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20 南方日报

  女性观察

  王宏维

  今年8月底在中国的一个大事件是“北京95+10”,即为纪念联合国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十周年的活动。在历届世界妇女大会上,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既是
一个引人注目的派别,也是女性主义理论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这一派别的出现,一方面显示了女性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还引发了关于妇女受压制状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深度讨论。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意识到,欧美与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的经历及所关心的问题有很大差距,根据第三世界国家不同程度遭受发达国家剥削的情况,女性主义在这些国家一方面要与父权制的统治作斗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犯与掠夺。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有一个十分尖锐的看法,认为包括老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内的各女性主义派别,主要反映的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即第一世界白人中产阶级妇女的愿望。它的批判矛头单一,仅仅集中反对性别歧视,而没有将解除性别压制与解除种族压制、阶级压制联系起来。所以,第一世界的女性主义与第三世界的情况是格格不入的,若一味生搬硬套必然水土不服。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自身的特点也在这一背景上凸显出来了,即在冲击父权制的同时,也不断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女性主义的局限性开展批判,并根据本国国情开拓、创新妇女运动及其理论。如在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上,西方女性主义主要将之归咎于父权制,而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认为,应当把这一问题置于更广泛的当今世界权力结构之中来分析,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被统治的状况,也是造成这些国家的妇女处于不平等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性别不平等作为一种社会等级制度,也一定是与阶级不平等、种族不平等的制度相联系的。根据这些看法,在内罗毕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来自非洲17国的妇女组织提出,阻碍非洲妇女发展的第一个原因是非洲日益加剧的普遍贫困,另一个原因是世界经济结构中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这两点若不解决,仅仅反对父权制对解放妇女将收效甚微。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还注意到,“第三世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这些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第一世界”有着重大差异,尤其是这些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剥削或殖民统治。所以,在这些国家对是否接受欧美女性主义这一“舶来品”或外来的意识形态一直有争论。对此,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者指出,男女平等并非只是欧美的发明专利,在她们本国的历史、文化之中,其实也早就存在男女平等、相互尊重、性别和谐的思想。有人为了便于区别,于是把“第一世界”的女性主义称之为“白人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北美女性主义”;相应地也就确立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因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不仅是地理上的,所以它也包括了处于第一世界国家中少数民族妇女的解放运动,如美国黑人、拉美裔妇女争取平等的运动。在这一意义上,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可看作是具有世界性的女性主义运动,它在批判父权制的同时也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批判,在吸收欧美女性主义思想的同时也批判其局限性,并对适合于本国、本民族、本种族的妇女解放理论进行探寻。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研究指出,不能忽视妇女中存在着阶级、种族、地区、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更不应以欧美女性主义为圭臬,否则就有可能导致“西方中心主义”,甚至成为“帝国主义女性主义”。遭到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反对的,有西方学者热衷于对第三世界妇女种种“不开化”、“落后”现象的研究,并据此认为她们缺乏反抗精神、甘于受压迫;或以欧美文化的“优等性”、“先进性”自居;或鼓吹在西方现代化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发展模式,并把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其中;还有批评指出,欧美女性主义过分注重性文化与性生活对妇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崇性主义”(Sexualism),如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妇女大会上争论最多的话题,是欧美女性主义对非洲和中东地区存在的对妇女外阴和阴核切除术所表现的特殊兴趣,等等。然而,欧美女性主义却看不到,或对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长期的不平等、富国对穷国的统治掠夺等问题不感兴趣。但是,第三世界妇女的解放恰恰是与这些不能分离的。如果不触及第三世界妇女的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法律救援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就不能改善妇女的生存状况,更谈不上男女平等的社会参与。研究还发现,在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一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的情况不是变得更好,而是愈加糟糕,往往成为发展“代价”的承受者,而不得不落入失业大军和极度贫困群体。因此,“妇女与发展”也就成为第三世界女性主义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主题。

  毫无疑问,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所以了解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对于中国和中国妇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导、博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