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人才正跻身外企高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8:30 扬子晚报 | ||||||||
10多年前,我省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是清一色洋面孔,中方雇员大都还只是跑跑龙套的小角色。1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我省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发展,外企本土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本土化人才的不断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黑眼睛、黑头发”的本土人才获得了外企中的高层管理职位。 记者昨天探寻省外事服务中心人才库发现:该中心所服务的400多家外商机构和外资企
省外事服务中心是目前我省最权威的涉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该中心人才库满先生对记者说:“这几天,我正在忙着为两家欧洲企业招聘高层管理人。其中德国一家企业拟在华招聘一名在华代表;另一家欧洲企业将招聘一名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到目前为止,中心已接受省内外数百家外商机构和外资企业委托,向他们推荐本土高层管理人才。”据满先生介绍,由中心推荐的人才中,目前职位最高的已经从普通雇员提升到了外商常驻机构首席代表或外企公司的总经理,还有的被外方派到国外培养,回国后再委以重任。 吴主任分析说,“本土化”已经成为外企发展新的世界性经营哲学。外企高层“本土化”首先是由降低成本的要求所决定的。如在业绩相同的情况下,同一职位层次上的中外方的工资相差好几倍,现在中方比较高的管理人员也就1至2万元人民币一个月,外方却用美金来计的,而且外聘人员以及其随员的居住、生活、子女教育等庞大费用都由公司负担,成本非常高。外来的高层管理者们虽然有着一肚子的丰富的经验却根本不熟悉中国市场、政策和法律,不同语言、文化和行为习惯导致不能有效地沟通,导致决策失当。而本土人才和外籍人才的搭配也会有利于工作开展。由于中外人才骨子里的认同程度不同,会产生距离,而一定的距离正能带来企业的高效规范管理。 一位在外资企业任总经理助理的张先生对记者说,本土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相对于外籍的优秀人才来说,在高管层中的外籍人才多有在国外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更能了解公司的运作。这是本土人才必须耐心虚心学习的。本报记者 陆剑 陈家根新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