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景区在公众“关注转移”中涨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1:31 京华时报 | ||||||||
作者: 江子骏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在新召开的一轮价格听证会上,打算将现有门票价格上调60%。(详见本报3月10日A18版) 黄山景区选择在两会期间举行所谓的涨价听证会,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
一方面,两会期间,广大媒体和受众的关注点自然集中于两会,一些与两会无关的问题,很难引起媒体关注。这一点,可以从媒体仅对黄山涨价消息进行短幅报道看出来。 一方面,现在距离景区涨价热点问题的讨论已经有一段时间,公众很容易因“视觉疲劳”而对景区门票涨价缺乏应有的警惕和防范。 在北京六大世界遗产景区宣布涨价之时,公众和媒体就涨价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多数人认为:门票的高额化、市场化、贵族化,改变了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的公共性质,将国家和政府对于公共资源的保护责任“合理、合法”地转移给了公众,侵犯了公众利益;而且,国家级景区门票价格应由国家发改委来统一定价,可通过市场调查、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虽然公众就此问题已达成舆论共识,但随着时间推移,在“视觉疲劳”的影响下,公众对同一问题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景区方面选择在这个时候准备实行涨价,显然会相对顺畅、容易很多。 笔者认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受众存在关注盲点的时候,在受众存在“视觉疲劳”的时候,那种“悄悄进村”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非常具有危险性,更需要提防。摘编自《中国青年报》3月11日文/江子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