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光谷新征程报道之三:创业不止添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09:08 汉网

  记者王作晖

  在光谷,创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更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

  创业平台的不断升级,创业文化的不断丰富,使这里每天都在演绎科技与财富、光荣与梦想的传奇。

  创业平台不断扩大

  与创业者结伴的是什么?新思想、年轻、拼搏、小资本、艰辛、风险……

  为了让创业者迈出第一步,1987年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

  中心主任龚伟说:“孵化器好比一所创业者的大学,在这个学校中,创业成功的几率大大提升。”

  凯迪电力1993年进驻创业中心,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创始人陈义龙等人是大学的青年教师,靠自主开发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起家,而今办成了光谷的龙头企业。

  300多家企业从创业中心毕业。凡谷电子、国测电力、三特索道等,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创业之初,都曾受到孵化器的帮助。

  为了给创业者提供更大平台,光谷已为各类创业企业量身定做孵化器7家,如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南湖农业创业中心、专业软件园等,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0多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

  随着创业平台的扩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形成“四级跳”模式:第一级,校园内孕育新技术产业化的“种子”;第二级,“种子”进入校园周边孵化区;第三级,孵化较为成熟的企业跳到大学科技园,进行规模化发展;第四级,企业挺进高新区大规模发展。

  创业激情持续燃烧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脱颖而出:凯迪电力的陈义龙、精伦电子的张学阳、人福科技的艾路明、楚天激光的孙文……他们开拓创新和顽强拼搏为光谷增辉添彩。

  创业需要动力,而当生存和“生活”的理想先后满足,创业激情就有减退的危险。为此,光谷不断营造自己的创业文化:尊重纳税人、保护创业者、鼓励冒险、宽容失败,让创业者的激情持续燃烧。

  2003年,楚天激光董事长孙文赴德国慕尼黑参加世界激光专业博览会,去欧洲的路上,孙文等一行16人的旅行箱中装着的是方便面;回到武汉,他们的箱子中装的却是几百公斤重的资料。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先后创办的4家高科技企业,都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而我国的研究才起步。留学回国不久的李德仁博士深感忧虑。他说:“我们国家出口人才,引进软件,武装别人,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就意味着主动放弃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带着为国家抢占竞争制高点的理想,他着手创建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在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名列前茅。

  创业激情推动着光谷企业家的不断成长。创办企业就必须直面风险,只要激情在燃烧,就有勇气越过一个又一个坎儿,奔向更远大的目标。

  创业服务日趋完善

  留美博士李建勋,打算做以抗体、抗体芯片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公司选址定在光谷。

  他说:“在公司注册过程中,东湖开发区提供了很多方便,如集中办公、缩短手续时间。开发区的部门会一次给你讲清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要达到什么要求。企业在注册时,除了按要求准备材料外,没有花费其他的太多精力。”

  东湖开发区成立联合办公中心,设立了96个服务岗位,集中了29个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各类审批、服务业务219项,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实现“一门受理,集中办结”。

  办事效率提高了,办事程序简化了,办事行为规范了。

  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良智说:“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实现了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的转变,建设联合办公中心,被园区企业称为阳光下的新政。”

  随着创业服务的日趋完善,不断有新的血液加入到光谷的创业大军中来,海外学子尤为突出。目前,已有700多名留学人员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来到光谷创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