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6日消息:华人在东南亚生活并不简单,这是法国女学者苏尔梦博士(Dr. Claudine Salmon)在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之后的一个感触。
苏尔梦博士目前在新加坡搜寻史料,并与本地原籍海南岛的作家进行交流会。在会上,她提出了研究中华文化与历史的一些观点。
苏尔梦博士现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1962年,她毕业于法国东方语言学院华文系。两年后,她到北京大学修读两年历史,之后也考获法国高级行政学院博士学位。
从18岁起,苏博士便开始学习华文和研究中华文化和历史。现年63岁的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东南亚华人史。
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访问时,苏博士解释她把钻研对象放在东南亚华人方面的决定,她说,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有好长一段时间闭关自守,西方学者无从在当地做研究。也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关系,苏博士有整17年没到中国,一直到80年代才重新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
她以流利的华语说道:“我在东南亚生活了3年多,大部分时间在印尼,那时感觉和当地华人非常亲近,就像朋友一样,所以我深深了解印尼华人一路走来所面对的困难。”
她认为,东南亚华人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保留住自己文化的根。但要做到这一点委实不容易。
苏博士的著作包括《雅加达的中国人、寺庙和公共卫生》和《印尼中国人用马来文写的文学作品》。
此外,她还写了很多论文,内容包括爪哇的中国宗教、爪哇的中国碑文和中国人对东南亚发展的贡献等。
目前,她正在写一篇有关东南亚海南人的历史。
苏尔梦博士这次到新加坡,特地参观附属武吉知马琼崖联谊会的海南作家作品研究室,研究室一共收集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南作家资料。
对于本地年轻华人不爱学习华文的现象,苏博士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
新加坡可能因为近来吸收太多西方文化,中华文化相比之下显得没有用处,加上年轻人没有时间,都是可能造成华文没落的原因。
她语重心长的说:“学习华文和了解中华文化不是几天的事情,而是要花上好多年的功夫,才能了解其中的精髓。”
她毫不讳言的说,学习华文真的很难,尤其是古代汉语。不过,四十多年来,她仍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
“我相信,我在学习和了解的不只是中华文化;在这过程中,我也渐渐地对自身的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黄佩玲)
定短信头条新闻 足不出户知天下大事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