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专题 > 正文

3月19日《午间一小时》:爱,永远继续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02日11:41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

  嘉宾:宋世为(长春第二监狱副监狱长)

  马长春(马欣之父)

  吴秀霞(马欣之母)

  马欣

  主持:朱煦

  责编:方磊

  主持人朱煦: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我是主持人朱煦,今天我和编辑方磊又一次来到长春,此刻我们正在长春市区东边的大约十几公里的兴隆山镇的地方,坐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阳光从屋外照进来,非常温暖,坐在我对面的有这样一家人,主人叫马长春,坐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妻子吴秀霞,这边是他们的宝贝儿子马欣,马欣是北京大学的学生,真是另人羡慕,坐在马欣身边的是被马欣称为宋大爷的宋世为,宋监狱长。

  宋:我姓宋,宋世为,是吉林省长春北郊监狱的副监狱长。

  朱:宋监狱长为什么会坐在我们节目当中和我们这家人一起来讲讲马欣家里的故事呢?这里面是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宋监狱长,您为什么会到这个家,您跟这个家有什么关系?

  宋:从去年开始,我和马欣家就形成了不解之缘,原因就在马欣,马欣从小生活在比较困困难的家庭,但他自强自立自我学习的精神特别强,去年他高中毕业,在长春11高中,毕业考试考到北大法学院,这个家比较困难,但他学习的精神非常好,答了619号,考上了北大,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北郊监狱服刑,他父亲97年因为伤害罪,因为别人欠了很多钱,要不回来,一怒之下就把人家打伤了,伤害罪判了六年,马欣的父亲在服刑期间看到了报纸上刊登了11高的学生文科考生马欣数学考了150分,看了这以后作为马江春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他非常愁,经济非常困难,考上北大要学费啊。

  朱:宋监狱长,咱们让马长春先生来讲讲他到底穷到了什么程度,他为什么这么愁。

  马长春:我在监狱服刑的时候看到了那张报纸,文科数学满分的奥秘是怎么回事,我估计我儿子百分之百上大学,但没想到他能进京,估计的是80能进京,我就想这个家庭怎么办,我原来是粮库的业务员,被骗了几万块钱,本来不富裕的家庭被骗了几万块钱又蹲了几年监狱,你说孩子考上大学吃喝使用的怎么办,上不去,作为一个父亲不是一生的罪人吗?

  朱:当时您能判断家里还剩几个子儿吗?

  马长春:当时我进去的时候就分文没有。

  朱:您儿子去年考上大学的时候您估摸着家里可能能拿出多少钱?

  马长春:没有钱,就靠借,靠朋友给,后来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监狱的领导,监狱长了解到我的情况多次开车到我家,记不清多少次了,来解决我的困难。

  朱:听众朋友可能还在想,爸爸说了没钱,家里一分钱没有,没有钱马欣上重点高中怎么过日子呢?妈妈是靠什么来帮助马欣来完成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包括您自己也还要吃饭,靠的什么呢?

  吴:我就靠一个小小的电话亭。

  朱:就是我们来的路上看到的小铁皮棚子。

  吴:对。

  朱:非常小,冬天升个小炉子,夏天呢?

  吴:夏天就只能那样了。

  朱:电风扇也没有?

  吴:没有。

  朱:我刚才看了插了一些烟盒和饮料瓶,有一部电话,通过公用电话和卖一些烟和饮料,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

  吴:三四百块钱吧。

  朱:还要交管理费呢?

  吴:一年一千块钱。

  朱:真正能落到自己那儿的一个月大概多少钱?

  吴:平时我还做点别的活儿。靠这个根本没有办法生活,有时候别人在电话亭里打电话的时候我利用这个时间给别人织点毛衣。

  朱:全家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

  吴:这没办法计算,有时候有活儿,有时候没活儿。

  朱:大概平均能有多少?

  吴:三四百块钱。

  朱:这就是你和马欣所有的了?

  吴:对。

  朱:谁都知道上重点中学是要交学费的,学费是很多的,他还要在学校住宿,吃饭,就靠这三四百块钱?

  吴:我们娘俩生活特别艰苦,比如我们早晨不吃饭,中午买点便宜的,一块钱的盒饭,或者我跟朋友处得挺好,他们买菜什么的都给我扔点黄瓜,扔点菜什么的,或者楼上朋友挺好的,他们就给我送点饭,说你一个人有点够吃的就给我端下来了,我儿子住校,星期六回来我就买点菜,他周六回来我就够他吃三顿饭,多余的菜我不买,他走了尽量不让菜剩。

  朱:平常像穿衣服这些就基本没有什么消费了?

  吴:有时候他穿的衣服就是我们家亲属穿剩的捡一点,我儿子特别俭朴,从来没要过吃的要过穿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儿子从小都没要过零嘴吃,我的衣服旧了给我买一件,从来都没有过。

  朱:反过来他的学习从来没有让你操过心。

  吴:从来没有。

  朱:听说家里摆的电视也是长春慈善总会捐的是吧?

  吴:对。

  朱:家里的台灯也是别人送的?

  吴:对,同学送的。

  朱:这样一件屋子不到20平米,这间小屋实际就是个炕,不是屋子,就是在这里的环境里您能培养出这么可爱的儿子,您过得虽然很贫穷,但在朋友当中您觉得儿子很有出息,是不是一直没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

  吴:我儿子考上大学之后,我感觉生活特别有信心。

  朱:特别有指望了。您一个人带着这孩子是不是特别困难。

  吴:当然是有的。

  朱:怨过他爸爸吗?

  吴:没有。

  朱:带着孩子去监狱看过他爸爸吗?

  吴:去过。

  朱:你怎么跟孩子讲呢?

  吴:我说咱们家庭这么贫困,以后就得靠你了,我对儿子特别有希望,他是我生活中的支柱吧,每当想起我的儿子再苦再累,我也生活得特别充实。

  (编辑手记:听众朋友你好,我是本期节目的责任编辑方磊,当我们来到马欣家的时候,他的父亲马长春因为身体不适还躺在床上休息,他们的家因为我们的到来似乎有些狭小,但我却真切的感受到荡漾于房间里朴素而熟悉的浓郁生活气息,热烈的阳光照射进来,让每个人都感到很温暖,马欣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瘦弱,圆润的脸庞透着自信而充满朝气的微笑,他的父母热情的招呼我们,我知道,我们这次的交谈必定是从容而愉快的。)

  朱:马欣你好。

  马欣:你好。

  朱:你是北京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能告诉我你是在哪个专业学习吗?

  马欣:法学院法学专业。

  朱:我知道你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为当你高考结束后你的分数出来以后有一个亮点,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吗?

  马欣:是数学,150分,满分。

  朱:你考的是文科,你的高中是在哪里读的?

  马欣:长春市11中。

  朱: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马欣:是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朱:是咱们吉林省最好的中学?

  马欣:有四所,这是四所之一。

  朱:那我们来设想一下,马欣是成为了北大的学子,又在吉林最好的学校读书,在别人想像起来,马欣应该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成长环境,他应该生活得不发愁,他的家庭应该非常好,他的学习环境非常好,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

  马欣:应该不是。

  朱:那是怎样的呢?

  马欣:我的家庭环境一直不是很好,父母早年就离异了。

  朱:你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吗?

  马欣:大概是87年。

  朱:当时你多大?

  马欣:很小。

  朱:当时你还没上小学?

  马欣:对。

  朱:那是跟着谁过?

  马欣:跟着爸爸。

  朱:小学、初中都是跟爸爸一起过的?

  马欣:对。

  朱:当时能见着妈妈吗?

  马欣:也能。

  朱:有时候能去看看妈妈,在上小学和初中期间上学都是爸爸照顾,但你记忆中爸爸是很严厉的还是很和蔼的爸爸?

  马欣:比较严厉。

  朱:你犯错误打过你屁股吗?

  马欣:不太记得。

  朱:我想你是好孩子,给爸爸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到了什么时候爸爸的生活发生了突变?

  马欣:初二的时候。

  朱:当时你明白是怎么回事吗?

  马欣:记得。

  朱:你听到这个事情是不是非常震动?

  马欣:是的。

  朱:谁告诉你这件事情的?

  马欣:我姑姑。

  朱:爸爸走了谁来照顾你?

  马欣:妈妈。

  朱:你觉得这很自然吗?

  马欣:应该是吧,父爱和母爱都是很伟大的,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关爱的。

  朱:这时候母亲就像接力一样接过了爸爸对你的关爱哺育的责任,你就和妈妈生活了,也是在这间小屋里?

  马欣:对。

  朱:这时候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你是不是就会觉得比原来改善一些了?

  马欣:有所改善。

  朱:你的记忆中家里一直是非常非常贫困的?

  马欣:我不是很关注这些,上高中以后我就忙于学习了,重点高中竞争力特别强。

  朱:但还是要面对,比如别人有零花钱的时候你就没有,别人上食堂买菜的时候——

  马欣: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地方,比如你能努力学习,将来有个美好的未来,你会拥有一切的。

  朱:就是你对这件事情不会那么关注,比如是咸菜还是一碗红烧肉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马欣:无所谓。

  朱:我在想像,我想像不出来大家的日子都比较好了,经济条件也非常好了,我特别想你的初中,你的小学,你的高中,和别人比起来总有落差很大的时候,你是怎么面对的?

  马欣:落差我倒不太感觉,我感觉别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人所处的环境你不能怨天尤人,你处在这个环境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朱:你觉得你的未来一定是很好的?

  马欣:我想我努力是会很好的。

  朱:咱们长春有快餐店吗?

  马欣:有。

  朱:去过吗?

  马欣:没有。

  朱:那你来北京半年了,去过麦当劳吗?

  马欣:没有。

  朱:你已经20岁了,跟你的同龄人比起来你觉得你是不是缺了很多?

  马欣:那也不是,我有很多东西他们也没得到,比如我努力的时候,我依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某些东西的成就感,他们没有。

  朱:所以你心里一直很平衡,在同学当中,有没有同学因为你的贫穷,比较而言,你相对经济条件比较差,你有这样的父亲,曾经有一段失误,他们对你另眼相待?

  马欣:平时我也不愿意讲这些事情,很少有人知道,再说我感觉这些无所谓,同学处得非常好。

  朱:有些情况大家不太了解,但有没有这种情况,大家拉你去消费,去玩,有这种时候吗?

  马欣:尽量避免吧。

  朱:怎么避免?

  马欣: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很少有这种机会。

  朱:大家也习惯了你不参加这类的活动,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孩子都是家长逼着读书,我不知道你的自觉性从何而来。

  马欣:相对家境环境不好的人,如果你是有抱负的人,你就应该更加努力去改变这种现象。

  朱:我再问一个你回答起来可能略微困难的问题,在你的记忆当中,你的童年也好,你的少年也好,爸爸有没有做一些事情让你感觉很不满意?

  马欣: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他毕竟是我的父亲,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人做事情你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

  朱:你没有怨过爸爸,除了后来的变故,在变故之前。

  马欣:没有,什么时候都没有怨别人的理由。

  朱:也许就是在你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你爸爸妈妈就分开了是吧?

  马欣:对。

  朱:在刚才来的时候我奇怪你怎么把孩子的重点高中供过来,据您了解的情况,学校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宋:11中学据他们老师讲对这孩子也非常关注,在上学期间马欣的学校成绩非常好,学年当中都是前几名,但教学费非常困难,免了一部分学费,在生活中老师也给了很多关照,他老师叫李建军,还是11中的老师,前两天马欣还特地去学校看老师。

  朱:所以大家的疑问才能解开,要不然妈妈刚才讲了这么困难的生活靠什么支持,接下来我们讲这个最重要的事情,马欣如愿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什么你当初选择的是北京大学而不是吉林大学就近上?

  马欣:我想要做就做最好的,我在11中文科向来是第一,只有两次第二,两次第二的时候我都心情不好。

  朱:你的数学那么好为什么不考理科,学理科可以考清华。

  马欣:第一对文科感兴趣,对理科没多大兴趣,第二就是北京大学是我所向往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最出色的大学。

  (音板:在马欣的话语间,我真切的感受到一个在贫寒家境下成长,有着高远抱负的青年人心灵最深处的思想,在和主持人的交谈中,马欣将生活中那些深重的贫穷与苦难全都轻描淡写了,但我知道那些有很多是我们从来不曾设想过的,困苦的生活激发了马欣昂扬的生活信念,使马欣在思想与精神的成长中超越了很多他的同龄人,他多年来对理想的追求似乎在证明着一个简单却深隧的真理,一切由自己创造!)

  朱:宋监狱长,当您听说在您监狱管辖的犯人里出了这么一件事,居然有一个犯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而且是北京大学,开始您信吗?

  宋:我看了报纸以后就给监狱长说了,监狱长是杨大勇,他打电话告诉我我直接赶到工地,了解一些情况,他跟我说得非常诚恳,说马欣肯定是我儿子,当时我就带着教育科长直接赶到兴隆山镇,找他们家挺难,我灵机一动,前两天报纸上登考试非常好的一个学生叫马欣,他们家在哪儿,人家告诉我他妈在那儿。

  朱:在这块儿已经成名人了。

  宋:那报纸登了三四天他就成名人了,找到以后跟他母亲一说这情况,确实他报考的就是北大法律系,而且分数是619分,估计肯定会被录取,看完他们家庭我也挺震惊的。

  朱:其实当时录取通知书还没拿到,还不知道一准儿就去得了北京。

  宋:当时认为600分去北大可能差不多,因为历年的录取一样,再一个和11高打过电话,他第一志愿就报的北大法律系,到他们家一看他家庭情况,确实太困难了。

  朱:您都没想像到?

  宋:我感觉挺震惊,现在的生活条件如果是这种程度孩子怎么能完成高中的学业呢?后来录取通知书下来感觉这孩子上学,就正常的考上大学他也需要一部分学费,这是必须交的,为了能使马长春在监狱安心服刑,当时回去和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刘伟华做了汇报,及时召开了党委会,马欣这个孩子能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考上大学,决不能让他荒废学业,从这个角度出发,监狱党委决定,在全监狱干警当中捐助一部分钱资助马欣上大学,不能使这么好的高材生在经济困难面前夭折了,所以两天时间捐了五千多块钱,交给了马欣,当时开了个座谈会,你上北京上学,经济上能解决一些困难,基本在这种情况下做了这个事情。

  朱:这件事情马先生您当时做梦都想不到吧?

  马长春:对,当时宋监狱长找我谈话说你别发愁,好好改造,至于你孩子的学费没钱交,监狱会想办法,当时我心想我出去文化水平太低,我想这是瞎说,不存在的事情,一个监狱领导,监狱长怎么能给你资助钱上学,当时我想这是安慰我,没信,但过了两天监狱把我的前妻和我的儿子都接到监狱开一个会,真的钱就拿过来了,亲自交到我儿子手上,我一看,这是真事吗?拿到手上确实是真的钞票,我想这个事讲给任何人都不会信,但这件事真的就发生在我的身上,这说明什么?党好啊,党领导得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北郊监狱的干警个个是好样的,雷锋又活了。

  朱:你当时心里也是非常非常难过,毕竟你是作为罪人,对社会犯了罪才进了监狱,才去服刑才去改造,没想这段经历又隐瞒了这个故事。

  马长春:党和国家并没有抛弃我,尤其监狱,尤其宋监狱长他们不知多少次到我家来,为我和我前妻做复婚思想,又为我儿子捐款,现在让我说我说不清,不知有多少次,不知帮了多少次,真的没办法计算了,在这里我只有说一句衷心的感谢你们,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你们。

  朱:宋监狱长,据您介绍马长春在监狱里表现也非常好,也积极改造,并且两次获得减刑是吧?

  宋:他改造两年以后被减刑一年,他表现非常好。

  朱:这在犯人中也是比较少的吧?

  宋:对,表现比较突出,他改造得也比较好,比较稳定,第二次减刑就非常特殊了,这是因为一个是改造表现确实达到了减刑的标准,正赶上了一件特殊的事,这涉及到刚才说的座谈会,当时马欣准备上北京上大学,这个座谈会上把钱交到了马欣手里,我问了一句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对你父母还有什么想法要求担忧的,当时马欣,我觉得这小孩儿非常有心计,他说的是什么呢?大致意思是他希望有一个比较温暖的家,这时候他的表露心声,我理解他,他父母离异很长时间了,如果他父亲改造回家,他母亲就要离开家,他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就说明他对父母的感情非常真挚,非常深厚,希望父母能重新组成家庭,这是他的愿望,这确实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当时以为就是给他上大学,在经济上帮助一下就行了,后来他提出这个问题我也感觉挺为难的。

  朱:这个任务完成起来还不容易。

  宋:难题。马欣9月2号上北京报到上学了,九月十多号跟马长春谈过几次,作为马长春来讲,由于儿子提出来这个愿望,他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想法,能复婚当然最好,但他感觉希望不大,这么长时间了。

  朱:没信心。

  宋:后来我和徐科长,和后来局里面的邱市长也来过,找吴秀霞谈话她感觉很为难,她觉得儿子是好儿子,为了儿子应该这么做,但过去打打闹闹的事历历在目,感觉复婚可能性不大,但我感觉和马欣的父母谈完话,我感觉最深的是他们对马欣那种真挚的父爱和母爱都是相同的。

  朱: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宋:尤其马欣考上北大是他们精神上的支柱,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在这点上是非常共同的,这个共同点也使他们对过去的做法,想法都有所改变。

  朱:自己有检讨。

  宋:这是他儿子提出来的,是他亲生的母亲和父亲,这种亲情关系作为特殊的纽带,使马欣的父母有很大的思想的变化。

  朱:即使有了这样的基础,您具体办起这样的事情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因为当时马长春还在监狱服刑,而服刑人员要结婚,让您奔波,这个事儿好像谁也做不了主。

  宋:作为马长春我想他们在一些问题上,思想疙瘩解开以后,觉得复婚对得起儿子,因当看到儿子的面上也复婚,这中间还有一些插曲,但这些就不是主要的,同意复婚之后,在咱们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服刑人员能否结婚没有任何规定,我找民政,宽城区司法局探讨这个问题挺复杂,原因在哪儿?没有先例。

  朱:条文没有明确规定,又没有先例。

  宋:刑法没有限制服刑人员结婚,但在婚姻法上,明确规定结婚,离婚是自由的,我认为在婚姻法规定是允许结婚的,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但后来尝试一下,说办吧,试试。

  朱:您还打了包票说真有问题您负责?

  宋:对,我说真有事我负责,我承担,所以有了第二次减刑的问题,本来那次减刑应该放到年底,由于情况特殊,马欣需要经济的来源和精神的安慰,能在北京好好上学,在这种情况下监狱按照正常的程序提起了减刑意见,长春中级人民法院接到减刑意见书以后在10月15号就搞了一次减刑听证会,10月17号就宣布减除余刑予以释放,在宣布刑予以释放的当时,就立即换下衣服,监狱给他举行了一次结婚典礼。

  朱:一次特殊的婚礼,这件事情在服刑的犯人中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

  宋:反响也比较大,作为监狱的干警能对服刑人员的孩子献出这样的爱心,对他们的改造树立了信心,增加了信心,有的服刑人员讲话,马长春一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改造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一次特殊的教育活动。

  (音板:马欣与他父亲的感情是深厚而炽烈的,这是我一见到他们就能感受到的,父母在马欣心中是同等的分量,同样是为了孩子,马欣的父母在离异十余年后重归于好,坐在马欣一家人的对面,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笑,我知道这笑容包容着对宋世为监狱长这样好心人的感激,更包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

  朱:这件事情实际您办到这儿还没有歇着,所以我说马欣这大爷也没白叫,跟自己认了一个大爷一样,马欣的事就变成了您自己的事,现在马长春也回到了家,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您也打算找活儿,打算和马欣妈妈一块儿把这个家经营好,是有这个打算吧?

  马长春:我是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家顾好。

  朱:我说马欣这位大爷这事没停着是您接着又在社会上联系捐助,这儿就有一位朋友,当然我们在这儿不能讲他的情况,要尊重捐助人的意愿,他现在每个月给马欣一点赞助。

  宋:对,他现在每个月资助马欣二百块钱,前段时间还来马欣家看了一下,但这位好心人有个要求,不让所有的媒体给宣传,他要默默的做个好心人,活雷锋,我感觉确实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有句话说只要世界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有美好的明天。

  朱:所以我想在这里我们的听众朋友和我们一起都会在心里默默感谢这位好心人,当然马欣心里会记住这位叔叔和阿姨。

  马欣:我会永远记住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充满爱心的人。

  朱:而且我相信尽管你这前面二十年的成长经历相对别的同龄孩子更困难一些,更艰辛一些,遇到的困难更特殊一些,妈妈也好,爸爸也好,经受的磨难更多一些,但它并没有在你心里烙下不好的印记。

  马欣:相反更增加了我丰富的阅历,对我今后处事会提供很多帮助,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它既然出现了,你就没办法选择,你不应该怨任何人,不应该怨天尤人。

  朱:那么你想对弟弟妹妹们说些什么呢?也许他的爸爸妈妈也像马欣爸爸一样曾经有过失误,也许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像马欣妈妈一样日子过得很苦,很艰难,作为这样的爸爸妈妈的子女,你的经历,你的体验,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马欣:如果你努力,就会有机会改变一切,但如果你自抱自弃,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朱:机会肯定是有的——

  马欣:对,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朱:从这个意义来说你是不是也会很感激你的父母,他们给了你不同的——

  马欣:应该是,让我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经验。

  朱:你是把最有益的地方汲取到了你的身上。

  马欣:对。

  朱:我觉得你的精神,你的心理非常健康,应该说很成熟,包括你的身体,的确也让人觉得非常阳光,我今天来之前真的在想我看到的会是很瘦弱还是很瘦小的孩子,我没想到是这么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儿,说你是小男孩儿可以吗?

  马欣:应该说是小伙子了。

  朱:监狱长,他管你叫大爷,你这大侄子的事你是不是得一直一直的管下去?包括你大兄弟的事?

  宋:作为一个监狱长按道理只能管监狱内部的事。

  朱:对,你都管到监狱外头来了。

  宋:但马欣这孩子非常好,马长春作为父亲,确实现在遇到特殊的困难,有些困难我可以想方设法的解决,我以前也讲过,马欣,你放心,你上大学期间有啥困难尽管说尽管讲,我也跟马长春说过,你出去以后有啥困难尽管说,作为我能使到劲儿的使到劲儿,能帮上忙的帮上忙。

  朱:来听听马欣妈妈的,马欣妈妈,能告诉我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欣去上学了,一个学期最多也只能回来一次,您还要继续看着你的小电话棚,还有新的打算吗?

  吴:我原来对生活好像很失望,觉得我这一生挺不幸的,通过我儿子考上北大我对这个家庭充满了希望,以后无论对孩子还是马长春都要多关爱,把这个家好好过一过,不辜负社会好心人对我们的期望。

  朱:当然,在我们节目要结束的时候我要告诉大家,其实这样一个小小的家庭,尽管十多年来他们曾经那样度过,马欣面临的是或者爸爸在身边,或者妈妈在身边的状况,但今天是很不一样了,在这个并不富足但其乐融融的家里面,我们感受着四处洋溢的温情,相信小马欣所经历的必定煅造了他比其他同龄人更加坚韧,成熟的品质,同时我们也代表听众朋友祝福马欣一家永远幸福,我们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好,在这里我们要非常感谢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为本期节目的录制提供的帮助,非常感谢,我也代表责任编辑方磊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谢谢大家,再见!

  (编辑后记:就在我们即将离开马欣家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一个用绿色竹皮编织的手工艺品,它像是从容的树木,又像是醒目的灯笼,马长春告诉我,这是他在监狱里每天在想妻子与儿子时编织出来的,看着它我有些激动,我知道马欣的父亲其实把更多的东西编织进去,曾经的罪人因为良好的表现减刑,贫寒的家境成长出优异的青年,多年离异的夫妻重结连理,我惊异于其中的神奇力量,在我们结束访谈以后,马欣和他的母亲又风尘仆仆去照看那个电话亭了,我来时的道路在他们背景的映衬下似乎更为宽广,生活,永远继续,爱,永远继续。)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专题
 相关链接
7月2日《午间一小时》:为了祖国的荣誉(2002/07/18/ 19:45)
6月25日《午间一小时》:塑造中国第一车队(2002/07/18/ 19:43)
6月11日《午间一小时》: 地名里面有学问(2002/07/18/ 19:41)
6月7日《午间一小时》: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2002/07/18/ 19:38)
5月23日《午间一小时》:深情的黄土恋(2002/07/18/ 19:32)
5月16日《午间一小时》:为了心中的老北京(2002/07/18/ 19:30)
7月11日《午间一小时》:诚信从点滴做起(2002/07/18/ 19:25)
7月2日《午间一小时》:让基层组织成为党员的家(2002/07/18/ 19:22)
7月1日《午间一小时》:战斗堡垒在连队(2002/07/18/ 19:02)
6月8日《午间一小时》:我不是个坏女孩儿(2002/07/18/ 18:58)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N]打靶归来
[N]我是一个兵
[M]向前进
[M]我的祖国
更多>>


分 类 信 息
:金融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读加国名校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国家法官学院招生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北大附属学校招生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国际长话畅谈无忧
:车辆保险六折优惠
:追日订房快捷方便
:看信息就有机会…
:丝露花雨诚征代理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