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观察:让贫困者有尊严地接受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14:4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小乔

  昨日媒体报道,不久前的某日,一张手写的公告出现在广州从化市神岗二中初三(2)班的教室后墙。贴公告的是班里成绩最好的谢嘉城同学,他希望通过帮同学辅导功课,换取每日1块钱的早餐。在公告上,15岁的谢嘉城写道:“就算你们不为我的创举感动,也应顾及我的感受,请不要伤害我作为一个人的自尊。”

  小谢在公告中表现出的尊严感让人深深震撼。他提醒我们,物质的匮乏并未消磨贫困家庭孩子的自尊,有时,他们在这方面的要求相较其他孩子甚至更加强烈。而这,恰是在许多以慈善为名的扶助活动中被轻易忽视的。

  据说,某校一个贫困生盖着的被子上赫然印着“爱心被”三个大字,有一次他的女朋友来宿舍玩,他恨不得把这三个字剜掉……诸如此类的“爱心”并不乏见:为了接受社会监督,对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生名单要张榜公示,于是他们可怜的自尊也被公示在阳光之下;而在形形色色的扶贫捐赠仪式上,轰轰烈烈中却并不顾及受赠人的颜面,忽略他们在感动之外的另一种不自然的神情。

  尊严无价。古代《礼记》有一则“嗟来之食”的故事:当一个财主指着饥民喊“嗟,来食!”饥民回敬道:“我正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将损害尊严作为接受资助的程序前提,是违背扶贫慈善的底线伦理的。缓解经济困难、让人活下去,并不是扶贫的全部价值诉求,还应该让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读者》杂志曾有一篇文章,讲一位在中国执教的外籍教师如何“施舍”孩子的故事。这位教师买了一批小礼物,准备送给自己班里的学生。一位同事知道后,希望能从富余的礼物中拿出一个来,送给她的孩子。这位外籍教师答应了,只是要求那位教师的孩子必须在一天内背熟3个新的英语单词。孩子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于是,外籍教师就以奖励的名义把小礼物送给了孩子。不要施舍,也不是乞求,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换取一顿早餐,谢嘉城同学以无奈而坚决的方式珍重着他的自尊。

  俗话说,送人鲜花,手过留香。暖人心的救助活动,不需要过多过分的张扬与铺排。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爱心慈善超市”,就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人性化方式。赠受双方不见面,赠者不以物少而为难,受者不以获赠而窘迫。逛“爱心超市”就像逛商场一样自在。这样的形式,让受助者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让贫困群体有尊严地接受救助,从而引导着救济观念的创新。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