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府时评 药品降价为何屡成“画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7:2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从10月10日起,我国自1998年以来第17次药品大降价正式施行。但此次降价的效果如何呢?调查发现,在有的地方,各大药店均表示没有降价品种的药出售;而有些地方的医院更是早已有了对策———尽量少用这些药品,而以其他价格相对较高的品种替代。

  药价虚高一直是个顽疾。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国家对22种药品实行降价,以期让老百姓得到降价实惠。但是又应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句老话。现在我们看到的
是,22种降价药品在某些地方的医院、药店遭遇“肠梗阻”,好政策成为“画饼”。

  应该说,药品降价再成“画饼”,是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管理部门与医药企业和医院这两种力量博弈之后的结果。药品降价,实际上是在割医药企业和医院的肉,是对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超额利润进行限制。但事实证明,面对众多的企业和医院,仅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来监督是不够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依然被牢牢地控制在医药企业和医院的一方。

  国家推行药品大降价,却在医院、药店遭遇“肠梗阻”,医药企业和医院通过“变通”,把公共政策追求公平的初衷化为乌有,使得公共政策追求效率的核心价值也灰飞烟灭。那么,如何堵住制度的漏洞?该采取何种补救措施来降低甚至杜绝公共政策的这种非公共化倾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认为,对于关系民生的药价问题,对于国家出台的公共政策,应该将其提升到政府问责这一层面上来落实。也就是说,如果地方政府在此问题上措施不力,相关责任人应被追究责任。否则,药价降价屡成“画饼”,不但让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使公共政策效率低下,最关键的将损害公众对于公共政策和对于责任政府的公信力。还有,应加大信息公开和医药知识普及的力度,让老百姓有足够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从而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来。这样,一旦发现某些企业或单位有不轨之举,就不再是公共管理部门单枪匹马作战。如此,药品第18次降价也才不至于再成为“画饼”。

  石敬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