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游泳池是红眼病最主要的传播公共场所,但昨日记者在几家游泳馆发现检查人员并没有很严格地进行检查。省防疫站专家提醒:红眼病患者应当自我约束,不要进入公共游泳池,以免殃及他人。
昨日记者在几家游泳馆都发现,游泳池的入口处尽管有禁止红眼病患者入内的告示牌,但偶尔还是有戴墨镜者进入,而门口的检查人员并没有阻拦。
据介绍,“严禁急性结膜炎患者(俗称红眼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这是国家卫生部门《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尤其是儿童,本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如果不注意游泳卫生就比较容易传染上红眼病。
省防疫站环监室的徐副科长告诉记者,入夏以来,游泳池池水的卫生一直是防疫部门监测的重点。福州市防疫站每周都会对市内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抽检,水质状况一直良好。虽然红眼病的病菌在游泳池水标准余氯含量(每升0.3毫升~0.5毫升之间)下是不能够蔓延的,但是由于池水余氯含量处于动态中,很难掌握,因此对入池游泳人员的监管以及红眼病患者的自律就显得很重要了。
她提醒:游客在游完泳后,应该在自来水下多冲洗一会儿,或滴少许眼药水进行预防。
李雅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