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底线:王晶的择业观值得喝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9:5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如果有利于自己成长,再苦的基层也有快乐;如果不利于自己成长,再繁华的城市也可能成为一种阻碍。”这是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5年来终于迎来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王晶的择业观。作为人生观、价值观、科研观的具体体现,王晶的择业观不仅值得喝彩,在“就业的路越走越窄”的当下,更符合人才成功的规律,尤当推崇之。 不能不承认,当下基层的物质生活仍十分艰苦。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这个红壤实验
我可以理解该站的偏僻,但不能理解作为首批35个国家级野外站之一何以如此“蛮荒”?根本原因仍在于投入严重不足,包括政策方面的倾斜不够。可面对现实,我们唯有行动,唯有奋争。这既包括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更兼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创造雄厚的物质保障和优越的科研条件,以有为赢得有位。 为此,我国的前辈科学工作者付出了终身的心血。靠着为国家科研事业争光,为人民造福的信念,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在改变着恶劣的环境,创造着一个个科学奇迹的同时,也改变和重塑着个人的理想,实现了公共和人生价值的统一。祁阳红壤实验站就涌现了一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首任站长刘更另先生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科研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大锻炼”,刘更另自豪地说,“在红壤实验站的工作经历让我终身受益”。这样一种快乐,既是一种创业过程的快乐,也是一种双赢结果的快乐。 其实,对于立志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基层才是最大的人生舞台,才有足够的用武之地。实践早已证明,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蕴涵着成功的机遇,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有机会挑重担、担大梁。越是基层,越是需要科学的成果滋养,越容易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但是,作为青年人成功和成才的规律不可漠视。在职业选择时,要坚持自己对职业浓厚的兴趣,就是最适合自己,就是能扬己所长。在这个前提下,我以为即时的物质待遇和生活享受,都市的繁荣和机关的优雅,都显得无足轻重。每个人既然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就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独立的而不是从众的选择。 当然,国家和各级政府有责任改变基层相对封闭落后的状况,为青年人创业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但青年人不仅应该做到不受或者少受环境影响,而且更应该努力去创造新环境。如果你带着一种理想和信念,到任何条件艰苦的地方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