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一亭一“刻” 成为省级“文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3:45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
江淮晨报晨报淮南电 日前,凤台县硖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筑城记》被批准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硖山口古为“长淮津要”,被称为“淮河第一硖”。位于硖山口的慰农亭,古称禹王亭。该亭经历代修葺,清代光绪三年重修时改为慰农亭,现为四柱方亭、方形石柱、石栏,木顶结构,上有脊兽蹲立坐卧,下有兽面瓦当走檐。临河一面,以两只精美石雕镇水兽头作
摩崖石刻《筑城记》位于淮水之中的西硖石南角约30米的孤石峭壁上。石刻高6.2尺,宽4.4尺,字若碗口,八行,每行12、13字不等,为南宋所刻。全文101字,字体古朴苍劲,虽经年久剥蚀,但大部分仍可辨认。这是沿淮流域唯一的一处摩崖石刻,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神字”。 (本报记者 石放) (来源:江淮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