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关不住抗日烈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08:11 哈尔滨日报 | |||||||||
《大连日报》记者 陈桂娟 本报记者 王浩 辽东半岛最南端有一个中外闻名的小城旅顺,之所以闻名,除了它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和天然良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号称“中国半部近代史”。近日,“踏访东北抗日纪念地”记者团来到这里,走进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
脱衣服睡觉会被打死 走在旅顺日俄监狱的走廊里,阴森压抑。伴着讲解员的声音,从每个窗口望进去,看着记录着侵略者罪行的遗物,忍不住遥想当年,心,很沉,很沉。 朱洪祥,大连金州人,1942年被日本殖民当局以“经济犯”逮捕。是目前为数极少的仍然健在的曾被关押者之一。由于朱老年事已高,计划中的采访终被搁浅。但在朱洪祥的回忆录中,记者找到了这样一段描写狱中生活的文字:我们在牢房里春夏秋冬四季一样,根本不生炉子。晚上睡觉不准脱衣服,如果发现谁脱衣服睡觉就能打死你。我们穿的是红衣服,表现得“好”一点就给换上蓝色的衣服,表现“不好”的还要戴铁铐。 隋学敏,1937年居住在大连沙河口刘家屯,是一家卖消防器材商店的店员。同年6月被日本殖民当局以“给八路军做事”为名逮捕,关进旅顺监狱。入狱第二天就开始过堂,日本看守把隋学敏绑在老虎凳上毒打,打昏了就用冷水浇醒再打。隋学敏在被关押的3个月期间,竟有一个半月惨遭毒打,臀部留下了一道道伤疤。 铁窗关不住革命者抗争的烈火。“魏学愧不断鼓舞教育战友,坚定他们革命必胜的信心;杜继曾带领男友以消极怠工、绝食等方式抗议狱方不给‘政治犯’治病的惨无人道;张洛书带病坚持斗争,痛打侮辱中国难友的日本看守;翟清平和王其焕利用放风的机会秘密发展进步青年宁学贤入党,并成立了狱中秘密党支部;侯立鉴先后三次被捕入狱,受尽折磨,仍坚持进行革命活动;纪守先在狱中填词作歌,鼓舞难友斗志;邹立升用食盐锈蚀牢房窗户的铁栅栏,越狱逃跑……”讲解员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使记者同许许多多参观者一样,感受到中国人不屈的精神。 侵略者供述见证当年暴行 古贺初一,1944年4月毕业于旅顺医专,同年5月至次年7月在旅顺监狱当“医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1984年他在日本写下了《旅顺刑务所回顾》一文。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该文中对专门“对付”中国人的“笞刑”做了这样的记述:“每一个受过这种笞刑者的臀部,都被打得皮开肉绽,一片紫黑色,肿胀得血肉模糊。可以想见,这是看守们像怀有杀亲之仇那样,狠心地用皮鞭毒打成的。这些受刑部位,不久便化脓溃烂,苍蝇争噬,产卵其上,久而生蛆,四处乱钻,最后拱出蜂窝似的许多孔。”据古贺初一回忆,在旅顺监狱,执行死刑完全听从关东军司令官的命令,所以不知道每天到底有多少死刑囚犯。“执行多次了,但一接到这种命令的时候,我即会浮想起那种令人痛心的凄惨情景,几乎夜不能眠。” 田子仁郎,旅顺刑务所最后一任所长。在博物馆的展室里,记者找到了记录着他累累罪行的供述材料。他于1944年5月至1945年8月在旅顺刑务所任职期间,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抗日志士。“对被收容者以违反‘监房规则’之名目,我命令看守人员进行减食、灌凉水、穿绞衣(穿上它就呼吸困难)、暗室监禁、以鞭棒等殴打,用脚踢、指头间夹铅笔,起来用鞭打,绑起吊打,带手铐脚镣等刑罚。每月死亡8名以上。”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亲自指挥销毁罪证,并将监狱所有档案资料全部烧毁,8月16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二天,他还指挥在监狱绞刑场绞杀了刘逢川等5位抗日志士。如今,他的供述材料和他的罪行一起,在这里接受着历史和世人的审判。 让历史告诉后来人 侯振宇,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安全保卫部工作人员,来馆工作5年。保安工作需要白班夜班两班倒,夜班尤为辛苦,从下午4点半持续到第二天早晨7点半,夜里要巡7遍岗。即使这样,大家上完夜班,可能还需要接着上白班,因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承载着很重的接待任务,适逢参观人数多的时节,他们“连轴转”的情况便经常出现。侯振宇告诉记者,也许在外人看来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枯燥,但我爱我的工作,因为我知道自己守护的是一段历史,是一段所有国人都不该忘却的历史。 王佩荣,年近50岁的讲解员。她在工作中是个有心人。在她负责的展室里,她自己掏钱买笔记本设立了留言册。她告诉记者,我是土生土长的旅顺人,我渴望通过我的讲解把这段历史介绍给游客,让大家别忘了屈辱的过去。同时,王佩荣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小的心愿:留言册已经有3本了,我想把它们进行整理,作为献给抗战胜利60周年的礼物。 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采访时,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安全保卫人员和讲解员。和他们交谈,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朴实。采访中他们一直强调一点,在旁人眼里,他们的工作似乎是简单的重复,但在他们眼里,每天的重复都是新的。历史是不变的,但每天面对的面孔是新的,把不变的历史告诉更多的人,也是一种价值。 记者感言 知屈辱而后奋起 绿油油的草坪上点缀着盛开的白色月季花,清幽的绿,纯净的白,陪伴着这座古老建筑,也陪伴着为革命抛洒热血、献出生命于此的英灵。 如今,旅顺日俄监狱是如此的宁静。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它是一个百年前血与火孕育的怪胎,在它的每一平方厘米的土地上,都深深地刻着殖民者的残暴,刻着我们民族的屈辱,也刻着抗日志士的抗争。 从那些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的脸上,我知道旅顺监狱告诉他们什么,从这里他们懂得了什么。我知道,这里永不会磨灭的历史印记,将化为多么强大的奋发力量。 旅顺日俄监狱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后,沙俄又于1898年冬以武力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开始了对旅大地区7年的殖民统治。为维护殖民秩序,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沙俄关东州总督阿列克塞耶夫于1902年奏请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在旅顺元宝房修建监狱。后日本人占领旅顺,逐步扩建旅顺监狱。牢房由沙俄时期的85间增加到253间,另有暗牢4间,病牢18间。1934年在监狱院内东北角建立了一座二层楼式的秘密杀人场———绞刑场。扩建后的监狱可同时关押2000人。旅顺监狱总占地面积为22.6万平方米,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一座法西斯监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