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李叔同首倡丧礼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00:52 天津青年报 | ||||
-高成鸢 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天津的骄傲。他年轻时代实施的丧礼改革意义重大。1988年我从旧报纸上发现了一组消息,填补了李叔同年谱中的一大空白。母亲的去世是转折点,使李叔同“从生平最幸福的时候”进入“不断的悲哀与忧愁,一直到出家。”李母逝世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时20来岁的李叔同,才华横溢,在上海度过六七年,参加过沪上名士的“城南 启者,我国丧仪繁文缛节,俚俗已甚。李叔同君广平愿力祛其旧。爰与同人商酌,据东西各国追悼会之例,略为变通,定新丧仪如下:一、凡我同仁倘愿致敬,或撰文诗,或书联据,或送花圈花牌,清毋馈以呢绒、绒幛、纸箱扎彩、银钱洋圆等物;二、诸君光临,概免吊唁旧仪,倘须致敬,请于开会时行鞠躬礼;三、追悼会仪式:甲、开会,乙、家恩致哀辞,丙、家人献花,丁、家人行鞠躬礼,戊、来宾行鞠躬礼,己、家人致谢来宾行鞠躬礼,庚、散会。 李叔同生性至孝,竟能在自己母亲的后事上实施简单的新仪式。当时戊戌变法失败不久,封建势力反扑,以25岁的青年,能在较之上海远为守旧的天津首倡丧礼改革,表现了极大的胆识。8月2日的《记追悼会》说“到者四百余人”,“有奥工部官阿君、医官克君、高等工业学堂顾问官藤井君、松长君、单味人司马、学务总办严范孙君、高等工业学堂监督赵幼梅君”,又“各学堂校长教员等大半皆与斯会,可云胜矣”。“奥工部”即李叔同家宅所在的奥国租界行政机构,“阿君”当即首长或其代表。一个中国平民家庭的丧礼,竟有多国外宾参加,在那个年代是超出想象的,可见他的交际之广,名气之大。 丧礼后数日,报上又连续刊载了《西国丧服制考》等,前后共五篇,造成了深广的社会影响。这显然是李叔同与新闻界精心策划安排的。近代杰出的爱国之士一致觉悟到,中国的进步必须从基层民众的观念变革做起。李叔同的丧礼改革,移风易俗,为天下先,其意义可说如同发动一场文化革命,真不愧为“新世界之杰士也”。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