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哀思—悼穆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9日00:2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 我们这一代人不容易,我是紧跑慢跑,虽然摔了跟头,爬起来再跑,总算跑到终点了。——穆青 一棵树,京郊绿化林区中最普通的一棵树—— 这是我们的老社长,可亲可敬的穆老头,中国当代新闻界的旗舰人物穆青,为自己选定的长眠之地。 在新华人眼里心中,他本就是一棵坚韧挺拔的“不老松”。 尽管一年前他已被确诊患有肺癌,但谁也没有想到,谁也无法相信,10月9日傍晚他感到不适进了医院后仅仅30多个小时,就永远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土地,永远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新闻事业,永远停下了那支始终喷薄着激情的笔,匆忙得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当时就在穆青身边的高长富,这几天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头10日早晨在病榻上向他要了纸和笔,但他颤抖的手却仅仅在白纸上留下轻轻的一划……8000新华人愿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老社长这最后的心愿——只是,谁能告诉我们他想的到底是什么?11日凌晨3时20分,他走了。这天,是北京10年来同期最寒冷的日子,秋雨纷飞,秋风瑟瑟。 “你走得太快了啊!”与他作最后告别的新华人哽咽四起,泪眼相望。 “勿忘人民!” 我们的老社长,静卧洁白的花丛中。他这一生,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激情,太多让人忘不掉的理由。 “你不能就这么走啊!”以满怀感情的笔墨,穆青曾为造林模范“老坚决”潘从正立传,10余年前又为去世的“老坚决”树了碑。“老坚决”的孙子潘园林从河南宁陵奔到穆老灵前,止不住的泪水伴着农家汉子的倾诉:“每次我来看你,你总要我把下面的真实情况告诉你,你说你最爱听真话。我还有好多话要对你说啊!”焦裕禄的儿子、杞县县委书记焦跃进因没能和穆老见上最后一面,感到万分遗憾。从黄河边匆匆赶来的他,装满家乡父老的哀思和怀念之情:“穆老生前常嘱咐我要向父亲学习,心里多想百姓,多为老百姓办事。他一直说自己是‘中原人民的儿子’,中原人民也忘不了他呀!”。年老体衰不能来京的任羊成,当年开凿红旗渠时腰上生生被绳子勒出一圈“血腰带”也没掉一滴眼泪,但得知穆青去世,却哭得泣不成声:“走了,这怎么办,再也见不上了,再也见不上了。” 一个记者,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任羊成等一个个载入共和国史册的人物,已是高山仰止;他还和自己笔下这些普通农民、干部结下割不断的生死之交,更令人赞叹不已。 这就是我们的老社长,一生都与最底层的人民群众血脉相连,息息相通。这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深厚的爱,成为他生命的灵魂。他的喜悦、愤怒、笑声、泪水,以及不竭的激情都源于此。 因写作《穆青传》而从夏到秋一头扎进老社长生平道路和内心世界的张严平,虽为晚辈却对此感悟颇深。她手捧一束黄菊敬献老社长灵前:“越是了解他,就越景仰他。他对来自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有着最深厚的感情,他真是把农民当亲人、当朋友。” 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到热浪奔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拨乱反正的艰难历程到大潮澎湃的改革开放时代,穆青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使自己成为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记者。《雁翎队》《月夜寒箫》《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历史的审判》《风帆起珠江》……一篇篇黄钟大吕式的新闻名作,记录了中国人民半个世纪的前进步伐。为什么每逢重大的历史关头,他总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为什么他笔下的人物,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成为激励几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因为,他把心掏给了人民。 “我是人民的儿子”,这心灵深处的声音催促着他的脚步不停地走向群众,走向基层。翻开他的生平,自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他曾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去宁陵,八进辉县,两上红旗渠。饿了,路旁小店买几个烧饼,吃一碗面条;累了,老乡家的炕上歇一晚,和农民拉拉家常。 “勿忘人民”,成为他一生恪守的座右铭。无论当记者,当社长,还是离休之后,他矢志不渝。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心声,老社长将此视为天职。年逾古稀,他仍坚持采访,笔耕不辍。 “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最能代表最大多数人。他有我们许多记者都不曾享受到的幸福。”新闻界同行这样评价他。的确,基层群众和广大读者对他的感情,给他带来无尽的幸福。 吴吉昌的一尊塑像端立在穆青的办公桌上,每日与他相伴;焦裕禄的儿子每次来北京必登门拜访;已谢世10多年的“老坚决”,生前曾派人用一根扁担两只箩筐,千里迢迢给他送来两株樱桃树苗。这两株树苗在新华社的院子里生根发枝,如今已是花繁叶茂…… “一切由我负责!”哀乐声声,等候与“老头”告别的队伍缓缓行进。秋风拂起飘落的黄叶,也拂乱无语凝咽的老新华人的白发。难捱的沉寂!白的花和黑的纱在这沉寂中格外分明。 然而,在沉寂之下,这些前来送行的白发老人,这些和老社长一道经历过大喜大悲的老战友,无可言说的痛却海一般汹涌! 他们中很多人都不会忘记,1966年1月,穆青自兰考采访归来,激动地向全社同志报告焦裕禄感人事迹。平日轻易不喜怒形之于色的他,多次哽咽;而几个月后,就在同一会场,他被戴上纸糊的高帽、挂“走资派”黑牌、坐喷气式飞机…… 悲喜交集、浮沉荣辱都成昨日,但老社长无论在怎样的环境和境况下,都恪守党性原则,坚持人民记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其间蕴涵着的坚毅、果敢、胆识、才智,却永远不会为人们淡忘。 那位颤抖着手扶正胸前白花,向老社长深深鞠躬的是李琴,著名的“朱穆李事件”当事人之一。弥漫在心里的哀伤,使她的思绪又回到那个荒唐的年代:1975年的秋天,江青在大寨大讲党中央有人学宋江、架空晁盖,影射周总理,攻击邓小平。听了记者的汇报,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顿感事态严重,“事关重大,必须向中央反映”。那时的江青,身居要位,炙手可热,反映她的问题要冒多大的风险!但穆青和当时的社长朱穆之却毅然决定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两人郑重地在上报材料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我也和他们一样签了名”,受委托利用外事采访机会向中央转交材料的李琴,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四人帮”追查主谋时,穆青同志那凛然的回答:“是我建议的,一切由我负责!” 大风大浪之际,烛照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大是大非面前,凸显秉笔书史者的“胆识”。 “晴天霹雳!”70岁的周鸿书,获悉穆老离去的消息时就是这般心境。老人身体不好,行动困难,不能亲自来送老社长一程,心里倍感难过。对“老头”的胆识,他有说不出的钦佩。 1978年11月15日夜,新华社播发了《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这则只有239个字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在国内外激起千尺巨浪。“那是怎样的一个壮举!”周鸿书感慨地说:“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穆青拍板,发这篇消息,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真正的记者,我不能不说实话。”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忠诚和胆识,成了穆青的一种精神品格,愈挫愈坚,经霜更艳,最终成了他生命中的华彩乐章。 早在“文革”开始不久,穆青就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代人的悲剧!“文革”结束后,怎样把个人伤口变成民族的反思,成为他着力思考的问题。 “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像吴吉昌这样的遭遇,连同产生它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惊闻老社长逝去的噩耗后,许多年轻记者不约而同地重读起老社长的作品。 国内部的老同志告诉他们,《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里这句今天看来平常的话,在两个“凡是”盛行的特殊时期,却具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这篇1978年3月播发的通讯,被认为是公开否定“文革”的第一篇新闻作品! 1981年1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穆青与郭超人、陆拂为合作的《历史的审判》。这篇笔力千钧的名作,以一种贯古今吞天地的气势,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对“文革”的荒诞,进行了理论清算,人称“法庭外的起诉书”。一位评论家这样称道:“作者的笔触探测到了那场民族苦难的最深处。”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姓“社”姓“资”的争论很厉害,对经济特区的作用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1991年底,穆青去了广东。一处处停建的工地,一排排未完工的高楼静静矗立,像是在等待。在珠江三角洲考察一个月,穆青写出了《风帆起珠江》,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讴歌了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作用…… “大记者写大时代。”闻听穆青去世的消息,范敬宜匆匆来到穆青家中,凭吊自己的好老师、好朋友。当看到那本散发着墨香的《穆青书法》时,范老眼睛湿润了,这本由他作序的集子收录了穆青生前最钟爱的书法作品,可惜穆老竟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序的标题——《正气浩然上笔端》。 “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 在新华人的口碑中,穆青是和气可亲、没有“官样”的领导,同时又是极具开创性和卓有建树的社长。 和穆青、周原一起采写焦裕禄的冯健,临去外地前听说穆青入院,急忙赶去探望,他特别想告诉多年的老友,正在编辑的穆青文集,他会负责到底,尽心尽力,但万般遗憾的是,“穆老已经听不见我的话了!” 和穆青一起工作了40多年,两位老人的情感深沉而厚重。“穆青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更是新华社事业的开拓者。他在新华社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在新华社领导岗位上也工作了30多年,他的心始终伴随新华社事业的脉搏跳动。” 1982年,61岁的穆青走马上任,挑起社长的担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呼唤中国的声音走向世界,也为新华社事业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穆青和社党组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宏伟目标。 亲身见证了这段历程的新华人都不会忘记老社长在建社60周年纪念大会上声情并茂的发言:“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意味着我们都抱着同样的心愿,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了我们的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即使将来我们中间有人中途倒下,也会眼望着前方,目送自己的同伴远行,去继续实现我们的理想。”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实现建设世界性通讯社这一宏图壮志,老社长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亲自规划新华社改革蓝图,制定改革办法,确定改革步骤。 《半月谈》《瞭望》《经济参考报》《环球》《新华每日电讯》……这些社办报刊,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各显其能,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了新华社的职能,丰富了新华社的报道领域。 为大力加快新华社走向世界的步伐,穆青以满腔热情,带领全社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提出了“西方不是追赶目标,而是竞争对手”的口号,力求让新华社的声音打破西方的新闻垄断。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新华社,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世界性通讯社。今年美伊开战,新华社先于西方各大媒体,发出战争爆发的第一条消息,让西方同行刮目相看。 “新华社能有今天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老头的开创、拓展;我们这一代记者编辑的成长,也离不开他的培养关心!”曾任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的姬乃甫,抚今追昔,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像他一样深感老社长关怀、爱护和帮助的人,在新华园里无计其数。老头爱才,在新华社有口皆碑。在他的麾下,多少中青年新闻工作者迅速成长,一批批影响广泛的新闻作品不断问世。 “我这人心肠很硬,但我真的钦佩穆老头:做记者、做人、作官,他都能视角向下,帮人不整人。”一向快人快语的冯东书,说出的是很多新华人共同的感受。 “老头,你走好!”相濡以沫的妻子续磊一声呼唤,泪飞如雨。 爱过,恨过,奋斗过,辉煌过,穆青,这位用激情点燃了千百万人心灵的大地赤子,又回到了他一生深爱的土地。 根,深深扎向大地;干,高高挺立世间;枝叶,张开自己全部的生命,撑起一片绿荫……老社长的一生,和一棵挺拔的大树何其相似! 青山有幸,因遍布绿树而苍翠妩媚;忠魂有幸,因永伴青山而浩气长存!(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