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诺奖情结”与真正的学术土壤无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08:05 东方网-文汇报

  熊丙奇

  ●每年此时,诺奖放榜,总会调起我们的神经,触动内心深处的“诺奖情结”。国人的“诺奖情结”,似乎太过浮躁。预测者的预测,也不必太过热情。获得诺奖,基本上可以归因为“偶然事件”,对偶然事件的预测会有多大价值呢

  ●在某种程度上说,一次科技类诺奖的获得,并非表明一国整体的科研水平就达到怎样的世界高度。事实上,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奖项为成果导向的评估体系,正严重干扰大学以及科研院所

  ●我们需要创造获得诺奖必然的学术土壤、科技土壤,而非对一次诺奖的预测与期盼。系统改造学术评估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科学家们能全心进行真正的学术和科研,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自然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与认同

  预测内地学者20年内或者其他某个时限将获得科技类诺贝尔奖的各类消息,最近在媒体上大为流行。

  预测者的热情和媒体的热衷,其实都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每年此时,诺奖放榜,总会调起我们的神经,触动内心深处的“诺奖情结”。

  在笔者看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似乎太过浮躁。预测者的预测,也不必太过热情。预测也不是不可以,每个人都有预测的权利,尤其是大师、学者,但是,从目前国内科研的现状来说,获得诺奖,基本上可以归因为“偶然事件”,对偶然事件的预测会有多大价值呢?

  有一种声音是“中国人需要一次诺奖”,对于这种声音,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我们要有获得诺奖的决心和信心,要在国际学术研究舞台上作出国人的贡献,展示国人的风采;二是我们太需要一次诺奖经历,来证明自己,而且中国的科研似乎就缺“诺奖”这样的标志性成果了。

  笔者由此想起2001年中国足球队终于历史性地冲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情景,在此之前的若干年内,中国人需要一张世界杯决赛门票的声音,也是十分的高昂;而在获得决赛门票那个瞬间,我们似乎全体认为,中国足球强大了,走向了世界。多年后,我们才知道,我们其实善意地欺骗了自己。4年之后的德国世界杯预选赛,我们的国足却连亚洲10强预选赛的资格也没捞着。对于这种结果,大家其实也心里有数,看看混乱的中超、低迷的球市,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到国足未来的命运走向。自己的土壤是如此贫瘠,即便有一次亮相世界赛场的经历,也只能归因于奇迹,是偶然而非必然。

  在某种程度上说,一次科技类诺奖的获得,并非表明一国整体的科研水平就达到怎样的世界高度。对于诺奖,我们更应该将其看成科技百花园中,长出的特别绚丽并被众人赏识的一朵,而不能指望在一片荒野之中,会出现美丽的奇迹。即便有这样的奇迹,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事实上,诺奖的这种偶然其实非常少见。杨福家院士曾对2004年以色列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进行了分析。他说,以色列两位土生土长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虽然他们以前也有科学家获奖,但不是本土的。美国一个科研小组对此现象很感兴趣,想知道以色列本土科学家获奖是不是偶然的。于是他们仔细研究以色列的整体科研水平。杨院士的一个朋友也参加了这个研究,他建议查一下免疫学这一个他一点也不熟悉的学科的研究情况,结果发现,在以色列,研究免疫学的科学家几乎都在威茨曼大学!这个大学里这一学科所有的13个教授都是世界一流的学者,是国内的“chairprofessor”。因此,他们有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一件奇怪的事,而且,即便是未来几年再有几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奇怪。

  而反观我们,在诺奖100余年历史中,我国与以色列颇有相似之处。但是,目前国内有哪所大学能够告诉世界,我们某个学科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者?有哪所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能够告诉世界,我们的哪些教授与学者,正在全身心做着他们感兴趣的、站在世界前沿的某些科学研究?2005年5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指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前一年的24位下降到31位。而就是国内的评奖,象征原创能力与成果的自然科学奖曾经连续4届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尴尬,直到2004年度才被打破。

  “诺奖情结”,有意无意地会助长以获得奖项为标志性成果指标的心态。而事实上,正是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奖项为成果导向的评估体系,正严重干扰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多年来,为提高科研能力推出科研成果,很多大学与机构出于得奖的需要,给科学家们布置了论文作业、项目作业、经费作业,其出发点是引导科学家有决心和信心去写更多的论文、搞更多的项目研究,虽然如此一来,整个论文“盘子”、经费“盘子”、项目“盘子”“炒”得很大,可却有不少是低水平的重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术被异化为论文指标学术、项目经费学术、职称评审学术,所带来的是各种形式的不绝于耳的学术腐败和教授道德败坏。众多学者和教授,难以安心或者本就不愿安心做真正的学术、真正的研究,也就难以期望在追求原创成果的诺奖舞台上,博得一席之地。

  我们需要创造获得诺奖必然的学术土壤、科技土壤,而非对一次诺奖的预测与期盼。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为科技界、教育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系统改造学术评估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科学家们能全心进行真正的学术和科研,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自然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与认同。

  (作者为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