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实现20年跨海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2:36 舜网-济南日报 | ||||||||||||
20年前,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的那天起,青岛人就开始做起了跨海之梦。20年后的今天,这个梦想就要变成现实了。青岛市发改委日前公布,青岛海湾大桥力争从下月开始动工兴建,这意味着青岛、黄岛和红岛将告别青黄红不接的历史。一桥飞架“青黄红”,“海湾”变通途的梦想将成真。 下月开工建设的青岛海湾大桥,走向是从青岛的李村河口到黄岛的红石崖,中间有辅
总投资将达99.38亿元 据了解,海湾大桥的总投资将达到99.38亿元。此前公示的“湾口跨海通道”方案中,隧道方案投资为31.8亿元;已被否决的湾口大桥方案总投资也在41亿元左右。对于海湾大桥近百亿元的投资,有关部门表示,“海湾大桥要比湾口方案中的桥隧长得多,所需投资也多。”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新建里程约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6.75公里,青岛侧陆上桥梁5.85公里,红石崖侧陆上段桥梁及道路共0.9公里,红岛连接线长1.9公里。 比走高速路省时22分钟 据介绍,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长约70公里,而大桥项目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30公里。如果以每小时80公里的时速计算,走大桥将比走高速路节省22分钟。大桥双向6车道,设计行驶时速为80公里。 对于市民关注的大桥抗风、抗雾性能设计,有关专家表示,抗风性能优良,是按抵抗百年不遇的大风而进行设计的;而海雾干扰则无法避免,要和高速公路“看齐”,雾大时还是要实行全线封闭。另据气象统计资料推算,大桥每年禁止通行的时间折合为20-30天左右,遇大风、暴雨、浓雾等限制通行时间约在80天左右。 2008年奥运会之前通车 市民什么时候能驾车驶上海湾大桥?市委市政府制订的目标是“2005年开工,2008年奥运会通车”。市交通委及相关部门将原计划今年年底的开工建设,提前到6月底前开始建设。截至目前,经过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大桥项目勘察设计、新的二十四项专题报告、征地拆迁、资金筹措、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已逐一展开。另据有关专家透露,大桥项目的建设需花费4年左右,要赶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开通,工期进度方面则要安排得相当之紧。 青黄红三岛受益最大 25年前,黄岛区设立了。20年前,开发区设立了。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青岛和黄岛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两地的人都梦想着有一天,在两地穿梭能有一条畅通无阻的捷径。 从青岛市目前产业布局情况看,以老市区为中心的东海岸地区空间范围狭小,城市空间向东部已几乎没有拓展的余地。青岛和黄岛间,目前靠轮渡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相连。轮渡受运输能力、气候条件制约较大,每天仅能有千余辆客货车通行;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2.5万标准车/日,但通车以来交通量逐年猛增,目前标准路段交通量最高峰已达46万辆。伴随港口西移的经济中心西移已势在必行。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青岛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形成青岛旅游“包围圈” 在琅琊台风景区的网站里,早已把“海湾大桥建成后,30分钟到市区”的“招牌”挂了起来。据了解,周边像琅琊台这样等着海湾大桥带来“实惠”的风景区不在少数。项目建成后,既有利于释放东部旅游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能将老城区连片的海滨度假区和黄岛区的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将大大推进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个青岛旅游的“包围圈”。 海湾大桥还将成为青岛的一条海上观光大道。青岛是著名的海港旅游城市,但目前还没有一座可以代表城市形象的大型标志性建筑,海湾大桥像一条“玉带”横跨海上,将成为青岛新的标志性建筑。 青岛港将连为一个整体 青岛海湾大桥建成后,能够有效地增加前湾港、黄岛油港和薛家岛港的业务量,使青岛老港、油港、前湾港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三港间的协作,更好地发挥港口的整体效益,尤其是解决了青岛港陆路集疏运能力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港口整体效益。 (仇瑰丽 陈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