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调查]消融坚冰——化解村级债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7:09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耿毅 通讯员郑新民 耿海军

  村,是我国基层组织的基石。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村负债严重。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导致乡村收支缺口大,债务难消化。村级债务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危及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村级债务化解极其艰难。请看嘉鱼县何以——

  村级债务包袱沉重

  2003年以前,嘉鱼县村级债务的包袱到底有多重,不仅县、镇领导没底,有的村自己都不清楚。一位乡镇干部感慨地说:“当时有些村‘白条子’满天飞,财务管理混乱。”

  2003年7月底,嘉鱼县召开化解村级债务动员大会,在县镇两级成立化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统一清理,全县锁定村级债务为10566.65万元,村均负债48.53万元,负债最多的村达到300多万元。

  村级债务日益加重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兴办企业,盲目投资。一些村采取农民集资、村干部出资、高息借贷等方式,举债兴办村级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村办企业亏损甚至停产倒闭,资金沉淀。

  举债达标,应付验收。村集体为完成上级规定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超越自身经济实力兴办公益事业,形成债务。仅村级“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就达3023.13万元。

  借资上交,完成任务。为完成税费任务,各村向镇村干部、私营业主、农户及银行、信用社借钱垫付上交,形成大量债务。由于借款利息不断增加,造成村级债务隐性增长。

  管理不善,资金流失。由于管理漏洞,村集体财务混乱,违规支出严重,导致收不抵支,入不敷出。

  “阳光操作”堵住漏洞

  锁定债务是化债的关键环节。自2003年初以来,嘉鱼化债工作队坚持调查每笔债务的来龙去脉,清查“账外账”,在此基础上张榜公布。对群众质疑的账目,由驻村工作队清查核实。

  新洲村有1380亩荒地,村某负责人擅自作主将之仅作500亩发包给张某,期限15年,仅收承包费28万元,群众意见很大。县纪检、审计等部门及时介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重新丈量荒地面积,废除原无效合同,公开对外招标,承包费增至48万元,群众满意。

  2003年,嘉鱼在各镇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全面实行村级资金财务委托双代管制度,取消村会计、出纳和村级银行账户,杜绝了部分村干部盲目决策和随意开支的现象,从源头上控制了村债的继续增加。

  他们还积极推进农村配套改革,防范新债。县纪委出台专门文件规定,村组干部不得用公款配置私人电话,严禁公款租用小车、非生产性用车,取消村级招待费。全县还通过合并村组、裁减冗员和普遍推选村干部兼组长,精简村组干部246人,年节约费用100多万元;撤并初中3所、小学14所,精简教师1036人,年减少开支300多万元。

  因地制宜化解债务

  清偿旧债是整个化债工作的难点和核心所在。嘉鱼因地制宜,制定“剥离、降息、清收、拍卖、置换、债转贷”六条具体化债措施,已化债4670.46万元,占总债的44.2%。

  剥离化债。对村直接借贷形成的历史债务,凡不是为农民办事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债务人;对村办企业所形成的债务,实行村企分开,由企业分担。全县共剥离村级债务957.16万元。

  降息化债。针对高息借贷严重的问题,采取换据降息办法,全县共化减债务1131.6万元,换据率达86%以上。清收化债。针对村、组债权的构成状况,采取清收债权抵债的办法,共清偿旧债647.5万元。

  拍卖化债。通过拍卖部分村组房屋、机械、水域、荒地等闲置资产,化债682.4万元。

  置换化债。对村集体与单位或个人之间的三角债、多角债,在协商自愿的前提下,动员债权人、债务人自愿结对子,相互置换,冲减旧债657万元。

  “债转贷”化债。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征得信用社同意的基础上,将农户对国家或集体的债务转化为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债转贷”化债594.8万元。

  发展经济多法治本

  村债沉重的根本原因是村级经济发展滞后。嘉鱼以化债促发展,以发展促化债。

  簰洲湾镇花口村资源丰富。化债刚开始,村干部便召集村民代表讨论,把只投入不见收益的1200亩芦苇洲和50亩鱼池承包出去。通过公开拍卖,一次性收回资金57万元,偿还了全部债务,还有10余万元的村级积累。

  十井铺村将800多亩荒山、荒水出租,每年增收10万多元。

  目前,全县多途径盘活村级闲置资产409.88万元,开发荒山、新建鱼池7000余亩,吸引县外资金10.68亿元,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顽强努力,嘉鱼村级资产状况明显好转,化债能力越来越强,“坚冰”正在消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