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浦东说书上报国家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2:47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毛懿

  经过2个多月来的搜罗,昨天上午,2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兴冲冲地带着“宝贝”,赶到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献宝”:川沙毛巾、浦东“三把刀”、劳动号子等一批未知文化遗产被发掘出来。其中,浦东新区已把具有独特方言特点的浦东说书上报国家文化部,如审批获得通过,明年即可作为国家遗产在北京展出。

  普查员误摆“乌龙”

  除了浦东说书、浦东老闲话、施湾东乡调、三林刺绣等等之外,普查员七嘴八舌地纷纷“献宝”,恨不得第一时间让人关注到自己的行动———川沙毛巾使浦东工业开始发迹,形成了一定工艺特色,历史十分悠久;浦东除了绣花针还有“三把刀”,泥刀、剪刀、菜刀,都形成了独特工艺;4805厂有一段劳动号子,很有时代特征……一大批以前未知的文化遗产被陆续发掘出来。

  尽管普查员们介绍得天花乱坠,但他们提交材料时仍闹了不少笑话。普查工作主要联络员、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眭朝晖告诉记者,由于有些普查员上了年纪,不会摆弄“新式武器”,录音笔里的资料只有“沙沙声”,他们还惊奇地说:“怎么没录下来?”有的人在电子文档中只留了标题,内容却“忘”了粘贴进去。误摆“乌龙”的普查员将重新记录后,到本月底再重新提交。

  部分古董已被开发

  文化遗产不仅是古董,部分普查员还开始进行品牌开发工作。三林刺绣具有独到工艺体系,针脚细密,形象生动。寻访三林刺绣的普查员王介其,另一个身份就是三林绣庄销售主管。目前,浦东新区三林镇已着手“三林刺绣”的品牌开发工作。

  “只有把三林刺绣发展成为广为认同的品牌,才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王介其抱着这样的心愿,投入到三林刺绣的宣传工作。他将“龙之魂,绣之韵”6个字印在自己的名片上,逢人就推广三林刺绣。三林镇文广中心主任王建军也搜集了80多件民间绣品,请专家进行整理和装裱。

  王介其告诉记者,目前三林镇已有人开始进行新的刺绣作品创作,三林小学还开办了少儿刺绣特色班。将通过文化的薪火相传,保护和发展三林刺绣。

  “宝贝”尚待辨别

  眭朝晖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目前汇总的大量文化遗产资料仅是初步的。比如川沙毛巾,虽然工艺悠久,但现在已无法考证。他表示,汇总的线索将经过专家提炼后,进一步地寻访和辨别真伪。

  眭朝晖还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发现的文化遗产中,浦东方言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由于单独的语言形式不能作为文化遗产申报,而要借助语言载体来实现,浦东的语言载体就是浦东说书。

  目前,浦东新区把浦东说书上报给本市后,已由本市上报给国家文化部审批。如果审批通过,明年即可作为国家遗产在北京展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