年就不行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开黄花了。最后一天晚饭的时候我就凑到老师那儿去,老师就在跟一个当地内蒙古人聊天,那人说现在牛吃草尖马吃中间羊就吃草根,这样草很快就报销了,致使羊很快就没有口粮了,现在政府决定划片,羊就吃这部分的草,吃完了就得买饲料,等草长高了再吃。
朱:其实羊也挺喜欢吃尖的是吧?
骆:是。
李恬:我是西城区双秀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我叫李恬。我们去了一趟长江三峡大坝,不光去了那儿我们还看了看三峡沿岸,那边有很多树,我又采访当地人,他们告诉我当地的花岗岩很多,地很硬,不适合种树,这些树种都是从山上挖下来的,土壤也是,所以种一些树很不容易,大家都特别珍惜这些树。还有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三峡人民在那儿种了1997棵树,我觉得三峡人民很艰苦。
朱:你看到他们搬家了吗?
李:看到了,为了配合祖国三峡的建设,他们都往外地搬了,他们都很舍不得。
高雨凡:我叫高雨凡,是北京市崇文区花市小学的,我想给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做补充,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采访了一位阿姨,她给我们讲了许多非常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位老人种了一棵树,那个老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把树养大了,可是由于修建三峡水库,水位不断升高,这位老人就眼看着自己养大的小树被淹死了,他非常伤心,但是为了配合修三峡大坝,他还是离开了自己的家。
(歌曲《三峡,我的家乡》)
朱:你叫什么名字?我特别想听听你说延安。
孟繁曦:我叫孟繁曦,是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的学生,我上五年级了,对延安记忆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一个纪念馆,我们先进去一个地方看见以前的伟人塑像,但雕刻得并不像真的,得看人名才知道是谁。接着往前走进了一个小门,一拐弯令我最惊讶的就是他们刻的人跟真人一样在那儿握手,是毛主席跟刘志丹同志。
朱:你刚才这个称谓还是很准确。在这些同学当中,有一位是今天来的唯一一名中学生,资深记者是吧?
高蕾:对。
朱:报一下名字。
高:我叫高蕾,来自北京31中的学生,这回红色之旅我们看了毛主席和周恩来他们工作的地方,那个窑洞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就有一张桌子特别旧,可以说办公条件特别简陋,而且窑洞里还特别潮。我们进去以后,可能也加上天气特别热,呆了一会儿就觉得特别闷,更别提在那里工作了,或者指挥什么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建设出伟大的祖国,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就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去好好学习,创造祖国的明天。
(音板)
贾晗:我叫贾晗,是北京市宣武区师范附属第一小学的学生,我们在内蒙的第二天到草原敖包的时候,刚下车就有一个小男孩儿骑着马过来了,一直追到我们后面说,你们骑不骑马,一圈就五块钱,绕着敖包一小圈,没关系,没危险,我带你们骑。当时我们好多同学都摇头,没人响应他,他就一个劲儿地跟在我们后面说,骑一圈吧,就五块钱,没危险的。大家看着他特别可怜,就走过去跟他交谈,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二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实在太差了,没钱供他上学,他就利用暑假这个旅游旺季自己攒学费,游人每骑一圈五块钱,也就是他的学费,挣够了钱以后才能上学。他学校离家非常远,他每天坐车就要坐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当时同学们都觉得特别可怜,就拿出自己身边带的书给他,他特别高兴。我们走的时候,车都开挺远了,他还一直跟我们挥手。
朱:在这之前你知道在离你不远,几百公里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比你小的孩子或者跟你一样大的孩子是过这样的生活,想到过吗?
贾:没有。
朱:报纸上看到过?
贾:看到一些。
朱:听说过。
贾:是,但是没有亲眼看过。
朱:你相信吗?
贾:相信。
朱:你会忘了这个男孩子吗?
贾:不会忘,我们现在正在跟当地导游联系,想更好的了解这个小男孩的情况。
朱:刚才好多同学跟我讲了他们觉得非常沉重的故事,能不能给我讲讲别的方面的情况?
杜:我们去西安的时候有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外面简直是两个世界,里边开发区特别棒,什么孵化场,空调管子厂,还有好多好多著名的,包括北京名牌都在那儿聚集着,那边环境特别好,马路非常宽阔,我希望西安市等到2008年的时候,不要过那么长时间了,越快越好,把西安市每个角落都变得那么繁华。
朱:你们这次去西安的城墙了吗?
杜:看见了。
朱:上去了吗?
杜:没时间。
朱:在底下看没上去走真是挺遗憾的,我跟你们一样,前几天去采访也顾不上,只能在下面看一看。
学生6:我前不久刚从西安回来,上过古城墙,我觉得这个城墙非常有趣,因为站在城墙上往下面看,城里面为了保护古建筑还是那种小平房,挺破旧的,但是城墙外面就是挺发达的城市,所以在城墙上就像看到两座城市一样。
朱:你觉得他们外面盖高楼,里面也应该盖高楼,是吗?
学生6:我觉得里面平房外面高楼挺好的,特别有以前的平房、城墙挺好的。
朱:知道咱们北京以前有城墙吗?
众:有。
朱:知道在哪儿吗?
杨:和现在二环路位置差不多。
朱:看来同学们真的是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不光之前做了很多准备,还有平常的积累,我觉得你们现在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真是特别幸福,有什么事上网点点什么都解决了。
学生7:我觉得宜昌特别伟大,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葛洲坝的建造影响中华鲟的生活,所以就建了一个中华鲟繁殖基地,我们参观的时候看了一段录像,把中华鲟的幼苗人工繁殖出来,等它长到一定时间后再把它投入在长江里。
学生8:我补充一下,在中华鲟的繁殖基地,我们看到两条有演播室这么大的中华鲟。
吉雪菲:我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同学,我叫吉雪菲。我们去内蒙古的时候参观了一个辉腾锡勒风电站,它是亚洲最大的风电站,一共有三台风机,每台风机一天就能收入一万元。内蒙古地区的各家各户都用这儿发出的电,而且就连北京有些地方也用这儿发出的电,通过这个我在想内蒙古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把它建设得更好。
朱:你能给我们讲一下你看到的风力发电是怎么发电的,是不是插好多杆,就跟咱们过年玩的风车一样?
吉:对。
杨:叔叔,我知道风车和风车之间的间距是风车直径的五倍。
朱:很好。但我现在回过头来还想再次问你一个问题,刚开始咱们问了一遍了,你当时拿着电话给家里打电话还说了些什么?我突然想起来了。
杨:有一次把笔给弄丢了,相机的电池接触不良,我又装了一遍把电池给装反了,相机就没法工作了。
朱:然后呢?
杨:然后就给家里打电话了。
朱:然后呢?
杨:您别问这一段了。
朱:那行,就留给旁边的同学说吧,那位同学举手了。
杨:别说别说。
朱:我特好奇,你让他跟我说说吧。
学生9:那次他丢了笔我们那儿的阿姨就说了,丢支笔还往家里打电话,他当时就哭了。
杨:不是,那相机都没法使了。
朱:哭了多长时间?
学生9:从我们住的地方一直哭到上车。
朱:你们有没有帮他一块儿哭?
学生9:没有。
杨:叔叔,我就哭了两分钟。(笑)
(音板:走进西部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也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爸爸妈妈高兴的说我的孩子长大了。请您继续收听《午间一小时》——《北京少年西部行》。)
朱:刚才咱们同学谈了好多了,接着我也特别想听听家长简单说说这次的活动,当时听说了孩子要去参加这个活动你们是什么心情?另外我看有的记者写文章把话写大了,说几天之后孩子突然长大了很多,我想变化肯定不会这么大,但是肯定是有一种新的面貌,请你们讲一下。
董母:我是董媛卿的家长,我听说有这个活动,我特地把她在北京小学的香港行取消了,专门参加这个活动。
朱:香港不去了。
董母:对,我觉得这个活动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而且通过她回来跟我描述的整个活动过程我挺有感受的,她说她原来想像的希望小学应该是特破,特不好,但是她看到学校教学楼挺现代的,我就觉得希望工程还是挺有成果的。
朱:等于她替您去实地考察了一下希望工程。孩子一个人出去你是第一次放她出去还是以前就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董母:在学校也参加过。
朱:能走那么远吗?
董母:好像没有,这是第一次。
李父:我是李恬同学的爸爸,在全国人大工作。孩子去参加这个活动,我感到意义有三个,第一,知道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了。我和她妈妈在机关工作比较累,她原来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这次回来以后她特别感到应该积极做饭,积极出去买东西,爸爸妈妈每次回来都问累不累,拿毛巾擦擦汗,每次从冰箱里拿东西,原来都是我们先给她,这次回来以后从冰箱拿出水果以后还给我们切好,花钱都买不来的感觉。
朱:你都不习惯了?
李父:倒不是不习惯,我在想我的姑娘变成这样真是太吃惊了,第二感到孩子的环保意识确实增强了,这个我都不知道,每次回来居委会主任就表扬我,说这个父亲当得好,孩子现在天天在咱们院里捡塑料袋,捡电池,等等,主动动员各家交到居委会去。我感觉很面红,我说我对孩子没这方面教育。
朱:没做这么好。
李父:是,我很惭愧,她回来跟我讲,她去三峡感到那个地方为了环保种了许多树,我就联想她这两天老做这事,我就特别吃惊,以前家长动员她都不会去做,但是现在千真万确的发生了,而且给居委会送电池,很感动,几千个。第三个我深深的感到她的团队精神加深了。
孟母:我是孟繁曦同学的家长,在首钢设计总院工作。
朱:最小的那个,跟妈妈长得很像。
孟母:刚开始接到这个通知之后我有些犹豫,再加上他又瘦又小,我想走这么远他可能也不适应,后来我们夫妻商量后觉得这也是对他的锻炼、磨练,没想到他回来以后使我们感到特惊讶,他不但没有不适应,还特别兴奋,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是我想给这些大哥哥大姐姐通电话,我说你有什么事啊,他说我给他们照了好多照片怎么送给他们?我突然感觉到他对友情更浓了些,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有些很孤独的性格,后来我们就挺受感动的,这一个星期的旅程对他人生的认识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来的路上他还说我特想说一句话,他都没来得及说,他说在这个旅途中他特别感谢一个叫贾可铮的男孩子。
朱:今天没来?
孟母:没来,我见过这孩子,又高又胖,挺可爱的,他说在这个旅程中经常帮他背包,可能就看他身体比较瘦弱,这种友情对他影响特大,而且这么长时间了他还记得,他说他特别想在今天对贾可铮哥哥说一声:谢谢你。
朱:妈妈代你说了。
吉母:我是吉雪菲的妈妈,我叫田辉,这次孩子出行说实在的,原来是要对孩子进行锻炼,其实对我们家长来讲更是一种考验,走之前爷爷奶奶都不同意。
朱:没放出去过?
吉母:没有,就没撒过手,我那天去送行的时候,我们这一队所有的家长都没有进站,就我一个,因为我提前到就买了站台票一直把她送到车上,回来的时候去接站,带队的老师见着我第一句话就说吉雪菲是这个团表现最好的孩子,我就觉得特别感谢主办的单位和老师。
于父:我是石景山小学于博的父亲,我感觉这次活动立意比较新,切入点比较准,首先它寓教于乐,使孩子出去玩当中能学到知识,开阔眼界。第二对推动孩子的学习很有益处,在走之前孩子就根据出去的要求,自己准备资料,回来以后写了四篇文章。同时她是少先队大队长,回来以后就利用小队的活动和大队的活动给同学介绍情况,而且学校决定开学以后由她把出去的见闻、所感所想向全校同学报告,现在她正在准备。我想这个活动不仅对她是锻炼,对她的学习是促进,同时对其他的或者周围同学也有一个扩大意义,我认为这个活动还是不错的。
李父:我叫李方,在法国空中列车工作,我是李骏蔚同学的家长。我想简单的说几句,大家看到现在组织活动都是北京少年西部行、自然行还有建设行,因为什么呢?像我孩子条件非常好,出国也好怎么也好可以承担这个费用,但是大家想到没有,延安或者真的比较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也有很多理想和愿望,以后团中央、国家一些机构能不能组织非常贫困地区的孩子北京行、上海行或者广州行,让他们真正也看看全国各地,我想如果没有政府资助,他们这一辈子可能没有这个条件,有的可能生活了60多岁,70多岁还没有出过家门。
朱:县城都没有去过。
李父:特别穷,或者特别落后地区的人,让他真正看看幸福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以后一定会想办法改进。
(音板:《午间一小时》欢迎网上查询,请进入www.beijingnews.com.cn千龙新闻网首页精品推荐,点击《午间一小时》,请进入www.sina.com.cn新浪网首页新闻中心,点击《午间一小时》,请进入www.cnradio.com.cn中央台网站首页在线点播,点击《午间一小时》。
朱:今天我们还有三位朋友跟我们小同学一起参加这次活动,但是他们不是小同学,他们是大同学,是咱们北京建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当中的代表每个团都来了一位,这些小同学当中有的管他们叫老师,有的管他们叫大哥,就想请这些老师和大哥说说他们的感受。
解:我叫解放,是北京建工学院学供暖通风工程专业的学生,开学该上大四了。这次我有幸跟这些小同学出去觉得很幸运,当时通知我们这件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些都是小学生,我们从这儿过来都很多年了,他们差不多比我们小十岁,我想跟他们沟通会不会有问题啊,他们现在可能生活好,跟我们以前也不一样。
朱:有代沟。
解:对,尤其是代沟的问题,我觉得很难解决,他们跟我们思想不一样怎么办。
朱:我就觉得今天来的三位大学生就你的形象真是可圈可点,又黑,络腮胡特别壮,你想没想过你这样的形象——
解:我怕小朋友会害怕我。
朱:可是我觉得在我们整个录制过程中,你跟孩子们的亲密最让我觉得惊奇。
解:可能我跟他们在路程当中交流比较多,而且在去之前我有一个妹妹跟他们年龄差不多在,我专门找了她一趟,问了问现在你们这些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熟悉什么,想什么,因为我们的任务一是也要了解西部,也有学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家长放心,因为有我们带着去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到那儿去之后我们发觉这些小朋友非常听话,而且好多事情干得非常漂亮,比如主动采访,尤其是我们参观兵马俑的时候他们主动去跟一些外国人交流,这让我很惊讶,我在小学的时候还没学过英语,他们这么小都能跟外国人交流。
朱:你上大四了都不敢用英语交谈?
解:说实在的,也很怵,他们主动就上去了,我感到非常惊讶,有这种勇气,而且有这种实力去,我觉得他们以后的发展前程真是不可限量。
朱:我想问李部长,刚才这些同学谈了很多,作为这次组织者之一,您能再谈谈您的感受吗?当时策划是我们想像着设计的,但是您觉得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李:刚才这些同学们的谈话我感到很欣慰,同学们的一些感想和感受比我们想像好得多,收获大得多,以后我们还想开展类似的活动,给孩子们暑期或者其它假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刚才我也说了这次是教育性的活动,不是旅行社搞的夏令营。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大家谈的时间也比较长了,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们现在来谈对孩子教育问题我觉得至少比以前更有紧迫性,2008年我们要承办奥运会,今年年底要加入世贸组织,今天的孩子,十年以后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了,是我们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了,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很迫切。同时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学校是一方面,社会是一方面,家庭也是一方面,刚才我觉得好多家长都讲得挺好的,对孩子的教育是三个方面,这三方面不能偏了哪一面,都很重要。我想将来团市委还要开展一些更好的活动,另外希望社会上给孩子们的成长创造很好的社会环境,家庭能给孩子的生长或者生活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我相信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我们这些孩子在新世纪中随着我们祖国的发展一定能朝气蓬勃,全面进步。
朱:短短一周的西部行相对六、七周的暑假是很短暂的,但是我相信留在孩子心里的回味是久远的,对善良、美好的记忆,对问题、遗憾的挂牵,那个牵马男孩儿的心愿,他想上学,三峡人为了顾全大局而印在脸上的默默理解,以及船闸、大坝、窑洞、土炕还有草原上的希望小学等等,我们和所有的老师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多多收获知识,当然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多多的收获快乐,因为在今天整个谈话过程中,孩子们的脸上总洋溢着那么多的笑意,如今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交通也便利了,应该利用寒暑假让城里的孩子不仅去了解北京、上海、广州,了解世界,我想更应该了解全中国。最后,主持人朱煦和责任编辑王玲再次感谢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收听我们本期的节目,谢谢大家。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