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合肥能否建成中国首个“科学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8:3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官员:科学城绝对不是概念炒作专家:建设还需政策的重大突破 安徽省合肥市是目前我国确定的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将联手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安徽省和合肥市以此为契机,雄心勃勃地确定,未来合肥将致力于建成我国第一个“科学城”。
合肥要建成中国第一个科学城?这个目标一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看法,赞成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合肥能不能建成科学城?建设科学城的意义何在?合肥怎样建设科学城? 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为何拔得头筹? 中国有不少科技力量雄厚的城市,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广州、南京等的科技实力都有口皆碑。在一般人眼里,安徽省是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为何合肥能被科技部定为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合肥市委书记车俊说,随着近三十年国家科技布局的调整,一批重大的科学工程和研究院所落户合肥,合肥成为除首都北京以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的重要研究基地,承担着第四代战略能源、量子通信、电子对抗、预警雷达、大气光学等一批重要的国家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高技术研究任务。 合肥拥有雄厚的科教实力,现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和省属科研单位70多个,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校50多所,博士授权点138个,有22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合肥具有全国一流的科研设施。“六五”以来,国家21项大科学工程有4项在合肥实施。由两院院士评选出的2003年我国十大科技进展中有两项出自合肥,分别是量子通信实验和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同步辐射和火灾科学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合肥拥有两院院士24人,在中部城市中名列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数,在中部城市中均排序第一。近年来在合肥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等课题数百项,获得了大批科技成果及奖项。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年来名列中部城市第一,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的有关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量子纠缠态纯化实验的论文,同X射线、相对论等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入选《自然》杂志“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合肥具有如此独特的科教资源和如此鲜明的科教城市形象,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也是十分罕见的。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奠定了扎实基础。” 车俊如是说。市长郭万清:合肥科学城绝对不是概念炒作 针对社会上关于合肥科学城是不是炒作概念的疑问时,合肥市市长郭万清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合肥科学城绝对不是什么概念炒作。 他说,提出合肥科学城命题的由来,是着眼于合肥未来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的战略决策。合肥市在对合肥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合肥的特点是什么?合肥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关系到合肥今后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对合肥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郭万清表示,合肥科学城的构想,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时间里,安徽省和合肥市踏踏实实,做了一系列工作,把科学城的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2003年11月,安徽省成立了由省、市政府领导及驻皖科研院所负责同志组成的合肥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合肥市成立了由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合肥科学城建设指挥部。从2004年起,安徽省财政每年落实5000万元,合肥市每年落实1亿元,作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专项引导资金,省、市政府已通过财政等多渠道落实首期近10亿元建设资金。 摸着石头过河:科学城建设还需政策的重大突破 因为是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科学城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一切都还处在探索之中。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在对合肥科学城进行规划战略研究后指出,合肥科学城建设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的保障,尤其需要在政策层面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构建配套、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特别是在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要取得重大突破。 融资政策。制定《中国合肥科学城投融资总体战略规划》,结合国家正在起草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先行制定《中国合肥科学城投融资机构管理办法》,鼓励部分创业投资政策先行在科学城试点;设立科学城创业投资种子基金,通过参股方式为创业投资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建立科学城柜台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面向中小企业股票市场、企业债券交易和企业产权、股权交易、试点科学城风险投资的筹集与退出机制;建立科学城高技术产业信用评级与信贷担保制度,鼓励科学城的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投融资人才队伍和信息平台建设。 财税政策。遵循WTO原则框架,制定《中国合肥科学城财政与税收支持科技发展条例》;争取在科学城进行以消费型增值税为主的高技术产业税制改革试点,应同时允许抵扣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和技术设备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金;建立“税式支出”制度,规范“税式支出”预算,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率。 产业政策。制定《中国合肥科学城战略先导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体系》;设立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技术交易、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科技投资咨询和技术评价服务的水平。 人才政策。制定《中国合肥科学城人才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明创造者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实施开放式的人才政策,制定优惠政策,推行外籍人才在华长期居留的“绿卡”制度,招揽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人才;要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公平竞争的人才成长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