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玉田县林南仓镇有个戏曲艺术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2:44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闫漪

  在唐山市玉田县林南仓镇(后简称林仓)有一个民族文化戏曲艺术团,农村家庭妇女、工人、个体户、退休老干部是这个团成员的主要成分。他们自出资金,买乐器,租场地,每天集合在一起拉、弹、奏、唱。从露天场地一直唱到有简陋的固定场所,从2000年有了固定的场所,他们每天晚上唱评剧、京剧,吸引方圆6里内戏迷前往。

  10月29日晚上记者走进了民族文化艺术团的活动场地———原林南仓镇8村大队。这个活动场地是一间仅五六十平的简陋房子,墙皮已脱落,地面坑洼。但墙上挂满的《贵妃醉酒》、《琵琶词》等戏谱。晚上7时左右,戏迷们陆续赶来,附近村民也赶来听戏。

  “我们对京剧、评剧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林仓文化生活比较少,有了这个戏曲艺术团,方圆几里的老百姓都受到感染。”团长张贵义介绍说,1991年夏天,张贵义、张荣华、刘树国3个人和附近的几个戏曲爱好者一起晚上在林仓的商品一条街拉开阵势唱评剧,附近消夏的村民纷纷赶来观看,一传十,十传百,观众最多时有100多人。

  据团长介绍,因资金紧张,大部分乐器都是大家伙出钱买,所有乐器盒包括一些板胡、二胡都是大家动手做的,“可以说,这些器材我们是买一半,自己做一半。”

  从1991年到2000年,艺术团的团员从4、5个发展到20多个人,但每天晚上都是在林仓商品一条街刘树国开的商店门前唱,直到2000年,张荣华和刘树国出资租了原8村大队的房子,艺术团才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那个时候,我们觉得队伍像是有了一个固定的家,我们几乎一年365天不间断唱,成员也从那时候逐渐增加,现在快有40个人了。”冬天来了,他们正在集资买煤过冬。除了资金困难外,因艺术团成员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有的时候遇到好听的选段,但没戏谱就只能自己译。“如《赶船》的一个选段,我译了半个多月呢。”成员李德信告诉记者。

  林仓民族艺术戏曲艺术团到现在已经成立了10多年。现在这个艺术团的成员及经常来光顾的观众集资了几千元,正在打造一个比较正规的,拆卸方便的大舞台。同时,这个戏曲艺术团正在加紧自创曲目,大多是有关农村教育子女和计划生育的题材。“我们打算吸引一些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希望这样的民族艺术不要在咱们镇消失了,希望戏曲艺术在这里代代相传,延续不断。”艺术团团长张贵义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