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安厅出面申请2万元困难补助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2:01 东南早报 | |||||||||
最近,安徽省政法委为一名县公安局长特批了2万元的困难补助金,这笔补助金是由省公安厅出面申请的。 在一般人看来,县公安局局长是个“有权有势”的位子。当局长的竟会穷到需要困难补助,到底是真是假?
为了探明实情,记者日前与这位局长取得联系并要求采访。电话那头,局长沉吟了一会儿,态度温和语气坚定地回答说:“欢迎你们前来交流,但是我不能接受你们的采访。”由于他始终坚持“只交流、不采访、不报道”的原则,因此本文只得以“局长”来代替他的姓名。 正当壮年的局长,16岁当兵,7年后转业进入公安系统。半年前,他妻子病重准备手术期间,正赶上县级公安局长交流任职。为了不耽误工作,他让女儿提前从部队退伍回来照顾妻子。在全省公安系统最近开展的“开门大接访”活动中,他的工作受到了省公安厅的肯定;与此同时,他一直隐瞒的生活困境才始为人知。省公安厅领导了解其情况后,破例向政法委为其申请了政法干警困难补助金。 “我爱人生病十多年,医药费花了几十万,母亲的身体也不好,一个公务员的工资怎么承受得起?不借债才怪。”局长深深地吸了口烟,沉默良久后说:“大前年我母亲的心脏手术花了10万元,去年我爱人的肝脏手术花了30多万。现在我爱人每个月光吃药就要两三千块,儿子还在上大学,而我现在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加起来也就两千来块。你帮我算算,我该不该负债?” 自设“警戒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派出所,局长至今已经在公安系统干了20多年。他说,自己“从未走过歪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人做官有自己的潜规则,我也有我自己的规矩。”局长说着向记者伸出两根手指:“我做人做官最扣紧的两大规矩是:不贪钱财,不贪女人。这是我不变的底线。” 说到这里,局长指着办公室内自己的座椅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刚进公安系统算起,坐过我这个位子的多位前任,有的被免职,有的被判刑。坐我这个位子就像在山崖上走路,两旁是花红柳绿,但脚下却是万丈深渊,如果被五颜六色迷了眼,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解读“清廉原则” 局长为官原则中,显然考虑到对自己和家庭基本利益的维护。我们能不能只从洁身自好、明哲保身的角度来理解他的“清廉原则”? 局长沉思了一会儿答道:“不。我虽然读书不多,但几十年来我始终记得一句话:‘俯仰无愧天地’。做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局长自称是个“没文化又爱文化的人”。只有初中文化的局长,说话时既伴着民间俗语又夹着古代名句,显然这是他几十年来坚持手不释卷的结果。他家里有一个装满书的大书橱,里面多半是政治和历史类书籍,如《史记》《诗经》《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读书对我影响很大,让我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汲取为人做官之道,正所谓以史为鉴。” 局长的“难言之隐” 在长达一整天的交流中,局长一直不允许我们记录。为什么他对媒体的采访报道如此排斥?是否有什么苦衷?记者就此与这位“贫困局长”进行了对话: 记者:为什么你如此排斥媒体的采访? 局长:我并不是排斥媒体,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其实和我一样的干部大有人在,只是他们不张扬罢了。 记者:你为什么对媒体报道有种种顾虑? 局长:清廉是为官的本分。同为市民,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自然会有穷有富。因此,认为当了局长就不能贫困,这显然是一种可怕的误解。腐败官员不仅毁了自己前程,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对政府官员的片面评价。我不希望你们报道我,是因为我不想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