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析3大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02:43 海峡都市报

  降价药“改头换面”

  记者调查发现,新一轮的“药品降价风潮”雷声大雨点小,不少降价药出现断货现象,“脱胎换骨”的同效药与国家的“降价令”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令优惠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降价药品实际上有很多同类的药物可以替代,为降价药断货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

  另据专家透露,对于国家的降价令,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对有些降价药品,常通过改变外包装或者更改规格,变相地涨价。有些药原来用的是塑料小袋包装,后来改成铝箔片,将原来一盒两板24粒改成两板12粒,规格一变就不在降价之列,变相地进行涨价,病人当然享受不到吃这种药降价的好处了。

  体制矛盾迭出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等社会事业改革的推进,药厂、药品销售公司和医院都开始利益独立,药品逐渐形成“高进价—高折扣—高利润—高处方价”的流程,以致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政府不断出面降低药价、百姓医药费支出节节攀升却看不起病”的现实怪圈。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一些商业贿赂等现象、药厂的价格垄断、医院的药品暴利,尤其是“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是药价虚高的温床。

  部门监管不力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学忠教授表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有关部门要管住药价虚高。他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存在着监管能力不高的问题。抓药价要一抓到底,对药品按质论价,把出厂价和医院的终端销售价管死。国家把两头管死,不论中间环节有多少,也不会导致药品的畸形利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