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不对口占了七成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8:13 东方网-劳动报 | ||||||||||||
记者罗菁 本报讯看上去颇有前景的专业未必是“金元宝”;默默无闻的专业说不定是“聚宝盆”。智联招聘昨天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沪工作4年以上的3000多名职场人士中,有近七成半专业不对口,不到10%的人认为专业很有用。
这些资深人士想提醒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一次专业选择并不能为职场未来定终身,早做规划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优势。 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的职业和大学里所学专业肯定对口的只有26%;选择“有关系但非对口”的占43%;“根本没有关系”的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是,有52%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如果时光逆转,自己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 当初高考时思前想后才选定的专业,为何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违背”得如此厉害?一些职场人士认为,在就业压力下,不少人无法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比如,许多人选择了销售,这是因为销售类职位的需求量最大,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能轻松进入;而另一方面,现在职场风向变化较快,“热门”与“冷门”转换频频。比如,过去护理类、师范类、能源、环保、后勤物流类专业并不被人重视,但现在这些人才比曾经热门的贸易、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更吃香。很多人出了校门后就会转换行当,以谋取更好的职业发展。 职业顾问分析认为,专业在职场中地位的下降,是因为人们往往要工作几年以后才形成职业兴趣,发现自己擅长做某类工作。 那么,大学所学的专业对目前的工作到底有多少帮助?调查显示,认为一点帮助没有的有9%;很有帮助的只有8%;认为工作主要靠素质的提高,专业对工作没有直接帮助的有38%;认为有一定作用,但主要还是靠毕业后学习的有45%。 专家认为,学生不应把眼光过多关注在专业上,而应在入学后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即使专业不对口,个人也可以通过培训充电,提升职业能力。譬如历史系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其实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旅游景点策划等方面闯出一番天地,重要的是有目的地补充并实习。(来源:劳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