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疗服务调价后看病会更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8:25 南京晨报

  “老百姓看病肯定会更贵!”面对我省即将于9月1日开始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医患双方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主管部门保证将通过降低“药占比”减轻患者看病负担的承诺,有医务人员提出了质疑:“药占比下降后病人的总支出是否真的下降了?”

  百姓担心医疗负担更重

  “现在的医药价格已经够高的了,劳务价格调整后,我们老百姓更承受不了!”退休在家,靠每月30元医保费看病的刘建威老人,对于我省即将实施的医疗服务调价,充满担忧。他抱怨道:“前段时间,我家门口有个小孩拉肚子,到医院花了1300多;我家老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每次疼起来都不敢上医院,一年的医保费就只够到医院一两趟,实在是看不起啊!”“如果医院再调价,在药费降不下来的情况下,老百姓的负担岂不更重?”刘建威叹道。

  有医生认为调价后看病会更贵

  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发现,大家一致认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看病会更贵。某省级医院一位外科专家表示,虽然此次调价对不同级别医院的定价,拉开了档次,目的是为了分层消费,让小病留在社区,但是,在目前这种状况下,社区医院根本没有办法让患者放心,那患者势必就会拥到大医院,而大医院的高价,则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而且,该专家称,此次调价中,属降价之列的大型检查,虽然价格降幅很大,但是其项目与涨价的项目比较,少了很多,而且,大型检查涉及的人群也较少,因此从根本来说,患者还是会感到负担加重了。另一位内科专家则称,目前由于政府的原因,药价不容易降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再调整服务价格,除了加重患者负担外,在目前医疗纠纷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还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因为这一调价根本无法真正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实质还是让医院、医生通过自己的本事到市场上挣钱。所以,该专家认为,目前最必须做的是,政府增加对卫生事业和老百姓卫生保障的投入,而不是不合时宜的调价。

  “药占比”下降不代表看病便宜

  虽然说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在药价降不下来的这个大环境下,我省卫生主管部门作出了降低“药占比”的规定,因为在以药养医的时代,药品收入在医院总体收入中占了大头,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这根本无济于事。据了解,我省“药占比”最高曾超过65%,通过多年的规范后,去年我省平均“药占比”降到了53%,照理说老百姓应该感觉到看病便宜了,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对此,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专家向记者透露道,不能单单以“药占比”下降来说明老百姓在药品方面的支出减少了,因为“药占比”下降的途径很多。一定程度上,卫生主管部门通过对医院“药占比”的规定,可以让医生提高警惕,在开药时能够有所顾忌。但是另一方面,医生也可以通过提高病人检查等费用的支出而降低“药占比”。该专家举例道,如同样看个感冒,原本是药品6元,检查4元,“药占比”为60%,要求降低“药占比”后,医生可以开出6元的药品和6元的检查,“药占比”的确降到了50%,但是,患者的总支出却增加了2元。该专家补充说,虽然卫生主管部门提出了“三合理”规范(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但是因为疾病具有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就无法很客观,这就使得卫生主管部门下降“药占比”减轻患者负担的初衷无法真正实现。

  违规收费加重患者负担

  对于医院来说,其收入来源无非是三大块:医护人员劳务收入、药费和检查费。但是,有业内人士透露道,医院还有一块收入,就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因为很多医院的内部管理办法中都有规定:个人的奖金与科室的总体收入挂钩。这就逼得科室要创收,从而也容易造成巧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如:妇科检查要另外收手套费、注射要再交针筒费等,其实这些早就包含在其中了。据悉,我省物价部门曾对医院收费进行检查,结果在三级医院中查出了少则100多万,多则上千万的乱收费。该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普通的三级医院来说,全年收入中,最起码有5%属于违规收费,但由于物价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监管,违规收费现象成了医院的普遍现象,从而使得患者雪上加霜。

  不过,该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调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违规收费,因为此次对原本7000多个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规范,减到了3916条,但是这还是需要物价部门的监管。该业内人士解释道,因为现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还没有和物价部门联网,就可以私自添加收费项目,但是患者却无从辨别真伪,只有挨宰的份。对于查处的违规现象,该业内人士认为,一定要对医院管理层予以重罚,他表示,收费项目要在电脑中显示出来,就必须通过相关领导的批准,因此,如果只是对医院罚款,对领导们起不到警示作用,因为这罚的是公家的钱,所以还会再犯。

  作者:陈闻

  (来源:南京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