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专家恒心铸大业:记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9:07 黑龙江日报 | |||||||||||
1986年,记者随省委“五讲四美”报告团采访时初识马军。当时报告团行程20余天,走遍全省十几个县。坐在旧面包车里一路颠簸劳顿,报告团其他成员都在聊天或瞌睡,马军始终在翻着一本旧英文词典。报告团结束时,他已经背完了大半本词典,令同行的人敬佩不已。本报随后发表了人物通讯《无愧人生》,介绍了马军自学成才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
1970年初中毕业后,马军被分配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化验室工作。他通过自学完成了中专和大学的基础课程,并很快掌握了所有常规检验项目的操作。1982年,马军以全院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获得了去日本留学的资格。在日本留学的最初一段时间里,由于他只有初中学历和初级职称,曾受到国外一些人的歧视和非议,他暗暗发誓:咱们走着瞧,我一定让你们认识认识中国人。 电镜切片的预定学习时间是三个月,他只用一个月就学完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研究,导师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他只用了20天。“慢粒白血病干细胞复制功能”是个较难的课题,也被他在两个月时间攻了下来,论文发表在学校的校报上,引起了日本血液医学界的注意。为了在回国前的时间里完成难度较大的“干细胞遗传学研究”,他住在实验室里,每天靠快餐面充饥,用嘴通过毛细玻璃管,一个一个地吸培养皿里的细胞,十几个日日夜夜,吸了三十多万个细胞,嘴巴肿的撅了起来,嘴唇裂了,他全然不顾,日本导师感动地落了泪。在实验的最后阶段,需要正常人的骨髓作为对照,马军为了节约学习经费,请日本的医务人员从自己的胸骨里抽取骨髓。当钉子一样粗的骨穿针刺入他的胸骨时,护士小姐流着泪对他说:“马先生,你的祖国和病人比你的生命还重要啊1在回国前几天,他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项研究。 回国后,他利用从国外带回的仪器和试剂,自己动手筹建了实验室,在简陋的条件下,继续开展血液病的研究。 马军在自学成才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学历的影响,他有时会受到无端的嘲讽和一些不明真相者的猜疑。一次,医院来了一个经过北京、上海、哈尔滨众多大医院许多著名专家诊断,被确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白血脖的患者。马军认真地做了检查,根据自己掌握的大量病历资料,认为诊断有误。然而当马军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立刻招来一顿非议:“他有什么资格下诊断”,“人家那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专家不如他一个初中生”。在重重压力下,院领导经反复研究,同意按马军的意见进行剖腹探查。而这时偏偏患者家属又放弃了治疗,准备把患者抬回家去等死。马军闻讯后追到医院大门口,对患者家属耐心地进行解释,家属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同意进行手术。手术结果证明马军的诊断是正确的,经过两周的治疗,病人痊愈了。 马军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在前进道路上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1987年,再赴日本进行骨髓移植的研究。1989年,在哈尔滨市政府和医院领导支持下,马军开始筹建哈尔滨市血液病研究所。该所从规模到仪器设备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5年的艰苦自学和不懈努力,使马军成为我国血液病学研究的专家。他救治的血液病人何止万千。他建立了4个救助基金,免费救助了1000多名白血病贫困患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应用基因重组药物对白细胞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白血病,有效率达96%%;治疗难治性贫血,有效率达72%;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获得了成功,并在国内首先应用流式分光技术结合单抗,分离出造血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闯出一条新路。 如今,马军又有了新的目标,在哈尔滨江北,一个拥有400张床位、国际一流的血液病肿瘤治疗中心明年开始动工。 马军: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际血液学会会员、亚太肿瘤学全副主席、中国肿瘤临床学会主席。1985年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标兵,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并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并在1998年光荣地成为“十五大”代表。他共获得国家、盛市科研成果奖励80余项,他一手建立的血液病研究所目前已由一个研究室发展到25个研究室,成为我国四大血研所之一,是亚洲第三大血液病治疗中心,形成了我省在全国的一大名牌。 (黑龙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