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隐私沦为"商品"业内人士揭弊 法规暂有"真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5: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车主资料如青菜两元五元任他卖!隐私沦为“商品”业内人士揭弊,骚扰连连恶果多多法规暂有“真空”

  文/本报记者 王普 实习生 宛盈 郝艺博

  昨天上午,一场由某市场研究公司举办的高档轿车展评会在广州某广场前举行,会场彩旗招展、展台前将要投放市场的四辆名贵汽车格外引人注目。受邀参会者非富则贵,均被要求驾名车到场,并现场接受调查员的各种调查。

  这些被邀请者是如何挑选出来的?他们的调查资料将作何用途?这个谜底终于被我们解开了。

  昨天,一位某市场研究公司的职员来到本报,将一叠车主的个人资料展示在记者面前。密密麻麻列有近1000人!全部是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车主资料,资料详细地记录了车主的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车型、车牌号、购车时间、销售公司,甚至发动机号也有!

  “资料是我们买来的,一个都不假。”这位自称想“揭露行内劣行”的职员表示,他们就是对这些资料分析后,挑选出参加展评会的“有钱人”的。

  资料的“卖主”究竟是谁?“买主”会是谁?等待车主的又会是什么遭遇?记者展开了一番调查———
隐私沦为"商品"业内人士揭弊法规暂有"真空"(图)
  图:购车之日可能就是资料外泄之时,准车主们可得留个心眼。本报记者 朱文海 摄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