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吴邦国出席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开幕式并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5:29 新华社

  

吴邦国出席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开幕式并发言

  9月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开幕式上发言。当日,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议会组织的议会领导人与会。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吴邦国出席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开幕式并发言

  9月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开幕式上发言。当日,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议会组织的议会领导人与会。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新华社纽约9月7日电(记者刘东凯曾虎王波)为期3天的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7日下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开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开幕式,并在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做了题为《加强多边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发言。

  吴邦国指出,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的灾难与痛苦至今

  难以忘却,启示我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发展的重要。过去的60年,虽然有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但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进行的伟大创造、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当前,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要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同时也要看到,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吴邦国在发言中就加强多边合作问题提出了3点意见:一是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是多边合作的前提。应当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二是建立互信。建立互信是多边合作的保障。应当坚持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妥善处理彼此关切,通过加强对话,加深了解、增进互信,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三是共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多边合作的目的。国际社会应更多地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呼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稳定、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吴邦国还指出,国际社会应当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不断提高联合国的效率。各国议会联盟应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的实质性互动与协调,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联系,共同提高议会多边合作的效能和水平。

  吴邦国强调,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吴邦国最后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与世界各国议会一道,充分利用各国议会联盟这个重要舞台,开展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为建设和平、繁荣、和谐的新世界而不懈努力。

  吴邦国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作为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的第一副主席,吴邦国还主持了当天下午5时至6时的全体会议。

  来自142个国家的150多位参众两院议长出席今天下午的开幕式和全体会议。议联主席派斯在开幕式上致辞,18个国家的议长在全体会上发言。

  当晚,吴邦国委员长和夫人章瑞珍还应邀出席了议联主席派斯为参加本次大会的各国议长举行的招待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全体会议和招待会。

  吴邦国委员长在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上的发言

  新华社纽约9月7日电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7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全体会议上,做了题为《加强多边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发言。全文如下:

  加强多边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在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上的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吴邦国

  (2005年9月7日联合国总部)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各国议长再次相聚联合国总部,回顾2000年首届议长大会以来采取的行动,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多边合作、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等重大问题,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的灾难与痛苦至今难以忘却,启示我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发展的重要。过去的60年,虽然有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但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进行的伟大创造、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赢得了独立和安宁,许多国家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相继崛起,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开始过上好日子。

  当前,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不断加深,要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南北差距仍在扩大,环境、毒品、难民和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消除威胁、应对挑战,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坚持不懈的共同行动。

  这里,我想就加强多边合作问题讲几点意见,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是,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是多边合作的前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人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当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孝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应当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反对以大欺孝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各国人民都有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任何国家无权干涉。各国的事情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当由各国平等协商。

  二是,建立互信。建立互信是多边合作的保障。各国国情不同,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维护本国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不应该影响建立互信。事实证明,成熟的国家关系、成功的多边合作都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多边合作应当维护和发展共同利益,坚持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妥善处理彼此关切。应当加强对话,加深了解、增进互信。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应当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当摒弃冷战思维,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

  三是,共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多边合作的目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南北差距和贫富悬殊更趋严重,全世界仍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民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难以避免国际社会的动荡,难以实现世界的普遍繁荣。加强多边合作,应当以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特别重要的是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繁荣也难以持久。发达国家应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兑现承诺,切实减免债务,增加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应切实加强南南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进南北合作。国际社会应更多地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呼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稳定、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自己。发展中国家应把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任务,结合本国实际,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充分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对开展多边合作至关重要。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当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不断提高联合国的效率。

  议员代表人民,议会反映民意。议会交往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议会多边合作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各国议会联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议会组织,是各国议会开展多边合作的重要舞台。各国议会联盟应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的实质性互动与协调,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联系,开辟更加广阔的合作领域;应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域性议会组织的联系,共同提高议会多边合作的效能和水平;应进一步加强与各国议会的联系,为促进各国议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和服务。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是国际大家庭中负责任的一员。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并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中国全国人大愿与世界各国议会一道,充分利用各国议会联盟这个重要舞台,开展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为建设和平、繁荣、和谐的新世界而不懈努力。

  谢谢主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