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次性餐具一半不合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1:44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面对国家质检总局的一纸禁令,PVC保鲜膜黯然离开了超市和大卖场。暗藏身边多年的“隐形炸弹”被清除,许多消费者不免长出了口气。

  可是,一条让老百姓更为提心吊胆的消息又突然传来: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明察暗访,发现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它们添加了大量废塑料和填充物,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
致癌致病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填充剂引出大毛病

  “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保鲜膜的事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业内人士说。一般合格品中,聚丙烯的用量要占到70%到80%,其余为填充剂。但许多厂家在产品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钙等竟超过了50%,这就导致餐具中的醋酸严重超标。

  用热水一泡、微波炉一转甚至食品的温度稍高些,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胆结石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至可能致癌。

  五大弊端造成混乱

  一是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去管理。卫生部门管的是环境,质检管的是厂家,工商管的是市场,而最关键的使用环节却成了个三不管地区。

  二是相关标准不健全。国家虽然颁布了《聚丙烯成形品卫生标准》,但这中间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常让有关部门手足无措,不知该按什么标准去检测。当务之急应当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将一次性塑料餐具的生产企业纳入国家可控范围,通过强制认证的办法使它们迅速步入正轨。

  三是“合格”招牌唾手可得。很多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都有质量合格鉴定书,其中不少是拿来别人的检测报告复印后,写上自己的大名,既为招徕客户,又能在检查中过关。

  四是“降解”成护身符。现在不少一次性塑料餐具上都打着“降解餐具”的字样,这完全是混淆视听,首先目前国内的一次性塑料餐具都达不到降解要求,而一些易降解原料因材质问题无法制成餐盒、餐碗。其次,降解只是一个环保的概念,与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完全挂不上钩,但打上这样的招牌让不少消费者降低了戒心,劣质产品也就容易脱手。

  五是处罚力度太弱。“如今发现问题企业,多是罚个几千元了事,不疼不痒的,让许多人视法纪于不顾。”专业人士认为罚金应该以5万元为起点,最高达到50万。“把那些黑心厂家罚个倾家荡产,看谁还敢把老百姓的健康当儿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