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泉州已设股份有限公司37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0:00 东南早报

  这些企业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选择境外上市的呢?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和分析。

  惠泉等5家境内上市恒安等12家境外上市

  早报记者许侨欣温文清

  自泉州市体改委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泉州已累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37家,总股本达37.6亿股,其中顺利在境内上市的企业有5家,而在境外上市的企业达到12家。

  近年来,泉州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纷纷实行股份制改制。其中,2004年新设立的股份公司有威华建设、华益塑业、盼盼生物3家,2005年新设立的股份公司有华东投资、梅花伞业等2家。迄今为止,全市已累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37家,总股本37.6亿股。另外,轻工工艺集团公司和恒顺洋伞、福兴拉链、海天轻纺、宝峰鞋业、华洲集团、宏远纺织、东南医药等一批上规模、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也正在加紧进行股份制改制。

  在完成股份制改制的企业中,顺利实现境内上市的企业已达到5家,它们是晋江豪盛、石狮新发、惠泉啤酒、七匹狼实业等。

  除此,今年上半年,冠福家用、浔兴拉链已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股票,该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受理,中国证监会也分别向冠福家用、浔兴拉链反馈审核意见,但是由于受国家“今年不发售新股”政策的影响,原本今年年底有望上市的浔兴拉链和冠福家用的上市步伐将暂时减缓下来。

  另一方面,近年来到境外上市的泉州企业越来越多。据了解,2004年1月13日,惠安中绿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成功上市,新发行股票15000万股,筹集资金1.92亿港元;泓霖化纤于4月21日在新加坡发行股票并上市。至此,到境外上市融资的泉州企业已有恒安、中绿公司等在内的12家企业,募集资金近20亿港元及4000多万新加坡元。

  分析

  □早报记者温文清

  尽管许多企业选择境外上市,但是,境外上市并非适应于所有企业的一剂良药,最大问题就是成本太高。

  据了解,民营企业上市所需费用基本由交易所费用、中介费用、推广辅助费用等三部分构成。在上市的直接费用方面,境外市场比内地市场高出不少。根据估算融资成本占融资额的比例,在NASDAQ是10%以上,香港创业板融资成本为15%左右,香港主板则高达20%以上。

  泉州的民营企业多数规模不大,上市办股改科的一位负责人从客观的角度指出,对泉州的民企而言,到香港融资,如果没有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是不划算的。知情人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果一家企业的融资金额不到1亿元,那么,单是支付上市费用就要1000万元至2000万元,其筹资成本巨大。

  另外,国内上市与香港上市或其他地区上市,地区标准差异较大。根据国际会计标准,上市审计需要填的表格有2000张,工作量差别可见一斑;除了上市之际需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执行,上市之后企业还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在这样的高标准之下,上市企业所在的市场未必能提供如此高的利润支持。

  不过专家们认为,企业的上市成本不仅包括货币化的有形费用,还应该包括因操作程序繁琐、政策与市场风险而导致上市失败等形成的无形成本、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虽然从显性成本比较而言,民营企业选择在国内主板上市要比在香港创业板和NASDAQ有利得多,比如国内小盘科技股融资成本占其募集资金总额的平均比例仅为4.87%,远低于香港创业板,但从隐形成本分析,由于境内上市审批手续复杂、时间漫长,不确定性大,境内上市的隐性成本远远高于境外上市。

  观察

  □早报记者温文清

  从近年来上市的情况看,泉州的民营企业选择香港、新加坡市场的居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近年来,新加坡市场已成为民企境外上市的新宠。为什么泉州的民企倾向于境外上市,宁愿舍近求远到新加坡、香港和美国上市呢?

  现执教于厦门大学的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MBA、香港大学商学院博士赵蓓,曾在香港担任过独立董事。她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向记者分析了泉州民企境外上市的内在动因。

  赵蓓博士认为,民企选择境外上市的直接原因是,境外证券市场上市条件较为宽松。我国A股市场有最近三年盈利的要求,而香港创业板上市只需两年活跃业务纪录,不设盈利要求,NASDAQ(纳斯达克)市场对发展公司亦不设要求。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不可能达到连续三年盈利,而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境外上市成了惟一的选择。

  境外市场无明确的产业要求。如香港创业板是以“增长潜力”为定位主题,对象是各行各业中需要外部资金进行明确扩张或发展计划的新兴公司。在诸如经营业务记录、公众股东最少数量、最近有无重大违规行为等方面,境外市场要求也较低。而国内主板市场除了要求企业“主营业务突出,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之外,还有诸如: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等不确定因素。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主板市场的一大弊病,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企业上市的不可预算成本之一。

  其次,境外证券市场上市效率较高。对比一下国内与香港和NASDAQ企业上市程序,我们可以发现,三地上市的程序基本雷同,区别在于项目开展和进程上。

  优秀的企业往往擅长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若是为筹集资金枉费数年的机遇,无疑是无法接受的。从在香港上市的民企看,从拟上市筹备到发行上市一般只需七至八个月时间;NASDAQ更为便捷,低廉的时间成本成为民营企业选择境外融资的重要原因。反观境内上市,尽管已从审批制成功转型为核准制,但是一年的上市辅导期满后,从发行申请到核准还要经历漫长的排队等候,进程常常不可预期。

  还有就是,境外市场再融资更加便利。只要企业有良好的业绩预期,股票能够发行成功,可以随时增发新股,而国内则对企业再融资实行严格的行政审批,增加了民营企业在境内融资的时间成本。

  对此,泉州市上市办的一位负责人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泉州企业选择境外上市还可能出于其他考虑。比如,借助证券市场,可以更好地规范企业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衔接;两头在外的企业,境外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出于避税目的到境外上市。

  背景

  目前国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一般有四大步骤,首先是上市规划,其次是引进策略投资者,第三步是申请上市,最后是招股挂牌。

  境外上市有以下几种方式:境外直接上市、境外间接上市、境外买壳上市、A股发行H股,H股、S股、ADR/GDR发行A股、红筹股发行A股、多重上市(多地上市)、存托凭证(DR)和可转换债券(CB)。由于直接上市程序繁复,成本高、时间长,所以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经常以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其间接上市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温文清辑)

  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对不同交易所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估。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来说,香港、纽约、伦敦和法兰克福都是值得重点考虑的主要海外市场。

  香港

  中国香港是一个活跃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股票市场是中国概念的股票海外上市的重要集聚地,是亚洲除日本之外的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是包括恒生指数等在内的重要的国际性指数的中心市场。对于中国内地的企业来说,香港市场作为本土市场的构成部分,便于投资者的了解,应当成为中国内地企业的首选。

  纽约

  美国纽约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是重要的国际性资金提供的市场,在纽约上市是大型公司的重要选择。不过,在纽约上市需要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要求进行相当严格的登记,需要遵循严格的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于信息披露严格的美国市场更为偏爱,通常愿意付出溢价,如果企业能够满足美国证监会的要求在美国上市,就能够在估价中赢得一个溢价。

  伦敦

  伦敦对于中国企业的上市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因为伦敦的上市程序与香港类似而且发行的费用较低,伦敦也是一个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一直吸引了不少亚洲的上市企业前来上市。

  法兰克福

  在欧元启动之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崛起日益引人注目。事实上,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为了吸引外国公司上市,专门成立了名为“自由市场”的上市三部,这个上市三部的上市条件比较宽松,既没有公司最低成立年限的限制,也没有最低发行资本等的限制,甚至对于公司挂牌之后的年度和中期报告披露也没有要求,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上市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半壁江山。(温文清辑)

  链接<<<

  □选择好有利于发行的交易所。上市公司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企业的成长性可以划分为快速成长企业和成熟企业;按照产业可以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选择好上市地点,为企业品牌增色。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要选择市场收益大而付出的资源相对少的上市地点。地点的选择要考虑维持挂牌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尽可能减小。但更重要的是,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要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配合。

  □要选择有影响力和适应中国企业特点的投资银行。企业上市的成败,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努力,还和投资银行的运作关系十分密切。中国企业运作上缺乏国际化同步规则的特点,要求投资银行对中国企业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在融资地具有很强的运作能力和市场信誉度,如此才能顺利展开分销活动。

  □选择合适的投资者群体,并做好足够的宣传沟通。好的投资者对于本行业的公司有良好的了解,对于公司的发展能够提供长期支持,避免因为短期性的因素导致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从而影响公司品牌形象。

  □可以选择在几个海外证券交易所同时挂牌的方式。近年来中国内地的企业在海外上市,许多是选择了在香港和纽约两个市场挂牌。这样带来明显的益处:企业如果能够进入纽约这样监管更为严格的市场,可以将本企业同国际同行业企业拉到同一起跑线上,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认同;不同市场中的投资者往往易受本地需求的影响,通过两地竞争中可以实现更合理的价格;不同市场之间的股票的相互流通,能够稳定股票价格,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声誉等。(陈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