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药价上包装,未必“馊主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18 南方日报

  南方时评

  钱溪

  10月27日,本报报道了《发改委酝酿对药品定价再动手术》的消息(A13版),“手术”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市场定价药品的最小零售包装上,须标注出厂价、零售价。正要为这种
做法叫一声好,旋即见广东省和广州市医药行业负责人明确表示:这是一个馊主意(详见昨日《羊城晚报》)。

  “馊”在哪里呢?按他们的说法,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是厂家报价太高,或销售环节利润过厚。如果把价格印出来,价格是透明了,但成本还是不透明;至于中间利润,生产商完全可以通过返利等予以变通。那意思是说,告诉你标价也没用,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标出来的究竟是高还是低。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然外行如我在前提问题上弄不明白的是:难道一旦实施这个“馊主意”,会没人监管、由得厂家想印多少价格就印多少不成?恐怕没那么简单吧。本报的那篇报道就说了,国家发改委已成立药品价格评审中心,正对药品价格进行成本调研,以后的药品价格将主要由评审中心提出意见。

  药价虚高早已经成了顽症,本身是“病入膏肓”的。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这是我国第17次药品降价,也是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降低药品零售价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间环节的利益分配格局,流通环节仍然存在较大的盈利空间,并不是治本之策。药价上包装面临的境况也许同样如此,但正如有关人士指出的,它“可能是控制价格的一个最快捷的办法”。作为一个办法,总比“坐以待毙”要好,这主意怎么会是“馊”的呢?

  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点儿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到医院走一趟动辄花费数百上千元。我们都知道花了冤枉钱,但不知道冤枉在哪儿;即使知道冤枉在药价上,也不知道究竟给冤枉了多少。药价一旦上包装,你就蒙不了我,识数的人都会算账,算得出这药到自己手里时究竟翻了几个跟头。那么,即使是花了冤枉钱,也知道究竟是被哪个环节坑去了。给百姓一个相对明白,这主意又怎么会是“馊”的呢?

  任何一种手术,动完之后都需要跟进的治疗手段,不可能下了手术台就能拍屁股走人。以为药价上了包装即宣告整治虚高万事大吉,失之于幼稚,必然要有相应的辅助措施。但一项改革,不管其走向如何,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是肯定的,发改委目前对药企的意见也正在搜集之中,医药行业协会可以尽情表达意见。我想,不赞同就是不赞同,说这主意是“馊”的,颇见意气用事的成分,并不能够解决问题。

  药价虚高的实质,我认为还是有些从业人员的良心“馊”了,变质了,他们只盯住了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全不理会百姓在承受肉体创伤的同时,还要承受完全不必要的心灵创伤。既如此,围绕降低药价的一切努力都可以尝试,这一个即使不成功,那么就下一个,总之,直到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那一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