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安凤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09:2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以天下为己任,站在历史的高度总揽全局,用不断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题记 在长白山麓的吉林省通化的大地上,耸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钢铁企业———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历了46年的风风雨雨,46年的跌宕起伏,今天,在掌舵人安凤成的带领下,这艘钢铁巨舰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便由年产百
来之不易的成果,记录着安凤成带领全体职工在困境中奋起,进行二次创业的履痕,也折射出安凤成这位新时期劳模的超常智慧和过人胆识。 1 不发展就要被淘汰,发展慢了就要落后。面对困境,安凤成铮言有声:“旧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打破,不然何谈通钢发展的千秋大业!” 刻在记忆深处的,常常是生命的转折点;值得回顾的,往往是自身的沉浮。 1997年,对国内的钢铁企业来说,犹如一个寒冷难捱的冬夜。对通钢人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却又刻骨铭心的记忆。 热得灼手的钢材市场,不知怎的“忽”地一下冷了下来。价格开始一路走低,由每吨平均最高4000多元降至每吨平均不到2000元。钢铁企业叫苦不迭,刚刚出现盈利的势头又陷入了亏损的低谷。 此时,社会上对钢铁企业的命运议论纷纷,甚至连业内的一些权威人士也发出钢铁产业是“夕阳产业”的感叹。有人说通钢改造早死,不改造等死。面对这种悲观的情绪,面对3.5万员工和10万家属的生存问题,代行总经理职权的安凤成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这位身高一米八的企业老总颇具军人气质,行事果断,说话干脆,有着不畏艰险、坚如钢铁一样的性格。1968年安凤成到当时还叫钢铁厂的车间当工人,他一步一个台阶,当过分队小队长、段长、修建处副主任、建安公司副经理、工程管理处处长、高线厂厂长、通钢各项工程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通化钢铁公司工会主席、公司副经理,对集团公司的历史和现状他了如指掌。 他更清楚,外人看到的只是表相上反映出的问题,企业还存在着根本性的“病源”。最主要在于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大船用计划经济的旧桨在市场经济领域里航行,眼睛只盯在生产上不看市场销售,本来就臃肿的躯体还要背负企业办“小社会”的沉重包袱。 面对未知的前方路途,不知道困难程度还有多大,还会有多少预料之外的事情要发生。但他清楚,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迎难而上,与3万多职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迎接世纪风的挑战! 办公会议上他铮言有声:“旧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打破,不然何谈通钢发展的千秋大业!” 2 “市场竞争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各项工作的重心必须紧紧盯住市场,如果现在还把我们的企业视为生产单位,那就永远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检验企业成败主要看经营管理水平。”安凤成的这番话,透视出卓越的企业家化陈腐为神奇、追求改革与创新的胆魄。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具有胆与识,二者兼备,成功的天秤上便增添了法码。 安凤成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信息决策不畅、对市场变化不灵敏、成本统计数据不准、内部资源配置低等不良问题,前瞻性地提出“把主业做精做强、辅业做大做强”,他大胆地进行了包括企业领导体制在内的重大改革。主辅剥离,减员分流,多种经营的股份制改造,对子公司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推进基层改革…… 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的调整中,改变了以产量计奖,以产定销的政策,实施以销定产、按效益优劣决定分配的新举措,对子公司实行资产经营的全新考核,各个岗位和工序全部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倒推成本核算。 管理流程的再造工程大刀阔斧地开展,全面实施资金流、物流、人力资源流、商务流等方面管理流程的整合。几项大的举措像手术刀一般伸向企业臃肿的躯体。 公司成立了财务预算中心,对全公司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建立起严密的资金预警机制;成立了物资采购中心,所有的二级库被收回;成立了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行公开投标制度,对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行全过程的效能监察,通过实施全方位的“阳光操作”,防止了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一系列管理流程的有机整合与再造,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形成了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针对只管生产不看销售这一问题,安凤成提出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有效益才能活,挣出来才能发,挣出来才能花”,“销售也是一线”。工资奖金向销售倾斜,极大地鼓舞了销售战线上职工的积极性,他们用全新的营销战略奔赴市场,打出“诚信立市、品牌制胜”的旗帜,赢得了用户的信赖,有效扩大了市场的辐射面。 打破旧的框框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责任心,而蓝图变成现实,需要非凡胆略和意志。安凤成认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决定了钢铁企业必须尽快摆脱传统管理手段,用信息化武装自己。当他走上总经理岗位后,积极筹措资金,率先在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主要生产岗位上安装上微机,实行电脑化全程控制。接着,又斥亿元巨资筹建了网航公司。 通钢的信息化应用有着自己的典型特点,尤其在长材企业中,面向平衡的计划和订单处理系统解决方案、面向流程的模型构造系统EMD、电子商务、完善的数据收集转储和应用框架等多项关键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通钢的资金流、物资流、人力资源等都在网络平台上运作,网上招标、网上商务谈判、网上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已成为常用的管理方式,它大幅度降低了通钢的成本交易费用。在去年“非典”最严峻时期,通钢的网航显现出了它的强大功效,网上购货交易十分方便快捷。2003年,网航产值近1亿元,利润1100万元。集团公司实现三网合一,年节约资金300万元;库存降低,年节约资金700万元;电子商务年降低成本2000万元,效率提高10%,产生效益800万元;氧气平衡系统年效益350万元……累计起来,信息化年均产生的直接效益巨大,安凤成组建的“信息化务实应用者”的通钢信息化团队,务实地为通钢创造了显著的效益。 经济效益是对良好投资的证明,而信息化对集团管理框架变化的有力支持,则为通钢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网航作为通钢控股子公司,在实施通钢信息化的过程中,培养了150人的信息化队伍。这支队伍,不但是通钢信息化造血机制,也是一个创收的来源。在众多国有企业或深或浅地陷入“信息化泥潭”时,通钢这个“信息化务实应用者”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而今,通钢信息化成绩斐然,荣获2002、2003两个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构建三网合一优势,培育信息化造血机能”获冶金工业协会颁发的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多项信息化技术成果取得国家专利,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电子商务应用写入中国电子商务年鉴。 事实证明了安凤成决策的正确,通钢的肌体血脉畅通后展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活力,如今的通钢已实现了主业辅业两翼齐飞,促进效益稳步增长。通钢今年的吨钢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0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的挖潜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保持着年均降成本比在3%以上的水平。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尽管通钢的规模排在同行业的第31位,而利润水平却排在第9位。外埠子公司由改革前年亏损1个亿,发展到现在扭亏为盈,非钢产业创效能力明显,先后开发了绿色食品、IT信息、环保水泥等非钢产业。2003年,通钢非钢产业收入就达19.1亿元,占通钢销售总收入的24.3%。 3 “没有经久不衰的企业,但我要构造的是发展着的企业,使它永远是在上坡的路程上行进,使它永远在成功的上行线上运行。”安凤成如是说。他清醒地认识到,抢抓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很重要的是抢上项目,抢上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创效能力强的项目,这是通钢二次创业腾飞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真理,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坚持创新,安凤成表现出的是大气魄、大手笔、大胸怀。他用通钢的二次创业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路上,跋涉者总是吐纳着勇敢的气息,在未开垦的土地上,用不断创新建立着事业的丰碑。 “做精做强主业、做大做强辅业,把通钢建设成精品基地”这一目标设立后,他殚精竭虑,无论外出考察还是开会,都不忘收集信息,研究行业政策。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伏在案头潜心探寻新产品开发的出路。 纵观近几年通钢引进的项目,不难发现有一个共性,引进的都是国际国内最先进的项目。安凤成大胆地站在国际一流水平线上,全力依靠调整产品结构实施技术创新。所生产的产品在全部获得吉林省名牌产品的基础上,有12个系列产品陆续获得国家“金杯奖”产品称号。现在的长白山牌钢材不仅享誉东北,还在华北、华南等沿海地区占有市场,成为各地销售代理商的抢手货,这也是通钢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能够坚挺价位且处于不败境地的根本原因之一。 安凤成力主通过改造加快结构性调整步伐。决策中他坚定地认为,上规模不在于求多,而在于精,要求所上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高新科技发展方向的技术与工艺,努力用低成本扩张来扩大外延的成效。通钢近两年来陆续改造成功的项目,无不迸发着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智慧。 小型连轧厂原计划只上半连轧,安凤成前瞻性地调整了战略思路,多花一倍的钱上了最先进的全连轧,当连轧厂显现出强大的能量时,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不由得心服口服。超前的诱惑,促使安凤成在市场经济的运动场上先行一步。这几年,通钢进行的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浩大的技术改造战争,这也是一场摒弃落后、优化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争,更是一场通钢在二十一世纪生死存亡的战争。 纵观通钢新上的热轧120吨转炉工程、连铸连轧工程、2万米制氧、4号竖炉、四平20万吨高精度冷轧工程、6号高炉工程、干熄焦工程等诸多项目,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之前,安凤成等一班人已在运筹之中。过去,通钢的产品多用于建筑业,附加值相对较低。安凤成通过周密论证,大胆采用新老区改造嫁接的补偿方式,投资40亿元,就搭建起需用70亿元才可建成的包括400万吨钢、热轧超薄板带多项结构工程的框架,它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通钢建筑用材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格局,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具有广阔市场的工业用材比例的产品附加值,添补了吉林省的空白。如果没有超常的胆识与智慧,断不会作出如此令人乍舌的非常举措。 实施低值混合煤气发电项目,可以说是考验决策者魄力的时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突破、图新是有风险的。以往通钢的高炉煤气靠放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对生产一线工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混合煤气发电目前属国际领先的环保节能项目,其核心技术是由美国GE公司研制的,通钢想引进这项高新技术。但是,因为缺乏规范的技术标准,省有关部门的专家来考察后深感调试风险很大,钢铁行业的同行们也都在观望阶段。 面对风险,安凤成以敢为人先的超凡胆识,做了国内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在安装调试阶段,安凤成亲自到现场督战,大胆起用了一批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充分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仔细研究设备与焦炉、高炉煤气的各种参数,克服设计与设备中的缺陷,顺利完成了调试任务,博得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个项目的二期工程投入运行了七个月后,发电量已达2.35亿千瓦时,创效近亿元。 回首通钢技改之路,令人感慨万千。从1998年以来,通钢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5.8亿元,成功组织实施了小型连轧、型钢连轧、煤气—蒸汽循环发电、高炉无料钟炉顶等改造;先后实施了转炉溅渣护炉、电炉精炼、高炉富氧喷煤等革新技术。仅应用新技术改善消耗指标一项,1998年至2002年累计降低成本达33638万元。2002年以后,通钢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引进“四新”项目共702项,直接创经济效益2.6亿元。 钢花,跳跃出绚丽的色彩;铁水,流淌出神怡的鸣响。新技术新设备给通钢插上跨越式发展的硕大双翼,通钢的产品结构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安凤成循着这个思路,探寻多方位延伸产业链的发展途径,这步棋着实带动了剩余劳动力,产生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以来企业累计实现利税30多个亿,实现了铁、钢、材产能的快速增长,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57%、8.5%和14.84%,累计降低成本5.72亿元。仅今年1至8月份,通钢实现利税达12亿元之多,利润超过8个亿,钢产量运行在年产245万吨水平以上。 4 有人说:“通钢的二次创业,不单是再创业,而是以创业为核心,搭建起一个发展平台,支撑起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协调国家与企业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安凤成没有忘记自己是民众的一员,他奉行的是一条依靠职工办企业,在人文精神的境界下,再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通途。 安凤成作为企业的当家人,有口皆碑的原因不仅是使公司取得了骄人业绩。让通钢职工颇感满意的还在于他呕心沥血让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特别注重大家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品味的升华。他把创建具有通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熔铸通钢二次创业的灵魂来对待。 在安凤成的主持下,通钢全面导入CIS系统,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通钢特色的战略体系,全方位推进了通钢向文化型、知识型企业转化,职工的精神面貌、厂容厂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钢的厂徽、厂歌不仅为通钢员工所熟知,引以为荣,也为国内冶金同行所称道。“创造精品,走向世界”的通钢目标,“务实求新、只求最好”的通钢精神,“全心全意满意用户”的宗旨,“改善生存环境,创造新的文明”的价值观,“整合人力资源,发挥人才创造力”的人才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观等,从全新的角度诠释着通钢的发展理念。吉林通钢东北虎篮球队的冠名权等文化投资、各种文化艺术节的开展,都显示出了钢城独有的风采。 卓越的领导者,源于民众,从不忘自己是民众的一员,做过公司工会主席工作的安凤成,对依靠职工办企业有很深的认识。安凤成说:“职工是通钢事业的坚强后盾和靠山,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就应该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一流的核心竞争力。”他让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落实率达到了100%。 通钢鼓励职工“充电”,职工参加脱产轮岗学习,培训期间待遇不变。在通钢,当知识型工人,做专家型人才,已成为职工们事业上的追求。在今年的“昆钢杯”全国钢铁行业技术大比武竞赛中,通钢的参赛选手有四名进入了前十名,取得团体第七名和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目前,通钢建了科技中心,建立了科技人才信息库,公司每年召开科技进步大会,出资五六十万元奖励在科技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员,为公司实施知识管理、进一步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奠定了基础。 这些年,通钢接收的6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通钢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普遍认为,在通钢工作收入虽然没有南方的一些单位高,但是这些年通钢的发展变化,使他们感到做通钢人有奔头、有成就感。去年,通钢的高炉八百米远距离喷煤和电炉金属料消耗二项技术进入中国企业吉尼斯记录,更是得益于他们的才智。 一次,在调查中安凤成发现部分科技人员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便提议成立健身协会,让他们的“三高”降下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科技人员的健康。为解决三班倒的职工看病难的问题,在安凤成的支持下,职工医院配备了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流动体检车,开到矿山、工地,现场为一线工人体检治病。 最近几年,通钢钢铁主业累计分流了千余人,却没有将一名职工推向社会。而是“先挖渠后放水”,通过办实业公司、开新业、转岗培训等方法安置职工。从2002年起,公司注入资金105万元建立起特困职工基金会,每年的助困款达40万元之多。职工说,在通钢有活干,有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心里踏实。 过去,通钢人多房少,无房户、合住户经常为房子发愁。近几年,通钢挤出资金实施大规模的职工住宅建设,从根本上缓解了通钢人住房紧张的局面。如今步入通钢的辖区内,只见一幢幢整齐而崭新的住宅楼沿路而立,通钢职工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45平方米,达到了小康水平。从2001年开始,通钢投资上亿元资金,兴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明珠广场、游泳馆等娱乐设施。职工的收入也稳步提高,由2000年的年收入11136元,提高到2003年的14614元。 目睹钢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昔日发展征途的艰难,人们无不对今天朝气蓬勃的新钢城发出由衷的赞叹! 通钢集团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售后服务优秀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质量无投诉企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通钢已名符其实地成为省经济发展的支柱,被国家确定为东北地区建材协调组组长单位。 通钢今日的辉煌证明,决策者安凤成是思想解放、高效务实的管理人才,正是他在构建跨越式发展的框架中,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务实求新,企业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业绩。 安凤成也赢得了广大职工的尊重和爱戴。他两次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2002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被通化市评为经济建设功臣。今年的金秋十月,安凤成又迎来金色的收获,他被授予了“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通钢也被评为吉林省模范集体。 未来,安凤成给通钢描绘了更美好前景,为建设强盛通钢,他提出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发展目标,即在实现钢总量、销售收入、利税、人均收入“四个翻一番”的基础上,到2008年登上年产550万吨钢的高峰。通钢的未来将以更大、更优、更精、更强的后发优势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强势竞争。 强者在不断地撰写着历史,通钢的二次创业正方兴未艾,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的国策中,安凤成带领通钢人阔步向前。一个崭新的通钢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再一次冲刺。 钢花飞溅,铁水奔流,新时期的通钢英模形象,在经济大潮中闪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