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看病难又贵14个部门都治不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4:33 现代快报

  在昨天召开的2005年南京科技学术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作的《现代医学发展与面临的挑战》专题报告。他认为,我国医疗卫生制度面临着挑战,具体表现在看病贵、看病难、看病不公平等方面。

  医生更加依赖仪器

  [报告声音]

  韩启德说,现代医学渐离人文,很多医生的听诊器成了象征,现在医生对病人用手进行身体检查的很少,技术至上的现象主导了我们的医学,“医学已成为自身成功的囚犯”。有关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病是根本不用治疗就可以好的,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三分之一的病虽然吃了药但治疗好疾病的并不是药的效果,还是心理的因素让其好转;只有三分之一的病是通过外科医生开刀等治疗后好的。心理因素对于治疗来说很重要,但现在很多医生忽视了这一点。

  [相关病例]

  一名腹痛的病人找到一位专家看病,这位老专家用手摸了摸病人的肚子进行检查,没有想到这名病人非常激动地说“我先后看了6个医生,还没有一个医生亲自摸我的肚子给我做检查!”很多医生过于依赖检查仪器,动不动就让病人做各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江苏落点]

  江苏省某大医院的一位专家说,一些医生过分依赖仪器,按照检查指标进行诊断,对照医学原理“按图索骥”来治疗,再加上有些医生担心诊断错误出现医疗纠纷,使得当前很多医生的看病变成了“仪器看病”;另外,部分医生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检查、大化验也就无法绝迹。

  14个部门管不好医疗卫生

  [报告声音]

  当前的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需要改变,韩启德介绍,国家有14个部门和卫生工作有关,最直接的部门就有10个,但哪个部门都无法从头管到脚,发改委管不到看病,卫生部门管不到价格,药监部门管不到医疗等,社会保障部门、计划生育部门都只管相关的一块内容,有关专家也提出了个建议,希望在国务院设立一个卫生委员会,全面管理卫生工作。

  [江苏落点]医疗保障水平的偏低也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却并不是卫生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劳动保障、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参与协作。江苏省城调队对无锡、盐城等城市的600户中低等收入水平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发现,92.8%的家庭认为“看病贵”;59%的家庭认为“看病难”,这其中74.6%觉得在经济上难以承受;在这次调查中发现,还有11%的家庭患病不就诊。

  门诊费十多年涨了近十倍

  [报告声音]

  韩启德院士说,1990年,全国人均门诊费用为11元,住院费用为473元;2002年,全国人均门诊费用上涨到了100元,住院费用上涨到了3598元,医疗费用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人们收入的增长幅度。“看病贵”是确实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技术设备好了,这些设备需要高昂的价格来支撑;药品流通领域的问题;医院药品加价的问题;大型仪器的检查使用问题等。另外,政府的卫生投入比例在1980年时占36%,2001年只占到15.5%;社会承担的费用也在不断下降,个人承担的费用则由以前的40%上升到6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看病贵”的问题。实习生仇丽华快报记者刘峻张星

  卫生投入不均看病也不公平

  [报告声音]

  韩启德说,有些人不怕花钱也看不到好医生,看病难问题也很突出;看病不公平的现象,现在也比较明显,看病城乡差别很大,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很低,卫生费用中70~80%投入到了大城市中,其中又有70~80%投入到了大医院中。他说:“现在很多大医院开设了特殊病房、特需病房等,这些病房的费用很高,医院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用;这就是一种看病的差别,虽然现在这种差别不可避免,但我们应该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相关病例]

  家住南京大厂的朱先生患有胆囊炎三年,他本来想在今年国庆节前把手术做了,但他从9月19日开始,到一家大医院去了三次,都没有排上队,医生告诉他,想住院的病人都排到了两个星期之后了,他说:“没有办法,只好等到国庆节之后再做手术了。”记者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等大医院的门诊探访时也发现,各个诊室前坐满了排队等候就诊的病人,在大医院里,排队看病的现象一直存在,有时一天的门诊量超过了6000人次,有的专家在一个上午要为三四十名病人看病。相比较之下,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则显得冷清许多,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说:“我在下午两个小时就接诊了3名病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