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向往诗意,向往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02: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从10月25日至10月31日,“诗仙”李白的终老绝笔之地———安徽省马鞍山市一直沉浸在首届中国诗歌节的诗情画意之中。与此同时,透过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这一继中国艺术节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文化盛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来好评如潮。

  中国诗歌节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轰动效果,我想,不外乎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中国诗歌节使本已处于边缘境地的诗歌,一改多年沉静、孤寂的状况,跨步走进
公众视野———蓦然间,唤起了人们对诗歌久违了的记忆与憧憬。

  其次,“诗意的中国,和谐的中国”之主题,“弘扬中国诗歌传统,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宗旨,恰好契合当下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渴求,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人们对诗歌的兴趣,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其三,从日程安排来看,首届中国诗歌节是一个没有掺杂任何经济活动的纯粹的大型文化节。说其纯粹,是因为它的操作模式与其它一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节日不同,它摈弃了招商引资的老套子,对地方政绩不事渲染,着重强调的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还有,颇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诗歌节特别举办了一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间色彩的民歌歌会,这一创意符合诗歌的本质,有助于诗歌的群众性普及。诗歌到底是什么,源自何处?对此问题,从《诗经》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中便可以找到答案———诗歌是发于田畎、出自百姓之口的。所以说,诗歌要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根植于广大百姓这片广袤的土地。

  与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繁荣境况相比,近些年,诗歌对公众的吸引力相对在下降。究其原因,除了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这也与社会变革转型期出现的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浮躁心理等有关。因而,此时举办中国诗歌节,并由政府出面支持与造势,对于振奋百姓精神、陶冶情操和提升社会精神的品质,无疑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这,实则也就是诗歌的社会功用之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从去年开始,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和策划下,国内的诗歌节越来越多,从校园到民间,从北方到南国,大大小小的诗歌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诗歌“发烧友”。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这样一个诗歌生态环境,在中国首届诗歌节的带动和影响下,我们向往诗意、向往和谐的期盼,应该不是一种奢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