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盏不灭的桔灯(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9:57 海峡都市报 | |||||||||||
一边是繁华都市的丰厚工资,一边是畲乡山村的贫寒“教书匠”;一边是妻子重病缠身的呻吟,一边是课堂上渴望求知的眼睛,如果你面对这些,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当命运将这道选择题交给许礼升时,他选择了在畲乡山村做名贫寒教书匠,因为他放不下课堂上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 昨日,罗源县八井小学教师许礼升向记者讲述起选择背后的伤痛和快乐。 许礼升学的是分析化学专业,20多年前,他被罗源县引进到当地一家企业。1998年,企业倒闭,许礼升被县里安排到偏远山区当老师。因为不想放弃自己的专业,在同学介绍下,许礼升到广州打工,月薪3000多元。 最后,许礼升还是回到县里,到霍口乡川边小学教四年级的语文、数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自己也是山区的孩子,知道老师对于孩子们意味着什么。”许礼升说。 从县城坐1个半小时班车,然后再换乘近1小时的摩托车,山路的尽头就是川边小学,这里没有电视,最大的灯泡也只能发出昏暗的光线。 一天,四年级的10多名畲族孩子约许礼升到山里摘野果野花,途中孩子突然问:“老师,你别走,好吗?”山里条件差,老师来了又走,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许礼升点了点头。 时间长了,许礼升不再惧怕讲台,孩子们也不再“举报”许老师发音有错误,课堂上读书声、笑声常响成一片。学生家长开始喜欢上这名转业的新老师,新摘蔬菜时常会偷偷放点到许礼升宿舍门口。一到傍晚,就有许多人喊:“许先生,晚上来家吃饭。” “2004年初,遇到人生中第二次艰难选择。”许礼升说,那时下岗的妻子突然全身浮肿,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为给妻子治病,许礼升花去5万多元,这给仅靠他每月千元工资维持生计的4口之家背上沉重的债务。新学期开始,妻子仍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孩子处在高二关键时候,年近八旬的母亲经常生病,许礼升苦苦支撑。“要不要去上课,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舍不得山里的那些孩子。”许礼升回到学校,只是每天晚上给家里打个电话。 有几次,儿子在电话里告诉父亲,说母亲、奶奶都躺在床上,是他做饭、买药时,许礼升感觉心如刀绞,“有时备课想起他们,精神恍惚了,呆呆地举了半天笔。” 最近,许礼升的儿子考上厦门大学,许礼升告诉记者,他现在担心儿子的学费,多方筹借仍差4000多元。孩子本不想申请为贫困学生所设的“绿色通道”,想自己打工挣钱来补贴,但许礼升昨天还是偷偷地办了“绿色通道”有关手续,他说:“我对得起学生,却对不起自己的儿子。” 爱心追踪 吴老师女儿 学费有着落 本报9月5日报道了闽清县金沙镇云际小学吴裕新老师的感人事迹后,数十位读者拨打本报热线,希望能给吴老师及其今年考上福建师大的女儿提供帮助。 福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信息研究中心以及网络科技公司决定共同负担吴老师女儿4年的学费,并希望吴老师的女儿寒暑假能到单位勤工俭学,自食其力帮助家庭减轻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