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奇葩绽放雪域高原 文化中心户创建综述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0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2003年,当美丽的格桑花洒满海北草原时,这里的牧民群众开展的家庭文化活动犹如一股清风,吹出草原,吹到农区,在雪域高原上,催生了“文化中心户”这朵奇葩的绽放。

  “文化中心户”是一种源自群众生活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深受群众欢迎,而且在农村牧区成为各级干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三年
来,我省“文化中心户”的创建工作是在没有现成经验,也没有成熟方法的前提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起来的。目前,“文化中心户”的创建试点工作已基本覆盖了农区人口大县,2006年将在全省所有县份中推广。

  在创建过程中,全省宣传部门按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热情支持健康有益文体活动,努力改造陈规陋习,坚决抵御腐朽文化的要求,认真筛选政治思想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住房宽敞明亮,家庭成员文化素质较高、对文化活动有积极性,邻里关系和睦、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居住在农户相对集中的地带、交通比较便利,能够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好头的农牧户作为“文化中心户”户主或骨干,支持他们根据当地的生活习俗、民族特点,利用农闲时间和农牧民的喜庆节日,带领农牧民群众开展生动活泼、小型多样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文艺联欢活动和民族体育活动,并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按照地市、县、乡分级命名的原则进行命名挂牌。目前,正式挂牌命名的521户“文化中心户”中,地市级22户,县级217户,乡镇级282户。

  我省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民族习惯不同,区域差别很大,农牧区情况千差万别。这样的省情决定了创建“文化中心户”的工作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中心户”的创建纳入农牧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六个抓手”当中,引起了各试点县的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方案,加大了扶持力度,确保创建活动顺利进行。三年来,省文明办拨付大量资金用于23个试点县“文化中心户”的创建,各试点县针对“文化中心户”自身的特点,通过省市文明单位联户、手拉手结对帮扶、鼓励“文化中心户”个人投资等形式,帮助“文化中心户”购置设备、配备器材。他们还围绕省委提倡的机关报纸基层读、一张报纸大家读、固定图书流动读的“三个读”,充实了“文化中心户”的活动内容和文化内涵,使刚刚起步的“文化中心户”不断壮大。为了促进“文化中心户”健康发展,各试点县根据各地的实际,在一定的年度内对命名的“文化中心户”进行适当的考核,对活动开展好的“文化中心户”进行奖励,对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失去基本条件的予以摘牌,新具备条件的及时命名。

  各试点地区着眼于群众需要、村社环境和农牧户条件,在载体、形式、内容、方法的选择上,坚持方便实用的原则,采取农牧户哪一项强,对哪一项感兴趣就支持哪一项、做大哪一项、发挥好哪一项的措施,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因“户”制宜,形成自己的“一招鲜”。他们除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读书看报活动外,还努力调动“文化中心户”的积极性,不断赋予活动新的内容,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走出自己的一条独特路子。贵德县的根雕、黄河奇石,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民俗旅游,湟源县的“农家乐”,贵南县的刺绣、剪纸,治多县的《格萨尔》说唱艺术,湟中县农民画等“文化中心户”,既具有特色,又为形成品牌打下了基础。

  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主体,“文化中心户”的创建又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新生事物。因此,我省在边探索、边总结,边巩固、边提高,边规范、边推广的创建过程中,力争做到与“特色文化乡”和“小康文化村”的创建活动、与“三下乡”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地域经济和全面加快农牧区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真正发挥出“文化中心户”的抓手作用、纽带桥梁作用、阵地作用、平台作用、舞台作用,让农牧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活动带来的好处,从而使“文化中心户”的创建以星火燎原之势,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燕 子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