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红灯”恒久远 一盏永流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0:11 东方今报

  红灯一照泪花淌

  “我想再看一次《红灯记》,看看现在的《红灯记》是不是走样了,也看看我的唱腔走调不走调。”——国棉六厂退休工人陈俊芳

  哼起《红灯记》我泪珠滚

  谈及《红灯记》,从国棉六厂退休年近五旬的陈俊芳又找回了那种久违的感觉。弹指间,30多年过去了,《红灯记》留给陈俊芳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直至今日,一哼起《红灯记》,陈俊芳依然会泪流满面。1970年,《红灯记》可以说是被四处传唱,在建新街小学上学的陈俊芳,还是一个背着书包到处乱跑的小姑娘。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这些英雄人物就住进了陈俊芳的心灵城堡,“红灯记”这三个字在陈俊芳的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小时候,陈俊芳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没有电视,掏钱进影院只能是奢侈的想法。但是由于她家距离水电部和交通厅的家属院很近,这两个家属院就成了她的电影院。当时这两个家属院经常放映露天电影,《红灯记》是经常上映的剧目。每次放映时,吃过晚饭,陈俊芳就带着一只小板凳,早早地来到露天影院,抢占有利位置。李铁梅在银幕上举手投足,陈俊芳在台下忙着比划,一遍一遍看下来,陈俊芳也能跟着哼哼几句了。其中,李铁梅“爹爹给我无价宝”唱段更是陈俊芳的最爱。陈俊芳钟情《红灯记》还有另一个原因:陈俊芳的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出来要过饭,后来参军,再后来,父亲跟随大军跨过了鸭绿江。几经恶战,陈俊芳的父亲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但这一切,陈俊芳的父亲都很少向家人提起。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俊芳发现了父亲的勋章,才知道一向低调的父亲也是一位战斗英雄。从那时起,在她眼里,父亲的形象就和英雄李玉和紧密相连了。陈俊芳从国棉六厂退休后,空闲时间更多了。偶尔哼起《红灯记》里面的一些唱段,陈俊芳就好像回到了从前的岁月,热泪也悄悄滑落。“咱们的新生活来之不易,不能忘了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人。现在的孩子不能缺少这一方面的教育”。现在,陈俊芳的家里仍然不是很宽裕。前一段时间,《红灯记》在郑州上映,从报纸获得这一消息后,陈俊芳激动极了,女儿也想帮妈妈完成这个心愿。但是百余元的门票让陈俊芳忍痛放弃了那次机会。“最便宜的门票也要80多块钱,我舍不得”。本报刊登了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版《红灯记》即将上映的消息后,陈俊芳两次打来电话,表示了对《红灯记》这次演出的关注。陈俊芳说,她现在能唱下来《红灯记》,但毕竟不是科班演员。“我想再看一次《红灯记》,看看现在的《红灯记》是不是走样了,也看看我的唱腔走调不走调”。

  红灯二照奔波忙

  为排演《红灯记》上郑州学唱腔买道具

  今年61岁的罗大智老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能看这次《梨园春》推出的《红灯记》,我想带上DV,拍下来,留作纪念。”提起跟《红灯记》之间的故事,去年才退休的罗老先生念念不忘。1975年,罗老先生是开封空分设备厂(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前身)的一名车工,同时也是厂工会宣传队成员。那年12月份,厂工会宣传队要排演豫剧《红灯记》,罗老先生有幸成为演出的乐器手。当时,厂里的一名锻工牛连成也是工会宣传队队员。此前,牛连成曾在省军区宣传队当兵,后来在郑州市豫剧团“支左”。转业后,牛连成就成了厂工会宣传队队员。凭着在部队扮演李玉和的功底,牛连成成了厂里排演的《红灯记》的主角。为了排演成功,牛连成带着队友从开封赶到郑州,接受任安华老师的指导,学习豫剧《红灯记》唱腔。当时,郑州市豫剧团正在排演《龙江颂》,罗老先生、牛连成还有鼓师李效孟就现场观摩。当时,厂宣传队找不到扮演李铁梅的演员,只好排演李玉和刑场斗争的唱段。那年12月底,罗老先生特意从郑州乘火车赶到郑州德化街购买道具,包括日本兵的服饰、李玉和的服装。1976年1月中旬,演员们登台演出《红灯记》刑场斗争唱段,情绪异常高涨。“我喜欢豫剧,《红灯记》再看上百遍,我依然不会厌烦。”罗老先生对《红灯记》情有独钟。

  红灯三照风雪夜

  为看《红灯记》不怕寒风冷飕飕

  郑州惠济区花园口镇京水村李巧玲今年已经48岁了,与《红灯记》相伴的时间竟然有30余年之久。“那年月,为了看一场《红灯记》,我们冬夜也要出村”。当年,李巧玲是一名女民兵,李玉和就是李巧玲的偶像。夏天,每逢有《红灯记》放映,李巧玲都要早早吃过晚饭,到场地占位置,根本顾不上有蚊子叮咬。冬天看电影可就要吃足苦头了。凛冽的寒风穿透厚厚的棉衣,直往骨头缝里钻。脸冻红了,手脚也被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但银幕上万分熟悉的剧情依然能够吸引李巧玲全部注意力。“能看《红灯记》,受多大罪我都认了”。30年来,李巧玲一直都是《红灯记》的忠实观众。《梨园春》要推出新版《红灯记》的消息传出后,李巧玲再次怦然心动。“我是农村人,没上过学,可我就是喜欢《红灯记》。”不善言辞的李巧玲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对《红灯记》的钟爱。

  人间故事代代唱

  《红灯记》——唱不完的精神宝藏

  3天来,几十位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讲述自己和《红灯记》的故事。按照来电先后顺序,记者对每一个来电都给予了回复。尽管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但是记者通过电话线依然能感受到一颗颗炽热的心。电话那端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相互的感染。焦作市的尚桂生8岁就登台饰演了李玉和,可以想象,当年的尚桂生提着老师借来的马灯,戴着铁路工人的大檐帽,神气地走在舞台上的情景。这种经历让尚桂生一生难忘,也就是从那盏被万人追捧的红灯上,尚桂生学到了勇敢无畏,热爱祖国。所有有缘人中,最应感谢《红灯记》的恐怕要数郑州市教师刘建胜了,这出戏当了他的红娘,让他找到了相扶一生的爱人。一出好戏可以感染一个人,一出好戏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在采访中,几乎所有有缘人都对《红灯记》推崇备至,他们都认为这出戏不仅在当时那个时代具有教育意义,影响了他们的人生,熏陶了他们的心灵,而且它也是现代人永远的精神财富。作为曾经的样板戏,《红灯记》曾红极一时,影响了那个时代无数热血青年,祝愿“梨园春”版《红灯记》能感染更多现代人,让所有听过《红灯记》的戏迷及有缘人重温那种独一无二的激情。01记者陈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