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今年试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8:02 东方早报

  据央视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日前透露:我国今年将积极推动领导干部的环保政绩考核,从组织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向有关部门建议,把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污染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变化、公众满意程度等4项环境保护的指标,列入各级地方政府干部的考核体系。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行政长官片面追求GDP增长,不注重环境指标的现象,把环境质量的恶
化问题与官员的“帽子”和“权力”挂起钩来。在现行的党政干部考核体系中,共包括3大方面17项内容,其中环保只占1项。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曦教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对“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它不仅使得各级领导都要考虑环境这个因素,而且还可以通过组织部门将官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他表示,在环保部门执法过程中,迫于领导压力不得不出具符合要求的环评报告暴露出环保部门在体制上遭遇的困难。这个“建议”如果实行可以有效制约对环保执法的干预。

  在现行的党政干部考核体系中共包括3大方面17项内容,其中环保只占1项,王曦认为,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大背景下,这一“建议”各方会有所反应。

  王曦教授表示,最关键的是这四项环保指标在实际的干部考核工作中确实能够起到作用。

  他解释说,四项指标中,污染排放强度是指某一区域如空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和浓度,是个综合衡量污染物排放的定性指标。环境质量变化是通过各地环境监测机构定期进行的环境检测来反应不同时间环境质量的变化。这两项指标都是有充分的数据可以量化的,执行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公众满意度相对来说不太容易量化,环境法律执法状况可以通过各部门是否遵守了环评法的一些执法记录取得,公众满意度可以从市民对环境问题的投诉量取得。

  王曦也表达了官员可能会因为环保指标影响到自己的仕途而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来逃避对自己不利的考核,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需要在公众和考核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公众的监督可以随时反映出来,将问题暴露在公众眼光下。

  据介绍,环保纳入政绩考核体系的试点,将首先在四川、内蒙古和浙江这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中央纪委、监察部也将违法排污、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今年纠正不正之风的五大重点之一,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玩忽职守、充当违法企业保护伞、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