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殿东侧工地上出土的一对宋元时代的千年赑屭迁新居。 在一片废墟中,被保护下来的药皇殿古建筑群(老照片)。
古明摄影报道
曾于2001年4月12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第一版刊登《宁波业余文保员呼吁原地保护药皇殿》的图文报道:“占地面积达19.6公顷、拆迁住户4090户的宁波市最大旧城改造项目——宁波天一广场,如今正在进行之中。但在这一地块之内,有宁波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点———药皇殿。在这座标志宁波市传统医药科学发展的精美建筑群里,有数量众多、别 具一格的灰塑,仿木结构的砖刻及石雕、木雕等艺术品。不久,工程部门就要对其开拆,并进行“易地重建”。令人担忧的是,灰塑和仿木砖刻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为此,我们再次呼吁:对药皇殿进行原地保护。
据史载,宁波医药业始于晋唐、盛于宋代。清康熙年间建药皇殿,大殿供祀神农氏。此后,药皇殿成为汇集南北药材及名医坐堂、同业聚会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改作药业仓库,保护良好。我们认为,如果合理规划并加以修缮利用,完全可以将这1600平方米的古建筑建设成像杭州胡庆余堂那样的医药业博物馆,使之成为一道无法替代的景观,同时也可使新建商贸休闲区集建筑、文化、科技、商贸、旅游于一体。总之,我们认为,原地保护,利及后世;一旦拆迁,遗憾千秋”的来信见报后,受到了宁波当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了实现原地保护有近300年历史的,尽可能保持历史内涵和环境延续,开发商不惜每年损失上万元的租金收人,改变设计方案,为药皇殿留出近2000平方米的位置,修旧如旧,恢复药皇殿昔日雄风。
10月1日,总投资14亿元的宁波天一广场建成并全面开业;商业街中将药皇殿原址保留并投资数百万元整修“一新”,如今,已进入殿内阵列布景阶段。还为在药皇殿东侧工地上出土的一对宋元时代的赑屭,在药皇殿旁建一座仿宋风格的碑亭———灵赑亭古建筑。据悉,这对我市迄今发现的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碑座将重新驮上两块石碑,一块记载发现经过,另一块记载药皇殿重修情况。这座当年药材商为祈求平安、祭祀药皇而设的古老建筑,与现代商业文明融合无间,给天一广场添上一笔凝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再现宁波商贸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
附件:“建设中的宁波中央商务区(CBD)天一广场有座清代的药皇殿,城建部门原拟迁移,但何剑敏副市长将一封业余文保员的来信批转给开发公司后,开发公司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将药皇殿原址保留并投资数百万元整修。目前,宁波医药控股集团已签定承租药皇殿的协议,根据协议,承租方必须在保持药皇殿原有结构与风貌的基础上修缮与保养,不能破坏古建筑的原有韵味,也不得在药皇殿内从事与药无关的经营”。
链接:宁波印象之三---城市灵魂(摘自:中国文物报)
在有“浙东第一街”之称的中山路上,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间星布着唐咸通塔、宋元子城遗址、明清时期的海曙楼、范宅……,它们与散落城市角角落落的老宁波时代的酒吧、弄堂、商铺、烟纸店、戏院、石库门等传统建筑和街区一起,折射出独特而悠长的文明之光。走向海洋、迎接世界的宁波以自尊自信的心态展示着自己成长的足迹。
伴随经济高速度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相应进入了加速期。城市化系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载体和标志。城市化比之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大型基本建设,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之深、变革之彻底是史无前例的。文化遗产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如城市改造中的大拆大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和建筑物遭到破坏,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消失。
宁波的城市建设力图将传统与现代统一起来,突出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水乡的特点,特别注重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在1995年中山路改造中,保护唐塔、整修明代建筑范宅,鼓楼和柳汀街改造中修改道路规划红线以及居士林、关帝庙、瀛洲接武坊、贺秘监祠等沿线文物景观的妥善保护,得到了支持宁波城建的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从宁波市文物和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名称可以看出,宁波既重视对名胜古迹等单体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关注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传统建筑、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及口述和非物质类文物的保护,因为,后者更能代表和体现城市的承传和个性。
采访何剑敏副市长实属偶然。时任宁波市副市长的盛昌黎女士向在宁波考察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介绍文物和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提到近几年来城市建设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主管城建的副市长何剑敏经常主动与她沟通,同赴施工现场协调工作;何剑敏副市长对城市建设的认识是:“一座城市不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就是一具空壳。”这样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在当今城建负责人中是少有的。在董保华副局长要求和盛昌黎副市长安排下,促成了对何剑敏副市长的采访。
精明干练的何剑敏副市长,谈起话来异常坦率:“城市要发展就必然打破旧的平衡,这样常常会出现旧有的景观消失,取而代之以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导致城市景观越来越单调、枯燥、乏味。对城市建设者来说,必须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之路。城市建设中旧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我们自己过去都视为矛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宁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个性,这是宁波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这几年,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建设和谐相处本身就是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城市是活的有机体,如同我们每个人都与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一样,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传承和发展道路。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是城市发展的支撑点,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无视特有的文化底蕴所制订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只能是败笔!因此,我们的城市建设既要富有时代感,也要有民族性,展示整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延续城市的文脉,而不是单纯追求所谓的‘高起来,亮起来,洋起来’。传统建筑和传统街区是一个时代的客观反映,凝聚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的财富,国家的财富,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繁衍的财富,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源泉,也是城市的灵魂。”
"虽然现代化不等于高楼大厦,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是能够统一的。名胜古迹是宁波的骄傲和象征,承载整个城市生活的传统建筑和街区更能体现宁波的个性。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以往屡犯错误的关键就是缺乏文物意识,文化修养严重不足。”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宁波市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格局、建筑外观、街道、色调等进行原真性保护。其实,传统不意味着保守,现代化亦非洋化,“这一道理,我们城市建设者们是在实践中逐渐认识的。这之前,遇到拆与留的问题,搞了许多折衷办法。回头来看,传统建筑和街区拆得还是多了些!”何剑敏副市长十分惋惜。
作为城建的主要负责人,何剑敏副市长认为,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因此要在保护前提下开发与利用,在开发利用中继续加以保护。他一再要求城建部门的同志必须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建议文化部门的同志给城建部门的同志授课,以促进沟通和达成共识。共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镇明路区域街景改造时,对镇明岭庙和灵应庙的处理,城建部门就尊重文化部门的意见,整体效果良好。建设中的宁波中央商务区(CBD)天一广场有座清代的药皇殿,城建部门原拟迁移,但何剑敏副市长将一封业余文保员的来信批转给开发公司后,开发公司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将药皇殿原址保留并投资数百万元整修。目前,宁波医药控股集团已签定承租药皇殿的协议,根据协议,承租方必须在保持药皇殿原有结构与风貌的基础上修缮与保养,不能破坏古建筑的原有韵味,也不得在药皇殿内从事与药无关的经营。
由于传统街区和建筑多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且还延续着使用功能,整体保护耗资巨大,因而,交给开发商就成为简单省事的选择;开发商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促使他们增加容积率,盖起高楼大厦。这是许多城市个性尽失的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上层建筑范畴的文物保护事业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逐渐过渡、建立起市场主导的新型文物保护体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宁波就是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操作的,即由城建、规划、文化文物部门就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达成共识,共同制订建设规划,政府不投一分钱,只是明确要求必须完整地保留历史文化街区,其他交由开发公司独自运作。这方面已有成功例证。月湖是宁波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之一,历史上人文荟萃,久负“浙东邹鲁”盛名,是宁波的“生命之湖”、“文化之湖”、“历史之湖”。20世纪90年代末的月湖整治工程,使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内的宝奎巷等一批文保单位得到保护,整治后的月湖已具有了“城市客厅”的风貌。月湖西岸部分土地已在1992年前后批租出去,开发商拟建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文化部门则强烈要求原貌保护。在何剑敏副市长主持下,由市政府出资数千万元将该土地收回。但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必须要提高,收回之后怎么办?何剑敏副市长表示,“下一步想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操作,首先由文化部门参与做好规划,再由开发商依此制定开发方案。精通市场营销策略的开发商会把‘月湖人家’运作成一个品牌。即使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也是值得的。这就是保护和突出城市的个性。”
对于未来的宁波,何剑敏副市长充满信心:在这座生态型城市里,高楼大厦不是很多,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乡镇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就是城市化)通过10年或20年时间建设起城市轻轨联结起来,工业区向北仑港口集中,城区以人居、商业、政治活动为主,绿化相间,全年三分之二的时间保持一级空气质量。既有河、江、湖、海等自然条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设施,这里将是适宜人居的极佳生态社区!(人民网10月7日电)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