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000万催生10个创新药物首批科教兴市项目疏通产业化瓶颈,使新药研发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7:50 东方网-文汇报

  ■记者任荃报道

  本报讯历经8年研究,治疗中重度内风湿性关节炎、重度牛皮癣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药“益赛普”,近期从“出生地”上海走向全国,成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患者只需花费进口药物的一半价格就能避免骨关节畸形等终身残疾。更幸运的是,与先前估计相比,“益赛普”的诞生整整提前了2年。

  新药研发素有“十年磨一药”的说法。从药物发现到动物试验、从临床试验到中试放大、直至最后形成产业化,10年征程中想跨越任何一年半载都不太可能,可偏偏“益赛普”做到了。作为本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新药产业化”的成果之一,“益赛普”的诞生之路一步都没省,只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它一分一秒都没有浪费。

  原来,连接实验室和生产线的中试环节是新药上市过程中最尴尬的一程。它既费钱又不一定出文章,科研单位和企业谁做都有些不情愿,不少新药在这道通向市场的闸口前久久徘徊,甚至止步。“益赛普”项目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细胞工程和抗体中心主任郭亚军教授说,是科教兴市项目把这道闸口疏通了,使产学研三方拧成了一股绳。

  去年7月,本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用于抗体类药物的中试及产业化,郭亚军带领的创新团队与中信国健、兰生国健这对“老朋友”紧密联手,谁也离不开谁。短短一年多,政府投入先后带动12亿元资本建立中试车间和生产线,一旦临床试验结束,新药将在第一时间被付诸产业化。

  瓶颈打通了,创新药物一个接一个地向着市场大门加速前进。除了“益赛普”,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欣美格”也在今年7月上市。此外,治疗乳腺癌和淋巴癌的抗体药物将很快用于临床,另有6个抗体药物正在全国展开临床试验。走进这个产学研平台,还有十几个一类新药正排队进行着动物试验,申请的30多项专利更是掰着手指都数不过来。

  从事抗体和肿瘤研究20多年,郭亚军念念不忘的是厚积薄发的道理。他清楚地记得,上海在抗体类药物方面的科研布局始于1996年。1998年,市科委划拨150万元在全国率先设立抗体药物研究课题,这在当时是何等的不容易。紧接着,申城又搭建起抗体药物技术平台。有了它,郭亚军可以十分自信地说,只要知道病原结构,研发团队就能花最短的时间制备出几十万人份的抗体药物。

  先机一直带领着上海跻身“国家队”领头羊,并与国际水平同步竞争。自去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课题,国家科技部973、863项目,以及国家发改委首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纷纷落户上海,而郭亚军也成了这一系列国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与世界同类型平台同等规模和水平的国家抗体工程中心。

  积累-加速-叠加,从抗体类药物身上,申城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播种、如何收获的创新理念。

  ■名词解释

  何谓抗体类药物

  抗体类药物是模仿人体自身免疫反应,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体外培养的对抗各类疾病的蛋白质分子。它与病原分子之间存在唯一对应关系,即一种抗体只识别一种病原,因此被称为真正的靶向药物,具有低副作用、疗效确切的特点。

  作为现代生物工程制药的第三代药物,全球至今获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只有17个。据相关机构预测,抗体类药物市场正以年均30%-4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8年,全球抗体类药物的销售额将达150亿美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