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贫困生背着8万元借款进北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6:21 新民晚报 | |||||||||
——重庆市巴蜀中学“鸿志班”学生杨再宏的故事 有一群山里少年,身处逆境却乐观向上、勤奋好学,在今年的高考中以优异成绩叩开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的大门。本周,记者跟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与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走访接受西部助学计划的贫困生,走进了山里少年的家。
杨再宏是重庆市巴蜀中学“鸿志班”(国家为贫困生特设的一个班级)学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73分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 这个长得酷似电影中哈利·波特的土家族男孩,有着和哈利·波特一样的坚毅眼神和阳光笑容,但也和他一样遭遇了家庭的变故——9岁时父亲因肝硬化去世,母亲王绍英靠卖菜、当清洁工的两三百元月收入抚养杨再宏和他的哥哥。他的理想是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尽最大努力让妈妈每一天都快乐”。 为爸爸实现理想 7小时从重庆市区到黔江区金溪镇的车程,加上40分钟山路,才能见到隐在群山中的两间木屋。“小学时,我天天都走这条路。爸爸在我们学校教书,常和我一起上学放学,回到家,他备课我写作业,帮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四岁起教小再宏背唐诗宋词,认识数字;闲暇时为他做鸟笼养小动物,培养他的观察力,以至于他考大学时选择了物理作为专业,继续对未知的探求;辅导他写作,赢得人生第一个“大奖”——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就这样带领儿子走进了知识世界。父亲因为忙于工作耽搁了病情,去世前,病痛让他无法言语,小杨却从他最后的凝视中读出了期望——“爸爸一直想让我考进北大,那时我就觉得身上的责任一下重了,我要实现爸爸的理想。” 向妈妈学习乐观 指着墙上儿子小学里拿的奖状时在笑,翻找一家四口的老合影时在笑,收拾刚摘下的玉米时在笑,笑容成了妈妈在杨再宏心里的“招牌”表情。家里经济状况不佳,买不起零食,杨妈妈发现农村给孩子治病时吃的一种叫“刺泡”的野果子味道不错,就去摘来给他解馋;杨再宏读初一时,母亲决定去镇上卖蔬菜补贴家用,虽然一天常常只能赚五六元,她的口中却听不到抱怨…… 如今,为了两个儿子的学业,全家已经在信用社欠下了8万元借款,但小杨对自己很有信心,“与其担心,不如先把书读好,相信我一定能还的”。 为筹措学费,他高考前答应了黔江县一户人家,利用暑假为读初一的孩子家教两个月数学,共收600元,如今,一纸北大录取通知书让他“身价”涨到3000元,但小杨不为所动:“我答应别人了,怎么能反悔呢?” 得知记者来自上海,小杨一下兴奋起来,“我收到的第一份资助,就是初二的时候徐汇区湖南街道的工作人员特意送来的,如果可能,请一定替我谢谢上海的好心人!” 本报记者 陆梓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