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者著书重建台光复岁月:全面祖国化来自民族感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4:52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8月15日消息 台湾的历史研究者曾健民昨天发表新书《1945破晓时刻的台湾》,以史料重建台湾光复初期的激奋和波折。

  他认为,在这一百多天当中,台湾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等,全面进行了“去殖民化”和“祖国化”,这个并未完成的时代任务,原动力来自台湾民众高昂的民族感情。

  据台媒报道,曾健民本职为牙医,曾在日本和台湾执业,十多年前与作家陈映真等人共组台湾社会科学研究会,锁定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台湾历史做为研究主题。

  他说,历史是延续的,但在现今的研究中,经常以“战前”和“战后”做为分水岭,导致过渡期间被忽视。“1945年8月15日之后短短一百天,是台湾现代史上最复杂、激动、内容丰富的一段。”

  不过,这段时期的台湾社会状况,在目前的历史研究中却近乎空白。曾健民说,虽然已经到了21世纪,“但我们仍活在八一五之后、以美国霸权为首的世界秩序中”。

  曾经出版《新二二八史像》、《文学二二》等书的曾健民,大量收集台湾光复前后台湾和日本的报章杂志,拼凑出当时的台湾社会图像。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及庆祝台湾光复纪念大会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曾健民认为,这是台湾人民的民族情感最高潮,但随后的物价飞涨、省籍摩擦等问题陆续浮现,舆论对接管工作的不顺展开批评,民间也对光复出现失望情绪。

  台湾历史学者王晓波指出,历史是一连串的因果,曾健民整理、发表的这段历史,“其实是二二八的前因”,可以提供对二二八的背景理解。

  该书出版公司发行人、历史学者林载爵说,回溯60年前8月15日之后一百天,台湾那段“无政府”的光复初期是如此重要,却又如此“面目模糊”。

  作家蓝博洲有感而发指出,曾健民的努力让人意识到,台湾光复初期历史还必须有更多研究者投入,更全面的重新建立。(言恒)

  进入专题: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