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将军荐“火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7:50 东方网-文汇报 | |||||||||
36个伤病员之一的刘飞,1939年任“江抗”政治部主任。在江阴顾山与敌顽“忠救军”激战,率部冲锋时,被子弹击中胸部,身负重伤。后转移至阳澄湖后方医院,因伤势危及心脏,经陈毅安排又秘密赴上海仁济医院医治。伤愈后随谭震林重返江南新“江抗”部队,先后任18旅53团团长、18旅旅长。 阳澄湖畔的这段战斗岁月,在他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1948年,作为战地记者的
1957年,崔左夫到苏州、无锡、常熟、太仓等地采访2个多月,写出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为创作沪剧“芦荡火种”打好了基矗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的“芦荡火种”条目写道:剧本取材于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 刘飞夫人朱一取出刘飞生前写的回忆录《火种》告诉我们,也是在1957年,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红旗飘飘》编辑部向全军高级干部征集革命回忆录。刘飞中将接到通知后,在患病休养期间,感到不把36个伤病员的抗日斗争事迹写出来于心不安,于是抱病口述,写下这篇回忆录。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编导文牧和团长陈荣兰准备创作反映新四军的现代沪剧,他们看到了刘飞的回忆录和纪实文学等作品后,认为可以此为基础创作一部抗日传奇剧。他们访问了刘飞,在刘飞的安排下,他们下部队体验生活,收集素材……,经过不断修改,由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的现代沪剧“芦荡火种”诞生了。为了有利于舞台演出,新四军伤病员改成18个。 1964年修改后的沪剧创下连演370场,场场火爆的纪录,随即进京参加汇演。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等中央领导都观看了演出,给予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