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掌声中,9号机组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03:22 新晚报

  邓凤滨 本报记者 刘韬

  昨日12时,位于道里区的朱顺屯(制水二厂)的江边取水口缓缓开闸,制水二厂厂长王学林向市领导报告:“指挥部下达指令,可以开闸送水。”第9号机组随即被启动,憋了60个小时的松花江水,伴着掺进的粉末状活性炭,沿输水管线直奔道里区河江街新阳净水厂(制水四厂)——首次生产性验证运行试验开始。机器轰鸣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情不
自禁地报以掌声。

  专家 定下投炭程序

  昨天11时40分,在松花江边朱顺屯堤坝上,一座简易房被身穿迷彩服、戴防毒面具的人们团团围住,他们是负责给原水投放粉末状活性炭的操作工。操作规程是按供原水2万吨比例设计的,13时30分之后,将按3万吨供水量投放活性炭,每隔半个小时投放25公斤。

  试验 两个小时后开始

  14时,输水管线内的水龙头准时到达新阳净水厂,静了3天的机房轰鸣起来,生产性验证运行试验开始。哈工大环境工程学教授马军有序地指挥着课题组成员操作,取样、加药、观察……

  据来哈处理水污染的建设部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文君介绍,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含有硝基苯达到50微克/每升,也就是硝基苯超标3倍时,经过处理就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用水标准。在试验生产过程中,首先在水源地投放粉末状活性炭,在新阳净水厂的处理池内,再投放混凝剂、助凝剂等水处理材料,这不仅可有效去除污染,还可以凝固吸附了硝基苯的活性炭。经处理后的水在出厂前,他们将检测出厂水中硝基苯的含量,并送到卫生部门检测。

  试验 教授一脸喜悦

  16时,记者再见马军教授,他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试验太成功了。刘文君教授也说,所有预期效果全部达到了。

  在制水车间内,一条大管把一种紫色液体送进沉淀池里,马军教授说,这是哈工大20年积累下的水处理先进工艺,向沉淀池内投放的是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可以增加水中的分子运动,能有效促成杂物沉淀。在这个车间里,没见到像制水三厂那样在过滤池添加颗粒状活性炭。刘文君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尽相同。在随后的紧张生产试验中,教授、博士、硕士们紧张并快乐着。

  昨天22时,2万吨供水量生产试验宣布成功,专家组随即确定,供水量调整至3万吨。今天2时将做相应的卫生部门监测,并将根据清水池取样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实现局部供水及相关终端监测。

  昨天12时许,制水二厂正式开闸放水,引水机器全面启动,将水引入制水四厂经过处理后,将供给市民用水。本报记者 王东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