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后基因组时代到来”的说法尚为之过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7:2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针对“后基因组时代到来”的流行说法,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在近日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004科技中国》一书中指出,由基因组学“导演”的物种“生命演义”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后基因组时代到来”的说法尚为之过早。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中国基因组研究的最高潮似乎已经淡去。然而
基因组学是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才有近10年的历史,对于所谓“后基因组时代”的说法,于军认为并不确切。虽然基因组学研究已经使人类获取了包括人在内的近千个物种的“生命蓝图”,但地球上现存物种近亿,大大小小的生物无一例外都有个基因组,对于众多基因组待测的物种而言,只有在基本遗传学信息获取后才有可能这样定义。 “即使对于人类基因组而言也说不过去,因为我们还没有完成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地揭示人类生命过程和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位绘制“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领军人物指出,就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目前的科学发现来看,“微生物基因组学”“脊椎动物基因组学”等学科分化是有可能的,因为基因组之间的差别会随着它们基本规律的揭示而复杂化。 于军认为基因组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整合性的研究,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基本方向:纵向是技术的整合,即相关技术平台的规模与速度接轨;横向是项目的整合,以项目带动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比如“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带动了中国水稻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家蚕基因组计划”也必将带动蚕科学和蚕文化的新革命。此外,基因组学还要紧紧依赖信息和计算科学以突破“从信息到知识”的瓶颈。 “基因组生物学正在成为一门真正的基础科学,基因组学的‘种子’已经在中国播下,我们翘首期待它的生根、发芽和结果!”(完)(责任编辑:徐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