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绥化市以品牌开拓市场 引领绿色产业整体升级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12 黑龙江日报

  去年,绥化市打出“寒地黑土经济”这一金字招牌,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却得到农民、企业界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响应,带来显著效应。

  记者在绥化市采访时看到,在一些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寒地黑土”标志的农田,“寒地黑土”把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企业也纷纷加入寒地黑土协会,目前,寒地黑土协会成员已不仅仅局限在绥化,近至哈尔滨、远到大兴安岭均有,一些大企业集团如哈尔滨华润
啤酒、黑龙江九三油脂等纷纷加入协会;目前已有80家企业加入协会,协会会员单位已达200多个。联合国粮农组织也给予了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莫纳亲自出席寒地黑土经济高层论坛,并担任经济顾问,“寒地黑土”这一品牌已有企业欲出2000万元买断。

  “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成立后,不仅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寒地黑土”证明

商标,还创下一次注册商标类别、品种全国之最,同时注册了109个产品系列,15个产品系列注册了原产地,绥化市还被国家授予“中国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

  叫响寒地黑土品牌,让黑土产品物有所值

  寒地黑土因其稀缺而宝贵。黑土地上生长出的产品,普遍具有生长期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均以上乘的口感、内在品质普遍受到欢迎。大米、大豆、玉米、油豆角都著称于国内外市场。这些内在的共性可以说是整个黑龙江的农产品的特性,然而,品牌上却单一、散乱。绥化市委、市政府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去年提出“绥化寒地黑土绿色”这一新概念,在国内外率先打出这一金字招牌,目的是要借助资源整合产品,叫响品牌,形成合力、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地把“原”字号产品变成精深加工的产成品,创出一条高效回报的路子,真正做大绥化的绿色食品产业,扶强扶壮一批企业,使绥化市由农业大市发展成为农业强市。

  叫响寒地黑土品牌是今年绥化市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成立后,用科学手段整合资源。通过参加绿色食品展销,在产品外包装上加挂“寒地黑土”质量证明商标标志,利用寒地黑土品牌效应,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

竞争力。去年底,该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参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以及欧盟的标准,制定了42种主要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标准。大米、小杂粮、大豆制品、山产品等29种产品还得到美国FDA美国市场准入证的认证。

  拓展“寒地黑土”产业链,打造品牌集群效应

  绥化市的农民发现“寒地黑土”经济给他们带来了切身的效益:农作物价格因标志“寒地黑土”而提高。农民争先申请自己的土地作为示范基地。秋收时节,在绥化市的一些田间地头,人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牌子———“寒地黑土种子繁育基地”、“寒地黑土供应商基地”。

  寒地黑土品牌,给各类企业带来开发的空间。绥化一打出寒地黑土品牌,就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的目光,其作为产业基地的第一车间,吸引了“中粮”、“中纺”等一批大集团企业到绥化投资办厂。此外,农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改造和绿色食品开发在绥化掀起高潮。目前,绥化下辖的肇东市华润公司、成福集团和伊利集团;青冈县龙凤公司和万寿菊公司;安达市红星集团;海伦市九三油脂集团,庆安县庆泉集团等一批现代化龙头企业已形成了绿色稻米、食用油、食糖、乳制品、肉制品、酒、淀粉等11大类,200多个知名品牌的寒地黑土产品。今年的哈洽会上,由绥化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分别与美国、

澳大利亚签订了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开拓市场合作项目,项目总金额2500万美元。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建立寒地黑土绿色食品营销中心,营销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寒地黑土从理念到学术研究,到协会成立,再到实体公司的组建,正在拓展寒地黑土经济的产业链,从而为绥化市绿色产业经济的整体升级,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打下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寒地黑土经济”快速发展

  绥化市委、市政府认为,“寒地黑土”这种有别于有形的品牌商标,要想发挥其作用,必须脚踏实地做些事情,使“寒地黑土”品牌带着力量打开全国市场,打入国际市场。绥化市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大力加强品牌建设。

  目前,该市正在整合品牌上下功夫,积极策划稳扎稳打,在内引外联上下功夫,为品牌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控股、收购、扩张、招商、联营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本扩张,从而达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以此壮大“寒地黑土”品牌含金量,整合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打造“寒地黑土”航母,积极引进管理、技术、营销方面的人才,加大科技投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寒地黑土经济”快速发展。该市还致力于保护好寒地黑土的品牌,按照高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建立寒地黑土产品的生产标准体系,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使用寒地黑土的证明商标,不因一个产品不合格而砸了这块金字招牌。

  (黑龙江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